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可穿戴輔助裝置的設計

可穿戴輔助裝置的設計

發布時間:2025-07-01 13:56:31

① 可穿戴的那種加長加粗空心的套是用於什麼方面的

由於缺乏具體所指物品的更多信息,很難確切判斷你說的這種可穿戴的加長加粗空心套的用途。
用途推測一:醫療康復 。在醫療康復領域,類似的裝置可能作為輔助器具,例如用於支撐、固定肢體,幫助受傷或功能異常的肢體進行恢復,通過特定的形狀和結構為肢體提供穩定的支撐環境。
用途推測二:運動防護 。在運動場景中,它也許是一種防護裝備,像某些運動項目中,為了防止關節、肌肉等部位受傷,會使用特製的防護套,通過特殊的設計來分散壓力、緩沖沖擊。
用途推測三:特定行業作業 。對於一些特殊行業,比如工業生產、戶外探險等,這種套可能是專門設計用於特定操作或保護的工具,幫助工作人員更好地完成任務或避免受傷。

② 日本「尾巴」機器人為什麼可以幫助人身體保持平衡

三位日本慶應義塾大學媒體設計研究科的碩士生近日再次抓住「尾巴」大開腦洞,設計了一款名為Arque的模擬生物尾巴的可穿戴式「擬人尾巴」,他們希望通過尾巴擴展身體功能,幫助平衡困難的老年人和殘疾人保持身體平衡。

每個關節由四個保護板和一個可調節重量的椎骨組成。在每一個關節,使用彈性繩將板塊連接在一起,脊椎通過彈簧裝置與這些板塊相連。這能模擬海馬骨架對橫斷面變形和壓縮的抵抗力,同時也能產生支持尾巴運動的切向力和剪切力。同時,Arque 的長度和重量可以根據佩戴者的身體進行調整。Luke Dormehl 在雜志 Digital Trends 中評論說,Arque 的機械尾巴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正經的工作工具。「這在概念上有點像 LG 公司設計的可穿戴外套,我認為這可以用來幫助人們舉起和搬運重物,給他們一個平衡力量。」目前 Arque 機械尾巴還處在原型階段,暫未上市。最後開個腦洞,一次裝四條尾巴是不是可以變身章魚博士?

