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運動動圖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運動動圖

發布時間:2024-07-21 23:43:47

⑴ 帶式輸送機的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

帶式輸送機也就復是皮帶制輸送機,基本組成部分有機架、輸送帶、傳動滾筒、改下滾筒、托輥、驅動裝置等。

有些重型帶式輸送機或比較長的輸送機可能還會安裝有清掃器、防跑偏裝置、進料裝置、卸料裝置、制動裝置、逆止器等。


(1)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運動動圖擴展閱讀:

1、水平拐彎帶式輸送機

水平拐彎帶式輸送機可以繞開建築物或不利地形, 減少甚至不設中間轉載站,集中系統供電和控制,減少物料溢出或堵塞的危險,減少粉塵飛揚、雜訊,以及不必要的能耗。

2、氣墊式帶輸送機

其輸送帶在空氣膜(氣墊)上運行,用不動的帶有氣孔的氣室盤形槽和氣室取代了運行的托輥,運動部件的減少,總的等效質量減少,阻力減小,效率提高,並且運行平穩,可提高帶速。但一般其運送物料的塊度不超過300mm。

⑵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感激不盡

題目:傳動裝置,減速機設計及相關零件加工。
一.總體布置簡圖
1—電動機;2—帶式運輸機;3—齒輪減速器;4—聯軸器;5—滾筒
二.工作情況:
載荷平穩、單向工作
三.原始數據
滾筒的扭矩T(Nm):520
滾筒的直徑D(mm):260
運輸帶速度V(m/s):1.2
帶速允許偏差(%):5
使用年限(年):8
工作制度(班/日):2
四.設計內容
傳動方案的擬定及說明
一個好的傳動方案,除了滿足機器的功能要求外,還應當工作可靠,結構簡單,尺寸緊湊,傳動效率高,成本低廉以及使用維護方便。對比材料中2-1所示帶式輸送機的四種方案,再經由題目所知傳動機由於工作載荷平穩,工作環境有輕塵,布局尺寸沒有嚴格限制,將帶傳動放在高速級,即可緩沖吸振又能減小傳動的尺寸。具體方案見圖1-1。
電動機的選擇
1.電動機類型和結構的選擇
因為本傳動的工作狀況是:載荷平穩、單向旋轉。所以選用常用的封閉式Y系列的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2.電動機容量的選擇
1) 工作機所需功率Pw
Pw=2.4kW
2) 電動機的輸出功率
Pd=Pw/η
η= =0.895
Pd=2.682kW
3.電動機轉速的選擇
nd=(i1』 i2』…in』)nw
則V帶傳動η1=0.96
初選為同步轉速為1000r/min的電動機
4.電動機型號的確定
由表20-2查出電動機型號為Y132S-6,其額定功率為3kW,滿載轉速960r/min。基本符合題目所需的要求
計算傳動裝置的運動和動力參數
傳動裝置的總傳動比及其分配
1.計算總傳動比
由電動機的滿載轉速nm和工作機主動軸轉速nw可確定傳動裝置應有的總傳動比為:
i=nm/nw
nw=88.19
i=10.89
2.合理分配各級傳動比
取V帶傳動的傳動比i1,取i1=2.7,則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的傳動比為i2=i/i1= =4.03,
取i2=4
各軸轉速、輸入功率、輸入轉矩
項 目 電動機軸 高速軸I 低速軸II 滾筒W軸
轉速(r/min) 960 384 88.19 88.19
功率(kW) 2.682 2.575 2.471 2.422
轉矩(N?m) 26.68 64.04 245.813 262.276
傳動比 4 4.356 4.356 1
效率 0.96 0.97 0.99 0.99

傳動件設計計算
(1)材料選擇以斜齒圓柱齒輪傳動方式
小齒輪:材料45鋼,調質處理HBS1=230
大齒輪:材料45鋼(或者ZG310~570)正火處理,HBS2=190
(2)參數選擇
1)齒數,取Z1=22,則Z2=I Z=4.356×22=95.832 取Z2=96
2)齒寬系數, 查表6-6 取

