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供暖知識和常識有哪些
1、用戶熱計量表讀數是零為什麼還要交納採暖費?
這個問題實際上也是上述問題解答的補充。若用戶申請拉閘停電以後,電度表不再轉動走字,就不用再交納電費。如果熱用戶關閉了自家的暖氣,其周圍鄰居仍在採暖,因戶間傳熱會使他家室內溫度隨之升高,他就「沾」著鄰居的光了。如果是申請拉閘停電的問題,他的左鄰右舍把家裡的燈泡功率裝的再大,停電戶也「沾」不著鄰居的光。這是由於熱和光不同的傳導和使用方式所決定的,熱傳導的特性決定了停用熱的住戶實際上仍然在消耗熱能。若是實施按熱表計量收費,就會出現停熱住戶熱量表不走字,而鄰居家熱量表卻要多走字的現象,因此停止用熱的住戶仍應交納一定比例的採暖費才較為合理。這說明採暖按熱量表收費所涉及的問題,要遠比電費收繳復雜的多。
在有些試用熱量表計量收費的地區,有的物業管理和供熱管理部門規定,不論熱用戶是否裝了熱量表,無論是否停用熱,熱用戶應該按照住宅建築面積,交納固定部分40%到60%的基本採暖費。為了杜絕極個別用戶投機取巧,在他人採暖時依賴戶間傳熱取暖,有必要制定一個較為合理的制度,避免產生這種不公平的採暖收費現象。
2、熱用戶要求只在嚴寒期採暖怎樣收費?
如果一個地區冬季的採暖天數為120天,個別熱用戶出於種種原因,要求只在元旦和春節之間的40天嚴寒期里採暖,而在採暖剛開始的初寒期和採暖快結束的末寒期停用暖氣。交納採暖費時則要求按 實際供熱天數,只交三分之一的採暖費,這種要求顯然有失公允。因為,在初寒期和末寒期採暖,天氣不太冷,需要採暖的房間耗熱量少,供熱部門燃料消耗量也比較少。在冬季最冷的嚴寒期內,供熱煤耗要比初寒期或末寒期高許多,有時日耗煤量甚至會成倍增長。而煤耗是採暖收費的主要計算依據,各地物價管理部門在核定當地採暖收費價格時,均把燃料消/耗作為供熱的主要成本。
所以,熱用戶要求只在嚴寒期採暖的做法,就像去市場買菜掐頭去尾只要精品菜心,價格卻仍然要求不變,這種做法顯然不合理。當然,如果用戶安裝了熱量表,按表走字交費則不會出現這類問題,因為要保證室內溫度不變,熱量表在嚴寒期的走字速度,要遠比初寒期和末寒期快的多,採暖費自然就應該多交。所以還沒有安裝熱量表,並且只要求在嚴寒期用熱的用戶,要明白供熱成本組成的道理,最冷時耗熱量最多,燃料用量也最多,多用熱就應該多交費,要按照原材料的消耗量,按照當地供熱管理部門核算的供熱價格交費。也有的管理部門為了避免和熱用戶發生矛盾,遇上這種情況一般不予供熱。
3、室內採暖設施的使用期限一般是多少年?
任何設施、設備都有使用年限,像樓房、冰箱、電視、高壓鍋等家庭用品一樣,熱用戶室內的管道、閥門、暖氣片等採暖設施也有使用年限。從安全採暖的角度出發,我們不能等到家裡暖氣管道銹蝕損壞、斷裂跑水、出事傷人,才認為其壽命到了,再去更換它們。
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有些採暖設施內在質量好,安裝、維護得當,使用年限就長的多。如果採暖設施的材質差、鋼管、管件沒有鍍鋅,
壁厚達不到標准,工作環境潮濕惡劣,內外腐蝕嚴重,使用保養不當等等,它們的使用年限就短得多。在正常情況下,室內普通採暖設施使用年限平均在三十年左右,鑄鐵暖氣片的壽命則比較長。近幾年興起的地板熱輻射採暖設施,其設計壽命與建築物相同均為五十年。
4、更新室內採暖設施誰掏錢?
樓房使用年限到了要拆,高壓鍋、電視機使用壽命到了要買新的,室內採暖設施使用年限到了,也需要花錢更新。一般情況下,室內採暖設施是居民房產的一部分,當其接近使用壽命時,故障率就會逐年增高,有些雖然還沒到更新年限,但經常出毛病,影響正常使用,也應該盡早更新,若不及時更換,有時還可能發生爆管、損壞泄漏等跑水故障,噴出熱水燙傷家人,給自己家庭、鄰居帶來損失和危害。嚴重時,外噴熱水的熱氣還會造成室內缺氧,給人帶來窒息的危險。
因此,熱用戶不能大意,在採暖設施接近使用年限、跑冒滴漏增多、故障率增高時,要把採暖的安全問題放在首位,用戶自己要捨得花錢,及時更新採暖設施。當然像整棟樓或全單元所屬的公共管道、閥門、自動排氣閥、入口井裝置等設施,則應該按照採暖設施維修更新的協議,由產權管理者或所有者實施更新。若產權系全體業主所有,則需要使用公共維修基金進行維修。
5、一樓停暖後為什麼二樓也不暖和?
