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石灰粉自動下料裝置照片

石灰粉自動下料裝置照片

發布時間:2021-02-18 10:18:58

1. 鋁型材自動下料機無法啟動是什麼原因

飛研鋁
型材切割機
廠家分析,1電源是否已打開,
相序
是否接正確2料件感應器是否觸碰啟動3自動壓料
進刀
裝置是否為打開
狀態4
急停按鈕
是否松開;以上幾種准備工作都做好了就沒問題咯,希望能幫到你

2. 看機械手怎樣自動下料

以數控機床機械手為例,看機械手自動化上下料過程:


數控機床桁架式機械手自動上下料由PLC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協調控制,經各種液壓缸和氣缸配合進行動作處理。負責將機械手上下料軌道上的待加工工件移至機床內,待加工完畢後將加工後的工件從機床內取出,返回至機械手上下料軌道上。整個自動上下料過程包括五大部分:工件輸送、機械手取料、卡盤上下料、機械手送料及將零件送到下一工序。其中工件輸送和將零件送到下一工序部分與其他部分、數控加工並行執行;桁架式機械手取料、機械手送料部分與數控加工同時進行。


1、工件輸送


採用水平輸送、傾斜輸送、提升輸送等方式。水平輸送可輸送不同物品,並且可以採用不同輸送速度、不同輸送形式;傾斜輸送可調節傾斜角度,通過使用帶有花紋的傳輸帶或水平擋板,提高傳輸帶對工件的抓著穩定性,防止工件滑散、甩脫,保證准確的運行軌跡;提升輸送占據空間小,對小型圓柱類零件有較好效果。


在PLC程序設計時,如所需加工的工件有方向性,編輯的PLC程序除控制工件的轉向定位,還應考慮到定位的可靠性。在一次定位不準時,可以重新轉向定位一到兩次,以保證循環中不會因工件輸送定位偶然出錯而停止。


2、機械手取料


當工件輸送到位,桁架式機械手負責將輸送線上的待加工工件送到機床內,將加工完的工件從機床內取出,放回最初上料位置。其動作有:爪開合;升降運動;左右移動。其中手爪開合為汽缸驅動,升降運動、左右移動分別由伺服電機驅動。在抓工件過程中,必須保證手爪和工件之間的位置和角度關系。首先調整手爪上的基準面和檯面上相應的基準面貼合,以減小角度誤差;隨後平移手爪或料台,調整位置誤差。


3、卡盤上下料


桁架機械手的卡盤上下料這是整個自動上下料機構的核心部分。在卡盤上下料過程中,機械手應和機床一些輔助功能配合工作,要求同步協調、穩妥可靠。上、下料道和儲料裝置與工作主機的相對位置,決定了工件在上料前和下料後在空間所處的位置和姿勢,這直接影響手臂的坐標形式。


4、機械手送料


卡盤上下料完成,桁架式機械手須把已加工好的工件運送到送料槽,此時,送料優先於取料和卡盤上下料,取料優先於卡盤上下料,這樣才能保證在整個上下料循環過程中不會發生有料的抓手再去抓料。


注意:上料下料是一個完整的循環,必須以上料等待位開始,完成上料後才能進行下料,下料完畢後回到上料等待位,並准備執行下一上、下料循環。如果在過程中間斷電或誤操作,只能「恢復初位」在上料等待位重新開始。按「急停」慎重


