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實驗室可用下列A或B裝置製取氧氣,用C裝置收集氧氣。  ...
(1)抄a集氣瓶,b水槽。襲 (2)氣密性高錳酸鉀導管口的氣泡連續且均勻冒出時將導管從水槽中取出
B. 通過化學學習,你已經掌握了實驗室製取氣體的一般規律,以下是老師提供的一些實驗裝置.請結合上圖儀器回
(1)依據實驗室常用儀器的認識解決此題.答案為:分液漏斗,試管,水槽,集氣瓶; (2)實驗室用A裝置製取氧氣時,對反應物和反應條件的要求是:反應物是固體和液體,不需要加熱,a中加入的試劑是過氧化氫溶液,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 催化劑 |
C. 如圖是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常用裝置:(1)請寫出用A裝置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2KClO3MnO2.△2KCl+3O2↑2KClO
(1)抄A裝置是用加熱固體的方法製取襲氧氣,且試管口無棉花,說明是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的方法製取氧氣,氯酸鉀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和加熱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方程式是:2KClO3 MnO2 | .
D. 如圖為實驗室製取氧氣的裝置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儀器的名稱:a:______,b:______.(2)寫出
(1)儀器的名稱:a:長頸漏斗,b:錐形瓶;故填:長頸漏斗;錐形瓶; (2)A裝置適用於反應物是固體且反應需要加熱的反應,所以可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製取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氯酸鉀 二氧化錳 |
E. 實驗室常用的幾種氣體發生裝置如圖A、B、C所示:(1)實驗室可以用B或C裝置製取氧氣,如果用C裝置,通常
(1)實驗室製取氧氣常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分解制備氧氣或用版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作催化劑權條件下分解制備氧氣,前者需要加熱,後者無需加熱,如果用C裝置,通常使用的葯品是H2O2和MnO2;檢查C裝置氣密性是否良好的操作方法是將導管插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看到氣泡冒出,松開手後,在導管形成一段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故答案為:H2O2和MnO2;將導管插入水中,用手捂住試管,看到氣泡冒出,松開手後,在導管形成一段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收集氣體的方法的選擇可依據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如氣體與氧氣反應則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氣體是否有顏色與收集方法無關,故答案為:②; (3)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難溶於水,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用d裝置收集氧氣時應從長導管進入氣體, 故答案為:b; (4)氯氣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應有尾氣吸收裝置,NO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氫氣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氣體無需尾氣吸收裝置,故答案為:③.
F. 實驗室常用下列裝置製取有關氣體.(1)用KMnO4固體來製取O2,應選用上圖中的______裝置(填A或B).寫出
(1)用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是固體加熱型反應,選用A裝置製取,高錳酸鉀受熱能分解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故填:A,KMnO4 加熱 |
G. 實驗室製取氣體所需的裝置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裝置圖中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2)
(1)標號集氣瓶; (2)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該反應不需加熱,屬於固液常溫型,故選發生裝置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於水,所以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3)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當觀察至導管口有氣泡連續、均勻地放出時,即可進行收集,開始出來的氣體中混有空氣,不宜立即收集; (4)選擇氣體收集方法時,通常考慮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 (5)製取CO2氣體中常含有的雜質是從鹽酸中揮發出來的氯化氫氣體和水蒸氣;CO2氣體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氣,要先除去氯化氫氣體,再乾燥,通過除雜裝置時應長管進短管出,因此應該是c→d→a→b,故選C; (6)①用加熱氯化銨和熟石灰的固體混合物的方法製取氨氣,方程式是2NH4Cl+Ca(OH)2 △ | .
與實驗室可用下列a或b裝置製取o2用c裝置收集o2相關的資料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