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下圖為製取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揭示實驗原理乙酸與乙醇在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加熱可
①  ②否。醇和羧酸都失H,所以H換成D無法指示何種物質脫羥基。反應速率低,達不到回催化劑活答性溫度;溫度過高利於平衡逆向移動,酯產率降低。用分水器能夠在反應進行時很容易的把水分離出來,從而使平衡正向移動,提高乙酸乙酯的產率。酚酞。碳酸鈉層呈紅色,上層的酯層呈無色。
② (12分)下圖是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請回答: (1)在M試管中加碎瓷片的作用是 &...
(1)防止暴沸。飽和碳酸鈉溶液。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於分層。防止倒吸。 (2)先加入乙醇,在緩慢加入濃硫酸,冷卻後在加入乙酸。 (3)催化劑和吸水劑。 (4)上,分液漏斗。 (5)CH 3 COOH + C 2 H 5 OH CH 3 COOC 2 H 5 + H 2 O (6)②
③ 某化學實驗小組用右圖所示的裝置製取乙酸乙酯,並檢驗乙 酸 乙 酯中是否含有乙酸雜質(鐵架台、夾子等
(1)乙酸和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應方程式為CH3CH2OH+CH3COOH CH3COOCH2CH3+H2O; (2)乙酸和乙醇反應需濃硫酸作催化劑,反應物易揮發,應先小火溫熱,再慢慢升溫至微沸狀態,故選:①④; (3)從反應裝置出來的為蒸氣,導管具有冷凝作用,若導管太短,使乙酸乙酯得不到充分的冷凝而使收集量減少,導管要足夠長才能確保產物得到充分冷凝, 故答案為:使乙酸乙酯得不到充分的冷凝而使收集量減少,導管要足夠長才能確保產物得到充分冷凝; (4)因乙酸乙酯在鹼性條件下會發生水解,生成的乙酸也可中和NaOH從而使酚酞褪色,故酚酞褪色不能肯定是含有乙酸造成的, 故答案為:不正確,乙酸乙酯在鹼性條件下會發生水解,生成的乙酸也可中和NaOH從而使酚酞褪色,故酚酞褪色不能肯定是含有乙酸造成的; (5)乙酸酸性比碳酸強,乙酸與碳酸氫鈉反應,反應方程式為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說明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 故答案為: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6)乙酸和Na2CO3反應首先生成NaHCO3而不放出氣泡,當Na2CO3全部轉化為NaHCO3後,乙酸才與NaHCO3反應生成CO2,產生氣泡,所以,沒有氣泡產生,並不能說明其中不含有乙酸. 故答案為:不正確,因乙酸和Na2CO3反應首先生成NaHCO3而不放出氣泡,當Na2CO3全部轉化為NaHCO3後,乙酸才與NaHCO3反應生成CO2,產生氣泡,所以,沒有氣泡產生,並不能說明其中不含有乙酸.
④ 乙酸乙酯水解的條件的實驗裝置圖需要加水嗎
乙酸乙酯水解的條件的實驗裝置圖需要加水。 實驗第一步:取三支試管,分別向各試管中加入6滴乙酸乙酯,然後向第一支試管中加5.5mL蒸餾水;向第二支試管里加0.5mL稀硫酸(1:5)和5mL蒸餾水;向第三支試管里加0.5mL30%氫氧化鈉溶液和5mL蒸餾水.振盪均勻後,把三支試管都放人70℃~80℃的水浴里加熱,幾分鍾後聞三支試管內液體的氣味.
⑤ 右圖是實驗室制乙酸乙酯的實驗裝置圖:(1)寫出試管A中各試劑的名稱______(2)試管A中的要放入碎瓷片,
(1)試管A中發生反應生成乙酸乙酯,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加熱的條件下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 故答案為:乙酸、乙醇、濃硫酸; (2)對於液體加熱蒸餾,應加入碎瓷片,防止暴沸; 酸與乙醇需濃硫酸作催化劑,該反應為可逆反應,濃硫酸吸水利於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方向移動,故濃硫酸的作用為催化劑、吸水劑; 故答案為:防止暴沸;催化作用、吸水作用; (3)乙酸乙酯不溶於水,溶液分層,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層,故現象為溶液分層,油層在上; 乙醇與乙酸都易揮發,制備的乙酸乙酯含有乙醇與乙酸,通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中和揮發出來的乙酸,使之轉化為乙酸鈉溶於水中,便於聞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得到酯; 故答案為:溶液分層,油層在上;反應掉揮發出來的乙酸,使之轉化為乙酸鈉溶於水中,便於聞乙酸乙酯的香味,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得到酯; (4)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離,分離乙酸乙酯時先將盛有混合物的試管充分振盪,使乙酸、乙醇溶解,靜置分層後取上層得乙酸乙酯,分液使用的儀器是分液漏斗、燒杯等. 故答案為:分液;分液漏斗、燒杯. |
與乙酸乙酯的水解實驗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拉爪怎麼拆軸承
發布:2025-05-20 10:37:56
瀏覽:71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