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設計題目:二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1. 要求:
- 傳動關系:由電動機、V帶、減速器、聯軸器、工作機構構成。
- 工作條件:雙班工作,有輕微振動,小批量生產,單向傳動,使用5年,運輸帶允許誤差5%。
- 知條件:運輸帶捲筒轉速,減速箱輸出軸功率 4KW,二級齒輪減速器傳動比 i=8。
二、傳動裝置總體設計:
1. 組成:傳動裝置由電機、減速器、工作機組成。
2. 特點:齒輪相對於軸承不對稱分布,故沿軸向載荷分布不均勻,要求軸有較大的剛度。
3. 確定傳動方案:考慮到電機轉速高,傳動功率大,將V帶設置在高速級。其傳動方案如下:
三、選擇電機:
1. 計算電機所需功率:
- 查手冊第3頁表1-7:帶傳動效率 0.96,每對軸承傳動效率 0.99,圓柱齒輪的傳動效率 0.96,聯軸器的傳動效率 0.993,捲筒的傳動效率 0.96。
- 電機至工作機之間的傳動裝置的總效率:2。
- 確定電機轉速:查指導書第7頁表1,取V帶傳動比 i=2。
四、確定傳動裝置的傳動比和分配傳動比:
- 總傳動比:8。
- 分配傳動比:取 i=8。
- 經計算,i=750/1000=0.75,i=8。
五、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
- 各軸轉速:
- 各軸輸入功率:
- 各軸輸入轉矩:
- 運動和動力參數結果如下表:
六、設計V帶和帶輪:
1. 設計V帶:
- 確定V帶型號:查課本第206頁表13-7,取 A 型 V 帶,取 e=0.8。
- 驗算帶速:帶速在 5-20 m/s 范圍內,合適。
- 取V帶基準長度和中心距 a:初步選取中心距 a,由課本第195頁式(13-2)得,查課本第202頁表13-2取,由課本第206頁式13-6計算實際中心距。
- 驗算小帶輪包角:由課本第195頁式(13-1)得。
- 求V帶根數 Z:由課本第204頁式13-15得,查課本第203頁表13-3由內插值法得。
七、齒輪的設計:
1. 高速級大小齒輪的設計:
- 材料:高速級小齒輪選用 鋼調質,齒面硬度為250HBS。高速級大齒輪選用 鋼正火,齒面硬度為220HBS。
- 設計參數:查課本第166頁表11-7,查課本第165頁表11-4,查課本第168頁表11-10C圖。
- 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9級精度製造,查課本第164頁表11-3得,計算中心距。
- 驗算輪齒彎曲強度:查課本第167頁表11-9得,按最小齒寬計算。
- 齒輪的圓周速度:查課本第162頁表11-2知選用9級的精度是合適的。
八、減速器機體結構尺寸如下:
- 名稱、符號、計算公式、結果。
九、軸的設計:
1. 高速軸設計:
- 材料:選用45號鋼調質處理。
- 各軸段直徑的確定:根據課本第230頁式14-2得。
- 校核該軸和軸承:計算作用力、力矩和危險截面的當量彎矩。
- 軸承壽命校核:軸承壽命可由式進行校核。
- 彎矩及軸的受力分析圖如下。
十、鍵的設計與校核:
- 設計鍵:已知,參考教材表10-9,由擠壓強度條件,鍵的校核為。
十一、聯軸器的選擇:
- 計算聯軸器所需的轉矩:查手冊94頁表8-7選用型號為HL6的彈性柱銷聯軸器。
十二、潤滑方式的確定:
- 因為傳動裝置屬於輕型的,且傳速較低,所以其速度遠遠小於,採用脂潤滑,箱體內選用SH0357-92中的50號潤滑,裝至規定高度。
十三、其他有關數據見裝配圖的明細表和手冊中的有關數據。
十四、參考資料: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第二版)——清華大學吳宗澤,北京科技大學羅聖國主編。
-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書》(第二版)——羅聖國,李平林等主編。
- 《機械課程設計》(重慶大學出版社)——周元康等主編。
- 《機械設計基礎》(第四版)課本——楊可楨程光蘊主編。
㈡ 摩擦力的主要知識點
1、定義和解釋:
兩個互相作用的物體,當它們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時,在兩物體的接觸面之間會產生阻礙它們相對運動的作用力,這個力叫摩擦力。
2、物體之間產生摩擦力必須要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第一:兩物體相互接觸。
第二:兩物體相互擠壓,發生形變,有彈力。
第三:兩物體發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
第四:兩物體間接觸面粗糙。
四個條件缺一不可。
3、定義或解釋:
(1)若兩相互接觸,而又相對靜止的物體,在外力作用下如只具有相對滑動趨勢,而又未發生相對滑動,則它們接觸面之間出現的阻礙發生相對滑動的力,叫做「靜摩擦力」。
摩擦力也是在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產生的。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對於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候,要受到另一個物體阻礙他相對滑動的力,這種力叫做滑動摩擦力。
(2)靜摩擦力的產生條件:
①接觸面是粗糙的;
②兩個物體互相接觸且相互間有擠壓;
③物體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
(3)靜摩擦力的方向:
①方向:跟接觸面相切(如果接觸面是曲面,則為該曲面的切線方向),並且跟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所謂的相對,是以施加摩擦力的施力物體為參考系。
