① 實驗室常見的幾種氣體發生裝置如圖A、B、C所示: (1)實驗室可以用B或C裝置製取氨氣,如果用C裝置,通
(1)採用B裝置制備氨氣時應選擇用氫氧化鈣和氯化銨固體加熱反應,C裝置適用於固體和液體不加熱制氣體,製取氨氣應選擇濃氨水和氧化鈣或鹼石灰或氫氧化鈉固體等,檢查裝置氣密性的方法是利用壓強變化和液面變化來設計檢驗,將導氣管通入水槽中,用手捂住圓底燒瓶底部,若導氣管口處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後在導氣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證明氣密性完好, 故答案為:濃氨水和氧化鈣或氫氧化鈉固體或鹼石灰;將導氣管通入水槽中,用手捂住圓底燒瓶底部,若導氣管口處有氣泡冒出,松開手後在導氣管中形成一段水柱,證明氣密性完好; (2)選擇氣體收集方法,不需要考慮氣體顏色和熱穩定性,依據氣體密度,是否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來選擇排空氣方法收集,依據氣體是否溶於水判斷收集氣體是否能用排水方法或排其他液體的方法;收集氣體時不應採取bc裝置,b裝置集氣瓶密閉不能排除氣體,c裝置伸入試管內的導管過長, 故答案為:bc; (3)AD連接是利用向上排氣法收集氣體;吸收裝置是能用液體吸收氣體防止污染空氣;製取CO 2 時不需要加熱也不不必處理尾氣,NO常溫下與氧氣發生反應,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尾氣處理時一般採用點燃的方法,故X可能是氯氣;D裝置中連接燒杯的目的是用來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③;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空氣. |
② 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騰」實驗中,小明用了下面兩組實驗裝置.(1)探究「水的沸騰」實驗中.當
(1)此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所以溫度計的示數是94℃.
(2)按照表格中的數據描版點,並用平滑的曲線連接權起來.如下圖所示:
根據圖象可知,沸點為98℃小於100℃,故當時水面上方的氣壓低於一個標准大氣壓.
(3)水沸騰時,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4)冰是固體,為了時冰塊受熱均勻,需要將碎冰塊放入試管中加熱,故選丙裝置.
(5)由圖知,AB段還沒有熔化,所以是固態;BC段在熔化過程中,是固液共存態;CD段已完全熔化完,是液態;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但溫度不變;第10min冰處於BC段,故為固液共存態.
(6)因為AB段表示冰,CD段表示水,而水的比熱容大於冰的比熱容,因此吸收相同熱量時,冰升溫比水升溫快.
(7)要減慢冰的熔化速度,可以暫停加熱、增加冰或冷水的質量.具體措施:移去酒精燈(或增大的冰的質量或增大燒杯中的冷水的質量).
故答案為:(1)94;(2)低於;(3)吸收熱量,同時溫度保持不變;(4)丙;使冰受熱均勻;(5)BC;吸收;固液共存;(6)水的比熱容大於冰的比熱容;(7)拿走酒精燈.
③ 如圖所示,A、B、C三個實驗裝置 完全相同,燃料的質量都為10g,燒杯內液體的質量都相同.(1)比較不同燃
(1)為了比較熱值大小要用不同的燃料,加熱同一種液體,讓液體的質專量相同,通過溫度計的屬示數高低得出吸熱多少,進而判斷熱值大小,應選擇BC兩圖進行實驗;
為了比較兩種液體的比熱容,需要燃燒相同的燃料,加熱不同的液體,讓液體的質量相同,通過溫度計的示數高低得出吸熱多少,進而判斷兩種比熱容的大小關系,應選擇AB兩圖進行實驗;
(2)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的多少,是通過溫度計示數的變化來反應.
m=10g=10×10-3kg,
酒精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
Q放=mq=10×10-3kg×3.0×107J/kg=3.0×105J.
(3)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它的物理含義是1kg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J;
故答案為:(1)BC;AB;
(2)示數變化;3×105;
(3)1kg水溫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熱量為4.2×103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