現在很多住宅小區的樓房設計考慮都比較周到,住宅樓的一層全部設計成車庫,車庫里還設計安裝了暖氣。前幾年,由於對供熱消耗核算不嚴,不管車庫有沒有車冬天都開著暖氣,近兩年隨著供熱管理的細化,為了節約採暖開資,用戶把車庫里裝的散熱器全部拆除了。當一樓拆掉暖氣以後,二樓的住戶普遍反映室內的溫度低了,採暖效果沒有原來好,有的用戶室內溫度還降到了16度以下。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情況呢?原來在設計確定二層樓各房間散熱器的暖氣片數時,前提是一層暖氣為正常使用。一層採暖時,室內熱空氣比重輕,上升湧向二樓地板,起到了戶間傳熱和保溫的雙重作用,二樓確定的暖氣片數比較適中,用戶也不會感到涼。現在一層樓散熱器全部拆除,採暖條件變了,二樓暖氣在加熱自己房間的同時,還要把熱量傳遞到一層的房間,增加了散熱量,所以二樓也不暖和了。這種情況就應該考慮重新核算,增加二層樓暖氣片的數量。同理,若相鄰的房間拆除了暖氣,或房間改為其它用途而需常開門窗,也要考慮增加正常採暖房間暖氣片的數量,這樣才能保證用戶的採暖質量。
6、為什麼房間一樣大暖氣片數卻不一樣多?
某花園小區的暖氣是老式單管串聯採暖系統。有一天,二號樓五層西戶的李先生,到一層西戶張先生家串門,他發現在兩家同樣面積大小的客廳里,張先生家散熱器裝了十八片暖氣片,而他家的散熱器卻只有十片。為什麼同樣面積的房間,散熱器片數會相差這么多?
這是因為,在上供下回單管串聯老式供熱系統中,熱水由循環泵輸送首先到達頂層,經水平管分配,流經頂層暖氣片後,再逐層流經各個樓層的暖氣片,最後流到底層。所以,熱水溫度在頂層最熱,逐層流過散熱器散熱降溫後,底層樓的水溫最低。為了保證各樓層室溫都是18度,在設計時便考慮逐層增加散熱器的片數來作為溫度補償。樓層越高水溫越高,散熱器片數就少,樓層越低水溫越低,散熱器片數就越多。在這種類型採暖系統的樓房中,雖然從頂層到一層,相同方位的房間面積一樣大,散熱器片的數量卻會相差很多。
而在分戶控制系統或雙管採暖系統中,則不存在上述熱水溫度逐層降低的問題,進入各層、各戶的熱水溫度都相同,房間面積相同,散熱器片數也相同。但如果住宅樓不是節能保溫型建築,則還應考慮增加頂層、底層和靠山牆房間散熱器片的數量,這些房間所處的位置和圍護結構方面的原因,外露表面積大,房間消耗的熱量多。
7、家用空調製冷和採暖的簡單原理是什麼?
普通家用空調是利用氣源熱泵技術來調節室溫的。空調工作時,製冷系統內的製冷劑蒸汽被吸入,經壓縮為高溫、高壓的過熱蒸汽排至冷凝器,高壓製冷劑液體經過節流毛細管降壓、降溫流入蒸發器,吸收室內熱量,室外風扇同時吹風帶走製冷劑放出的熱量。室內機風扇使空氣不斷進入蒸發器的吸熱翅進行熱交換,把釋放熱量後變涼的氣體送向室內。如此反復,從而達到降溫的目的。
普通家用空調制熱是利用製冷系統的壓縮冷凝熱,來加熱室內空氣。制熱時只須將運行方式調至此擋,便會自動通過四通閥改變製冷劑的循環方向,使系統由室外吸熱在室內放熱,實現制熱目的。為了保證冬季室外過冷時空調的制熱效果,許多空調設計時,在機身內增加了電輔助加熱部件,以確保制熱採暖效果。然而在一般情況下,不宜使用家用普通空調長時間制熱採暖,那樣做不但耗能多費用高,而且舒適感也比較差,遠不如集中供熱的採暖效果好。
8、為什麼夏季可以利用高溫熱水進行製冷?
夏季最普遍的製冷方法,像使用普通家用空調那樣,以電力為動力進行壓縮製冷;也有使用燃油、燃氣直燃機製冷,還有以熱水作為動力的溴化鋰製冷。溴化鋰製冷的原理,類似於氟利昂製冷,當它揮發時,能夠吸收周邊環境大量的熱,從而使人感覺到溫度明顯下降。由於其獨有的特性,成為吸收式空調的良好介質。在溴化鋰製冷機組中,它可以使介質冷水降到8度左右,冷水再通過空氣盤管降低空氣溫度,然後,利用建築物的空調風道,把涼風送到各個房間,達到降低室內溫度的目的。
一些城市的熱力公司,利用冬季採暖使用的熱水管道,在夏季供應一定參數的熱水,對具有較大建築面積並裝有溴化鋰製冷機組的單位進行製冷。這種製冷方法適用於有大面積中央空調的建築物,可廣泛用於賓館、酒店、商廈等高級公寓和大型辦公場所,由於這類場所製冷使用的同期系數高,所以效率也高。對於普通居民住宅小區,由於該方式工程造價和運行成本都比較高,故不宜採用此種方法製冷。
9、單元門口人井裡的入口裝置有什麼作用?
