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溫度計與燒杯壁接觸(2)98(3)吸收
D. 小明探究「水的沸騰」時所使用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1)按圖甲由______(選填「上至下」或「下至上」
(1)在使用酒精燈時,需要用其外焰加熱,所以要先根據酒精燈確定鐵圈得位置.又因為使用溫度計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沒在液體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所以要根據溫度計的長度確定橫桿的位置,因此按照「由下至上」安裝實驗裝置.
(2)實驗中需要測量水的溫度,並且記錄所用的時間,因此需要測量工具是溫度計和秒錶.
(3)溫度計的分度值是1℃,此時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對准了90℃上面第4個小格處,讀作94℃.
(4)由圖可見,水沸騰的特點就是在沸騰的時候雖然繼續吸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
(5)為了減少加熱所用時間,除了適當減少水量,還可以給燒杯加蓋,減少熱量的損失或適當提高水溫.
故答案為:(1)下至上;酒精燈的外焰;
(2)秒錶;
(3)94;
(4)溫度不變;
(5)提高水的初溫(或減小水的質量).
E. 如圖是「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圖.(1)小明同學在利用圖甲所示的裝置做實驗時,發現從開始給水加熱
(1)水的質量過多、水的初溫過低、未加蓋、酒精的火焰過小,都會造專成加熱時間過長.屬從圖中看,無蓋,所以可能是水的質量過多,或酒精燈火焰小或水的初溫過低.
(2)水在沸騰前底層水溫度高,上層水溫度低,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遇冷重新液化成水,因此氣泡應該是越往上往小的,故圖丙是水沸騰前的情況.
溫度計讀數時如果從水中取出,會導致所測溫度偏低,即溫度計示數降低.
(3)由圖丁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水的沸點為98℃.
(4)水在沸騰時必須繼續吸熱,且溫度保持在沸點不變,因此只有圖C符合實際.
故答案為:(1)①水的初溫較低②水的質量過多;(2)丙;降低;(3)98;(4)C.
F. 甲圖是植物水培法實驗裝置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1)向培養液通入空氣的目的是______.(2)如果培養
(1)根部吸收抄礦質元素是一個主動運輸的過程,需要ATP提供能量,所以要向培養液中通入空氣,以促進根的有氧呼吸,為礦質元素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
(2)Mg2+是合成葉綠素的必需元素,培養液中缺少鎂離子時,幼苗不能合成葉綠素而失綠.
(3)培養液濃度過高,小麥根不能吸水,反而失水導致幼苗萎蔫,可通過補水補救.
(4)由實驗結果可知,培養液中氧氣含量在一定范圍內,氧氣含量越高,呼吸作用越強,K+吸收速率越快,說明K+的吸收方式要消耗能量,屬主動運輸. bc段氧氣含量對K+吸收速率變化影響最大.K+的吸收不僅消耗能量而且需要載體,當鉀離子載體數量達到飽和時,增加溶液中氧氣含量,K+吸收速率不再加大.
故答案為:
(1)促進根部有氧呼吸,加快礦質離子吸收
(2)綠鎂是葉綠素的組分
(3)萎蔫(燒苗、失水)及時補水
(4)主動運輸bc細胞膜上鉀離子載體數量有限
G. 圖甲是「研究平拋物體的運動」的實驗裝置圖.(1)實驗前應對實驗裝置反復調節,直到斜槽末端______.每
(1)平拋運動的初速度一定要水平,因此為了獲得水平的初速度安裝斜槽軌道時要注意槽口末端要水平,為了保證小球每次平拋的軌跡都是相同的,這就要求小球平拋的初速度相同,因此在操作中要求每次小球能從同一位置靜止釋放.
(2)由於O為拋出點,所以根據平拋運動規律有:
x=v0t
y=
g
t2
將x=32cm,y=19.6cm,代入解得:v0=1.6m/s.
(3)由圖可知,物體由A→B和由B→C所用的時間相等,且有:
△y=gT2,由圖可知△y=2L=10cm,代入解得,T=0.1s
x=v0T,將x=3L=15cm,代入解得:v0=1.5m/s,
豎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根據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時間中點的瞬時速度等於該過程中的平均速度有:
vBy===m/s=2m/s.
故答案為:(1)切線水平、初速度相同;(2)1.6m/s.(3)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