5、零件送到下一工序


桁架式機械手將已加工好的零件送到料槽後,再通過傳輸帶等方式把已加工好的工件送到下一加工工序。

3. 氧化鋁生產流程是什麼

中州鋁廠:燒結法生產線(第一氧化鋁廠)
第一氧化鋁廠控制系統有AB公司、ROCKWELL公司、Honeywell公司;企業與院校協作逐步優化氧化鋁各工序操作控制,如料漿制備、沉降分離洗滌系統等。
一車間:包括:鋁土礦破碎、堆料、取料、輸送:目前沒有控制系統。
二車間:生料磨製、料漿調配:正在上一套控制系統,採用美國AB公司的control logic 5000系統,包括6台原料磨及各倒料泵、調配槽,每兩台磨為一套控制器,倒料泵及調配槽為一套控制器,四套控制器連成網。目前安裝已經完成,還沒有投入使用。
三車間:熟料燒成、煤粉制備、熟料中碎、電收塵、風機螺旋:每台大窯上一套獨立的控制器,有control logic 5000系列,也有slc 500系列,包括大窯參數的顯示、設備的啟停,不包括煤磨系統,不包括飼料泵及電收塵的控制,包括部分飼料參數的顯示。5、6#煤磨合上一套slc 500系統,對煤磨有關設備進行控制。1—4#煤磨仍然是常規儀表控制。
四車間:熟料溶出、赤泥分離、赤泥洗滌:6台溶出磨上了三套control logic 5000控制系統,分離和洗滌仍然是常規儀表控制。
五車間:粗液喂料泵、脫硅、葉濾硅渣及**:其中5組6組脫硅分別上了一套control logic 5000控制系統,1-4組脫硅為常規儀表控制,葉濾上了一套control logic 5000控制系統。
六車間:碳酸化分解、種子分解、氫鋁過濾、母液蒸發:碳分上了一套slc 500控制系統,種分上了一套control logic 5000控制系統,5組6組蒸發分別上了一套TPS系統,1-4組蒸發為常規儀表控制。
七車間:平盤過濾、焙燒:三台焙燒及三台平盤上了三套TPS系統。
空壓車間:石灰爐、二氧化碳站、高壓站、低壓站:5台石灰爐上了5套控制系統,有control logic 5000系統,也有slc 500系統。
中州鋁廠:30萬噸選礦拜耳法生產線(第二氧化鋁廠)
選礦拜爾法流程國內首創,2004年初成功投產。在磨浮、高壓溶出、赤泥分離洗滌、種分、蒸發工序上了5套TPS系統,另外選礦車間上了一套ABB公司control logic 5000系統,礦漿調配上了一套Honeywell 公司HC900控制系統。目前正在做這些系統的聯網工作。
供礦:浮選礦法,中州鋁廠生產葯劑。14套視屏裝置監視皮帶、圓錐礦碎機。控制系統為ABB公司controllogic5000。
原料制備:24套視屏裝置監視4台格子磨等,2套模糊控制東大設計院開發(軟體復雜),2套模糊控制計控室開發,設計的磨機負荷及礦漿密度參與控制,因引進芬蘭的礦漿粒度分析儀不好用(易堵取樣管),所以沒實現完全模糊控制,計控室以後將改進並進一步優化控制。
單管溶出:4個預脫硅槽、2個預脫硅加熱槽、3台隔膜泵、9個溶出器、10個自蒸發器、13個加熱器。蒸汽從1、2級溶出器底部進入加熱,3到9級溶出器利用余熱加熱,溶出器無攪拌機,溶出器內基本無結巴。13級鹼液加熱,後3級有結巴。檢測控制少。調節閥用上海梁光廠(定位器為韓國YTC),蒸汽用氣動調節閥,其他用電動調節閥,電動調節閥有時關不嚴及閥墊子易泄漏。用放射源料位計測自蒸發器料位。
沉降洗滌:沉降槽中自動加中州鋁廠生產的絮凝劑,測沉降槽中的泥層厚度用澳大利亞產界面儀(放射源測量,有時不準),底流液用密度計測密度(基本准確),部分閥門有泄漏。計控室以後將改進並進一步優化控制。
分解系統;11套視屏裝置監視現場設備,FLENDER立式過濾電機,ABB變頻器,FISHER調節閥,KROHNE電磁流量計,E+H密度計。
蒸發系統:調節閥用FISHER公司產品,原液進口、1效、2效、3閃母液出口流量用調節閥,2-5效用變頻泵控制液位,電導儀為ROSEMONT公司產,液位計用EJA差壓變送器。
焙燒爐:使用煤氣作燃料,控制較先進,燃燒站為德國JASPER公司產,檢漏閥有時關不嚴,閥門有腐蝕,壓力測量儀表堵塞(需檢修清理),燒嘴有時結巴(需檢修清理),影響點火。AH倉料位檢測用壓力感測器,AH皮帶稱用SHENCK公司產品。用阿牛巴流量計測煤氣流量,需檢修清理。
中州鋁廠:特種氧化鋁生產線(第三氧化鋁廠)
中州鋁廠根據市場需求開發、生產了高白、細白、干白三大系列十多種特種氧化鋁產品,促進了企業的多元化發展。控制系統採用3套浙大中控的JX-300集散控制系統,工廠實行全自動化控制,3套系統通過主幹網連網,部分參數網上共享,調度中心網可隨時監視生產情況。
平果鋁廠:純拜耳法生產線
設計規模為年產65萬噸精礦、30萬噸氧化鋁、10萬噸電解鋁,2003年形成年產85萬噸氧化鋁的生產規模。引進多個工業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同時擁有我國鋁工業的最新科研成果,除礦石及原料堆場、部分輸送沒實現控制外,在高壓溶出、分解、沉降、過濾、葉濾、蒸發和焙燒工段均採用美國FOXBORO公司的I/A集散控制系統,實現了工序的自動控制,每一台操作員站上都可以看到整個氧化鋁流程中的工藝參數,受操作許可權的限制,操作員只能進行本崗位的操作,對於其它崗位只能觀察,並在整個氧化鋁生產流程中實現了聯網,各控制系統都與分公司OA系統相連接。
