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渦輪機構在數控機床中的應用,說明工作原理
蝸輪作為一個傳統的傳動裝置,內部是蝸桿帶動渦輪轉,蝸桿齒數有單頭和多頭之分,
單頭蝸桿轉一圈,蝸輪才轉一個齒,達到很大的減速比。
其優點是:使用壽命長,允許輸入的轉速范圍很低,減速的范圍很大。具有自鎖功能適合用於滾齒機,電動刀台,分度工作台等機床。
其缺點是:工作效率太低,只能達到百分之60~70之間。當渦輪與蝸桿磨合時間比較長後,會產生間隙,所以現在高精度機床採用雙導程蝸桿消除間隙,或者直接用雙電機電器消隙。
『貳』 蝸輪蝸桿是干什麼用的
蝸輪蝸桿機構常用來傳遞兩交錯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蝸輪與蝸桿在其中間平面內相當於齒輪與齒條,蝸桿又與螺桿形狀相似。
1.可以得到很大的傳動比,比交錯軸斜齒輪機構緊湊。
2.兩輪嚙合齒面間為線接觸,其承載能力大大高於交錯軸斜齒輪機構。
3.蝸桿傳動相當於螺旋傳動,為多齒嚙合傳動,故傳動平穩、噪音很小。
4.具有自鎖性。當蝸桿的導程角小於嚙合輪齒間的當量摩擦角時,機構具有自鎖性,可實現反向自鎖,即只能由蝸桿帶動蝸輪,而不能由蝸輪帶動蝸桿。如在起重機械中使用的自鎖蝸桿機構,其反向自鎖性可起安全保護作用。
5.傳動效率較低,磨損較嚴重。蝸輪蝸桿嚙合傳動時,嚙合輪齒間的相對滑動速度大,故摩擦損耗大、效率低。另一方面,相對滑動速度大使齒面磨損嚴重、發熱嚴重,為了散熱和減小磨損,常採用價格較為昂貴的減摩性與抗磨性較好的材料及良好的潤滑裝置,因而成本較高。
6.蝸桿軸向力較大。
『叄』 蝸桿傳動有什麼特點常用於什麼場合
特點
傳動比大,結構緊湊,傳動平穩,無噪音。因為蝸桿齒是連續不間斷的螺旋齒,它與蝸輪齒嚙合時是連續不斷的,蝸桿齒沒有進入和退出嚙合的過程,因此工作平穩,沖擊、震動、噪音都比較小。
具有自鎖性。蝸桿的螺旋升角很小時,蝸桿只能帶動蝸輪傳動,而蝸輪不能帶動蝸桿轉動。
蝸桿傳動效率低,一般認為蝸桿傳動效率比齒輪傳動低。尤其是具有自鎖性的蝸桿傳動,其效率在0.5以下,一般效率只有0.7~0.9。
發熱量大,齒面容易磨損,成本高。
常用於場合:
蝸桿傳動廣泛應用在機床、汽車、儀器、冶金機械及其它機器或設備中。
(3)蝸輪傳動裝置用來干什麼的擴展閱讀:
在蝸桿傳動中,蝸輪輪齒的失效形式有點蝕、磨損、膠合和輪齒彎曲折斷。但一般蝸桿傳動效率較低,滑動速度較大,容易發熱等,故膠合和磨損破壞更為常見。
為了避免膠合和減緩磨損,蝸桿傳動的材料必須具備減摩、耐磨和抗膠合的性能。
一般蝸桿用碳鋼或合金鋼製成,螺旋表面應經熱處理(如淬火和滲碳),以便達到高的硬度(HRC45~63),然後經過磨削或珩磨以提高傳動的承載能力。
蝸輪多數用青銅製造,對低速不重要的傳動,有時也用黃銅或鑄鐵。
為了防止膠合和減緩磨損,應選擇良好的潤滑方式,選用含有抗膠合添加劑的潤滑油。對於蝸桿傳動的膠合和磨損,還沒有成熟的計算方法。
齒面接觸應力是引起齒面膠合和磨損的重要因素,因此仍以齒面接觸強度計算為蝸桿傳動的基本計算。
『肆』 蝸輪蝸桿工作原理
http://ke..com/view/1424713.html?wtp=tt
蝸輪蝸桿蝸輪蝸桿 蝸輪蝸桿(Worm)
[編輯本段]蝸輪及蝸桿機構
一、用途:
蝸輪蝸桿機構常用來傳遞兩交錯軸之間的運動和動力。蝸輪與蝸桿在其中間平面內相當於齒輪與齒條,蝸桿又與螺桿形狀相似。