機械設計課程設計---設計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

參考:

可伸縮膠帶輸送機與普通膠帶輸送機的工作原理一樣,是以膠帶作為牽引承載機的連續運輸設備,它與普通膠帶輸送機相比增加了儲帶裝置和收放膠帶裝置等,當游動小車向機尾一端移動時,膠帶進入儲帶裝置內,機尾回縮;反之則機尾延伸,因而使輸送機具有可伸縮的性能。

結構概述

伸縮膠帶輸送機分為固定部分和非固定部分兩大部分。固定部分由機頭傳動裝置、儲帶裝置、收放膠帶裝置等組成;非固定部分由無螺栓連接的快速可拆支架、機尾等組成。

1、 機頭傳動裝置由傳動捲筒、減速器、液力聯軸器、機架、卸載滾筒、清掃器組成。

n 機頭傳動裝置是整個輸送機的驅動部分,兩台電機通過液力聯軸器、減速器分別傳遞轉距給兩個傳動滾筒(也可以用兩個齒輪串聯起來傳動)。用齒輪傳動時,應卸下一組電機、液力聯軸器和減速器。

n 液力聯軸器為YL-400型,它由泵輪、透平輪、外殼、從動軸等構成,其特點是泵輪側有一輔助室,電機啟動後,液流透過小孔進入工作室,因而能使負載比較平衡地啟動而電機則按近於堅載啟動,工作時殼體內加20號機械油,充油量為14m3,減速器採用上級齒輪減速,第一級為圓弧錐齒輪,第二、第三級為斜齒和直齒圓柱齒輪,總傳動比為25.564,與SGW-620/40T型刮板輸送機可通用互換,減速器用螺栓直接與機架連接。

n 傳動捲筒為焊接結構,外徑為Φ500毫米,捲筒表面有特製的硫化膠層,因此對提高膠帶與滾筒的eua值,防止打滑、減少初張力,具有較好的效果。

n 卸載端和頭部清掃器,帶式逆止器,便於卸載,機頭最前部有外伸的卸載臂,由卸載滾筒和伸出架組成,滾筒安裝在伸出架上,其軸線位置可通過軸承兩側的螺栓進行調節,以調整膠帶在機頭部的跑偏,在卸載滾筒的下部裝有兩道清掃器,由於清掃器刮板緊壓在膠帶上,故可除去粘附著的碎煤,帶式逆止器以防止停車時膠帶倒轉。

n 機架為焊接結構,用螺栓組裝,機頭傳動裝置所有的零部件均安裝在機架上。電動機和減速器可根據具體情況安裝在機架的左側或右側。

2、 儲帶裝置包括儲帶轉向架、儲帶倉架、換向滾筒、托輥小車、游動小車、張緊裝置、張緊絞車等。

n 儲帶裝置的骨架由框架和支架用螺栓連接而成,在機頭傳動裝置兩具轉框架上裝有三個固定換向滾筒與游動小車上的兩個換向滾筒一起供膠帶在儲帶裝置中往復導向,架子上面安裝固定槽形托輥和平托輥,以支撐膠帶,架子內側有軌道,供托輥不畫和游動小車行走。

n 固定換向滾筒為定軸式,用於儲帶裝置進行儲帶時,用以主承膠帶,使其懸垂度不致過大,托輥小車隨游動小車位置的變動,需要用人力拉出或退回。

n 游動小車由車架、換向滾筒、滑輪組、車輪等組成,滑輪組裝在車身後都與另一滑輪組相適應,其位置可保證受力時車身不被抬起,這樣,對保持車身穩定,防止換向滾筒上的膠帶跑偏效果較好,車身下部還裝著止爬鉤,用以防止車輪脫軌掉道。

n 游動小車向左側移動時,膠帶放出,機身伸長,游動小車向右側移動時,膠帶儲存,機身縮短,通過鋼絲繩拉緊游動小車可使膠帶得到適當的張緊度。

n 在儲帶裝置的後部,設有張緊絞車,膠帶張力指示器和張力緩沖器,張力緩沖器的作用是使輸送機(在起動時讓膠帶始終保持一定的張力,以減少空載膠帶的不適度和膠帶層間的拍打)。