原料車間:礦石、燃料的堆取及部分輸送和礦石均化為人工操作。立式石灰爐:石灰石和焦碳(或煤)皮帶稱配料(PLC控制、餘姚產1台、托利多產1台)、爐體控制(1個爐頂溫度、1個爐頂壓力、4個預熱帶溫度、4個煅燒帶溫度、4個冷卻帶溫度、1個排灰溫度、1個風機風壓力、1個風機風流量,風機電機變頻控制,出灰流量由調節閥控制;1期為工控機控制(AB公司PLC),2期為計算機系統控制(I/A系統)。3)化灰機用變頻控制調節流量。4)料漿制備:有4組磨(每組1台棒磨機、1檯球磨機),控制檢測有10台山東濰坊皮帶稱配料、母液流量計2台(FOXBORO公司產)、2台污水槽用雷達液位計(VEGA產)、6台溫度巡檢儀(棒及球磨機主電機、軸承、傳動系統)、16台潤滑油壓力表、16個溫度測點、16個進出料側高低壓壓力繼電器等,每組磨控制用1套三菱PLC。通過皮帶稱下料(石灰石和焦碳或煤)及風機風流量主要控制石灰爐煅燒帶溫度及冷卻帶溫度,1期爐控制計劃改為計算機系統控制(I/A系統),出灰電動閥改為氣動閥。因焦碳價高,現主要用煤做燃料,部分檢測的爐溫較規定的高2℃及有小波動。料漿制備基本實現自動控制,沒實現磨機負荷、料漿成分分析控制。
溶出車間:無預脫硅工序,主要檢測控制有:稀釋槽及後槽、溶出前槽、熱水槽用5台雷達料位計;新蒸汽及二次蒸汽5台質量流量計(ROSEMONT公司);冷卻水用1台差壓變送器,20台差壓變送器(E+H公司)用於測量分離器、閃蒸槽、冷凝水罐、污水槽的液位;34台壓力變送器(FOXBORO公司)用於測量壓煮器、脈沖緩沖器、閃蒸槽、蒸汽管道的壓力;60台壓力表(econosto公司和上儀四廠)用於測量隔膜泵、壓煮器、閃蒸槽、冷凝水罐、稀釋槽的壓力;2台出口冷凝水電導儀(ROSEMONT公司);進脈沖緩沖器及進溶出後槽礦漿3台密度計用Cs137源,脈沖緩沖器6台料位開關用Co60源,第1到11級閃蒸槽料位為Cs137源,第12閃蒸槽料位為Co60源,放射儀表用德國BERTHOLD公司產品;46支鉑電阻(上儀十七廠)用於測量壓煮器頂及冷凝水、單管冷凝水、二次蒸汽。控制閥有:10台氣動碟閥調節閥用於新蒸汽及二次蒸汽流量控制,蒸汽及冷凝水壓力和流量控制;12台氣動偏心旋轉調節閥用於進溶出溶液流量、溶出前槽的液位、閃蒸槽液位、冷凝水罐液位、從赤泥洗液流量、單管冷凝水流量、合格及不合格水槽液位,4台電磁開關閥用於進或出脈沖緩沖器的壓縮空氣流量。稀釋槽液位用變頻泵控制,上述控制閥為上儀七廠產。用I/A控制系統。RP分析系統為實驗階段。
沉降車間:沉漿槽1組為5個,4個投用1個備用,4台卧式過濾機,4台立式過濾機,主要檢測控制有:10支熱電阻(川儀十七廠)用於測沉漿槽、粗液槽、**槽和熱水槽溫度,10台雷達料位計(天津天威公司)用於測沉漿槽、粗液槽、**槽、石灰乳槽、苛化槽和熱水槽料位,14台電磁流量計(FOXBORO公司)用於測赤泥漿液、粗液、鹼性溶液和熱水流量,8塊壓力表(上儀四廠)用於測赤泥漿液、粗液、鹼性溶液壓力,5台氣動碟閥(上儀七廠)用於控制過濾粗液、鹼性溶液和熱水流量,5台扭矩變送器用於測耙機扭矩,液位控制用變頻泵控制。
分解車間:每組分解工序16支熱電阻用於測分解槽分解液、熱交換器循環水和漿液管出口溫度,10台電磁流量計(FOXBORO公司)用於測**、母液、循環水、空壓機和真空泵軸封水流量,8台電動調節閥(上儀七廠)控制循環水、蒸汽流量,10台雷達料位計用於測精種槽、母液槽、溢流槽、鹼液槽、熱水槽和污水槽,1台密度計(Cs137源)測旋流器出口料漿密度,液位、流量控制用變頻泵控制。分解系統的控制一般為單迴路控制,沒將分級的槽控制之間形成聯鎖控制。
蒸發車間:16台差壓變送器用於測1到6效、強制效蒸發器、冷凝水罐、閃蒸器液位,4台雷達料位計用於原液槽、合格水槽和污水槽液位,4台氣動調節閥用於新蒸汽、1效料漿、2效料漿、6效料漿控制流量,2到6效、強制效蒸發器、原液槽、合格水槽和污水槽液位用變頻泵控制,16支熱電阻用於測1到6效、強制效蒸發器、冷凝水罐、閃蒸器及蒸汽溫度,8台電磁流量計用於測蒸汽、蒸發器的原液和母液、冷凝水流量,2台電導儀用於測冷凝水電導率,3台密度計(Cs137源)測原液、1效出口和強制效出口溶液密度。蒸發系統的控制比較高,強制效蒸發器的出料密度測量不好用,准備拆除此密度計。
焙燒車間:16台壓力變送器用於測P01、P02、P03、C01、C02、C03、C04、K01、K02、T11、T12、V19、煤氣總管、真空泵、過濾的空氣、熱水泵、濾液泵、漿液泵、高壓水泵、污水泵、新蒸汽的壓力,6台差壓變送器用於測A02、P04的流量,2台阿牛巴流量計用於測煤氣流量,8台渦街流量計用於測K01、K02、過濾的壓縮空氣、新蒸汽的流量,8台電磁流量計用於測K01、K02冷卻水、過濾的熱水槽新水、氫氧化鋁料漿泵出口流量,1台氫氧化鋁皮帶稱(德國SHENCK公司)、1台氧氣分析儀(ROSEMOUNT公司)、1台CO分析儀(SATEKNIKAS公司),11支熱電偶測溫,20支熱電阻測溫,4台氣動調節閥控制過濾的新水和蒸汽,5台雷達液位計用於測母液槽、弱濾液槽、氫氧化鋁漿液槽、污水槽液位,主風機電機、過濾的熱水槽泵、氫氧化鋁料漿泵、真空泵用變頻控制。
山西鋁廠:140萬噸混聯法生產線
一分廠(燒結法、拜耳法原料制備):破碎、堆廠、翻車機、原燃料輸送(一車間),化鹼、原料磨、飼料機(二車間),卷揚、石灰爐(石灰爐車間),脫硅、壓縮機;
二分廠(燒結法生產線):煤磨、喂料、燒成、冷卻、收塵(三車間),中碎、分離、板式機(四車間),脫硅、串聯泵、葉濾機(五車間);洗滌槽、壓縮機(洗滌車間);回水、接力泵、放料泵(赤泥車間);
三分廠(拜爾法生產線):老蒸發Ⅰ組Ⅱ組(七車間);四蒸發、原液槽、調配、五蒸發(蒸發車間);儀表空壓站、荷蘭泵、脫硅、Ⅰ系列Ⅱ系列(八車間)、沉降、絮凝劑、過濾、葉濾;
四分廠(燒結法、拜耳法):種子分解、立盤過濾、袋濾機(種分車間),1#焙燒爐、儀表空壓站、平盤過濾機(焙燒一車間),2#3#焙燒爐、平盤過濾機、濃相輸送(焙燒二車間),種分過濾、**降溫、碳分、砂狀碳分(六車間);
