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解水要用到實驗器材有
現很多學校都有專門的水電解配套裝置,若是簡單裝置,可用:直流電源(或電池),水槽,導線,碳棒電極,小試管.注意,一般都預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氫氧化鈉或硫酸銅,增強水的導電性.
㈡ 設計一個實驗,比較鹽水和鹽的導電能力強弱。 1.所需的器材: 2.寫出你所設計的裝置的構造、原理和使用方
一,實驗器材:電源,小燈泡,靈敏電流計,開關,導線,燒杯,鹽水,鹽。
二,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三,實驗原理:在電壓一定時,電流跟電阻成反比(導電性越強,通過的電流就越大)。
四,實驗方案:1,按設計的裝置圖組裝器材;
2,依次分別將電極插入裝有鹽水或鹽的燒杯中,閉合開關S,觀察電流計的示數與小燈泡的發光情況;
3,比較兩種情況下,電流計的示數大小與小燈泡發光強弱,得到兩種物質的導電性能。

㈢ 如圖所示為某物質溶於水後測溶液導電性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其中甲、乙均為帶電粒子.若已知乙為Cl-,則下
A、從圖中可以知道,乙離子為8個,而甲離子為4個,根據電荷守恆可以判斷,甲離子應該帶有兩個單位的正電荷,故A錯誤;
B、微粒是不斷運動的,所以未通電時,甲和乙均分散於水中且是不斷運動的,故B說法錯誤;
C、溶液中正負電荷的總數相等,所以溶液是電中性的,故C說法錯誤;
D、陰離子向電源的正極移動,而陽離子向電源的負極移動,所以通電後,甲粒子會向b電極移動,乙粒子會向a電極移動,故D說法正確.
故選D.
㈣ 測定電解質溶液導電性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向1molL-1氫氧化鋇溶液中逐滴加入下列溶液,燈泡不是由亮→暗
氫氧化鋇是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完全電離,
A.2HCl+Ba(OH)2=BaCl2+2H2O,氯化鋇也是強電解質,反專應後溶液中電荷濃度屬變大,燈泡變亮,故A選;
B.CuSO4+Ba(OH)2=BaSO4↓+Cu(OH)2↓,二者完全反應生成沉澱,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燈泡變暗,最後熄滅,再繼續滴加硫酸銅溶液,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燈泡變亮,故B不選;
C.MgSO4+Ba(OH)2=BaSO4↓+Mg(OH)2↓,二者完全反應生成沉澱,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燈泡變暗,最後熄滅,再繼續滴加硫酸鎂溶液,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燈泡變亮,故C不選;
D.H2SO4+Ba(OH)2=BaSO4↓+2H2O,二者完全反應生成沉澱、弱電解質,導致溶液中離子濃度減小,燈泡變暗,最後熄滅,再繼續滴加硫酸溶液,溶液中離子濃度增大,燈泡變亮,故D不選;
故選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