③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可穿戴式設備

可穿戴式設備吵得很熱,我們爭相幫助用戶發掘一些以前未被發現的需求,也許某天回過頭來發現,用戶需要的最主要的需求,也許僅僅是「便於攜帶」而已,那就悲劇了。僅僅是綁一根皮筋就變成可穿戴了嗎?當然不是。那呢?首先,電量要足,待機時間越長越好。目前的可穿戴式設備如手環,待機時間是一周左右,而手錶剛更短,一兩天,至於Google Glass,只能用幾個小時,這對於一款需要隨身攜帶甚至還需要從身上拆卸下來的設備來說,太麻煩了。NFC這種技術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幾大硬體廠商都曾推動過它的發展,但是一個巴掌拍不響,NFC始終沒有落地。就不吐槽自稱待機99年的GEAK 魔戒了,不過,以魔戒為代表的帶有NFC模塊的可穿戴式設備卻在「省電」這一功能上讓人印象深刻,通過非接觸讀卡器的 RF 域來供電,即便是寄主設備(如手機)沒電也可以工作,99年甚至更長,這當然是最理想的可穿戴式設備待機時間。除了NFC外,無線充電也許是個可能的解決方式--電池不給力,那就一直充電。畢竟,無線充電技術現在已經相對成熟。之前無線充電話題很熱的時候有人推薦了一個手提包,當你把手機放進去它就自動充電,完全不會讓用戶有多餘的動作,這種體驗是需要被應用到可穿戴式設備上的。最近在眾募平台indiegogo上出現了一款名為Misfit Shine的設備,它號稱待機6個月,由鈕扣電池驅動,可能是它在節電上做了很多優化,但在性能上必然有所犧牲。另外,多天前有人為健忘的男士們打造了一款Remember Ring,平時靠體溫充電,結婚紀念日到來的時候會發熱,提醒日子到了,這個創意最大的亮點可能就在於它不需要充電,而根據第一熱電效應又稱塞貝克(Seeback)效應在技術上早就已經能夠實現。由於可穿戴式設備能夠與我們的身體近距離接觸,因此只需要提升轉化效率,同時降低能耗,它也許就能夠足以供應一台設備的正常運行(是不是人發燒的時候效果更好。。。)當然,對於待機這個問題,誰都知道,但目前好像沒有什麼能拿出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案。以前也曾有過靠衣服、鞋子的運動來驅動發電設備,但這些裝置恐怕距離足夠人性化、足夠可靠和穩定之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其次,最好不去改變用戶之前就已經形成的習慣。Google Glass對於我們這些天天戴眼鏡的人來說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對那些平常不需要眼鏡的人來說就有點累贅了。手錶也是一樣,通過手機行業近十幾年的努力,我們幾乎已經完全將手錶這一工具變成裝飾和奢侈品(以及反腐工具)。再後來,我們習慣了走到哪裡都帶著一個金屬「磚頭」,這是手機行業的成功,但卻並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之前做計步器都是一個小小的塑料方塊,夾在衣服上或者塞進兜里。但當你給它加一個配適的腕帶或者其他能夠綁在身體上的東西,它似乎就變成了一個不一樣的東西,畢竟,戴一個手鏈、腕帶讓它的便攜性上升一個量級,而且更貼合我們之前已經養成的使用習慣。但是,腕帶和手環就應該是產品的理想形態嗎?當然不是,我們已經離開手錶手環好多年了。另外,給一款手環或者手錶每幾天充一次電,這對於用戶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困擾,因為之前你可能有過每天為手機充電的習慣,但從沒有過每天給手錶充電的習慣,你要把它取下來,找到充電器,充完電還得記得戴上,這是對用戶忍耐度極大的考驗。我曾遇見一位仁兄,他說他戴一個手環已經四五個月了,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升,因為一般情況下,沒有人能夠佩戴這個手環超過三個月。然而細問之下,他的手環已經快兩個月沒充過電了。。。我們研發可穿戴式設備的初衷不再是「增加一個機器設備」,而應該是「減少一個機器設備」。應該是減少某些操作而不是增加更復雜的操作,否則,它就不能稱之為一個更有效的工具。從人類主動去適應一個設備到設備配合人去完成一些人力不能及的事情,這是可穿戴式設備所面臨著最大的機遇和挑戰。再次,成為身體的延伸某次活動上,神念科技的張彤談起過,本來我們人類的某些感知器官是非常靈敏的,那些曾經是我們生存本能的東西由於工具的使用而退化了,但是,可穿戴式設備有可能能夠幫助我們找回這些能力,甚至增加一些能力。戴上Google Glass,你看起來像是沒有任何輔助工具的樣子。但有了增強現實功能,理想情況下,你瞬間變成了一部網路全書,能夠解構面前的所有事物;你本人突然變得像一部雷達,可以自由收發來自世界各地發送給你的信號;你只需要抬頭看一看鏡片,就可以知道哪個方向是北,車該向哪個方向開;你面帶微笑的看著對方,也許是自己正在玩游戲。。可穿戴式設備可能會成為我們的第二個大腦,甚至,可能在某些情形下取代第一大腦成為主要存儲,而我們的五官和肢體變成了輸入輸出單元。而擁有多種感測器的可穿戴設備又會成為我們的感知器官,它們的性能極大的延伸了我們的觸角,它會幫助我們更懶惰,但也會幫助我們做到一些以前無法做到的事情,不管是作為輔助計算設備還是輔助健康管理設備。另外,設備與人的各種生理特徵的結合一定在未來幾十年內大有用武之地,我們人類無法自己量化所有的生理指標,不管是心率還是運動量,或者是腦波,而這些數據的量化不僅能幫助殘疾人恢復正常人的生活,而且非常有助於我們提升生活的質量。將人類基因組序列弄清楚是個大工程,而將人體所有數據量化是個更大的工程,把這個弄清楚了,以後治病就跟設斷點改BUG一樣了吧,so easy ~~最後,科技、藝術、實用性的結合大家對於可穿戴式設備普遍無法佩戴超過三個月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所能提供的數據實在是有點雞肋,也就是實用性遠沒達到硬需求的水平,人們不會太介意每天究竟走了一萬步還是一萬零五百步,所以,一些更實用的功能,一些與健康密切相關的功能可能在實用性上更勝一籌,比如心率血壓等。而當模特戴上Google Glass走上T台的時候,我看著圖片突然覺得有點想念喬布斯先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他推動了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讓硬體看起來不再那麼冷冰冰,不再那麼不近人情。不管Nike+fuelband的功能性如何差,它首先是一件藝術品,一個漂亮的碗帶,即便不給它充電,不給它同步數據,甚至把裡面的感測器全部換成巧克力,它仍然是一件可供佩戴的精美的裝飾。而一個非常有用,非常靈敏的裝置,如果你把它的外型做成一坨屎 ,恐怕也沒多少人願意戴著它出去。設計者決定產品是怎麼來的,而消費者決定產品是怎麼沒的。

閱讀全文

與可穿戴輔助裝置的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仿機械表一般多少年壽命 瀏覽:406
自動上料裝置國內發展狀況 瀏覽:233
科尼希鮑爾印刷機械上海有限公司工資多少 瀏覽:808
軸承更換表格怎麼做 瀏覽:684
奉賢區優勢儀器儀表價格多少 瀏覽:235
酸加葯裝置的作用是 瀏覽:813
q3空調泵軸承怎麼更換 瀏覽:73
列尾裝置的作用有哪些 瀏覽:7
matlab如何打開工具箱 瀏覽:72
挖機算什麼設備 瀏覽:76
杭州三達橡塑五金製品廠 瀏覽:56
機械種類有哪些並舉例說明 瀏覽:52
氣體供氣閥門 瀏覽:170
春風650國賓儀表時間怎麼調 瀏覽:806
物理器材維修哪些經常 瀏覽:921
汽車儀表顯示正常電壓是多少伏 瀏覽:121
常見的管道閥門 瀏覽:844
燕秀工具箱文字怎麼用 瀏覽:715
肉牛研發設備有哪些 瀏覽:710
醫院做康復有哪些器材 瀏覽: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