DCS的應用基本上集中在拜爾法生產部分。燒結法生產部分和其它工序中,目前從過程檢測到自動控制的整體水平仍很低,少數工序中檢測技術比較成熟,而洗滌、老蒸發等工序由於結疤等問題檢測手段與自動化水平均很低;拜耳法生產部分盡管整體上比燒結法高,但在第四蒸發、鹼液調配等環節仍存在自動化的空白。整體上看目前基本實現了車間、工序級的自動控制並能正常運行的工序有:空壓站、蒸發、分解和碳分、種分、氫氧化鋁焙燒;3#熟料窯、高壓溶出、兩組五蒸發、原料磨採用Foxboro公司的I/A 系統;**制備(φ42m沉降、過濾、葉濾)採用Emerson公司的DeltaV系統;種分、碳分、袋濾機、焙燒爐採用Honeywell公司的TPS與PKS系統。在建的系統有:6#石灰爐系統、全廠調度網路系統等。
山西鋁廠:擴建80萬噸氧化鋁廠拜爾法線
一車間:原燃料卸車及堆場、石灰燒制、石灰乳制備、第一分析站;
二車間:原礦漿磨製、預脫硅、溶出、酸洗系統;
三車間:赤泥沉降分離洗滌、赤泥輸送、赤泥、灰渣堆場、葉濾;
四車間:種子分解、種子過濾及**降溫、種母精濾、母液蒸發、第二分析站;
五車間:氫氧化鋁過濾、氫氧化鋁焙燒、氧化鋁儲運。
2005年建成。以原料磨、蒸發、高壓溶出、種子分解、焙燒為核心的五大部分流程全部採用Foxboro公司的I/A 系統。原料輸送、石灰窯、氧化鋁儲運採用AB公司的PLC小系統。石灰窯和焙燒爐燃燒站採用SIEMENS公司S7-300 PLC系統,並分別以PROFIBUS-DP和MODBUS通訊介面方式直接接入DCS。
鄭州鋁廠:聯合法
鄭州鋁廠氧化鋁生產為拜爾法和燒結法生產工藝生產,控制設備種類較多,檢控點12000多個,控制系統為美國Honeywell公司產品:TDC-3000、PKS、PLANTSCAPE SCADA系統,用PLC有三菱、ABB、Honeywell、SIEMENS公司產品。具有分公司、分廠、車間控制室三級網路,通過現場的PLC、DCS、PC、重點崗位、各級調度等互相連接。
計量儀表:皮帶稱:南京華普、申克、托利多公司,效果較好;汽車、火車衡器:托利多公司;焙燒爐天然氣:上海橫河渦街流量計;水、料漿:上海橫河及E+H電磁流量計;風、蒸汽:上海橫河渦街流量計、孔板流量計。
原燃料堆場和料漿制備的檢測和控制一般,壓力和溫度儀表故障多一些。
管道化溶出:礦漿和料漿用密度計測量較好。沉降洗滌及分解的檢測和控制一般,料位及流量儀表故障多一些。
蒸發系統:調節閥用上海梁光廠(定位器為韓國YTC),原液進口、1效、2效、3閃母液出口流量用調節閥,2-5效用變頻泵控制液位,電導儀為ROSEMONT公司產,液位計用EJA差壓變送器。
焙燒爐:使用天然氣作燃料,控制較先進,燃燒站為oilon公司產,檢漏閥有時關不嚴,影響點火。AH倉料位檢測用壓力感測器,AH皮帶稱用SHENCK公司產品。一氧化碳和氧氣分析儀取樣部分易堵,清理頻繁。
魯能晉北鋁業:Ⅰ期拜爾法
規劃首先建成拜耳法生產線,再增加浮選法選礦,最後建設燒結法,形成串聯法生產。全廠原礦漿磨製(棒、球二段磨)、壓煮溶出、拜耳法赤泥(含絮凝劑制備、赤泥外排)、種子分解(含**降溫、種子過濾)、母液蒸發、氫氧化鋁過濾及焙燒六大DCS系統採用SIMENS公司PCS7系統,原料堆廠、空壓站、石灰消化、石灰破碎、氧化鋁儲運、全廠循環水、水廠7套SIMENS PLC分別就近接入各DCS。全廠所有馬達控制單元、變頻器、部分電磁閥以PROFIBUS-DP通訊介面方式直接接入DCS。規劃全廠設一個中央操作控制室和若干個區域操作控制室,由中央操作控制室與區域操作控制室聯網,帶動60多個子系統,把指令傳達給各區域操作控制室,指導和控制生產的全過程。
三門峽開曼鋁業:拜耳法
全廠原礦漿磨製、壓煮溶出、種子分解、母液蒸發、氫氧化鋁過濾及焙燒五大DCS系統採用Rockwell公司ControlLogix系統,系統單一,連網方便,但過程儀表特別是部分變送器、執行器等問題較多。
國內氧化鋁生產企業過程式控制制應用起步較晚,直至八十年代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設備才開始在我國氧化鋁生產中逐漸採用。特別是燒結法工序許多都具有高溫、高壓、易結巴、易磨損、易堵塞等環境,部分工序具有多變數、強藕合、強非線性、難檢測的特點,測控儀表水平亟待提高。應逐步採用先進的檢測、分析設備和控制管理系統,採用生產目標的過程優化設定技術、智能建模技術、故障診斷與預備技術、生產過程信息集成技術等,達到優化生產控制管理。山東鋁廠和鄭州鋁廠近年與有關單位合作,在原料磨製及配料過程中採用中子活化分析技術,進行生料漿組份的在線分析,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山西鋁廠在蒸發母液環節引進匈牙利FL系列鋁酸鈉溶液在線分析儀獲得成功。一些非接觸式的一次檢測儀表如紅外測溫儀、放射性密度計等在國內各大氧化鋁廠也獲得了較廣泛的應用。貴鋁、鄭鋁、焦作未來等企業應用鄭州某公司利用吹氣法檢測原理開發的泥層檢測器,在線測量沉降、洗滌自動控制的關鍵參數—底流密度及各個層的密度、高度,效果良好。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國內部分氧化鋁廠也加快了全廠網路設施的建設步伐,提高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水平和管理效率,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4. 本人想在數控車床上增加全自動上料下料裝置!