3、 收放膠帶裝置位於張緊絞車的後部,它由機架、調心托輥、減速器、電動機、旋桿等組成,其作用是將膠帶增補到輸送機機身上或從輸送機機身取下,機架的兩端和後端,各裝一旋桿,當增加或減少膠帶時用以夾緊主膠帶,調心托輥組供捲筒收放膠帶時導向,工作時將捲筒推進機架的一端用尾架頂起,另一端頂在減速器出軸的頂尖上,開動電動機通過減速器出軸的撥盤帶動捲筒,收卷膠帶,放出膠帶,放出膠帶時不開電機由外拖動捲筒反轉,在不工作時活動軌可用插銷掛在機架上,以縮小寬度,在活動軌上方應設置起重裝置懸弔捲筒,巷道寬度可視具體情況適當拓寬,以利膠帶收入時操作。

4、 中間架由無螺栓連接的快速可拆支架,由H型支架、鋼管、平托輥和掛鉤式槽形托輥、「V」型托輥等組成,是機器的非固定部分,鋼管可作為拆卸的機身,用柱銷固裝在鋼管上,用小錘可以打動,掛鉤式槽形托輥膠接式,槽形角30°,用掛鉤掛在鋼管的柱銷上,掛鉤上制動的圓弧齒槽,托輥就是通過齒槽掛在柱銷上的,可向前向後移動,以調節托輥位置控制膠帶跑偏。

5、 上料裝置、下料裝置;上料裝置安裝在收放裝置後邊,由轉向轉導向接上料段,運送的物料從此段裝上運至下料段,下料裝置由下料段一組斜托輥將物料卸下,下料段直接極為,機尾由導軌(Ⅰ、Ⅱ、Ⅲ)和機尾滾筒座組成,導軌一端用螺栓固定在中支座上,並與另一導軌的前端用柱銷膠接,藉以適應底板的不平,機尾滾筒與儲帶裝置中的滾筒結構相同,能互換,其軸線位置可用螺栓調節,以調整膠帶中在機尾的跑偏,機尾滾筒前端設有刮煤板,可使滾筒表面的碎煤或粉煤刮下,並收集泥槽中,用特製的拉泥板取出,機尾加上裝有緩沖托輥組,受料時,可降低塊煤對膠帶的沖擊,有利於提高膠帶壽命

⑷ 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的一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如何設計啊,圖如下

工作忙給你提供一些幫助,
1、確定電機轉速:
先暫選電機的系列,如非同步電機其轉速為1450rpm。
2、然後確定滾筒轉速:
滾筒周長為0.3X3.14=0.942m (皮帶厚度不計時用)
輸送帶分鍾速度:1.5X60=90m
滾筒轉速為90/0.942=95.54rpm
3、確定傳動比:
滾筒至電機間部的傳動比是1450/(90/0.942)=15.18=第一級傳動比 X 第二級傳動比分級傳動比的確定:第一級定為1:4,第二級為15.18/4=3.79即1:3.79
4、根據傳動比與滾筒直徑算出各齒輪的公稱直徑和轉速。
5、根據皮帶的拉力和齒輪直徑分別算出各齒輪上所受的力。
6、其它計算可根據機械設計原理並結合手冊即可計算。
7、最後根據計算制圖。

