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反應裝置和原理是什麼
制二氧化碳的反應裝置:錐形瓶、長頸漏斗,不加熱
反應原理:CaCO3 + 2 HCl = CaCl2 + CO2↑ + H2O
㈡ 實驗室製取CO2的裝置
實驗室製取CO2的裝置主要包括以下組件:
1. 長頸漏斗:用於向錐形瓶中逐滴加入液體反應物,如稀鹽酸。長頸漏斗下端需伸入液面以下,以防止氣體從漏斗中逸出。
2. 錐形瓶:作為反應容器,用於盛放固體反應物和液體反應物進行混合反應。
3. 橡皮塞:用於封閉錐形瓶口,同時固定長頸漏斗和導管。
4. 直角導管2個:一個用於連接錐形瓶和橡皮塞,導出反應產生的氣體;另一個用於連接集氣瓶,將氣體導入集氣瓶底部。但通常情況下,一個直角導管即可滿足需求,通過橡膠管與集氣瓶相連。
5. 橡膠管:用於連接導管和集氣瓶,以及可能的其他裝置,以便靈活調整氣體流向。
6. 集氣瓶:用於收集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
7. 毛玻璃片:用於蓋在集氣瓶口,防止氣體逸出。
裝置搭建注意事項:
- 發生裝置的導管露出橡皮塞即可,不能伸入過長,以免影響氣體導出效率。
- 長頸漏斗下端務必伸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氣體泄漏。
操作注意事項:
- 當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時,應確保導管伸入集氣瓶底部,以便充分排除瓶內空氣,收集到純凈的二氧化碳。
㈢ 如圖是實驗室制備CO2的裝置,下列四個裝置中,不能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效果的是()A.B.C.D
A、由於錐形瓶中分液漏斗沒有伸到液面以下液體難以與固體進行回分離,故A錯誤;答
B、用彈簧夾夾住橡膠管時氣體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氣體壓強變大從而迫使稀鹽酸排出球形瓶並與大理石分離,反應停止.放開彈簧夾時,稀鹽酸進進球形瓶,並和燒杯中的液面相平同時與大理石接觸,發生化學反應.所以該裝置可以通過控制彈簧夾來達到使鹽酸和大理石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故B正確;
C、該裝置可以通過控制彈簧夾來達到使鹽酸和大理石分離,從而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故C正確;
D、裝置中只有一隻導管,難以實現酸與大理石的分離,故D錯誤;
答案:AD.
㈣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有錐形瓶250ml、量筒、燒杯、 長頸漏斗。
1、按照要求將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單裝置組裝好。
2、將導管通入水槽,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3、在試管中用葯匙裝入少量石灰石,並倒入適量稀鹽酸,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
4、塞上橡皮塞,將導管通入集氣瓶中,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一段時間後取出導管,用毛玻璃蓋住瓶口,共收集兩集氣瓶及一礦泉水瓶二氧化碳。
5、將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已經收集滿。
2、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應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散。反應器內的導管稍露出膠塞即可,不宜太長,否則不利於氣體的導出。
3、收集時瓶口覆蓋毛玻璃片,且導管應伸到接近集氣瓶底部處,便於盡快排凈空氣,收集較純的氣體。
4、檢驗二氧化碳應用澄清的石灰水而不能用燃著的木條。因為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二氧化碳的特徵反應,而使燃著的木條熄滅的氣體除了二氧化碳之外,還有氮氣、稀有氣體等。
㈤ 如圖是實驗室製取CO2的裝置圖(1)A中盛放的葯品是______和______.(2)從長頸漏斗中注入稀鹽酸後會看到
(1)實驗室是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製取CO2的,故答案為:石灰石;稀鹽酸;
(2)實回驗室製取CO2,是在常溫答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現象是錐形瓶中有大量氣泡冒出,故答案為:錐形瓶中有大量氣泡冒出;CaCO3+2HCl═CaCl2+H2O+CO2↑;
(3)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B.
㈥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實驗室用稀鹽酸與大理石或石灰石反應製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化學式為CaCO3)。
反應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向上箭頭)
裝置如下:
向錐形瓶中加入石灰石,從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注意長頸漏斗要插到液面以下,形成液封,以免CO2從長頸漏斗中跑出而收集不到。
註:不要用濃鹽酸,濃鹽酸易揮發,CO2中會混有HCl氣體而不純,不要用稀硫酸代替稀鹽酸,因為反應生成的硫酸鈣微溶於水,阻止反應進一步進行,不要用碳酸鈉(純鹼)代替石灰石,因為反應太劇烈容易造成裝置爆裂,由於二氧化碳溶於水且密度大於空氣,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將點燃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氣體已收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