住宅樓採暖的入口裝置,不論單元內是一梯兩戶或一梯四戶,通常都是以單元為單位安裝一套設施,形成一個供暖系統。若一個入口裝置承擔幾個單元的供熱,用戶數量過多,暖氣發生故障停暖的概率也會增多。如果供的用戶過少,則用戶承擔入口設施的費用又會增加。因此,以一個自然單元為單位,每二十戶左右居民設一個入口井為宜。這樣做既方便了供熱部門的維護管理,也保證了用戶的採暖質量。
為方便管理,入口裝置大多數都安裝在單元門口的人井裡。其中溫度計和壓力表用於指示供熱參數;除污器和排污閥用來過濾清除系統中的雜質異物;供、回水閥門用作檢修開關;平衡閥則是為了提高採暖質量,用於供熱流量調節,使各樓用戶的熱水流量按負荷分配,解決冷熱不均衡的現象。鎖閉閥和鎖閉井蓋做為鎖具使用,必須由管理人員使用專門的鑰匙才能打開,用於設施的保護和供熱管理,防止個別人不繳採暖費私自開閥供熱。總之,入口裝置是採暖供熱的主要設施之一,用來控制、調節、檢修、沖洗、監測該住宅單元的供熱情況,是整個單元全體熱用戶的公共財產。為了保證供熱質量,大家都要愛惜保護好入口井設施,防止污水浸泡和人為損壞。
10、熱源遠端的熱用戶採暖效果不好怎麼辦?
一般來講距離供熱鍋爐房或熱力站較近的熱用戶,比距離遠的用戶採暖效果好。近處的用戶管網阻力小,採暖循環水的壓頭高,熱水循環比較順暢,單位時間內送來的熱量相應多一些,用戶室溫就高一點。相反,距離較遠的用戶管道長沿程阻力大,循環熱水流量就少,形成了水利失調,採暖效果必然就差一些。在供熱總量恆定不變的情況下,離熱源越近的用戶室內溫度越高,越遠的用戶室溫就越低。
怎樣解決遠端熱用戶採暖效果差的矛盾?原始的方法是提高供水溫度,加大熱水循環量。採用這種提高溫度、大流量、小溫差的運行方式,容易導致近端的用戶室溫過熱而開窗降溫,遠端用戶的室溫卻仍然偏低。這樣,既浪費了大量熱能,又多耗費了水泵的電能。隨著科技進步,熱力平衡閥等自動調節裝置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採用這些設備可以根據各小區、各棟建築物採暖熱負荷的面積,能夠比較精確地進行循環水量分配,控制近端用戶熱水循環流量不至於過大,保證遠端用戶熱水循環流量充足,按照各建築物熱負荷的設計流量均勻的分配水量。從而解決了供熱管網熱力平衡問題,保證了遠端熱用戶具有良好的採暖效果,還可以節水、節電、節約燃料15%以上。
11、私自安裝簡易熱交換器是竊熱行為嗎?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散熱器種類很多。其中還夾雜著一種簡易的小型家用熱交換器,它的外觀很象普通散熱器,體內暗裝一金屬內膽,由內膽引出兩個水管接頭至散熱器外部,一端進自來水,另一端即可出熱水。採暖時系統內的熱水一方面用於採暖散熱,同時又用於加熱金屬膽內的自來水。如果沒有經過供熱管理部門批准,沒有實行按熱計量收費,私自安裝了此種散熱器偷用熱水,則被稱為竊熱。現在市場上銷售的商家也不敢大肆宣揚,只在暗地叫賣。在沒有經過有關部門批准,用戶沒有安裝熱量表的情況下,不交納熱水加熱費,利用公共採暖的熱能加熱家中使用的自來水,是一種竊取熱能的行為。因為熱是商品,私自拿走商品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在一般的住宅樓採暖系統設計中,由於事先沒有考慮額外增設熱水換熱器的負荷,私自安裝使用換熱器後,會損害供熱企業和鄰居雙方的利益,容易造成鄰居家裡暖氣不熱,影響其它住戶的採暖質量,供熱部門也要為此多消耗燃料,增加供熱成本。供熱和物業管理部門一但查出私自安裝換熱器者,將會按照管理規定嚴加處罰。
即使是本住宅樓的採暖系統,尚有使用熱水負荷的富裕量,各個用戶家裡已經安裝熱量表,實行了按熱量交費,也不能私自安裝換熱器,應該事先向供熱管理部門提出申請,須經專業技術人員校核供熱參數、管徑及熱水的使用量,在得到批准之後方能安裝使用。
12、間歇供暖方法有那些優缺點?
有些單位和居民小區鍋爐房的冬季供熱,採用的是間歇供暖方法。即在一天二十四小時中,規定幾個時間段開閥供暖,其餘時間鍋爐停止供暖運行。有的是早、中、晚人們下班在家時供三次暖,每次兩三個小時;有的是白天只給機關、生產單位供暖,晚上才給住宅樓供暖;這種按時間有計劃的間斷供暖方式稱為間歇供暖。
間歇供暖一般適合於節假日、寒假、夜間沒有人的教室、機關單位,也適合對採暖質量要求不高的用戶。它的優點是節約效果顯著,可以減小鍋爐設備的容量,節約能耗、節省基建投資。缺點是舒適性稍差。間歇供暖要根據採暖對象的特點確定供停時間,若當地氣溫較低或遇到氣候急劇變冷要提前供暖,並預先在採暖系統中設置值班採暖溫度,防止凍壞供暖設施。參加集中供熱的用戶,在使用熱計量表以後,單位和個人都會自覺地採用間歇供暖方式。
通常供暖面積較大的供熱企業,鍋爐採用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連續運行,用戶們則可以分別採用間歇供暖。這時開關閥的負荷變化不會影響採暖質量,鍋爐可以根據變化自動調整燃煤量、進風量等參數。這種方式熱穩定性好,設備故障率低,供熱質量高。實行了按熱量收費以後,熱用戶自覺採用間歇採暖會有很高的積極性,學校、機關單位和個人能夠按照自己的需要供熱,自行決定關、停暖氣的時間。
13、間連供熱和直連供熱有什麼區別?