⑸ 設計膠帶輸送機的傳動裝置

一、摩擦傳動理論
帶式輸送機所需的牽引力是通過驅動裝置中的驅動滾筒與輸送帶間的摩擦作用而傳遞的,因而稱為摩擦傳動。為確保作用力的傳遞和牽引構件不在驅動輪上打滑,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牽引構件具有足夠的張力;
(2)牽引帶與驅動滾筒的接觸表面有一定的粗糙度;
(3)牽引帶在驅動輪上有足夠大的圍包角。
圖l—22為一台帶式輸送機的簡圖。當驅動滾筒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時,通過它與輸送帶間的摩擦力驅動輸送帶沿箭頭方向運動。

在輸送帶不工作時,帶子上各點張力是相等的。當輸送帶運動時,各點張力就不等了。其大小取決於張緊力P0、運輸機的生產率、輸送帶的速度、寬度、輸送機長度、傾角、托輥結構性能等等。故輸送帶的張力由l點到4點逐漸增加,而在繞經驅動滾筒的主動段,由4點到l點張力逐漸減小。必須使輸送帶在驅動滾筒上的趨入點張力Sn大於奔離點張力S1,方能克服運行阻力,使輸送帶運動。此兩點張力之差,即為驅動滾筒傳遞給輸送帶的牽引力W0。在數值上它等於輸送帶沿驅動滾筒圍包弧上摩擦力的總和,即
W0=Sn-S1 (1—1)
趨入點張力Sn隨輸送帶上負載的增加而增大,當負載過大時,致使(Sn-S1)之差值大於摩擦力,此時輸送帶在驅動滾筒上打滑而不能正常工作。該現象在選煤廠中可經常遇到。
Sn與S1應保持何種關系方能防止打滑,保證輸送帶正常工作,這是將要研究的問題。
在討論前,先作如下假設:
(1)假設輸送帶是理想的撓性體,可以任意彎曲,不受彎曲應力影響;
(2)假設繞經驅動滾筒上的輸送帶的重力和所受的離心力忽略不計(因與輸送帶上張力和摩擦力相比數值很小)。
如圖l—22b所示,在驅動滾筒上取一單元長為dl的輸送帶,對應的中心角即圍包角為dα。當滾筒回轉時,作用在這小段輸送帶兩端張力分別為S及S+dS。在極限狀態下,即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時,dS應為正壓力dN與摩擦系數μ的乘積,即
dS=μdN
dN為滾筒給輸送帶以上的作用力總和。
列出該單元長度輸送帶受力平衡方程式為

由於dα很小,故sin(dα/2)≈(dα/2),cos(dα/2)≈1,上述方程組可簡化為

略去二次微量:dSdα,解上述方程組得 .
通過在這段單元長度上輸送帶的受力分析,可以得到,當摩擦力達到最大極限值時,欲保持輸送帶不打滑,各參數間的關系應滿足dS/S=μdα。以定積分方法解之,即可得出輸送帶在整個驅動滾筒圍包弧上,在不打滑的極限平衡狀態下,趨入點的Sn與奔離點的Sk之間的關系

解上式,得
式中 e——自然對數的底,e=2.718;
μ——驅動滾筒與輸送帶之間的摩擦系數;
——輸送帶在驅動滾筒上趨入點的最大張力;
S1一一輸送帶在驅動滾筒奔離點的張力;
α——輸送帶在驅動滾筒上的圍包角,弧度。
上式)即撓性體摩擦驅動的歐拉公式。根據歐拉公式可以繪出在驅動滾筒圍包弧上輸送帶張力變化的曲線,見圖l—23中的bca'。

從上述分析可知,歐拉公式只是表達了趨入點張力為最大極限值時的平衡狀態。而實際生產中載荷往往是不均衡的;而且,在歐拉公式討論中,將輸送帶看作是不變形的撓性體,實際上輸送帶(如橡膠帶)是一個彈性體,在張力作用下,要產生彈性伸長,其伸長量與張力值大小成正比。因此,輸送帶沿驅動滾筒圓周上的分布規律見圖1—23中bca曲線變化(而不是bca』)。在BC弧內,輸送帶張力按歐拉公式之規律變化;到c點後,張力達到Sn值,在CA弧內,Sn值保持不變。也就是說為了防止輸送帶在驅動滾筒上打滑,應使趨入點的實際張力Sn小於極限狀態下的最大張力值,即

