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氫氧化鈉水溶液蒸發裝置的設計

氫氧化鈉水溶液蒸發裝置的設計

發布時間:2025-08-10 23:13:57

㈠ 某校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活動.裝置中玻璃板與無色透明鍾罩之間用凡士林密封,鍾罩

(1)若小燒杯中的液體是氫氧化鈉溶液,則植物所處的環境中缺少二氧化碳,如果再設計另一套相同的實驗裝置,將小燒杯中的液體換成清水,其他條件和設置都相同,則形成一組以二氧化碳為變數的對照實驗,可以用來驗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2)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條件是光,場所是葉綠體,用反應式表達如圖:
(3)黑暗;光合
(4)蒸騰

㈡ 圖是同學們熟悉的三套實驗裝置(註:氫氧化鈉能吸收二氧化碳),請認真分析並回答問題: (1)A裝置可以

(1)用A裝置來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需要以二氧化碳為變數設置一組對照實專驗,即對照組屬裝置中的燒杯里放清水.
(2)為了使B裝置的實驗現象更加明顯,B裝置的塑料袋應用黑色的,以免光線透入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而影響實驗效果.
(3)C裝置常用來驗證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水分,但該裝置的設計有一個問題,即塑料袋連同花盆一起罩住了,這樣,塑料袋內壁上凝結的水珠就不能排除花盆土壤中水分的蒸發.因此
塑料薄膜應只罩住植物,不應連花盆一起罩住.
故答案為:(1)二氧化碳;清水
(2)呼吸作用;黑色
(3)塑料薄膜應只罩住植物,不應連花盆一起罩住.

㈢ 某科研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並進行了以下實驗:①將此裝置放於黑暗處一晝夜後,移至適宜自然光

(1)植物具有蒸騰作用,水分以氣體的形式通過葉片的氣孔散失到大氣中,裝置中兩瓶上的液體一方面是瓶中的葉片通過蒸騰作用散失的,另一方面是瓶中的溶液中也有水分,在陽光的照射下,通過蒸發也可以在瓶內壁凝結成水珠.
(2)實驗前要將此裝置放到黑暗片一晝夜,目的是除去葉片內原有的澱粉,如果葉片內殘留有以前光合作用製造的澱粉,實驗結果就會不明顯,為了排除原有澱粉的干擾,放到黑暗片一晝夜,植物葉片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消耗澱粉,原來的澱粉消耗完後,就不會干擾實驗,使實驗結果更加明顯.
(3)酒精能溶解葉綠素.這樣處理後,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葉片,除去不透光紙片後,將葉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
(4)向葉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據澱粉遇碘變藍色的特性,檢驗是否產生澱粉.觀察現象之前,用清水沖掉碘液的目的是碘液本身有顏色去掉碘液顏色的干擾,便於觀察葉片顏色的變化,使實驗現象明顯.實驗現象:葉片見光(未遮蓋)部分,遇碘變藍,說明葉片見光部分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澱粉;葉片遮光部分,遇碘不變藍,說明光是綠色植物製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5)乙組裝置與丙組裝置的區別是丙裡面是清水,乙裡面是氫氧化鈉溶液,由於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清水沒有此功能,故乙、丙兩裝置內丙裡面有二氧化碳,乙裡面沒有二氧化碳.因此乙、丙兩裝置中的葉片所處的環境,惟一變數是二氧化碳,由於乙葉片所處的環境沒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乙葉片由於缺乏原料而不能正常進行光合作用,不能製造有機物澱粉,因此遇碘不能變藍色.而丙葉片由於環境中有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製造了澱粉,故遇碘變藍色.該對照組證明了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6)光合作用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使放出氧氣的過程;呼吸作用是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釋放出能量的過程,一般情況下光合作用大於呼吸作用,有利於有機物的積累.通過以上實驗結果分析原因可能是:三片葉都要進行 呼吸作用,其強度大於或等於光合作用,結果光合作用的產物不能積累,所以實驗中看不到變藍的現象.
(7)光合作用的概念;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澱粉等有機物,並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同時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公式為:二氧化碳+水

㈣ 為說明CO2與NaOH溶液發生了反應,請分析這三個實驗裝置

1:(1)能達到設計要求.因為(2)裝置中的CO2會與水反應生成H2CO3;(3)裝置中的CO2根本沒有和NaOH解除反應。
在CO2和NaOH溶液中反應,會生成Na2CO3,並且在CO2過量時會繼續反應:
Na2CO3+H2O+CO2==2NaHCO3
若要驗證新生成物的產生 則:
實驗步驟:1.將該完全反應的溶液蒸發、冷卻、結晶,得到該溶液的晶體.
2.再取同質量的純Na2CO3晶體
3.將該晶體和純Na2CO3晶體同時放進稀鹽酸中
4.觀察現象

實驗現象:待測晶體放進稀鹽酸中立即放出氣體,而純Na2CO3晶體放進稀鹽酸中沒有立即放出氣體,待反應一段時間才有氣體產生.

