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利用右圖裝置可進行氣體性質的探究實驗.玻璃管 中盛放黑色粉末(CuO或C),洗氣瓶
(1)實驗一:探究CO與CuO的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 CuO =加熱 = Cu + CO2;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驗證生成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方程式是CO2 +Ca(OH)2 ==CaCO3↓+ H20.
(2)實驗二:探究CO2與C的反應.(將酒精燈換成酒精噴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 + CO2 =高溫= 2CO,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3)上述兩實驗中,在導管的尖嘴處都用酒精燈點燃,其目的是否相同?簡述理由.
不相同,實驗一 是尾氣處理,為了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氣
實驗二 是為了驗證生成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可燃性
㈡ 下圖是測定植物某一生命活動過程的裝置.A瓶中的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______,B瓶中的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
空氣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需要除去,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可以使用氫氧化鈉除去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溶液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可以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是否除凈.
所以本題答案為:吸收空氣中的CO2,檢驗空氣中的CO2是否被吸收完全,澄清溶液變濁,呼吸作用.
㈢ 右圖為實驗室研究煉鐵的化學原理的裝置,請回答和該實驗有關的問題。
應該選擇乙組的數據
原因分析:石灰水不足以全部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根據二氧化碳的質量來算有誤差
應該根據玻璃管的質量差來算,57.9—55.2=2.7
2.7就是氧化鐵中氧元素的質量
據減少的氧元素的質量,可以求得氧化鐵的質量為 ,進而求得樣品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為:
2.7÷(48/160)=9
9/10=90%
㈣ 如圖示測定綠色植物的有氧呼吸的裝置圖,請仔細觀察後,回答下列問題:(1)A瓶內的NaOH的作用是;B瓶中
(1)A瓶內的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二氧化碳是版否完全被A瓶內的NaOH溶液吸收.權
(2)要用不透光的玻璃罩罩住植物,防止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D瓶內石灰水的作用是檢驗是否進行了呼吸作用並產生二氧化碳.
(4)萌發的種子只能進行呼吸作用,如果將植株換成萌發的種子,結果與綠色植物相比相同.
(5)有同學認為採用此裝置還不能足以說明D瓶中石灰水變渾濁是綠色植物或萌發的種子的產生的,應該對此實驗做些改進:增加一組對照實驗,裝置同實驗組,將綠色植物或萌發的種子改為已死的植物或死亡的種子.
這樣才能充分說明D瓶中的石灰水變渾濁是植物呼吸作用導致.
故答案為:
(1)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檢驗二氧化碳是否完全被A瓶內的NaOH溶液吸收
(2)防止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3)檢驗是否進行了呼吸作用並產生二氧化碳
(4)相同
(5)增加一組對照實驗,裝置同實驗組,將綠色植物或萌發的種子改為已死的植物或死亡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