告訴你一點我以前想出來的心得,(我以前也想過增加一個自動上下料的版裝置),不一定正確希望權能給你一些啟發,
一般數控機床都有CNC和伺服驅動器,然而CNC發出來的G代碼是不容易捕捉到的,從這里下手沒希望,另一個就是CNC與伺服驅動器之間會有一個PMC link I/O的輸入輸出裝置,(有點像PLC),可以從其中取出一條線與光柵側位一起使用來控制加緊。
加工完成後松開比較簡單,一般數控機床加工完都有一個回原點的信號,到位後會有一個信號燈,取它作為松開信號。
數控設備少則幾十萬多則上百萬,以上說的我也只是想了想,一直沒實踐過。
我用的是FANUC系統,

5. 鍛造企業自動化改造需要在哪裡投資

目前全自動熱模鍛生產線,雖因技術趨於成熟和市場普及率不斷提高,價格持續優化調整,但整線投資金額數目依然較大,對於大部分鍛造企業來說壓力較大。因此對於有自動化改造需求和計劃,並且預期投入有限的企業,建議從以下幾方面下手,將有限的預算投入到合理的自動化生產線中。
一 自動上下料裝置
自動上料裝置分為杯式和機械臂兩種。上料裝置可以減少一個工位數,兼顧垂直送料與水平送料,可減小工人的疲勞強度,提高30%左右的生產效率。下料裝置保證自動化過程的連續性,不受制於工人的操作熟練度,保證鍛件品質的穩定性。上下料裝置是自動化改造投資的重要部分。
二 自動噴淋裝置的優點和必要性
①低成本投入,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很少的技術及生產條件的制約;
②將脫模劑均勻且迅速地噴到模具型腔中,使之有效發揮冷卻潤滑的作用,可提高鍛件質量及模具壽命,從而降低鍛件的製造成本;
③節省人力成本,中長期計算,降低生產成本;
④帶脫模劑回收循環使用裝置的噴淋裝置,可有效節約資源、更環保;
⑤改善工廠的工作環境,提升工人健康;
⑥滿足自動化生產節拍,及時冷卻潤滑模具,穩定生產效率。
三 自動化設備供應商的選擇
自動化生產設備的合理選擇,不僅依靠鍛造企業的人才和判斷,也要求自動化供應商熟悉各種自動化設備及應用,並結合行業的生產標准、生產要求、生產工藝,提供合理的可行性分析和實現細節,具備先進的技術支持。
國外發達國家,尤其德、日等國的模鍛發展起步早、經驗豐富,技術發展占據領先,目前國內的伺服技術的電動螺旋壓力機在國內也已經在國內投入使用,以伺服電動螺旋壓力機為例,更加先進的伺服技術,完全可組入自動化生產線。
對比我國,發達國家模鍛設備研發與製造歷史更悠久,經驗更豐富,技術水平相應較高,是我國鍛造行業技術及裝備水平提升的良好借鑒;但考慮成本投入以及適應性,推薦自動化改造投入時選取性價比更高、更適用亞洲生產習慣、可提供快速對應服務的中國或者日本等伺服技術廠商企業,保證投入和效益都有最大保障。

6. 震動下料裝置速度慢怎麼回事

關鍵你要先確認是裝置硬體發生故障?還是料抖下方堵了?然後才能找到速度慢的真正原因。

7. 脫硫石灰石粉倉下料口堵塞的處理辦法

脫硫石灰石粉倉下料口堵塞,我們廠採用羅茨風機鼓風使其流態化以避免結拱堵塞。但要根據實際粉量調節風量。

8. 乾燥機下下料裝置設計

乾燥是很多行業生產流程中重要的和不可少的一個環節,乾燥設備的選型合理和使用好壞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生產效率、生產成本、能源消耗、人員勞動強度等指標,由於乾燥方法和乾燥設備多種多樣,同一種物料有多種乾燥方式,可使用多種類型的乾燥設備,同一種乾燥設備又能乾燥多種物料,因此,乾燥設備的合理選型和正確使用是非常正要的。為了便於用戶選擇一種理想的乾燥設備,在此對一些相關問題作個簡要說明。

一、乾燥方法

乾燥就是從各種物料中去除濕分的過程,各種物料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體又可分大塊料、纖維料、顆粒料、細粉料等等,而濕分一般是物料中的水分,也可以是其它溶劑。在此以水分為對象。
乾燥方法有三類:
(1) 機械脫水法
機械脫水法就是通過對物料加壓的方式,將其中一部分水分擠出。常用的有壓榨、沉降、過濾、離心分離等方法。機械脫水法只能除去物料中部分自由水分,結合水分仍殘留在物料中,因此,物料經機械脫水後物料含水率仍然很高,一般為40~60%。但機械脫水法是一種最經濟的方法。
(2) 加熱乾燥法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乾燥,它利用熱能加熱物料,氣化物料中的水分。除去物料中的水分需要消耗一定的熱能。通常是利用空氣來乾燥物料,空氣預先被加熱送入乾燥器,將熱量傳遞給物料,氣化物料中的水分,形成水蒸汽,並隨空氣帶出乾燥器。物料經過加熱乾燥,能夠除去物料中的結合水分,達到產品或原料所要求的含水率。
(3) 化學除濕法
是利用吸濕劑除去氣體、液體、固體物料中的少量水分,由於吸濕劑的除濕能力有限,僅用於除去物料中的微量水分。因此生產中應用很少。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對於高濕物料一般均盡可能先用機械脫水法去除大量的自由水分,之後再採取其它乾燥方式進行乾燥。

二、物料與水分的結合方式

根據物料中所含水分去除的難易程度分為下列兩種:
(1)、非結合水分:
非結合水分包括存在於物料表面的潤濕水、孔隙水等物料與水分直接接觸時,被物料吸收的水分。由於與物料的結合強度小,故易於去除。
(2)、結合水分:
包括物料細胞或纖維管璧及毛細管中所含的水分。這種水分又可細分為化學結合水、物理化學結合水和機械結合水。其中,化學結合水主要包括結晶水,結合強度大,故難以去除,脫去結晶水的過程不屬於乾燥過程;物理化學結合水包括吸附、滲透和結構的水分,吸附水與物料的結合最強,水分既可被物料的外表面吸附,也可吸附於物料的內部表面,在吸附水分結合時有熱量放出,脫去時則需吸收熱量,滲透水分與物料的結合是由於物料組織壁的內外溶解物的濃度有差異而產生的滲透壓所造成,結合強度相對弱小,結構水分存在於物料組織內部,在膠體形成時將水結合在內,此類水分的離解可由蒸發、外壓或組織的破壞;機械結合水分包括有毛細管水分等,毛細管水分存在於纖維或微小顆粒成團的濕物料中,它與物料的結合強度較弱。含結合水分的物料稱為吸水物料,如:木材、糧食、皮革、纖維及其織物、紙張、合成樹脂顆粒等。僅含有非結合水分的物料,稱為非吸水性物料,如鑄造用型砂、各種結晶顆粒等。就乾燥的難易來說,非吸水性物料要比吸水性物料容易乾燥得多。物料的結晶水為化學結合水,乾燥過程一般是不能去除結晶水的。不同結構的水分的結合能大約為100~3000J/mol。物料和水分的不同結合形式,使排除水分耗費的能量不同,這就說明乾燥所需要的熱能也不一樣。
根據物料在一定的乾燥條件下,其水分能否用乾燥方法除處可分為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在生活中,常會遇到一些物料在濕度較大的空氣中"返潮"的現象,而這些返潮的物料在干空氣中又會回復其"乾燥"狀態。不管"返潮"或"乾燥"過程,進行到一定限度後,物料中的含水量必將趨於一定值,此值即稱為在此空氣狀態下的平衡水分。物料中所含的大於平衡水分的那一部水分,可以在乾燥過程中從濕物料中去除,稱之自由水分。

