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小組同學利用如圖實驗裝置,進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1)如圖,比較甲、乙兩圖得到的結論是_
(1)將光屏的右半部分向前後翻折,就不會看到反射光線,只有當整個光屏為一回平面時,才能夠答看到反射光線,因此可得出結論: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2)由實驗數據可知,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反射角始終等於入射角;
(3)當光逆著原來的反射光線入射時,反射光線也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線反射出去,即將一束光貼著紙板沿圖中FO射到O點,光將沿圖中的OE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故答案為:(1)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2)反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反射角始終等於入射角;(3)EO;可逆.
2. 某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做「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1)請指出實驗裝置中需要糾正的
(1)實驗裝置中抄細線沒有與襲木板平行,
(2)設小車的質量為M,砂和砂桶的質量為m,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對m:mg-F拉=ma
對M:F拉=Ma
解得:a=
F
拉=
當m<<M時,即當小車質量遠大於砝碼和盤的總質量,繩子的拉力近似等於砂和砂桶的總重力.
故答案為:細線沒有與木板平行;遠大於.
3. 某小組同學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研究(a、b、c表示止水夾).請評價或完善其方案:(1)將裝置A、C、E相連
(1)①氯為17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三周期第ⅦA族,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ⅦA族;
②A中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生成氯氣、氯化錳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
△ | .
4. 某校探究活動小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目的】(1)用高錳酸鉀製取一瓶氧氣,做
【實驗目的】 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 加熱 |
5. 某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和實驗器材做「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在實驗中,該小組同學把砂
(1) AD ,(2) 刻度尺、天平 ,(3)  。
6. 某興趣小組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化學實驗探究活動,請你參與他們的活動,並回答有關的問題: [查
(1)、利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MnO 2 (固體粉末)來製取氧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A,選用該裝置的理由:二氧化錳是固體,過氧化氫是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B或E. (2)、上述發生裝置製取時有優點:能隨時使反應發生或停止,節省材料. (3)、加熱固體碳酸氫鈉的方法來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收集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是:E.要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實驗,小組成員之間應:互相配合. 故答案為: (1)、A;二氧化錳是固體,過氧化氫是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B或E; (2)、能隨時使反應發生或停止,節省材料 (3)、2NaHCO 3 Na 2 CO 3 +H 2 O+CO 2 ↑;E;互相配合 實驗現象 | 解釋與結論 | 石灰水變渾濁 | 有反應物碳酸氫鈉未完全分解. 化學方程式: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 |
7. 某實驗小組的同學,利用塑料瓶(質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CO 2 和NaOH確實發生了反應.請你
(1)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塑料瓶變癟,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原因是氫氧化專鈉屬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使瓶內氣壓減小,塑料瓶就變癟了; (2)二氧化碳不僅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二氧化碳還能溶於水後,也能使瓶內壓強減少,外界大氣壓作用把塑料瓶壓癟.要驗證二氧化碳肯定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要檢驗瓶內的生成物是否是碳酸鹽,可用鹽酸檢驗; 故答案為:(1)塑料瓶變癟,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了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使瓶內氣壓減小,塑料瓶就變癟了; (2)依據:CO 2 能溶於水;設計實驗:向滴加過氫氧化鈉溶液的塑料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若有氣泡生成,則說明二者肯定發生了反應. |
8. 某實驗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1)在研究物體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
(1)該實驗採用了「控制變數法」,即在研究加速度、質量、力專這三個物理量中任意兩個之間屬的關系時,要保持另一個不變,因此在研究物體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保持不變的物理量是小車的質量,故A正確,B錯誤. 故選A. (2)為了使繩子的拉力等於小車的合外力,在進行實驗之前要進行平衡摩擦力,具體做法是:適當墊高長木板不帶定滑輪的一端,輕推未掛沙桶的小車,恰使拖有紙帶的小車勻速下滑. 故A錯誤,B正確. 故選B. (3)設繩子上拉力為F,對小車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F=Ma ① 對砂桶和砂有:mg-F=ma ② 由①②解得: F= = 由此可知當M>>m時,砂和砂桶的重力等於繩子的拉力. 故答案為:遠大於. |
9.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實驗研究(圖中a、b、c表示止水夾),請對其方案進行完善或
(1)B、C、E相連後,應選擇固體和液體不加熱的方法製取氯氣,如可以用KMnO4或次氯酸鈣和濃鹽酸反應得到氯氣; 故答案為:KMnO4或Ca(ClO)2; (2)實驗室製得的氯氣中有雜質氣體水蒸氣和氯化氫氣體,要進行乾燥的氯氣不具備漂白性的驗證試驗,再進行實驗Ⅰ才能得到結論,將氯水滴入品紅溶液,品紅溶液褪色;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溶於水形成鹽酸,鹽酸也能和碳酸氫鈉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不一定是氯氣與水反應的產物的酸性; 故答案為:品紅溶液褪色,不合理;製取的氯氣中含有HCl氣體,HCl溶於水後能與碳酸氫鈉反應產生氣泡; (3)氯氣的製取原理方程式為:MnO2+4H++2Cl- △ | .
10. 某實驗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物體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1)在研究物體加速度與力的關系
(1)來A(2)B(3)遠大於自
與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實驗相關的資料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