②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的判定:假設接觸面光滑沒有摩擦力,看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由此判定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
(4)靜摩擦力的大小:
①最大靜摩擦力:靜摩擦力存在最大值,即使物體由靜止變為運動的最小力,稱為最大靜摩擦力。它略大於使物體剛要運動所需要的最小外力(最小滑動摩擦力)。
②靜摩擦力的大小不是一個定值,靜摩擦力隨實際情況而變,大小可以是零和最大靜摩擦力之間的任一數值,即0<F≤F(max)
(5)靜摩擦力是很常見的。例如,拿在手中的瓶子、毛筆不會滑落,就是靜摩擦力作用的結果。能把線織成布,把布縫製成衣服,也是靠紗線之間的靜摩擦力的作用。靜摩擦力在生產技術中的應用也很多。例如,皮帶運輸機是靠貨物和傳送皮帶之間的靜摩擦力把貨物送往別處。
或者:當人用力F推物體時,此物體靜止不動,由平衡條件知物體所受靜摩擦力等於F,若用2F推時物體仍不動,此時靜摩擦力等於2F。當人的水平推力增大到某一值Fm時,物體就要滑動,此時靜摩擦力是最大值,所以靜摩擦力的取值范圍是0≤f靜≤Fm
(2)帶傳動裝置如題擴展閱讀:
1、要理解「相對靜止」,不要認為受靜摩擦力作用的物體一定處於靜止狀態
人們通常所說的靜止或運動都是相對地面而言的,而相對靜止則是特定的兩個物體之間位置不變。即從研究對象上看,一個是以地面為參考系,一個是以互相接觸作用的物體為參考系。一個物體相對於另一個物體靜止,但不一定相對地面也是靜止的。
2、運動的物體可能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靜止的物體也可能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
對於滑動摩擦力,由公式F=μFn可知,若兩個物體相互擠壓且動摩擦因數不為零,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相對於另一個物體滑動的時候就要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滑動摩擦力的作用,如一物體在粗糙的固定斜面上向下滑行,則其會受到斜面對它的沿斜面向上的滑動摩擦力的作用。
3、同學們通常會認為靜止的物體是不會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的。
其實不然,例如在黑板擦擦黑板的時候,黑板擦於黑板發生相對滑動時受到黑板隊他的滑動摩擦力的作用,二里的作用是相互的,黑板對黑板擦有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黑板擦對黑板也有滑動摩擦力的作用由於黑板相對於地面是靜止的,則可知靜止的物體也可能受到滑動摩擦力的作用。
(2)帶傳動裝置如題擴展閱讀:網路--摩擦力
㈢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二級圓錐、圓柱齒輪減速器 設計題目: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以下是我給同類問題寫的,和你的問題一樣。
可以參照哈工大出版的《內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指導容書》上面有詳細的步驟。在這里我簡單的給你說一下。,我只能給你屢一下思路。
1.根據帶拉力,帶速度60rpm,滾筒直徑可以算出輸入功率,然後根據功率選電機。
2.然後根據確定帶的傳動比和齒輪傳動比。
3.根據電機的功率2.05kW算出各級功率和各級扭矩。
4..然後用校核公式算出兩個齒輪的最小分度圓直徑。
5.然後確定各齒輪的所以參數.
6.計算軸最小軸頸。
7 設計V帶,這些都要查《機械設計手冊》
8 軸承和聯軸器的選用,根據軸頸查手冊,都有標准。
9 參考材料力學校核軸承和軸以及鍵,畫出彎矩圖和扭矩圖。
10 細節設計(略)
希望對你有一點幫助,如有問題我們在探討,加油,呵呵。
㈣ 帶傳動採用張緊輪的目的是 。
目的是為了改變皮帶輪的包角或控制皮帶的張緊力,即減輕帶的彈性滑動。
張緊輪是皮帶傳動的張緊裝置,當皮帶的中心距不能調節時,可以採用張緊輪將皮帶張緊。通常張緊輪置於帶的松邊,因置於緊邊需要的張緊力大,且張緊輪也容易跳動。如圖所示為用張緊輪進行張緊的機構。
(4)帶傳動裝置如題擴展閱讀:
張緊輪調節時的注意問題
1.張緊輪張緊力不能過小,過小會讓皮帶與工作輪間摩擦力變小,最終導致皮帶打滑。同樣張緊輪張緊力不能過大,過大的張緊力會讓皮帶負荷加大,導致皮帶損壞,同時導致工作輪的軸承損壞。
2.張緊輪一般應放在松邊內側,使帶只受單向彎曲,同時還應盡量靠近大輪,以免過分影響小帶輪的包角。若張緊輪置於松邊外側,則應盡量靠近小帶輪。張緊輪的輪槽尺寸與帶輪的相同,且直徑小於小帶輪的直徑。
㈤ 《機械設計》帶傳動松邊和緊邊的拉力問題
帶傳動松邊拉力為F1,緊邊拉力F2,則空載時F1/F2=__1__;正常工作時F1/F2的范圍是______;臨界打滑時F1/F2=______。空載時松緊邊拉力近似相等(這是我在書上找到的,其他的,沒找到)。
㈥ 機械設計基礎課程設計的題目是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設計
是指一個傳送帶嗎,是橫卧,還是有角度的。
㈦ 傳動裝置摩擦力問題 對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B輪帶動A輪時沿逆時
正確答案是D,
解釋:A和B的解釋一樣的,可以順時針也可以逆時針,因為都有主動輪輪版子上下都有拉力;c是順權時針方向的時候向上,可逆時針的時候方向向下。D順時針方向的時候向上,逆時針的時候方向向下,所以可以向上可以向下。記住:受到靜摩擦力的方向與其相對的運動方向相反。在皮帶上的M點若是逆時針則皮帶上的M點移動的一瞬間相對於滑輪是向上的,所以它受到的靜摩擦力向下,反之亦然,打了那麼多,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