解釋:因為待測晶體中有NaHCO3的成分,遇到酸會立即放出CO2,但Na2CO3在稀鹽酸中會先轉化成NaHCO3再放出CO2.

結論:NaOH與CO2反應會生成CO2.

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強鹼對不銹鋼的腐蝕有多嚴重

離子膜法生產氫氧化鈉,其生產過程中一般會使用到各類不銹鋼部件。但由於高溫、高濃度的強鹼對鉻鎳不銹鋼設備有很強的腐蝕性,導致設備壽命縮短,嚴重影響生產的正常運行。因此減輕設備腐蝕,保證設備正常運轉、安全生產,對提高綜合經濟效益有著重大意義。

不銹鋼設備在強鹼溶液中的防護:
1、設備殘余應力的減少
調查表明80%以上的應力腐蝕事故是由殘余應力引起的。殘余應力主要來自製造過程,如冷加工、焊接、熱處理及裝配過程,主要表現為溫差熱應力、相變內應力、腐蝕產物的楔入應力。容器設計結構不合理也引起局部應力集中,造成局部腐蝕,如縫隙腐蝕、應力腐蝕、晶間腐蝕等,因此設計時要使零部件的外形簡單、完整、封頭和接管與簡體的焊接要採用雙面對接焊的方式,且截面要圓滑過渡,減少尖角、溝槽、縫隙。管殼式換熱器的管板與管子的連接可採用先脹後焊接的方法來消除接縫,以防止縫隙腐蝕。
對有應力腐蝕傾向的容器應進行消除應力的焊後熱處理。另外,焊接時要選擇合適的焊條,盡量使焊縫金屬與母材的化學成分一致,防止電化學腐蝕。
不銹鋼的焊接工藝過程非常嚴格。它具有較高的熱裂紋敏感性。焊接時坡口角度應適當增大。根部鈍邊應適當減小。
由於不銹鋼表面存在難熔的氧化膜,如氧化鎳,它的熔點為2090℃。而鎳的熔點只有1446℃,焊前必須消除氧化膜。另外工件表面的贓污也會帶入熔池一些有害元寨,以至產生裂紋,所以焊前必須清理干凈。可用丙酮清洗。
為防止熱裂紋,應採用小線能量焊接,盡量採用短電弧不擺動的多層多道焊,減少焊道氧化的程度。
避免不銹鋼的敏化溫度,無論是焊接時還是熱處理過程都要防止在該種材質的敏化溫度下停留,因為在此溫度下材料中的鉻元素與碳元素形成鉻的化合物,造成晶間貧鉻,導致晶間腐蝕。鉻鎳不銹鋼的敏化溫度在450~800℃范圍。
焊接完畢後。必須將焊縫表面及周圍的熔渣和飛濺物清除干凈。
2、開車投料後用氮氣密封設備
開車投科後用氨氣密封設備,保持通入的氮氣處於微正壓狀態,可以防止空氣進八生產系統。因為空氣中的氧氣會與鎳反應,加劇材料腐蝕。
3、開車狀態下熱應力的控制
開車時。若熔鹽要進行大循環給降膜濃縮器的濃縮管升溫,此時熔鹽溫度與濃縮管的溫度差不應超過30℃:升溫速度不宜過快,應控制在30℃/h,這有助於熱震和保證低碳不銹鋼設備需要的初期細致的護理。在熔鹽進行大循環加熱濃縮之前,要先用蒸汽預熱;若長期停車後開車,在投料前還要用蒸汽吹掃系統,以減小因升溫和投料對材料產生的熱應力。
4、短期停車期間用低壓蒸氣連續吹掃
生產裝置停車時,要保持低壓蒸氣連續吹掃整個系統,包括管道,蒸發器和濃縮器。以避免空氣進入設備防止氧氣與材料反應。
5、長期停車時設備的腐蝕控制
生產裝置長期停車時,首先用低壓蒸氣吹掃,待裝置基本冷卻後用純水;中洗整個生產系統。這樣可以使裝置內殘存的鹼液盡可能清洗干凈,在停車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輕腐蝕。
6、熔鹽中硫含量的檢測
鉻鎳不銹鋼設備在溫度超過40a℃時與硫接觸會破壞得很快。這是因為超過這個溫度不銹鋼表面的鈍化膜被極化,產生硫脆現象。因此熔鹽中硫含量不能超過0.025%。停車後再次啟動熔鹽系統前,要取熔鹽樣品檢測其中的硫含量。
7、進料量的合理控制有助於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
在蒸發器中,要保持良好的對流沸騰傳熱,必須嚴格控制液體均勻進入,均勻成膜。如進料量太小,就會使液膜太薄以致段裂,出現於壁區並使管子承受更大的熱應力,加劇應力腐蝕。所以必須控制好液體進料的最小流量。相反,如果液體的進料量過大,液體不能成膜或成膜很厚,在升降膜過程中,液體往往不能得到完全充分的熱量傳遞,得不到對流沸騰所需的溫度,不能完全蒸發,濃縮過程不能很好地進行。進料量過大時,為了達到產品的質量要求,設備負荷就過大,容易損壞設備,縮短設備使用壽命。
8、還原劑蔗糖的加入能有效去除氧化性氯酸鹽
由電解工段來的32%Na0H溶液中含有的氯酸鹽在250℃以上會逐步分解,並放出新生態氧,與材料發生反應,腐蝕設備。
選用的處理方法是在鹼液進入蒸發濃縮器之前加入蔗糖水溶液。實際生產中加入的蔗糖為理論量的6-8倍,加入過多反而對設備不利。32%NaOH溶液中含氯酸根的質量分數一般為0.0015%-0.0020%。用計量泵將5.5%的蔗糖溶液打入32%NaOH鹼液管道中與鹼液混合,使之進入蒸發濃縮器前大部分在管道中反應除掉,從而更有效地保護後序設備。另外,利用停車機會清洗蔗糖液罐和蔗糖液管線,以除掉罐內和管道中積存的發酵物。
9、控制蒸發器的生蒸汽溫度和用量
實驗表明蔗糖在190℃以下比較穩定,超過190℃開始炭化,到200℃時完全炭化變黑,不能發揮還原作用。所以蔗糖在190℃以下使用才能有效發揮其還原性。
蔗糖主要是在進蒸發器前的管道中與鹼液混合,並與氯酸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進入發生器前大部分已反應完畢。但鹼液中仍有少量氯酸鹽,若不除去,將腐蝕蒸發器和降膜濃縮器。如果能控制蒸發器的溫度低於190℃,蔗糖將在降膜濃縮的濃縮管道中繼續發揮還原作用,充分除去氯酸鹽。若溫度高於190℃,則蔗糖炭化或部分炭化,不能很好地發揮還原性:若溫度太低,則不利於成膜。因此,在生產操作中,控制蒸發器的生蒸汽溫度在180℃-190℃之間,有利於蒸發濃縮操作和充分去除氧化性氯酸鹽,更好地保護後序設備。
10、開停車次數的減少