三、濕物料的乾燥過程

1、濕物料的乾燥過程

乾燥的條件為乾燥介質(通常為熱空氣)的流動速度、濕度和溫度。
當熱空氣從濕物料表面穩定地流過時,由於空氣的溫度高,物料的溫度低,因此空氣與物料之間存在著傳熱推動力,空氣以對流的方式把熱量傳遞給物料,物料接受了這項熱量,用來氣化其中的水分,並不斷地被氣流帶走,而物料的濕含量不斷下降。當物料的濕含量下降到平衡水分時,乾燥過程結束。
物料乾燥過程中,存在著傳熱和傳質兩個相互的過程,所謂傳熱就是熱空氣將熱量傳遞給物料,用於氣化其中的水分並加熱物料,傳質就是物料中的水分蒸發並遷移到熱空氣中,使物料水分逐漸降低,得到乾燥。

2、乾燥過程的特點

在乾燥過程中,由於物料總是具有一定的幾何尺寸大小,即使是很細的粉料,從微觀也可看成是有一定尺寸的顆粒,實際上上述傳熱傳質過程在熱氣流與物料顆粒之間和物料顆粒內部的機理是不相同的,在乾燥理論上就將傳熱傳質過程分為熱氣流與物料表面的傳熱傳質過程和物料內部的傳熱傳質過程。由於這兩種過程的不同而影響了物料的乾燥過程,兩者在不同乾燥階段起著不同的主導和約束作用,這就導致了一般濕物料乾燥時前一階段總是以較快且穩定的速度進行,而後一階段則是以越來越慢的速度進行,所以我們就將乾燥過程分為等速乾燥階段和降速乾燥階段。
(1) 等速乾燥階段
在等速乾燥段內,物料內部水分擴散至表面的速度,可以使物料表面保持著充分的濕潤,即表面的濕含量大於乾燥介質的最大吸濕能力,所以乾燥速度取決於表面氣化速度。換句話說,等速段是受氣化控制的階段。由於乾燥條件(氣流溫度、濕度、速度)基本保持不變,所以乾燥脫水速度也基本一致,故稱為等速乾燥階段,此一階段熱氣流與物料表面之間的傳熱傳質過程起著主導作用。因此,提高氣流速度和溫度,降低空氣濕度就都有利於提高等速階段的乾燥速度。等速階段物料吸收的熱量幾乎全部都用於蒸發水分,物料很少升溫,故熱效率很高。可以說等速段內的脫水是較容易的,所去除的水分,純屬非結合水分。
(2) 降速乾燥階段
隨著物料的水分含量不斷降低,物料內部水分的遷移速度小於物料表面的氣化速度,乾燥過程受物料內部傳熱傳質作用的制約,乾燥的速度越來越慢,此階段稱為降速乾燥階段,有以下幾個特點:
降速段的乾燥速率與物料的濕含量有關,濕含量越低,乾燥速率越小。這是與等速段不同的第一個特點;
降速段的乾燥速率與物料的厚度或直徑很有關系,厚度越厚,乾燥速率越小。這是第二個特點;
當降速階段開始以後,由於乾燥速率逐漸減小,空氣傳給物料的熱量,除作為氣化水分用之外,尚有一部分將使物料的溫度升高,直至最後接近於空氣的溫度。這是第三個特點;
降速段的水分在物料內部進行氣化,然後以蒸汽的形態擴散至表面,所以降速階段的乾燥速率完全取決於水分和蒸汽在物料內部的擴散速度。因此也把降速段稱作內部擴散控制階段。這是第四個特點。
在降速階段,提高乾燥速度的關鍵不再是改善乾燥介質的條件,而是提高物料內部濕份擴散速度的問題。提高物料的溫度,減小物料的厚度都是很有效的辦法。這是第五個特點。
相對等速乾燥階段,降速段的乾燥脫水要困難得多,能耗也要高得多。
所以為了提高乾燥速度,降低能耗,保證產品品質,在生產工藝允許的情況下,應盡可能採取打散、破碎、切短等方法減小物料的幾何尺寸,以有利於乾燥過程的進行。

四、乾燥設備選型前需要確定的條件

由於乾燥過程中濕物料的種類很多,乾燥特性又差別很大,所以需要不同類型的乾燥方法和設備。這樣就帶來了乾燥方法和設備的選型問題。如果選擇不當,就必然會帶來設備投資過大,或操作費用上升,或產品質量不符合要求,在極端情況下乃至不能操作運行。所以,必須對選型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

1、 物料性能及乾燥特性

(1) 物料的形態
大至成型的木材、陶瓷製品以及片狀、纖維狀、顆粒狀、細粉狀直至膏糊狀和液體物料,都是工業上需要乾燥的物料。故選擇乾燥機應首先依據物料的形態。
(2)物料的各種物理特性
包括密度、堆密度、粒徑分布、熱容以及物料的粘附性能等。粘附性能的高低,對進出料和某些形式的乾燥機的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粘附嚴重時乾燥過程無法進行。
(3)物料在乾燥過程中的特性
包括受熱的熱敏性,有些物料在受熱後會變色和分解變質。另外,乾燥過程中物料的收縮將使成型製品開裂或變形,從而使產品品質降低甚至報廢。
(4)物料與水分結合的狀態
它決定了乾燥的難易程度、能量消耗水平和在乾燥機內所需停留時間的長短,這與選型有很大的關系。例如,對難乾燥的物料主要是給予較長的停留時間,而不是強化乾燥的外部條件。

