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沖壓機器人有哪幾種分類及特點
沖壓機械手是一種自動化設備,它模擬工人的取放料的動作,針對現有模具及沖床為基材進行研發。目的就是為了取代工人的工作,沖壓機械手有著效率比工人高,無人看管,連續不知疾勞的特點,成為沖壓行業生產必不可少的利器。沖壓機械手只需要維護設備正常運行的換模檢修人員及普通的上下料工人,即可以滿足正常的日常生產,而且在物料的上料,最快也就十幾分鍾上一次料,一個工人上三到四台沖壓線的物料輕而易舉,也就是說,一個原本有二十台沖床的的工廠,原本需要二十個沖壓工,現在只需要兩到三個人,就能正常運轉。換人換得徹底。這符合當前的市場經濟特點,因此沖壓機械手正影響著沖壓生產模式。
在沖壓機械手自動化生產線成套設備已成為自動化裝備的主流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使用沖壓自動化生產線,可以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同時避免了大量的工傷事故。而我國工程機械裝備製造業正處於由傳統裝備向先進製造裝備轉型的時期,沖壓加工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搶奪更大的市場份額,擺脫產品的同質化競爭,必須加強生產線自動化水平,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生產。
② 高速自動化沖壓線的線體組成
一般包括壓力機和自動化系統,這里主要談談自動化部分。沖壓自動化系統(見圖1)通常包含拆垛系統、自動傳輸系統和線尾出料系統。 一套完整的沖壓自動化拆垛系統主要包括2台軌道移動式上料小車(每個上料小車上配備4~8個活動可調磁力分張器通常為永磁鐵,用於板料的分離)、拆垛手(機械手或機器人)、傳送裝置(多為磁性皮帶機)、板料清洗機(選項)、板料塗油機(選項)、板料對中台及控制系統等組成,具體如圖2所示。
當上料小車裝載料垛(可包括托盤)由換垛位置回到拆垛位置後,板料由拆垛手從料垛拾取,通過傳送裝置穿過清洗機、塗油機送到達對中台。板料經過對中定位後,便可開始後序沖壓生產。 自動傳輸系統用於各工序間毛坯或工件搬運傳輸。傳輸機構主要有機械手和機器人兩種。
隨著沖壓自動化技術的不斷進步,機械手自動傳輸機構的形式也日新月異。自動傳輸機構的形式差異,也是現今沖壓自動線不同形式的主要區別所在。上世紀末廣泛應用的平行四邊型機械手結構目前已經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高速、穩定的單臂或雙臂橫桿式傳送機構。瑞士Gudel的Robobeam、德國前MW的Speedbar以及日本Komatsu的H*TL系統中的傳輸機構均是現今高速沖壓自動線傳輸機構的典型代表,如圖3所示。
另外機器人傳輸方式由於自身特點獨樹一幟,在老線改造及速度較低、投入較少的生產線中仍有一定的應用空間。 (1)同一件模具的送料中心與生產線中心對應關系盡量一致;
(2)盡量減少製件傳輸過程中的旋轉,尤其高速沖壓線及多工位,應避免製件繞Z軸旋轉;
(3)同一件生產過程中送料面高度盡可能一致(能夠有效較少節拍損失)。 (1)及時做好模具線下保養,減少在線維護時間;
(2)相鄰生產批次的模具閉合高度相差不大(可以減少裝模高度調整時間);
(3)毛坯及模具在生產批次切換前准備就緒;
(4)成品件及時轉移;
(5)保持良好的環境清潔度;
(6)設備操作和維護保養的規范化。
③ 汽車生產製造四大車間(沖壓、焊裝、總裝、塗裝)內各自有哪些特種設備
1. 沖壓車間:在此車間中,特種設備包括行車、開平機、展平機、滾壓機、折彎機、剪板機、液壓機床和沖床等。
2. 焊裝車間:焊裝車間的特種設備有行車、鋸床、切割機、鉛焊機、CO2保護焊機、彎管機、蒙皮張拉機、電阻焊機、等離子切割機以及可調節合裝平台等。
3. 塗裝車間:塗裝車間的特種設備包括移栽行車、純水制備系統、電泳系統、高溫烘乾房、穩壓儲氣罐、噴漆房、低溫烘乾房、打磨間、升降平台、液壓吊欄、地面輸送鏈、平移車、調漆系統、自動噴塗機、空調系統、CO2排放控制系統、污水處理系統以及車間換氣泄壓系統等。
4. 總裝車間:總裝車間主要使用行車、手動滾壓機、型材切割機、電鋸、電刨、CO2保護焊機、板式輸送鏈、轉盤、電動送料車、手動鏟車、管路密封檢測機以及車輛檢測線等特種設備。此外,還有同步舉升機等設備。
模塊化生產方式:在模塊化生產方式下,汽車技術創新主要集中在零部件方面。零部件的發展需要提前進行,並參與到汽車製造商的產品設計中。例如,德爾福系統公司推出了座艙、介面盤制動、車門、前端和集成空氣/燃油等模塊。汽車製造商則在全球范圍內選擇和匹配汽車模塊,以優化設計方案,將部分裝配勞動從裝配生產線轉移到生產線以外的地方進行。採用模塊化生產方式,可以提高汽車零部件的種類、質量和自動化水平,同時提升汽車的裝配質量,縮短生產周期。一些自主品牌,如通用的凱越等,正是遵循這一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