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測定鈉的相對原子質量,某同學設計了如圖2-3所示的反應裝置,現有如下步驟:①稱量A、B的總質量
(1)①④②③① (2) (3)①偏大②偏大③偏小④偏小
2. 某同學為了認識食物腐敗的主要原因,探究食物保鮮的方法,設計了如下實驗裝置,如圖,請據此回答:(1)
(1)、高溫可以殺死細菌等微生物,因此利用酒精燈和其他儀器將試管內的肉湯煮沸,其主要目的是高溫殺滅肉湯內的細菌等微生物. (2)、A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氣中的微生物能通過豎直的玻璃管進入到肉湯中,來分解肉湯中的有機物,使得肉湯腐敗變質.而B中的玻璃管是彎曲的,可以把空氣中的細菌等微生物阻擋在B試管之外,從而使得B試管中的肉湯保持新鮮. (3)、甲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氣中的微生物能通過豎直的玻璃管進入到肉湯中,來分解肉湯中的有機物,使得肉湯腐敗變質.而乙中的玻璃管是彎曲的,可以把空氣中的細菌等微生物阻擋在乙試管之外,從而使得乙試管中的肉湯保持新鮮.除了有無細菌不一樣,其它條件都一樣,可見細菌是變數 (4)按照原來的實驗方案重復多次,檢驗實驗結果是否一致; (5)、該實驗是利用酒精燈和其他儀器將試管內的肉湯煮沸,即高溫滅菌.通常保存盒裝或袋裝牛奶也是利用的高溫滅菌法,又叫巴斯德消毒法. 故答案為:(1)高溫殺滅肉湯內的細菌等微生物(2)A(3)細菌(4)是(5)牛奶
3.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裝置用於製取SO2和驗證SO2的性質.分液漏斗內裝75%的濃硫酸,錐形瓶內裝固體Na2SO3.試
(1)亞硫酸鈉(Na2SO3)固體與較濃硫酸(H2SO4)在錐形瓶內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和二氧化硫,化學反應方程式為: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故答案為:Na2SO3+H2SO4(濃)=Na2SO4+SO2↑+H2O; (2)二氧化硫可使品紅溶液褪色,表現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所以實驗過程中,品紅試液的顏色變為無色,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亞硫酸,石蕊試液遇酸顯紅色,二氧化硫漂白不穩定,實驗後加熱燒瓶,品紅試液的顏色恢復紅色, 故答案為:無;紅;紅; (3)SO2通入溴水中,二氧化硫被氧化劑溴單質氧化為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Br2+2H2O=H2SO4+2HBr,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Br2+2H2O═4H++SO42-+2Br-; 故答案為:Br2+SO2+2H2O=4H++2Br-+SO42-; (4)導管①用橡皮管連接分液漏斗和錐形瓶,能平衡分液漏斗和錐形瓶內壓強,使液體能夠順利流下,倒扣的漏斗溶液上升具有緩沖作用,能防止倒吸,防止燒杯內液體倒流入左側試劑瓶內, 故答案為:平衡分液漏斗和錐形瓶內壓強,使液體能夠順利流下;防止燒杯內液體倒流入左側試劑瓶內.
4.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瓶中植株未經暗處理).下列描述中正確的組合是()①此裝置可驗證植物
①此裝置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因為二氧化碳被左邊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回,所以缺乏答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無法完成. ②要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丙內有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變渾濁,可以達到目的; ③二氧化碳遇到石灰水變渾濁,此種現象不可能. ④丙內石灰水遇到植物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會變渾濁.總之,只有②④具有可能. 故選:D |
5.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沒有明顯的現象,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A、B是氣球)。 (1)
(1)現象;A氣球逐漸縮小,B氣球逐漸脹大;原因:CO 2 氣體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被吸收,使錐形瓶內氣壓減小,外界氣體進入氣球B。 (2)C1 2 +2NaOH =NaCIO+NaCl+H 2 O (3)避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或稀鹽酸和石灰石)(或稀硫酸和鋅粒)
6. 為探究光合作用放出了氧氣,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試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回答:①為使實驗達
(1)①因為此裝置來證明光合作用的條件是光,因此就要將該裝置放在光下;②觀察是否有氣泡進入試管,如果有氣泡進入試管,說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 ③氧氣有助燃的性質,此裝置中試管內收集到的氣體能夠使快要熄滅的衛生香復燃,說明試管內收集的氣體是氧氣,從而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氧氣. (2)根據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 光 |
7. 某氣體由CO 2 和CO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對該氣體的成分進行探究,問:
(1)此題要檢驗原混合氣體中含有二氧化碳,因此要先前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若變渾濁說明含有二氧化碳. (2)要檢驗一氧化碳需先將二氧化碳除去,吸收二氧化碳用氫氧化鈉溶液,因此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除去CO 2 ,防止對CO檢驗結果的影響; (3)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銅,所以若有一氧化碳即可看到C裝置中固體由黑色變為紅色,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E裝置中尾氣燃燒. (4)根據氣體受熱膨脹逸出的原理檢驗該裝置的氣密性,故可將裝置中的a和b導管口浸在水中,然後雙手緊握集氣瓶,若有氣泡從a、b導管口冒出,則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否則裝置漏氣. 故答案為:(1)不合理;氫氧化鈉吸收CO 2 無明顯現象,不能證明氣體中是否含有CO 2 ;在A裝置前增加一個B裝置(或將A與B裝置對調). (2)吸收除去CO 2 ,防止對CO檢驗結果的影響. (3)C裝置中的固體由黑色變為紅色,D裝置中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E裝置中尾氣燃燒. (4)先將裝置中的a和b導管口浸在水中,然後雙手緊握集氣瓶,若有氣泡從a、b導管口冒出,則裝置的氣密性良好,否則裝置漏氣. |
8. 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發酵裝置用於果酒和果醋發酵,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酵母菌細胞中產生酒精的場
(1)酵母菌進行無來氧呼吸產生酒精,自無氧呼吸的場所是細胞質基質,其反應式是:C6H12O6→2C2H5OH+2CO2; (2)果酒發酵時需要無氧環境,該裝置彎管中的水可以阻止空氣進入,創造了無氧環境,也可以將產生的CO2排出; (3)用於果醋製作的醋酸菌是嗜氧菌,進行果醋發酵時需要供氧,該裝置在沒有充氣口及充氣裝置的情況下,將彎管中的水去除能夠保證空氣(氧氣)進入,彎管也能防止空氣中的雜菌進入而造成污染. 故答案為:(1)細胞質基質 C6H12O6 酶 |
與某同學設計了如下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力工具箱紅米
發布:2025-07-14 17:16:06
瀏覽:456
比小伙工具箱
發布:2025-07-14 16:13:00
瀏覽:45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