間接連接供熱是指熱用戶室內散熱器中的採暖循環熱水,不直接進入鍋爐加熱,而是通過水、水熱交換器或汽、水熱交換器設備,把兩種不同溫度、不同壓力或不同狀態的介質隔離開,只進行熱能量的交換。例如供熱部門鍋爐供出來的是蒸汽或高溫熱水,則必須按照採暖安全規定和節能要求,採用間接連接的供熱方式,把通到用戶家裡的採暖熱水,換熱成95度以下的熱水。供熱部門採用該方式多用於供熱距離較遠、供熱面積較大的區域,並且這種供熱方式可以節約投資、節約電能、提高管網的熱量輸送效率和用戶的採暖質量。
直接連接供熱則比間連供熱簡單,由熱水鍋爐直接送入用戶室內暖氣片中的熱水經散熱後,再用循環水泵送回鍋爐加熱,如此反復循環。這種方式大多用於供熱距離和面積都比較小的區域,適合於偏遠的企事業、部隊、醫院、學校等小單位獨立採暖使用。採用直供方式,鍋爐的出水溫度低,設備簡單,安全性能好,還可以使用常壓鍋爐。缺點是環境差、熱效率低、運行和管理水平低。還有一種界於直連和間連之間的混水供暖方式,此種方法是將一部分低溫回水混入高溫供水,再供到熱用戶室內去,其餘的則送回鍋爐再加熱循環。
總之,無論間連供熱或是直連供熱,進入用戶室內的採暖熱水溫度、流量、壓力等參數,都要根據建築物採暖負荷事先計算確定。
14、為什麼要設立熱交換站?
許多城市集中供熱的熱源部分是由熱電廠或區域供熱的大鍋爐組成。在其一次供熱主管網的各分支管網上,根據建築物熱負荷的布局,星羅棋布的設立了很多熱交換站,這些熱交換站也稱為換熱站或熱力站。其主要作用是實現熱能量交換和提高採暖質量。熱力站的供熱規模可大可小,小站可供幾千平方米,大站可供幾十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採暖,具體情況需要根據現場的熱負荷分布而確定。
設立換熱站另一個很重要作用,就是能夠更平均的分配輸送熱水流量到各用戶,促進熱力平衡,提高熱用戶的採暖質量,消除用戶之間冷熱不均的現象。同時,為了保證熱用戶的人身安全,要求送到用戶家裡的採暖熱水溫度低於95 度,壓力不得超過安全標准,就必須使用換熱器把鍋爐出水和用戶室內採暖系統的水相隔離,實現間斷連接供熱。還可以把鍋爐出水溫度提高到130度或150度,出水壓力也相應提高,從而能夠提高一次管網的輸熱能力,減小管網投資,減少熱水循環泵的電耗,消除二次管網失水對鍋爐安全運行的威脅,能夠降低供熱成本,增大供熱面積,提高經濟效益。
如果遇到有部分高層樓宇的用戶需要採暖時,還可以單獨建造適合高層樓宇採暖壓力的熱力站,隔斷高樓層高壓採暖系統與低樓層低壓採暖系統的聯系,避免低壓採暖系統的設備超過額定壓力而受到損壞,保證低樓層的用戶能夠正常採暖。
15、熱交換站內各種設備的作用是什麼?
採暖供熱的完整過程是由熱源廠或熱電廠生產熱能,高溫熱水通過一次主管網分送到各個換熱站,高溫熱水經過換熱後,將熱能傳遞給二次管網中的熱水,然後再分送到各個熱用戶家裡。居民住宅小區或單位建築面積較大時,院內一般均設有換熱站。為了節約佔用房間和減小換熱站設備運行的噪音,換熱站一般都建在地下室或利用已拆除的小鍋爐房間。
換熱站內的主要設備是換熱器,其工作原理:是將一次管網高溫熱水或蒸汽送來的熱量,經換熱器傳遞到二次管網的熱水中,然後由熱水循環泵送到各用戶散熱後,再循環回到換熱站繼續加熱。站內的軟化水處理器用於制備軟水,防止換熱器和其它設備結水垢。制備好的軟化水可暫時儲存於軟水箱,由補水泵向二次管網補充軟水,用來彌補採暖系統泄漏的熱水,並用於系統定壓。兩台除污器分別串接在一次管網和二次管網上,用於除去採暖熱水中帶入的各種異物,防止閥門、管道被異物堵塞,並保護水泵葉輪不被損壞。平衡閥用作流量控制,解決水力失調、提高供熱質量。有的無人值守換熱站還設置自動調節控制系統,根據氣候溫度的變化自動進行採暖節能調節。較為先進的換熱站不但安裝了遠程計算機網路化熱網監控、調節系統、裝有供熱壓力、溫度、流量檢測顯示儀表,還可以進行自動調節和遠程式控制制,並裝有照明、動力配電裝置和地下室積水自動抽排等設施。
16、冬季供暖前採暖系統為什麼要提前注水?
