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圖是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裝置示意圖
凸透鏡的焦距是20cm,要使凸透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燭焰到凸透鏡的距離小於專20cm,物像在凸透鏡的同側,屬眼睛要在燭焰的另一側,通過凸透鏡觀察到正立、放大的虛像.
由圖可知,A選項中燭焰到凸透鏡的距離小於20cm,但眼睛要在燭焰的另一側,故A錯誤;
B選項中燭焰到凸透鏡的距離小於20cm,物像在凸透鏡的同側,眼睛要在燭焰的另一側,通過凸透鏡觀察到正立、放大的虛像.B符合題意.
C選項中燭焰到凸透鏡的距離小於20cm,但眼睛和燭焰在同一側了,故C錯誤;
D選項中燭焰到凸透鏡的距離是30cm,大於20cm,故D錯誤.
故選B.
Ⅱ 現有下列實驗裝置示意圖,結合實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1)A裝置中a儀器的名稱是酒精燈酒精燈.(2)選
(1)熟悉常見儀器,了解它們的名稱.圖中a是酒精燈.故答案為:酒精內燈;
(2)容A裝置是用於加熱的實驗裝置,我們所學過的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就是在加熱的反應下製取的.所以A裝置可以支取氧氣,反應方程式是:2KMnO4
| ||
| ||
| ||
Ⅲ 如圖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1)實驗所需要的器材除了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
(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需要測量物距和像距,還要用到刻度尺(或光內具座).
(容2)調整實驗器材,使燭焰的中心位於凸透鏡的主光軸上,由圖可知,蠟燭的位置偏高,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將蠟燭向下移動.
(或把凸透鏡、光屏向上移動).
(3)只將光屏向遠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適當距離時,又在光屏上觀察到蠟燭清晰的像,說明物距不變,像距增大了,也就是眼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因此這隻眼鏡是凹透鏡;戴這種眼鏡人的眼睛的缺陷是近視,近視眼是晶狀體變厚,這種眼睛晶狀體的焦距正常人的要短.
(4)一次實驗不具備代表性,應採取同樣的實驗方案多做幾次,避免實驗現象的偶然性,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所以應改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再做幾組實驗,這樣的多次測量找到規律的一般性,探究實驗中還有很多,例如:研究光的反射規律時,改變入射光線方向,多測幾組數據;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時,多次調節鉤碼的個數及位置等.
故答案為:(1)刻度尺(或光具座);(2)凸透鏡的主光軸;蠟燭;下;(3)近視;凹透鏡;短;(4)改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再做幾組實驗;研究光的反射規律時,改變入射光線方向,多測幾組數據.
Ⅳ 如圖是用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光屏未畫出),當蠟燭和透鏡放在圖示位置時,通過移動光
如圖來,物距為u=40cm-10cm=30cm時,成倒立等大的自實像,u=2f,所以2f=30cm,所以凸透鏡的焦距為:f=15cm.
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刻度為5cm處,物距為u=40cm-5cm=35cm,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
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刻度為20cm處,物距為u=40cm-20cm=2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
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刻度為30cm處,物距為u=40cm-30cm=10cm,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若透鏡位置不變,將蠟燭移到刻度為25cm處,物距為u=40cm-25cm=15cm,光線平行射出,折射光線和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都不能會聚成像,所以既不能成實像,也不能成虛像.
故答案為;15;倒立、縮小的實;倒立、放大的實;正立、放大的虛.
Ⅳ 我想請教一下關於繪制實驗裝置示意圖
主要是畫門禁系統相關的,不知道用什麼軟體才有這些圖例。 用VISIO吧.Microsoft Visio 2003
Ⅵ 如圖是用來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裝置示意圖(屏未畫出),當蠟燭和透鏡放在圖示位置時,通過移動光屏
ABD
Ⅶ 如圖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要制備乾燥的CO 2 ,你選擇的發生、乾燥和收
Ⅷ 根據下列實驗裝置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寫出標號①②的儀器名稱:①______,②______.(2)實驗
(1)長頸漏斗方便加液體葯品,水槽是盛水的儀器,故答案為:長頸漏斗;水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