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斷路器自動重合閘裝置的控制迴路設計
斷路器控制迴路原理83
第5章斷路器控制迴路;教學目的:掌握斷路器控制方式、斷路器控制迴路的基;迴路、燈光監視的斷路器控制迴路、燈光監察液壓操作;重點:掌握斷路器控制方式、斷路器控制迴路的基本要;難點:掌握斷路器控制方式、斷路器控制迴路的基本要;第一節概述;一、斷路器控制方式;斷路器是電力系統中最重要的開關設備,在正常運行時;斷路器一般由動觸頭、靜觸頭、滅弧裝置、操動機構及;1.按
第5章 斷路器控制迴路
教學目的:掌握斷路器控制方式、斷路器控制迴路的基本要求、斷路器的基本跳、合閘控制
迴路、燈光監視的斷路器控制迴路、燈光監察液壓操作機構操作斷路器控制迴路 復習舊課:操作電源概述、蓄電池組直流操作直流、硅整流電容儲能裝置直流系統、復式整流裝置直流系統、直流系統的絕緣監察與電壓監察裝置;
重 點:掌握斷路器控制方式、斷路器控制迴路的基本要求、斷路器的基本跳、合閘控制迴路、燈光監視的斷路器控制迴路、燈光監察液壓操作機構操作斷路器控制迴路;
難 點:掌握斷路器控制方式、斷路器控制迴路的基本要求、斷路器的基本跳、合閘控制迴路、燈光監視的斷路器控制迴路、燈光監察液壓操作機構操作斷路器控制迴路; 引入新課:
第一節 概述一、斷路器控制方式
斷路器是電力系統中最重要的開關設備,在正常運行時斷路器可以接通和切斷電氣設備的負荷電流,在系統發生故障時則能可靠地切斷短路電流。
斷路器一般由動觸頭、靜觸頭、滅弧裝置、操動機構及絕緣支架等構成。為實現斷路器的自動控制,在操動機構中還有與斷路器的傳動軸聯動的輔助觸頭。斷路器的控制方式有多種,分述如下。
1.按控制地點分
斷路器的控制方式接控制地點分為集中控制和就地(分散)控制兩種。
(1)集中控制。在主控制室的控制台上,用控制開關或按鈕通過控制電纜去接通或斷開斷路器的跳、合閘線圈,對斷路器進行控制。一般對發電機、主變壓器、母線、斷路器、廠用變壓器35kV以上線路等主要設備都採用集中控制。
(2)就地(分散)控制。在斷路器安裝地點(配電現場)就地對斷路器進行跳、合閘操作(可電動或手動)。一般對10kV線路以及廠用電動機等採用就地控制,可大大減少主控制室的佔地面積和控制電纜數。
2.按控制電源電壓分
斷路器的控制方式接控制電源電壓分為強電控制和弱電控制兩種。
(1)強電控制。從斷路器的控制開關到其操作機構的工作電壓均為直流 110V或 220V。
(2)弱電控制。控制開關的工作電壓是弱電(直流48V),而斷路器的操動機構的電壓是220V。目前在500kV變電所二次設備分散布置時,在主控室常採用弱電一對一控制。
3.按控制電源的性質分
斷路器的控制方式按控制電源的性質可分為直流操作和交流操作(包括整流操作)兩種。
直流操作一般採用蓄電池組供電;交流操作一般是由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或所用變壓器提供電源。
二、對斷路器控制迴路的基本要求
斷路器的控制迴路必須完整、可靠,因此應滿足下面一些要求:
(1)斷路器的合、跳閘迴路是按短時通電設計的,操作完成後,應迅速切斷合、跳閘迴路,解除命令脈沖,以免燒壞合、跳閘線圈。為此,在合、跳閘迴路中,接入斷路器的輔助觸點,既可將迴路切斷,又可為下一步操作做好准備。
(2)斷路器既能在遠方由控制開關進行手動合閘和跳閘,又能在自動裝置和繼電保護作用下自動合閘和跳閘。