每年冬季供熱前十天左右,供熱部門都要通知熱用戶注意,提前給暖氣注水,檢查暖氣設施是否有損壞漏水情況。這時用戶採暖系統已停用多半年時間,都處於無水狀態,在供熱前進行充水試壓、沖洗、檢查是否有泄漏,對提前做好採暖准備工作非常有益。如果早發現漏點可以提前修復,以免推遲採暖和造成不必要的財產損失。
有的用戶採暖設施使用年限已長,氧化銹蝕的比較嚴重,暖氣系統重新充水升壓後,很有可能出現新的腐蝕泄漏點。還有個別用戶,在停暖後搞裝修或在其它活動中不小心碰壞了設施,損壞了跑風等部件,平時不充水也發現不了泄漏。注水加壓以後大小毛病都會暴露出來,這些故障在供熱前都可以及時得到修復。
供熱部門這時也可以利用注水對主管道進行沖洗,對新建管網里殘存的泥沙、鐵銹、焊渣等異物進行沖洗排放,對舊管網進行充水試壓試漏。同時,還要沿途打開管網地溝、半通行地溝、閥門井和補償器檢查井,檢查供熱管網和設備有無腐蝕、泄漏情況,檢查管道固定支架和管道保溫有無損壞、脫落之處。特別是對使用年限已長的供熱管網,必要時還需進行預防性的靜態或熱態水壓試驗,以免在供熱運行後才發現泄漏,影響用戶正常採暖。有些供熱面積較大的供熱部門,在注水沖洗、試壓階段,還進行初步的水力平衡調試,為在供熱以後做好節能工作,同時解決遠端用戶採暖效果不好的問題打好基礎。
17、每年冬季能不能提前幾天供暖?
許多地區冬季採暖起止日期是十一月上旬或中旬開始,到次年的三、四月份停暖,也有的嚴寒地區採暖時間更長一點。這是國家早年根據各地區所處緯度、海拔高度和氣溫等條件統一規定的。每年快到規定的供熱日期前,許多居民都盼著供熱部門早點開閥供暖。特別是遇到下雨、雪降溫天氣變冷,早晚氣溫低人就更難受了,到處冰涼,人凍得縮手縮腳,老人和病人年老體弱,在這幾天也非常容易患病。同樣剛停暖後人們也會感到不適,大約一周以後才能慢慢適應過來,這種呆板的供暖時間規定,都是早年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
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不論氣溫高低,繼續沿用計劃經濟體制下那種一聲號令、統一供熱的呆板模式,似乎有些不通人情,但又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對於採暖面積在數百萬平方米的中小城市而言,提前一天供熱就意味著多消耗、多增加成本近百萬元,要改變這種狀況,只有實行按熱量表計量交費。這樣醫院、酒店、寫字樓等特殊用戶可以實行按需供熱,提前十天或半個月開始採暖,推後十天或半個月停暖;其他用戶也可以只在早晚天氣比較涼時開幾個小時的暖氣,使供熱採暖時間的確定更人性化一些,熱用戶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提前或推後採暖。
Ⅱ 供暖的熱計量表費該由誰買單
用戶不負擔表的費用,國家規定:「建設單位安裝住宅用水表、電能表、燃氣表、熱能表等計量器具的,應當向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申請首次強制檢定。
未經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不得安裝。前款規定的計量器具使用期限屆滿的,應當由供水、供電、供氣、供熱的經營者負責換裝經強制檢定合格的計量器具。
供水、供電、供氣和供熱的經營者,應當保證計量器具的准確,按照計量器具顯示的實際量值結算,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管線損耗或者其他設施造成的損耗轉嫁給用戶。
(2)鍋爐房設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擴展閱讀:
熱源處應設置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通過鍋爐系統熱特性識別和工況優化程序,根據當前的室外溫度和前幾天的運行參數等,預測該時段的最佳工況,實現對系統用戶側的運行指導和調節。熱源包括熱電廠、熱電聯產鍋爐房和集中鍋爐房;熱力站包括換熱站和混水站。在熱源處計量儀表分為兩類,一類為貿易結算用表,用於產熱方與購熱方貿易結算的熱量計量,
如熱力站供應某個公共建築並按表結算熱費,此處必須採用熱量表另一類為企業管理用表,用於計算鍋爐燃燒效率、統計輸出能耗,結合樓棟計量計算管網損失等,
此處的測量裝置不用作熱量結算,計量精度可以放寬,例如採用孔板流量計或彎管流量計等測量流量,結合溫度感測器計算熱量。
Ⅲ 供熱計量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准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JCJ 173—2009 請參看新版《供熱計量技術規程》(2010年版)書店有售
條文說明
目 次
1 總則
2 術語
3 基本規定
4 熱源和熱力站熱計量
4.1 計量方法
4.2 調節和控制
5 樓棟熱計量
5.1 計量方法
5.2 調節和控制
6 分戶熱計量
6.1 一般規定
6.2 散熱器熱分配計法
6.3 戶用熱量表法
7 室內供暖系統
7.1 系統配置
7.2 系統調控
1 總 則