既然輸送帶是彈性體,那麼,在受力後就要產生彈性伸長變形。這是彈性體與剛性體最本質的區別。受力愈大,變形也愈大,而輸送帶張力是由趨入點向奔離點逐漸減小,即在趨入點輸送帶被拉長的部分,在向奔離點運動過程中,隨著張力的減小而逐漸收縮,從而使輸送帶與滾筒問產生相對滑動,這種滑動稱為彈性滑動或彈性蠕動(它與打滑現象不同)。顯然,彈性滑動只發生於輸送帶在驅動滾筒圍包弧上有張力變化的一段弧內。產生彈性滑動的這一段圍包弧,稱為滑動弧,即圖l-23中的BC弧,滑動弧所對應的中心角稱為滑動角,即λ角;不產生彈性滑動的圍包弧,稱為靜止弧(圖中的CA弧),靜止弧所對應的中心角,稱為靜止角,即圖中γ角。滑動弧兩端的張力差,即為驅動滾筒傳遞給輸送帶的牽引力。由此可見,只有存在滑動弧,驅動滾筒才能通過摩擦將牽引力傳遞給輸送帶;在靜止弧內不傳遞牽引力,但它保證驅動裝置具有一定的備用牽引力。
當輸送機上負載增加時,趨入點張力Sn增大,滑動弧及對應的滑動角也相應均要增大,而靜止弧及靜止角則隨之減小。圖1—23中的C點向A點靠攏,當趨入點張力Sn增大至極限值Snmax時,則整個圍包弧BA弧都變成了滑動弧,即C點與A點重合,整個圍包角都變成了滑動角(λ=α,γ=0)。這時驅動滾筒上傳送的牽引力達到最大值的極限摩擦力:
(1—4)
若輸送機上的負荷再增加,即 ,這時.輸送帶將在驅動滾筒上打滑,輸送機則不能正常工作。
二、提高牽引力的途徑
根據庫擦傳動的理論及式(1—4)均可以看出,提高帶式輸送機的牽引力可以採用以下三種方法:
(1)增加奔離點的張力S1,以提高牽引力。具體的措施是通過張緊輸送機的拉緊裝置來實現。隨著S1的增大,輸送帶上的最大張力也相應增大,就要求提高輸送帶的強度,這種做法是不經濟的,在技術上也不合理。
(2)改善驅動滾筒表面的狀況,以得到較大的摩擦系數μ,由表1—29可知,膠面滾筒的摩擦系數比光面滾筒大,環境乾燥時比潮濕時大,所以,可以採用包膠、鑄塑,或者採用在膠面上壓制花紋的方法來提高摩擦系數。
(3)採用增加輸送帶在驅動滾筒上的圍包角來提高牽引力。其具體措施是增設改向滾筒(即增面輪)可使包角由180°增至210°-240°必要時採用雙滾筒驅動。
三、剛性聯系雙滾筒驅動牽引力及其分配比朗確定
剛性聯系雙滾筒和單滾筒相比,增加一個主動滾筒:當兩個滾筒的直徑相等時其角度是相同的(圖1—24)。從圖l—24中可以看出,輸送帶由滾筒②的C點到滾筒①的B點時,這兩點之間除了一小段(BC段)膠帶的臼重外,張力沒有任何變化,故B點可看作C點的繼續。因而剛性聯系的雙滾筒與單滾筒實質上是相同的,因為滑動弧隨著張力增大而增大這一規律對它同樣適用的。

