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檢查裝置氣密性
在化學實驗中,檢查裝置氣密性是一項基本技能。一個簡單的檢查方法是將試管的一端用膠塞封住,並插入一根導管,然後用手握住試管,另一端放入水中觀察是否有氣泡產生。如果氣泡產生,說明氣密性良好。如果效果不明顯,可以稍微加熱試管,再次觀察。另一種方法是將部分儀器浸入水中,觀察是否有氣泡冒出,以判斷氣密性。
通過某些反應現象也可以判斷是否漏氣。例如,在初中化學實驗中測定空氣中氧氣所佔的比例時,如果裝置漏氣,水在瓶中的體積會減少。此外,還有專門的氣密性檢查方法。例如,空氣熱脹冷縮法適用於較小的裝置,但存在一些限制,如玻璃較厚或手掌溫度與空氣溫度相差不大時不會產生氣泡,每次檢查耗時較長,且導氣管尾端被水浸濕不適合某些實驗。
注水法適用於啟普發生器或類似裝置,通過頂部漏鬥口注水,當漏斗下端被水封閉後再注水,如果水面不下降,表明裝置氣密性好;如果水面下降,表明氣密性差。這種方法也有缺點,裝置內部會被水浸濕,如果已經裝入固體試劑,則無法再次檢查。
為克服上述方法的缺點,提出以下幾種氣密性檢查方法。外接導管浸水法涉及在裝置尾端導氣管上連接一段橡皮管和玻璃導管,將導管浸入水中,如果水在導管中上升一段高度後不再上升,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如果水大量進入,表明氣密性差。
滴定管壓氣法和滴定管抽氣法分別利用滴定管內部的水壓和氣壓來檢測氣密性。滴定管壓氣法將25mL滴定管下端與橡皮管連接,橡皮管變曲成U形與裝置尾端導管連接,打開滴定管開關,如果水面下降一段距離後停止不動,表明氣密性好;如果水面持續下降,表明氣密性差。滴定管抽氣法則通過打開滴定管開關,如果水面下降一段後停止不動,表明氣密性好;如果水面持續下降,表明氣密性差。
使用滴定管壓氣法和滴定管抽氣法時需注意,滴定管內水面不能超過裝置尾端導管30cm高度,否則可能導致空氣壓縮導致水流入裝置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