1.0.1 供熱計量的目的在於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在保證供熱質量、改革收費制度的同時,實現節能降耗。室溫調控等節能控制技術是熱計量的重要前提條件,也是體現熱計量節能效果的基本手段。《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國家採取措施,對實行集中供熱的建築分步驟實行供熱分戶計量、按照用熱量收費的制度。新建建築或者對既有建築進行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室內溫度調控裝置和供熱系統調控裝置。因此,本規程以實現分戶熱計量為出發點,在規定熱計量方式、計量器具和施工要求的同時,也規定了相應的節能控制技術。
5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1.0.2 本規程對於新建、改擴建的民用建築,以及既有民用建築的改造都適用。
1.0.3 本規程在緊緊圍繞熱計量和節能目標的前進下,留有較大技術空間和餘地,沒有強制規定熱計量的方式、方法和器具,供各地根據自身具體情況自主選擇。特別是分戶熱計量的若干方法都有各自的缺點,沒有十全十美的方法,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選擇比較適用的計量方法。
2 術 語
2.0.4 熱量計量裝置包括用於熱量結算的熱量表,還有針對若干不同的用戶熱分攤方法所採用的儀器儀表。
2.0.5 熱量測量裝置包括符合《熱量表》CJ 128產品標準的熱量表,也包括其他的用戶自身管理使用的不作結算用的測量熱量的儀表。
2.0.6 分戶熱計量從計量結算的角度看,分為兩種方法,一種是採用樓棟熱量表進行樓棟計量再按戶分攤;另一種是採用戶用熱量表按戶計量直接結算。其中,按戶分攤的方法又有若干種。本術語條文列出了當前應用的四種分攤方法,排名不分先後,其工作原理分別如下:
散熱器熱分配計法是通過安裝在每組散熱器上散熱器熱分配計(簡稱熱分配計)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
流量溫度法是通過連續測量散熱器或共用立管的分戶獨立系統的進出口溫差,結合測算的每個立管或分戶獨立系統與熱力人口的流量比例關系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
通斷時間面積法是通過溫控裝置控制安裝在每戶供暖系統入口支管上的電動通斷閥門,根據閥門的接通時間與每戶的建築面積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
戶用熱量表法是通過安裝在每戶的戶用熱量表進行用戶熱分攤的方式,採用戶表作為分攤依據時,樓棟或者熱力站需要確定一個熱量結算點,由戶表分攤總熱量值。該方式與戶用熱量表直接計量結算的做法是不同的。採用戶表直接結算的方式時,結算點確定在每戶供暖系統上,設在樓棟或者熱力站的熱量表不可再作結算之用;如果公共區域有獨立供暖系統,應要考慮這部分熱量由誰承擔的問題。
2.0.7 室溫調控包括兩個調節控制功能,一是自動的室溫恆溫控制,二是人為主動的調節說定溫度。
3 基 本 規 定
3.0.1 本條是強制性條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的規定,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的節能改造應當按照規定安裝用熱計量裝置。目前很多項目只是預留了計量表的安裝位置,沒有真正具備熱計量的條件,所以本條文強調必須安裝熱量計量儀表,以推動熱計量工作的實現。
3.0.2 本條是強制性條文。供熱企業和終端用戶間的熱量結算,應以熱量表作為結算依據。用於結算的熱量表應符合相關國家產品標准,且計量檢定證書應在檢定的有效期內。
3.0.3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等九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對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器具,部門和企業、事業單位使用的最高計量標准器具,以及用於貿易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入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實行強制檢定。未按照規定申請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實行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的目錄和管理方法,由國務院制定。其他計量標准器具和工作計量器具,使用單位應當自行定期檢定或者送其他計量檢定機構檢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應當進行監督檢查。
依據《計量法》規定,用於熱量結算點的熱量表應該實行首檢和周期性強制檢定,不設置於熱量結算點的熱量表和熱量分攤儀表如散熱器熱分配計應按照產品標准,具備合格證書和型式檢驗證書。
3.0.4 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工作應採用技術和管理手段,不能一味為了供熱節能、而犧牲了室內熱舒適度,甚至造成室溫不達標。當然,室內溫度過高是不合理的,在改造中沒有必要保持原來過高的室溫。