每一次開車,進料鹼液都會沖掉設備表面起保護作用的氧化膜,繼續腐蝕下層材料,使材質變薄。因此,盡量減少開停車次數有助於設備防腐。綜合採用上述措施後,設備腐蝕大大減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防腐效果。

與氫氧化鈉水溶液蒸發裝置的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把東西下載到機械硬碟里 瀏覽:875
鄭州源碩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430
西平軸承廠幼兒園教學質量怎麼好 瀏覽:274
電動工具的電機種類 瀏覽:11
蘋果手機怎麼選擇播放設備 瀏覽:68
機械表誤差多少算正常古馳 瀏覽:892
買來的量血壓的測量儀器怎麼用 瀏覽:296
機械防護裝置知識 瀏覽:444
數控機床p153是什麼 瀏覽:172
為什麼同樣500g機械硬碟西部數據貴 瀏覽:643
車間設備折舊費如何計算 瀏覽:722
車庫卷簾門軸承壞了怎麼修理 瀏覽:625
手動閥門傳動裝置型號 瀏覽:608
做豆製品的小型機械有哪些 瀏覽:289
廚房進水閥門怎麼關 瀏覽:490
軸承代碼6212什麼意思 瀏覽:205
陝西中迪機械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32
氫氧化鈉水溶液蒸發裝置的設計 瀏覽:769
數控機床上的模板怎麼卸 瀏覽:124
單向導通裝置的設計規范 瀏覽:43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