S1及μ值在一定的情況下,而且μl=μ2,只有當滾筒②傳遞的牽引力達到極限值時,滾筒①才開始傳遞牽引力。設λ1、λ2、γ1、γ2、α1、α2分別為第①及第②滾筒的滑動角,靜止角及圍包角、則在λ2=α2,λ1=0的情況下,靜止弧僅存在於滾筒①上。當λ2=α2時,λ1=α1-γ1時,輸送帶在兩個主動滾筒上張力變化曲線如圖1—24所示。
滾筒②可能傳遞的最大牽引力為

滾筒①可能傳遞的最大牽引力為

式中 S』——兩滾筒間輸送帶上的張力。
驅動裝置可能傳遞總的最大牽引力為

式中 α——總圍包角
兩滾筒可能傳遞的最大牽引力之比為

在一般情況下: 因而
(1-5)
顯然,當第①滾筒上傳遞的牽引力未達到極限時,即 時,則兩驅動滾筒傳遞的牽引力之比為

由上式可知,當總的牽引力W0和張力S1一定時,若μ值增加,則第⑧個驅動滾筒傳遞的牽引力WII增大,而WI減小。反之,若μ值減小時,則WI增大(因W0=WI+WII為一定值)。
由此可以看出:剛性聯系的雙滾筒驅動裝置,其滾筒牽引力的分配比值隨摩擦系數的變化而改變。但由式(1-5)可知,驅動滾筒①可能傳遞的最大牽引力等於滾筒⑨的 倍這一比值是不變的。
剛性聯系的雙驅動滾筒缺點是已設計的牽引力分配比值,只適用於一定的荷載和一定的摩擦系數。當荷載變化,其比例也就被破壞了。此外,還由於大氣潮濕程度的變化,兩滾筒的表面清潔程度的不同,摩擦系數也發生了變化,其分配比實際上不可能保持定值。

⑹ 跪求...各位高手大哥幫幫小弟......帶式輸送機傳動系統設計要帶圖

跪求...各位高手大哥幫幫小弟......帶式輸送機傳動系統設計要帶圖
懸賞分:50 - 離問題專結束還有 12 天 0 小時屬
設計題目:帶式輸送機傳動系統設計
設計任務:設計帶式輸送機的傳動裝置。要求傳動系統中含有V帶傳動及單級圓柱齒輪減速器。減速器設計壽命為五年(每年按250個工作日算)。
工作條件:運輸機工作平穩,單向運轉,單班工作(每班按8h計算)。
設計數據:輸送帶工作拉力F為3.0KN
輸送帶工作速度V為0.8m/s,允許誤差正負5%;
捲筒直徑D為250mm
設計工作量:1、減速器裝配圖一張(A1)
2、零件圖2張
3、設計說明書一份
CAD圖加說明書各位大俠發到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小弟在這里萬分感謝

閱讀全文

與帶式輸送機傳動裝置設計運動動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連接是什麼設備 瀏覽:525
啟辰D50分離軸承多少錢 瀏覽:386
牙機雕刻機與電動工具 瀏覽:208
外匯期貨交易實驗裝置 瀏覽:791
設備投資怎麼算 瀏覽:95
好的攝影器材有哪些 瀏覽:463
溫州新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293
錦州五金機電城出租出售 瀏覽:417
卡爾蔡司公司有哪些醫學器材 瀏覽:261
重慶市機械鑿打岩石套什麼定額 瀏覽:557
閥門外面加個框是什麼意思 瀏覽:756
會議設備系統哪裡有 瀏覽:340
列印室需要哪些設備多少錢 瀏覽:577
通用型機床設備加工用於什麼 瀏覽:290
書畫工具箱套裝 瀏覽:772
燃燒固體需要哪些儀器 瀏覽:969
2213ktn1是什麼軸承 瀏覽:640
電腦固體硬碟怎麼加機械硬碟 瀏覽:197
崑山汽車門板超聲波焊接機怎麼樣 瀏覽:787
發說說怎麼隱藏設備 瀏覽: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