6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3.0.5 只有在水力平衡條件具備的前提下,氣候補償和室內溫控計量才能起到節能作用,在熱源處真正體現出節能效果;這些節能技術之中,水力平衡技術是其他技術的前提;同時,既有住宅的室內溫控改造工程量較大,對居民的生活干擾也比較大,應在供熱系統外網節能和建築圍護結構保溫節能達標的前提下開展進行。
本條文提倡在改造工程中熱計量先行,是為了對於改造效果加以量化考核,避免虛假宣傳等行為,鼓勵節能市場公平,為能源服務創造良好的市場條件。同時,在關注熱量計量的同時,還應該關注熱源的耗水、耗電的分項計量工作。
3.0.6 熱量表的選型,不可按照管道直徑直接選用,應按照流量和應降選用。理論上講,設計流量是最大流量,在供熱負荷沒達到設計值時流量不應達到設計流量。因此,熱量測量裝置在多數工作時間里在低於設計流量的條件下工作,由此根據經驗本條文建議按照80%設計流量選用熱量表。目前熱量表選型時,忽視熱量表的流量范圍、設計壓力、設計溫度等與設計工況相適應,不是根據儀表的流量范圍來選擇熱量表,而是根據管徑來選擇熱量表,從而導致熱量表工作在高誤差區。一般表示熱量表的流量特性的指標主要有起始流量qVm(有的資料稱為最小流量);最小流量qVt,即最大誤差區域向最小誤差區域過渡的流量(有的資料稱為分界流量);最大流量qVmax,額定流量或常用流量qVc。選擇熱流量表,應保證其流量經常工作在qVt與qVn之間。機械式熱量表流量特性。
流量感測器安裝在回水管上,有利於降低儀表所處環境溫度,延長電池壽命和改善儀表使用工況。曾經一度有觀點提出熱量表安裝在供水上能夠防止用戶偷水,實際上僅供水裝表既不能測出偷水量,也不能挽回多少偷水損失,還令熱量表的工作環境變得惡劣。
本條文規定熱量表存儲當地供暖季供暖天數的日供熱量的要求,是為了對供暖季運行管理水平的考核和追溯。在住戶和供熱企業對供暖效果有爭議的情況下,通過熱量表可以進行追溯和判定,這種做法在北京已經有了成功的案例;通過室外實測日平均溫度記錄和日供熱量記錄的對照,可以考核供熱企業的實際運行是否按照氣象變化主動調節控制本條文建議熱量表具有數據遠傳擴展功能,也是為了監控、管理和讀表方便的需要。
通常情況下,為了滿足儀表測量精度的要求,需要有對直管段的要求。有些地方安裝熱量表雖然提供了直管段,但是把變徑段設在直管段和儀表之間,這種做法是錯誤的。目前有些熱量表的安裝不需要直管段也能保證測量精度,這種方式也是可行的,而且對於供熱系統改造工程非常有用。在儀表生產廠家沒有特別說明史情況下,熱量表上游側直管段長度不應小於5倍管徑,下游側直管段長度不應小於2倍管徑。
在試點測試過程中出現過這種情況,由於熱量表的時鍾沒有校準一致,致使統計處理數據時出現誤差,影響了工作,因此在此作出提醒。
3.0.7 目前偽劣的恆溫控制閥和平衡閥在市場上佔有很高比例,很多手動閥門冒充是恆溫控制閥,很多沒有測壓孔和測量儀表的閥門也冒充是平衡閥,這些偽劣產品既不能實現調節控制的功能,又浪費了大量能量,本條文提出的目的是要求對此加以嚴格管理。
3.0.8 當前集中供熱水質問題比較突出,致使散熱器腐蝕漏水和調控設備阻塞等問題頻頻出現,迫切需要制定一個合理可行的標准並加以嚴格貫徹,有關系統水質要求的國家標准正在制定之中。
4 熱源和熱力站熱計量
4.1 計 量 方 法
4.1.1 熱源包括熱電廠、熱電聯產鍋爐房和集中鍋爐房;熱力站包括換熱站和混水站。在熱源處計量儀表分為兩類,一類為貿易結算用表,用於產熱方與購熱方貿易結算的熱量計量,如熱力站供應某個公共建築並按表結算熱費,此處必須採用熱量表;另一類為企業管理用表,用於計算鍋爐燃燒效率、統計輸出能耗,結合樓棟計量計算管網損失等,此處的測量裝置不用作熱量結算,計量精度可以放寬,例如採用孔板流量計或彎管流量計等測量流量,結合溫度感測器計算熱量。
7 供熱計量技術規程
4.1.2 本條文建議安裝熱量測量裝置於一次管網的回水管上,是因為高溫水溫差大、流量小、管徑較小,可以節省計量設備投資;考慮到回水溫度較低,建議熱量測量裝置安裝在回水管路上。如果計量結算有具體要求,應按照需要選取計量位置。
4.1.3 在熱源或熱力站,連接電源比較方便,建議採用有斷電保護的市電供電。
4.1.4 在熱源進行耗電量分項計量有助於分析能耗構成,尋找節能途徑,選擇和採取節能措施。
4.2 調節與控制
4.2.1 本條是強制性條文,為了有效地降低能源的浪費。過去,鍋爐房操作人員憑經驗「看天燒火」,但是效果並不很好。近年來的試點實踐發現,供熱能耗浪費並不是主要浪費在嚴寒期,而是在初寒、末寒期,由於沒有根據氣候變化調節供熱量,造成能耗大量浪費。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能夠根據負荷變化自動調節供水溫度和流量,實現優化運行和按需供熱。
熱源處應設置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通過鍋爐系統熱特性識別和工況優化程序,根據當前的室外溫度和前幾天的運行參數等,預測該時段的最佳工況,實現對系統用戶側的運行指導和調節。
氣候補償器具是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的一種,比較簡單和經濟,主要用在熱力站。它能夠根據室外氣候變化自動調節供熱出力,從而實現按需供熱,大量節能。氣候補償器還可以根據需要設成分時控制模式,如針對辦公建築,可以設定不同的時間段的不同室溫需求,在上班時間設定正常供暖,在下班時間設定值班供暖。結合氣候補償器的系統調節做法比較多,也比較靈活,監測的對象除了用戶側供水溫度之外,還可以包含回水溫度和代表房間的室內溫度,控制的對象可以是熱源側的電動調節閥,也可以是水泵的變頻器。