(3)控制迴路應具有反映斷路器狀態的位置信號和自動合、跳閘的不同顯示信號。
(4)無論斷路器是否帶有機械閉鎖,都應具有防止多次合、跳閘的電氣防跳措施。
(5)對控制迴路及其電源是否完好,應能進行監視。
(6)對於採用氣壓、液壓和彈簧操作的斷路器,應有壓力是否正常,彈簧是否拉緊到位的監視迴路和閉鎖迴路。
(7)接線應簡單可靠、使用電纜芯數應盡量少。
三、控制開關
控制開關又稱萬能轉換開關,是由運行人員手動操作,發出控制命令使斷路器進行跳、合閘的裝置。發電廠和變電所常用的控制開關為LW系列自動復位的控制開關,有三種類型:
(1)LW2系列控制開關:是跳、合閘操作都分兩步進行,手柄和觸點盒有兩個固定位置和兩個操作位置的封閉式控制開關。此種開關常用於火電廠和有人值班的變電所中。
(2)LW1系列控制開關:是跳、合閘操作只用一步,其手柄和觸點只有一個固定位置和兩個操作位置的控制開關。此種開關常用於無人值班的變電所和水電站中。
(3)LWX系列強電小型控制開關:其跳、合閘為一步進行,近年來在各種集控台的控制和300MW以上機組的分控室中已被廣泛應用。下面以LW2型控制開關為例說明控制開關的結構及作用。
1.控制開關的構成
圖5-l是發電廠和變電所普遍應用的LW2-Z型控制開關的結構圖。左端是操作手柄,裝於屏前;與手柄固定連接的方軸上裝有5~8節觸點盒,用螺桿相連裝於屏後,如圖5-1(a)所示。圖5-1(b)是控制開關的左視圖,由圖可見,控制開關的手柄有兩個固定位置和兩個操作位置。固定位置:垂直位置是預備合閘和合閘後;水平位置是預備跳閘和跳閘後。操作位置:右上方為合閘位置,左下方為跳閘位置。 圖5-1 LW2-Z型控制開關結構圖
(a)控制開關外形圖;(b)控制開關左視圖
控制開關的操作過程:
合閘操作:如圖5-1(b)示出手柄為預備合閘狀態,將手柄右旋30°為合閘位置,手放開後在自復彈簧的作用下,手柄復位於垂直位置,成為合閘後位置;
跳閘操作:先將手柄左旋至水平位置,即預備合閘位置,再左旋30°即為跳閘位置,手放開後在自復彈簧的作用下,手柄復位於水平位置,成跳閘後位置。
2.控制開關的觸點盒位置表
控制開關右端的數節觸點盒,其四角均勻固定著四個靜觸點,其觸點外端伸出盒外接外電路,而內端與固定於方軸上的動觸點簧片相配合。由於動觸點(簧片)的形狀及安裝位置的不同,組成14種型號的觸點盒,代號為1、la、2、4、5、6、6a、7、8、10、20、30、40、50,如表5-1所示。其中1、1a、2、4、5、6、6a、7、8型的動觸點是固定於方軸上隨軸
表5-1 LW2-Z和LW2-YZ型觸點盒位置表
轉動的,而後5種觸點
2. 高層往宅自動噴淋必須每層裝末端試水和壓力表嗎
不是這樣,條文要求:
6.5 末端試水裝置
6.5.1
提出了設置末端試水裝置的規定。為了檢驗系統的可靠性,測試系統能否在開放一隻噴頭的最不利條件下可靠報警並正常啟動,要求在每個報警閥的供水最不利點處設置末端試水裝置。末端試水裝置測試的內容,包括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壓力開關、水力警鈴的動作是否正常,配水管道是否暢通,以及最不利點處的噴頭工作壓力等。其他的防火分區與樓層,則要求在供水最不利點處裝設直徑25mm的試水閥。以便在必要時連接末端試水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