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圖所示是一套電化學實驗裝置,圖中C、D均為鉑電極,U為鹽橋,G是靈敏電流計,其指針總是偏向電源正極。
(1)> (2)無色溶液變成藍色; ![]() |
2. 如圖所示是一套電化學實驗裝置,圖中C、D均為鉑電極,U為鹽橋,G是靈敏電流計,其指針總是偏向電源正極.
①向B杯中加入抄適量較濃的硫酸,發襲現G的指針向右偏移,「G是靈敏電流計,其指針總是偏向電源正極」所以所以說電子從C跑到D,即碘離子發生氧化反應,失去電子,生成碘單質遇到澱粉變藍,D電極上濃硫酸將低價的亞砷酸根離子氧化,該離子發生還原反應,實質是:AsO43-+2H++e-=AsO33-+H2O,
故答案為:溶液由無色變藍色;AsO43-+2H++e-=AsO33-+H2O;
②再向B杯中加入適量的質量分數為40%的氫氧化鈉溶液,發現G的指針向左偏移,說明C是正極,D是負極,A中發生碘單質失電子的反應,B中發生亞砷酸失電子的反應,總反應為:AsO33-+I2+H2O=2H++2I-+AsO43-(或I2+AsO33-+2OH-═H2O+2I-+AsO43-),
故答案為:I2+AsO33-+H2O═2H++2I-+AsO43-(或I2+AsO33-+2OH-═H2O+2I-+AsO43-);
3. 如圖所示甲、乙兩電化學裝置(一個為原電池,一個為電解池),其電極材料都是鐵棒與碳棒,裝置部分外電路
(1)甲裝置中電子從鐵電極出來,乙裝置中電子向鐵電極移動,由此說明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是甲,乙不能自發的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所以甲是原電池,乙是電解池, 故答案為:原電池,電解池; (2)甲池中鐵易失電子而作負極,乙池中鐵上得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所以鐵作陰極, 故答案為:負極,陰極; (3)甲池中碳棒作正極,正極上銅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2Cu 2+ +2e - =Cu,乙池中碳棒作陽極,陽極上氫氧根離子放電生成氧氣,電極反應式為:4OH - -4e - =2H 2 O+O 2 ↑, 故答案為:甲:2Cu 2+ +2e - =Cu,乙:4OH - -4e - =2H 2 O+O 2 ↑; (4)①如果甲池中是氯化鈉溶液,則鐵發生吸氧腐蝕,正極上氧氣得電子發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式為:O 2 +2H 2 O+4e - =4OH - ,故答案為:O 2 +2H 2 O+4e - =4OH - ; ②乙池中電解氯化鈉溶液時,陽極上氯離子放電,陰極上氫離子放電,所以電池反應式為:2NaCl+2H 2 O
故答案為:0.1mol?L -1 . |
4. 某同學組裝了如圖所示的電化學裝置,電極Ⅰ為Zn,其他電極均為Cu,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子移
電極Ⅰ為Zn,其它均為Cu,Zn易失電子作負極,所以Ⅰ是負極、Ⅳ是陰專極,屬Ⅲ是陽極、Ⅱ是正極,
A.電子方向從負極流向正極,即電極Ⅰ→電極Ⅳ,電極Ⅲ→電極Ⅱ,電子不能通過溶液,故A錯誤;
B.電極Ⅰ上電極上為Zn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故B錯誤;
C.電極Ⅳ是陰極,該電極上發生反應為Cu 2++2e-=Cu,所以電極質量逐漸增大,故C錯誤;
D.電極Ⅲ為陽極,電極反應式為Cu-2e-═Cu2+,故D正確;
故選D.
5. 如圖為一電化學綜合實驗裝置.其中裝置D為用加有酚酞的澱粉碘化鉀溶液潤濕的長條濾紙,c、d為鉑片.整套
分析裝置圖可知AB為原電池裝置,CD為電解池裝置,裝置D為用加有酚酞7澱粉回碘化鉀溶液潤濕答7長條濾紙,c、d為鉑片,鉑片d7周圍變為藍色,說明該極附近生成了碘單質,所以d是陽極,c為陰極,所以b是陰極,a是陽極,Z是正極,Y是負極;
A、鉑片c為電解池陰極,溶液中氫離子得到電子生成氫氣,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發生7反應為2H++2e-═H2↑,c周圍變為紅色,故A正確;
B、裝置C為膠體7電泳性質實驗裝置,氫氧化鐵膠體微粒吸附陽離子,b電極為陰極,所以通電氫氧化鐵膠體微粒移向b電極,b電極周圍7顏色變深,故B正確;
C、裝置A、B之間倒置7口形管,是原電池7鹽橋,是平衡AB溶液中電荷守恆,進行離子7移動實現原電池閉合迴路,是溝通兩裝置7離子通道,故C正確;
D、分析過程可知Z為原電池7正極,Y為原電池7負極,所以Z單質7金屬活動性較Y弱,故D錯誤;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