二、基本參數:
模數m、壓力角、蝸桿直徑系數q、導程角、蝸桿頭數 、蝸輪齒數、齒頂高系數(取1)及頂隙系數(取0.2)。其中,模數m和壓力角是指蝸桿軸面的模數和壓力角,亦即蝸輪端面的模數和壓力角,且均為標准值;蝸桿直徑系數q為蝸桿分度圓直徑與其模數m的比值。
三、蝸輪蝸桿正確嚙合的條件
1.中間平面內蝸桿與蝸輪的模數和壓力角分別相等,即蝸輪的端面模數等於蝸桿的軸面模數且為標准值;蝸輪的端面壓力角應等於蝸桿的軸面壓力角且為標准值,即 ==m ,==
2.當蝸輪蝸桿的交錯角為時,還需保證,而且蝸輪與蝸桿螺旋線旋向必須相同。
四、幾何尺寸計算與圓柱齒輪基本相同,需注意的幾個問題是:
1.蝸桿導程角()是蝸桿分度圓柱上螺旋線的切線與蝸桿端面之間的夾角,與螺桿螺旋角的關系為,蝸輪的螺旋角,大則傳動效率高,當小於嚙合齒間當量摩擦角時,機構自鎖。
2.引入蝸桿直徑系數q是為了限制蝸輪滾刀的數目,使蝸桿分度圓直徑進行了標准化m一定時,q大則大,蝸桿軸的剛度及強度相應增大;一定時,q小則導程角增大,傳動效率相應提高。
3.蝸桿頭數推薦值為1、2、4、6,當取小值時,其傳動比大,且具有自鎖性;當取大值時,傳動效率高。
與圓柱齒輪傳動不同,蝸桿蝸輪機構傳動比不等於,而是,蝸桿蝸輪機構的中心距不等於,而是。
4.蝸桿蝸輪傳動中蝸輪轉向的判定方法,可根據嚙合點K處方向、方向(平行於螺旋線的切線)及應垂直於蝸輪軸線畫速度矢量三角形來判定;也可用「右旋蝸桿左手握,左旋蝸桿右手握,四指拇指」來判定。
五、蝸輪及蝸桿機構的特點
1.可以得到很大的傳動比,比交錯軸斜齒輪機構緊湊
2.兩輪嚙合齒面間為線接觸,其承載能力大大高於交錯軸斜齒輪機構
3.蝸桿傳動相當於螺旋傳動,為多齒嚙合傳動,故傳動平穩、噪音很小
4.具有自鎖性。當蝸桿的導程角小於嚙合輪齒間的當量摩擦角時,機構具有自鎖性,可實現反向自鎖,即只能由蝸桿帶動蝸輪,而不能由蝸輪帶動蝸桿。如在其重機械中使用的自鎖蝸桿機構,其反向自鎖性可起安全保護作用。
5.傳動效率較低,磨損較嚴重。蝸輪蝸桿嚙合傳動時,嚙合輪齒間的相對滑動速度大,故摩擦損耗大、效率低。另一方面,相對滑動速度大使齒面磨損嚴重、發熱嚴重,為了散熱和減小磨損,常採用價格較為昂貴的減摩性與抗磨性較好的材料及良好的潤滑裝置,因而成本較高
6.蝸桿軸向力較大
六、應用
蝸輪及蝸桿機構常被用於兩軸交錯、傳動比大、傳動功率不大或間歇工作的場合。
『伍』 蝸桿、蝸輪用於什麼的傳動中
蝸輪蝸桿傳動
蝸輪蝸桿傳動用於兩軸交叉成90度,但彼此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情況下,通常在蝸輪傳動中,蝸桿是主動件,而蝸輪是被動件。
蝸輪蝸桿傳動有如下特點:
1)結構緊湊、並能獲得很大的傳動比,一般傳動比為7-80。
2) 工作平穩無噪音
3) 傳動功率范圍大
4)可以自鎖
5)傳動效率低,蝸輪常需用有色金屬製造。蝸桿的螺旋有單頭與多頭之分。
傳動比的計算如下:
I=n1/n2=z/K
n1-蝸桿的轉速 n2-蝸輪的轉速 K-蝸桿頭數 Z-蝸輪的齒數
『陸』 蝸桿傳動適用於什麼場合為什麼
蝸輪蝸桿傳動屬於單級傳動機構,它的傳動速比較大,但傳動效率較低。適用於結構空間緊湊、輸出速度較慢、動作不太連續的使用場合,例如用於調整機構的呈空間十字相交的輸入、輸出軸之間的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