4.2.3 水泵變頻調速控制的要求是為了強調量調節的重要性,以往的供熱系統多年來一直採用質調節的方式,這種調節方式不能很好地節省水泵電能,因此,量調節正日益受到重視。同時,隨著散熱器恆溫控制閥等室內流量控制手段的應用,水泵變頻調速控製成為不可或缺的控制手段。水泵變頻調速控制是系統動態控制的重要環節,也是水泵節電的重要手段。
水泵變頻調速技術日前普及很快,但是水泵變頻調速技術並不能解決水泵設計選型不合理的問題,對水泵的設計選型不能因為有了變頻調速控制而予以忽視。
水泵變頻調速技術日前普及很快,但是水泵變頻調技術並不能解決水泵設計選型不合理的問題,對水泵的設計選型不能因為有了變頻調速控制而予以忽視。
調送水泵的性能曲線採用陡降型有利於調速節能。
目前,變頻調速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 控制熱力站進出口壓差恆定:該方式簡便易行,但流量調節幅度相對較小,節能潛力有限。
2 控制管網最不利環路壓差恆定:該方式流量調節幅度相對較大,節能效果明顯;但需要在每個熱力入口都設置壓力感測器,隨時檢測、比較、控制,投資相對較高。
3 控制回水溫度;這種方式響應較慢,滯後較長,節能效果相對較差。
4.2.4 本條文的目的是將住宅和公建等不同用熱規律的建築在管網系統分開,實現獨立分時分區調節控制,以節省能量。對於系統管網能夠分開的系統,可以在管網源頭分開調節控制,對於無法分開的管網系統,可以在熱用戶熱力入口通過調節閥分別調節。
4.2.5 過去由於熱力站的人工值守要求和投資成本的增加限制了熱力站的小型化,如今隨著自動化程度的提高,熱力站已經能夠實現無人值守,同時,組裝式熱力站的普及也使得小型站的投資和佔地大幅度下降,開始具備了推廣普及的基礎。隨著建築節能設計指標的不斷提高,特別是在居住建築實行三步節能之後,小型站和分級泵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Ⅳ 什麼是空氣源熱泵 工作原理又是什麼呢
空氣源熱泵是一種利用高位能使熱量從低位熱源空氣流向高位熱源的節能裝置。它是熱泵的一種形式。顧名思義,熱泵也就是像泵那樣,可以把不能直接利用的低位熱能(如空氣、土壤、水中所含的熱量)轉換為可以利用的高位熱能,從而達到節約部分高位能(如煤、燃氣、油、電能等)的目的。
工作原理:
熱泵用逆卡諾原理,以極少的電能,吸收空氣中大量的低溫熱能,通過壓縮機的壓縮變為高溫熱能,傳輸至水箱,加熱熱水,所以它能耗低、效率高、速度快、安全性好、環保性強,源源不斷的供應熱水。
作空氣源熱泵工作原理圖為熱水系統它具有無以比擬的優點。 熱泵熱水機組遵循能量守恆定律和熱力學第2定律,運用熱泵的原理,只需要消耗一小部分的機械功(電能),將處於低溫環境(大氣或地下水等)下的熱量轉移到高溫環境下的熱水器中,去加熱製取高溫的熱水。
(4)鍋爐房設供熱量自動控制裝置擴展閱讀:
空氣源熱泵具有如下特點 :
(1)空氣源熱泵系統冷熱源合一,不需要設專門的冷凍機房、鍋爐房,機組可任意放置屋頂或地面,不佔用建築的有效使用面積,施工安裝十分簡便。
(2)空氣源熱泵系統無冷卻水系統,無冷卻水消耗,也無冷卻水系統動力消耗。另外,冷卻水污染形成的軍團菌感染的病例已有不少報導,從安全衛生的角度,考慮空氣源熱泵也具有明顯的優勢。
(3)空氣源熱泵系統由於無需鍋爐、無需相應的鍋爐燃料供應系統、除塵系統和煙氣排放系統,系統安全可靠、對環境無污染。
(4)空氣源熱泵冷(熱)水機組採用模塊化設計,不必設置備用機組,運行過程中電腦自動控制,調節機組的運行狀態,使輸出功率與工作環境相適應。
(5)空氣源熱泵的性能會隨室外氣候變化而變化。
(6)在我國北方室外空氣溫度低的地方,由於熱泵冬季供熱量不足,需設輔助加熱器。
Ⅳ 如下圖所示換熱器溫度自動控制系統,熱流體為來自鍋爐房的水蒸汽,冷流體為易揮發的有機溶劑,冷熱流體在換
容積式熱交換器的工作原理
容積式換熱器是利用冷、熱流體交替流經蓄熱室中的蓄熱體(填料)表面,從而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間壁容積式換熱器的冷、熱流體被固體間壁隔開,並通過間壁進行熱量交換的換熱器,因此又稱表面式換熱器。
產品特點
1、容積式換熱器熱媒溫降大。汽水換熱時,凝結水出水溫度約50℃,回水管上下需設疏水器,給使用維修帶來方便,水-水換熱時,熱溫降為同型換熱器的2~2.5倍,120~150℃的高溫熱水換熱後可降至70~75℃。
2、容積式換熱器換熱效果好,散熱效果好,散熱損失小,節能。同時,以蒸汽為熱媒時,能回收約占整個換熱量的15%凝結水熱量。
3、冷水區小,容積利用率高。
4、保持了容積式換熱器貯水量大,水頭損失低,供水安全穩定,方便清垢之優點。
Ⅵ 自控系統在供暖設計中的應用有哪些,具體例子
自動控制系統復對於空調行業是制很重要的。
1、家用空調有簡單的溫控系統。
2、中央空調有機組溫控和終端溫控系統。
3、工業生產中也有對工段的恆溫要求,其也有精密的溫控系統。
簡單的說在供暖中的自動控制系統核心就是溫度控制,包括溫度的采樣和對比,從而能控制供熱設備的運行或散熱設備的運行,達到恆溫的目的。
任何系統都是用來減輕勞動強度的,試想一下,用人來控制恆溫,其勞動強度該有多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