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2江蘇三模)乙酸正丁酯是常用的食用香精.實驗室用正丁醇和乙酸制備乙酸正丁酯的裝置如圖所示(加
(1)在乾燥的50mL的A中,加入11.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濃硫酸.振盪混合均勻後加入1~2粒,裝置圖中A的名稱是圓底燒瓶,燒瓶中加入沸石房子和暴沸;
故答案為:圓底燒瓶,沸石;
(2)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分離生成物會促進反應正向進行,所以分離出酯化反應生成的水,提高反應產率,
故答案為:及時分離出產物水,使化學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動,提高酯的產率;
(3)在反應過程中,通過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層液面原來的高度,使油層盡量回到圓底燒瓶中.反應達到終點後,分水器中的水層不再增加時,反應結束;
故答案為:分水器中的水層不再增加時;
(4)酯不溶於水在水溶液中分層靜置後減小分液,酯在上層,水在下層,依據「上吐下瀉」分離,步驟2中從分液漏斗中得到酯的操作是,打開分液漏斗活塞,讓水層從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層從上口倒出;飽和碳酸鈉溶液中和乙酸發生反應生成醋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故答案為:打開分液漏斗活塞.讓水層從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層從上口倒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B. 某學生在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反應溫度80℃左右)和乙酸丁酯(反應溫度115~125℃),現有兩套實驗裝置圖
A.乙酸乙酯採取邊反應邊蒸餾的方法,所以制乙酸乙酯用圖I裝置,但乙酸內丁酯則採取直接迴流的方容法,待反應後再提取產物,制乙酸丁酯應該用圖II裝置,故A正確;
B.導管a的作用為導氣、冷凝,導管b的作用是冷凝、迴流,兩個導管的作用不完全相同,故B錯誤;
C.飽和碳酸鈉溶液呈鹼性,能中和乙酸,乙醇、丁醇均能溶於水,因此飽和碳酸鈉溶液可以吸收醇,即:兩個實驗都可用Na2CO3溶液來洗去酯中的酸和醇,故C正確;
D.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的制備原理都屬於可逆反應,增大乙酸的濃度可使平衡向著正向移動,從而提高了醇的轉化率,故D正確;
故選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