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下列是實驗室常見氣體的製取及收集裝置圖.①寫出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a______,b______②實驗室用
(1)①標號儀器分別是試管和集氣瓶;
②二氧化錳在過氧化氫溶液分解中起催化作用,是反應的催化劑,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該反應不需加熱,屬於固液常溫型,故選發生裝置B,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且不易溶於水,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而不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2)①碳酸鈣由鈣離子和碳酸根離子構成,屬於鹽,碳酸鈣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②A、滴加鹽酸過快,會導致生成的CO2不能完全被吸收,並被排出裝置丙,所以緩慢地逐滴滴加鹽酸,可使生成的CO2完全被吸收,提高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B、在甲乙間增添盛有濃硫酸的洗氣裝置,吸收水分,不影響CO2,不影響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C、在乙丙之間增添盛有飽和碳酸氫鈉溶液的洗氣裝置Ba(OH)2,可以吸收CO2中的HCl,而不影響CO2,故不影響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D、反應結束後仍繼續通入空氣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被全部排出,影響CO2的量,提高了實驗的測定準確度;
③根據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CO2+Ba(OH)2═BaCO3↓+H2O可知物質間的關系如下,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3→CO2→BaCO3↓
100 197
x bg
100 |
x |
197 |
bg |
100b |
197 |
| ||
ag |
10000b |
197a |
10000b |
197a |
B. 下列實驗裝置圖正確的是()A.裝置甲可用於做HCl噴泉實驗B.裝置乙可用於吸收HCl氣體,並防倒吸C.
A、由於氯化氫極易溶於水,所以裝置甲可用於做氯化氫噴泉實驗,故A正確版;
B、裝置權乙不可由於吸收氯化氫氣體,應該把苯改為密度比水大的四氯化碳,且導管要插到四氯化碳液體中,才能防止倒吸,故B錯誤;
C、用固體氫氧化鈣和氯化銨加熱可以製取氨氣,裝置丙可用於實驗室製取少量的氨氣,故C正確;
D、由於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裝置丁的左側導管口進氣可收集二氧化碳等氣體,故D錯誤;
故選AC.
C. 如圖所示為實驗室中常見的氣體制備、凈化、收集和性質實驗的部分裝置. 試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①用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是固體和液體的不加熱反應,所以用裝置A作為發生裝置;要製取乾燥的氫氣,可使生成的氣體通過濃硫酸吸收水分後,再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氫氣是可燃性氣體,不純點燃有爆炸的危險,所以要進行純度的檢驗.所以,所選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BC; ②氫氣是一種可燃性的氣體與空氣或氧氣的混合氣體易發生爆炸,點燃氫氣前,先要檢驗氫氣的純度,以避免氫氣發生爆炸; ③鋅與硫酸的反應生成了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方程式是:Zn+H 2 SO 4 =ZnSO 4 +H 2 ↑; (2)①裝置C中,在加熱的條件下,氫氣和氧化銅反應生成了銅和水,反應的現象是:黑色粉末變成紅色; ②由於製取的氫氣中常含有水蒸氣,所以,裝置B 1 的作用是乾燥氫氣; ③若不連接B 1 ,生成的氫氣中混有的水蒸氣,會導致結果偏大; (3)為驗證是否含有HCl,一定不能加入的是的是AgNO 3 ,理由是CaCl 2 、HCl都能與AgNO 3 溶液反應生成沉澱. 故答為(1)①ABD;②純度;③Zn+H 2 SO 4 =ZnSO 4 +H 2 ↑;(2)①黑色粉末變成紅色;②乾燥氫氣;③偏大;(3)AgNO 3 ,理由CaCl 2 、HCl都能與AgNO 3 溶液反應生成沉澱. |
D. 利用下列實驗裝置能完成相應實驗的是()A.裝置①測定化學反應速率B.裝置②製取並吸收HClC.裝置③
A.根據一定時間內生成氣體的體積,可測定化學反應速率,但缺少秒錶故專A錯誤;
B.裝置②屬可製取HCl,但尾氣吸收裝置不能將導管插入液面以下,會發生倒吸,故B錯誤;
C.裝置③可用鹼性乾燥劑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鈣和氨氣能發生絡合反應,不能用氯化鈣乾燥,故C錯誤;
D.在食鹽水中鐵發生吸氧腐蝕,在醋酸中發生析氫腐蝕,U形管內左端紅墨水上升,右端紅墨水下降,故D正確.
故選D.
E. 下列裝置應用於實驗室制氯氣並回收氯化錳的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是()A.用裝置甲製取氯氣B.用裝置
A、二氧化錳和敏遲濃鹽酸制備氯氣需要加熱,甲裝置無加熱儀器,故A錯誤;
B、飽和碳酸氫鈉溶液呈鹼性,能吸收氯氣,且NaHCO3和HCl反應能生成CO2,引入新的雜質氣體,所以吸收試劑應該為飽和食鹽水,並且氣體應為長進短出,故B錯誤;
C、二氧化錳不溶於水,因此分配源離二氧化錳和氯化錳溶液需橋賣李要過濾,丙裝置為過濾裝置,故C正確;
D、錳離子水解,水解吸熱,因此不能直接加熱蒸發氯化錳溶液制MnCl2?4H2O,應該在HCl的氣氛中進行,故D錯誤;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