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圖是用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屏未畫出),當蠟燭和透鏡放在圖示位置時,通過移動光屏,
選A
圖中物距為60cm ,成等大的像 ,可知焦距為 30cm ,
蠟燭移到30cm處 ,物距為 50cm ,為一二倍焦距之間 ,所以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
故選 A
『貳』 (2012大連二模)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1)該實驗中,什麼是「物」__
(1)該實驗中,真實的物體為蠟燭,因此「物」是指蠟燭;
(2)為了更清晰的看清物體的像,環境暗一點較好;
(3)為了能使燭焰的光線通過凸透鏡,凸透鏡的表面應對著燭焰,所以表面應與光具座的軌道垂直,同時為了將像成在光屏上,光屏的表面應對著凸透鏡.所以光屏應與光具座的軌道垂直;
(4)由於蠟燭的燃燒,燭焰的高度逐漸降低,則像的位置會偏高,即屏上像逐漸向上移動;
(5)由圖知,凸透鏡在50cm處,當燭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線之間時,燭焰的像是縮小、倒立的實像,說明此時蠟燭在2倍焦距之外;
當燭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線之間時,燭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實像,說明此時蠟燭處於f和2f之間;所以當物體在30cm處即u=50cm-30cm=20cm為2倍焦距處;因此f=10cm.
故答案為:(1)蠟燭;(2)暗一些;(3)垂直;(4)上;(5)10.
『叄』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其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a、b、c、d、e是主光軸上的五個點,
(1)①據圖可知,燭焰放在e點,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且物像同側;
②燭焰放在a、b、c、d四點,光屏上都能承接到像,燭焰在a點時,物距最大,像最小.
燭焰放在a、b、c、d四點,光屏上都能承接到像,燭焰在d點時,物距最小,像最大.
③當燭焰在a或b點時,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應用於照相機.
④把燭焰放在c(d)點上是屬於投影儀原理;
⑤當蠟燭從a點逐漸向d點移動的過程中,物距變小,要得到清晰的像,像距必須變大,故光屏必須逐漸遠離透鏡,並且得到的像會逐漸變大.
(2)據圖能看出,u=v=2f=15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是7.5cm;
故答案為:(1)①e;同;②a;d;③a(b);④c(d);⑤遠離;變大;(5)7.5;
『肆』 如圖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1)小明同學做實驗時發現燭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
(1)燭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由於凸透鏡成倒立的實像,所以蠟燭相對於凸透鏡偏低,所以可以將蠟燭向上移或將凸透鏡向下移.
故答案為:下.
(2)透鏡的焦距為10cm,由圖知,此時凸透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物距處於f和2f之間,像距大於2f=20cm.
幻燈機或投影儀就是根據凸透鏡成放大、倒立實像的原理製成的.
故答案為:20;幻燈機(或投影儀).
(3)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可能是不能成像,物體放在焦點上,即物距為10cm;或成虛像,物距小於焦距10cm.
故答案為:物距小於(或等於)焦距.
(4)小明將實驗裝置上的凸透鏡取下,觀察手指,此時物距小於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如果用此凸透鏡觀察窗外的物體,由於物距大於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故答案為:正立的虛;倒立、縮小的.
『伍』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其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2所示。a、b、c、d、e是主光軸上的五個點
(1)①e②a③a、b④c、d(2)D
『陸』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其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如圖所示,a,b,c,d,e是主光軸上的五個點,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