2、 對乾燥產品的要求

(1) 對乾燥產品形態的要求
在某些情況下這一點顯得特別重要。如在食品乾燥中,對產品幾何形狀的要求是能否使產品含水率達到乾燥要求的關鍵。再如象洗衣粉、染料等為利於速溶並避免粉塵飛揚,選擇乾燥機時必須應用噴霧造粒裝置。
(2) 對乾燥均勻性的要求
(3) 對產品的衛生的要求
(4) 對產品的一些特殊要求
如對咖啡、香菇、蔬菜等物料的乾燥,要求產品能保持其特有的香味,故不能採用高風溫的快速乾燥。

3、 濕物料含水量的波動情況及乾燥前的脫水

進入乾燥機的物料含水率應盡可能避免較大的波動,若含水量變大,將使乾燥機產量下降或乾燥產品達不到含水率要求,若含水率變小,則出口排氣溫度上升,產品過度乾燥,不單會使乾燥機熱效率下降,有時還會使產品溫度上升,從而影響產品質量。
對於高濕物料(含水率60%以上),在乾燥前應盡可能應用機械脫水(壓濾、離心脫水等)給予預脫水。機械脫水的設備費用雖較高,但其操作費用之低廉是熱風乾燥無法相比的。

五、 乾燥機選用需注意的問題

乾燥機選擇一般會涉及這樣幾個問題:

1、 物料形態

乾燥設備選型主要是根據被乾燥物料的形態來確定,物料形態不僅決定其乾燥方式,同時對乾燥機的乾燥效率、乾燥質量、乾燥均勻性及進、出料裝置等都有很大的影響,所以如工藝允許,對被乾燥的物料應盡可能採取粉碎、篩分、切短等預處理。因此乾燥設備不僅僅是一個選型的問題,還應該制定科學的乾燥工藝,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

2、 影響乾燥機生產能力的因素

由於同種乾燥方法,乾燥脫水一公斤所消耗的熱能基本一致,而乾燥機所配套熱源(熱風爐、蒸汽散熱器等)容量也是一定的,因此乾燥機的主要技術指標--乾燥能力往往以每小時的脫水量(或最大脫水量)為依據。此指標是在一定條件下測定的,如濕物料種類、初始含水率、最終含水率、熱風溫度、環境溫濕度等。其中只要有一個條件發生變化,對乾燥機生產能力就都有影響,有時影響還較大。下面分別說明。
(1) 濕物料種類
濕物料種類這里是指物料與水分的結合形式。濕物料可以分為①毛細管多孔物料,水分主要靠毛細管力而結合在物料中,如砂子、二氧化硅、活性炭、素燒陶瓷等,水分與物料的結合強度較小,乾燥較容易;②膠體物料,水分與物料的滲透結合形式佔主導地位,如膠、麵粉團等,這種物料一般表現粘度大,水分與物料的結合強度較大,乾燥較困難;③毛細管多孔膠體物料,則具有以上兩類物質的性質,如泥煤、粘土、木材、織物、穀物、皮革等這類物料種類最多,但此類物料之間的水分結合形式也有差別,決定了在同等條件下脫水的難易也不相同。 物料的形態對乾燥也有很大的影響,如顆粒物料,顆粒大比顆粒小難乾燥,而大塊料,厚度小比厚度大容易乾燥。
(2) 濕物料含水率

含水率(濕含量)是水分在濕物料總重中所佔的百分率。

W×100 W×100

m = ———————— = ———————— (%)

G Go+W

式中:W--水分重量;

G--濕物料重量;

G0--絕干物料重量。
初始含水率是指進入乾燥機之前濕物料的含水量,通常是濕物料只要能在乾燥機內工作,初始含水率越高,乾燥機所表現出來的脫水能力就發揮得越充分。反過來說,初始含水率越高,最終含水率一定時,乾燥機越能達到最大脫水能力,但出乾料量反而下降。
例如:某台乾燥機設計脫水能力為100kg/h,當初始含水率為40%左右時,乾料產量為200 kg/h。假定乾燥脫水能力保持100kg/h和乾料含水率12%不變,根據:乾燥前濕物料中絕干物質重量=乾燥後干物料中絕干物質重量,可計算出不同濕物料含水率情況下的相應乾燥產量,列表如下:
乾燥脫水能力初始含水率乾料含水率濕物料產量乾料產量
100 kg(水)/h35%↑ 12%382.6 kg/h282.6 kg/h ↓

40%314.3 kg/h214.3 kg/h

45%266.7 kg/h166.7 kg/h

50%231.6 kg/h131.6 kg/h

55%204.7 kg/h104.7 kg/h

60%183.3 kg/h83.3 kg/h
說明:上表為某乾燥機乾燥脫水能力為100 kg/h時,在不同初始含水率情況下的乾料產量從上表可以看出,濕料含水率增加,乾燥機乾燥能力(脫水能力)保持不變時,實際生產乾料產量會相應下降很多,這是乾燥機選型和使用時應特別注意的。
(3) 最終含水率
一般乾燥後段均處於降速乾燥階段,要求最終含水率越低,乾燥難度就越大,所需乾燥時間越長、熱效率也越低,因此也影響產量。
(4) 熱風溫度
熱風溫度或稱乾燥介質溫度,是乾燥中最敏感的一個條件。熱風溫度越高,則所含熱能越多,同時熱風的相對濕度也越低,吸收水分、攜帶水分的能力也越強,非常有利於乾燥,而且乾燥熱效率也很高。在許多乾燥設備中,當其它條件不變,乾燥機的脫水能力基本與熱風溫度的變化成正比。在選擇乾燥設備時,一定要對破壞物料的極限溫度有充分的數據,在物料允許的情況下,盡量選擇高溫介質。特別應注意的是,許多種乾燥方法,特別是快速乾燥,乾燥後的物料溫度大大低於乾燥介質溫度,例如氣流乾燥機熱風溫度雖然高達250℃以上,而出料溫度一般均在60℃以下。
(5) 環境溫濕度
這里主要是指天氣的變化對乾燥的影響,一般乾燥機都是以大氣加熱作乾燥介質的,大氣的溫度越高,濕度越低,就越有利於乾燥,而南方春夏季,天雨潮濕,空氣濕度很大,就不利於乾燥機能力的發揮,影響產量。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空氣濕度相差很大。在南方某些地方,冬季的濕度僅為0.008 kg水/kg絕干空氣,而到春夏季,其大氣濕度卻高達0.025 kg水/kg絕干空氣,是前者的三倍多,因此,在較低排氣溫度(<90℃)下操作的熱風乾燥,在春夏季時大氣濕度增高,其乾燥速率必然下降,而所需的時間將上升。由於大氣濕度的增高,物料的平衡水含量亦必然上升,這些因素均將使乾燥產量下降,在某些情況下會使產量下降50%以上。

3、熱源的選擇

作為乾燥設備配套的熱源設備很多,通常是按消耗的燃料來分類,有燃煤、燃油、燃氣、電力等,按換熱情況又可分為乾燥介質直接加熱和間接加熱。 譬如鍋爐加熱水形成水蒸汽,水蒸汽再通過散熱器加熱乾燥介質,這就是兩次間接加熱,這種方式總的熱效率很低,僅40%左右,在某些工廠生產中有多處用熱點,為便於集中供熱和管理,採用較多。
燃煤熱風爐有間接加熱的和直接用燃燒煙氣作乾燥介質的(直火爐),間接加熱的熱空氣清潔干凈,熱效率60~70%。而直接加熱的因受煙塵的污染而影響產品質量,但熱能利用很充分,熱效率很高,對乾燥時物料中混入少量煙塵而無影響時,可優先採用。油燃燒器目前也使用越來越多,具有操作簡便、升溫迅速、溫度穩定、控制方便的優點,且使用成本較低。
熱源選擇合理與否影響很大,涉及到設備的投資費用、熱風溫度、物料的乾燥質量、乾燥成本、環境保護、人員勞動強度、自動控制水平等。

4、關於乾燥設備的保溫

乾燥設備的保溫投入的費用不高,但乾燥機的熱效率一般可以提高10-30%,所以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排出物料的回收
所有的乾燥設備都有排濕口,特別是採用熱風乾燥方式,排濕口或多或少總會夾帶一些超細粉末物料。對一些價值較高或排放量有限制的物質,物料的回收顯得格外重要。物料的回收有專門的裝置,在乾燥系統中,對乾燥機的工作參數有影響,在設備選型時要一並考慮。
乾燥設備選型前的計算
(1)、 物料含水率

W×100 W×100

m = —————— = —————— (%)

G Go+W

式中:W--水分重量,kg;

G--濕物料重量,kg;

Go--絕干物料重量,kg。

(2)、 乾燥脫水量

不計乾燥中物料的損耗(一般僅有尾氣中帶有很微量的超細粉末,可以忽略不計),則:

乾燥前濕物料中絕干物質重量=乾燥後干物料中絕干物質重量,

即:

G1×(1-m1)= G2×(1-m2)

式中:G1--濕物料產量,kg/h;

G2--乾燥後物料產量,kg/h;

m1--濕物料含水率;

m2--乾燥後物料含水率;

上式中,G2、m1、m2均為已知,可計算得出G1,那麼:

乾燥脫水量

W0 = G1 - G2 (kg/h)

前面已介紹,乾燥機的生產能力受物料種類、形狀、初始含水率變動、熱風溫度、環境空氣溫濕度等很多因素的影響,為了確保乾燥生產能力穩定正常,一般應該將計算的乾燥脫水量放大20~30%來進行乾燥機選型,即:

選用乾燥機脫水量 =W0 (計算乾燥脫水量)× ( 1.2 ~ 1.3 )

否則,因受前述因素的影響,就可能造成有時生產能力達不到預計的產量,而影響全生產線的正常生產。

乾燥設備選型時,首先應按濕物料的形態對乾燥機機型進行初選,而後根據處理量的大小計算出所需小時脫水量並放大20~30%來確定乾燥機脫水量,另外還須考慮自身生產條件、投資大小、工人素質、衛生要求等,選擇操作方式(連續或間接)、熱源(蒸汽散熱器、熱風爐、油燃燒等)、設備材質(普通碳鋼、鋁材、不銹鋼)等。
你什麼學校的? 怎麼作業和我以前的 一樣的??????

9. 數控車床上增加全自動上料下料裝置。

可採用重垂送料的方式實現。
首現,保證從你的機床左側面可以通過主軸孔看到另專一頭的刀塔,如果可以,屬就可以自做一個送料架在機床左側,一般做到3米即可,可做到2.5米的棒料,送料原理同自動車床。
如果你採用的是普通3爪卡盤,最好是換成液壓卡盤來保證加工的自動化。
改好後的加工步驟一般是:
1擋料(可移動刀架任意一點到編程的0點,就用這一點擋料)
2液壓卡盤開,重垂送料到位
3停0.5秒,卡盤合
4切削,完成一個產品的加工
5回到1

液壓卡盤市面上有賣,也不貴的。都是標准件,看你是32、42、50 的哪款了。

10. 石灰石溜槽口下料怎樣除塵

您好樓主
這個處理方式就是用一個集風罩把他遮住。然後把粉塵通過管道輸送到除塵器內
你最好給您的除塵設備拍個照片。才給告訴您更詳細的處理方案。您這樣說沒看見實物。還會不能給您最好處理方式。

閱讀全文

與石灰粉自動下料裝置照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警用器材是什麼 瀏覽:407
塑料製品超聲波焊接機維修怎麼選 瀏覽:215
機床用什麼切削液好 瀏覽:342
山東省重晶石設備哪裡有 瀏覽:245
松下自動門吊輪架裝置 瀏覽:16
cod國標檢測裝置 瀏覽:166
科科閥門是什麼閥門 瀏覽:288
修電動工具照片 瀏覽:206
凱迪拉克srx儀表盤如何調節 瀏覽:70
濰坊有幾個五金市場 瀏覽:575
水工鑄造管地下室怎麼做防水 瀏覽:340
雨林木風dos工具箱下載 瀏覽:252
儀表盤一般什麼時候會亮 瀏覽:845
建築物熱計量裝置設計 瀏覽:231
京東方設備工藝轉正後稅後多少 瀏覽:269
怎麼清洗軸承潤滑脂 瀏覽:465
超濾氣密性檢測裝置 瀏覽:677
汽車儀表盤出現小黃人怎麼回事 瀏覽:145
什麼儀器可以檢查囊腫 瀏覽:122
如何開啟設備許可權唯一識別碼 瀏覽: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