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地線規范標准有哪些
接地線標准
1.如果電壓在36V以上或者是絕緣保護層有所損壞的電氣設備,其金屬框架、回外殼、鎧裝的答電纜的鋼帶和鐵絲都必須裝有具有保護性的接地線。;
2.主要的接地線應在由耐腐蝕性能高的鋼板製作而成的,並且它的面積不能小於0.75平方米,厚度也不能小於5毫米;
3.接地線的電阻值不能大於2Ω;
4.用來連接主要的接地線的接地母線應該由橫截面不小於50平方毫米的軟銅線製成,或者也可以用橫截面不小於100平方毫米的鍍鋅鐵線製成,也可以用厚度不小於4毫米以及橫截面不小於100平方毫米的扁鋼製成;
5.危險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和接地母線或者是局部的接地極直接的連接線必須使用橫截面不小於25平方毫米的軟銅線,或者是橫截面不小於50平方毫米的鍍鋅鐵線,也可以使用厚度不小於5毫米以及橫截面不小於50平方毫米的扁鋼製成;
6.在連接接地母線和接地極的時候,要使用焊接的方法,或者是用直徑大於10毫米的鍍鋅螺栓和用來防止鬆懈的裝置進行連接。
2. 施工現場配電箱的接地規范要求
1、施工現場配電系統應設置室內總配電屏和分配電箱或室外總配電箱和分配電箱分級供電,各級配電裝置的容量應與實際負匹配。動力、照明應分別設置。
2、配電箱、開關箱製作安裝要求:
①配電箱採用鐵板或其他防火絕緣材料製作,做到通風、散熱、防雨、防火;
②箱內各種電器,應安裝在金屬或其他絕緣板上(非木質板),並緊固於箱內。金屬底板應與箱體作電氣連接;
③正常不帶電箱體金屬外殼,底座等必須接零(地),且通過專用端子連接,並與保護零線接線端子板分設。各電氣連接線應採用絕緣導線,接頭可靠,不得外露;
④進、出線必須採用橡皮絕緣電纜,進、出線口應設在箱體的下端面,並加保護圈。進(出)線應做好防水彎,不得承受外力。
3、總配電箱電器額定值、動作整定值,應與分路開關電器的額定值、動作整定值相適應。並裝設總自動開關、漏電保護器和分路自動開關。
4、各級配電箱中使用的各種電器元件和漏電保護器應符合國標質量要求。
5、各級配電箱中的漏電保護器,應合理布置,起到分級、分段保護作用。
6、漏電保護器應嚴格按產品說明書使用,並定期進行試驗和做好運行記錄。對閑置已久和連續使用一個月以上的,應檢查試驗,合格後方可使用。
7、安裝電流型低壓觸電保安器要求:
①觸電保安器應完好無損,動作靈敏可靠,並應根據實際負荷電流的大小來合理選用;
②被保護的線路和電氣設備應絕緣良好,觸電保安器的電流標位應正確選擇;
③穿過觸電保安器的導線,應絞合在一起,用紗帶或膠布包好,並放在中心。觸保器前後200mm范圍內集束不應散開;
④觸電保安器應遠離交流電磁場,如變壓器,電流互感器、電動機等,與這配用的交流接觸器安裝距離應在400mm以外;
⑤通過觸電保安器後的零線,不得重復接地,僅允許做工作零線,被保護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宜採用保護接地;
⑥若採用保護接零,其保護零線應從觸電保安器開關前出引。
8、每台用電設備應有專用的開關,必須實行"一機一閘",嚴禁一閘多用。
9、手動開關電器只准用於直接控制照明電路和容量小於3kw的動力電路。各級配箱應明確專人負責、做好定期檢查、維修和清潔工作。
10、配電箱進行檢查、維修時,必須將與前一級相對應的電源開關切斷,並懸掛醒目"停電檢修"標志牌。
3. 接地標准國家規范
法律分析:保護接地概念: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在絕緣損壞時有可能帶電。漏電危及人身安全,將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通過接地裝置與大地連接稱為保護接地。
保護接地要求:電壓在36V以上和由於絕緣損壞可能帶有危險電壓的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構架、鎧裝電纜的鋼帶(鋼絲)、鉛皮或屏蔽護套等必須有保護接地。接地網上任一保護接地點的接地電阻不得超過2Ω。
保護接地標准:1、主接地:(1)、所有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裝置(包括電纜的鎧裝、鉛皮、接地芯線)和局部接地裝置,應與主接地極連成1個接地網。主接地極應在主、副水倉中各埋設1塊。主接地極應用耐腐蝕的鋼板製成,其面積不得小於0.75㎡、厚度不小於5mm。在鑽孔中敷設的電纜不能與主接地極連接時,應單獨形成以分區接地網,其接地電阻值不得超過2Ω。(2)、連接主接地極的接地母線及變電所的輔助接地母線,應採用斷面不小於50mm2的裸銅線、斷面不小於10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於4mm、斷面不小於100mm2的鍍鋅扁鋼。
2、局部接地: 在下列地點應裝設局部接地極:(1)、每個采區變電所(包括移動變電站和移動變壓器)。(2)、每個裝有電氣設備的硐室和單獨裝設的高壓電氣設備。(3)、每個低壓配電點或裝有3台以上電氣設備的地點。(4)、無低壓配電點的採煤工作面的機巷、回風巷、集中運輸巷(膠帶運輸巷)以及由變電所單獨供電的掘進工作面,至少要分別裝設一個局部接地極。(5)、連接動力鎧裝電纜的每個接線盒以及高壓電纜連接裝置。要求: 埋設在巷道水溝或潮濕地方的局部接地極,可採用面積不小於0.6m2、厚度不小於 3mm的鋼板。埋設在其它地點的局部接地極,可採用鍍鋅鐵管。鐵管直徑不得小於35mm,長度不得小於1.5m。管子上至少要鑽20個直徑不小於5mm的透眼,鐵管垂直於地面(偏差不大於15?),並必須埋設於潮濕的地方。如果埋設有困難時,可用兩根長度不得小於0.75m、直徑不得小22mm的鍍鋅鐵管。每根管子上至少要鑽10個直徑不小於5mn的透眼,兩根鐵管均垂直於地面(偏差不大15?),並必須理設於潮濕的地方,兩管之間相距5m 以上。如系乾燥的接地坑,鐵管周圍應用砂子、木炭和食鹽混合物或長效降阻劑填滿;砂子和食鹽的比例,按體積比約6 : l。 采區配電點及其它機電硐室的輔助接地母線,應採取斷面不小於25 mm2的裸銅線、斷面不小於5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於4 mm、斷面不小於50mm2的鍍鋅扁鋼。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第五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危害發電設施、變電設施和電力線路設施及其有關輔助設施。在電力設施周圍進行爆破及其他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的作業的,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電力設施保護的規定,經批准並採取確保電力設施安全的措施後,方可進行作業。
4. 接地網塗以黃綠相間色紋是哪個規范要求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GB/T 50065-2011。
明敷接地線的表面應塗以用15~ 100mm寬度相等的露色和黃色相間的條紋。在每個導體的全部長度上或只在每個區間或每個可接觸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標志。
當使用膠帶時,應使用雙色膠帶。中性線宜塗淡藍色標志。在接地線引向建築物的入口處在撿修用臨接地點處均應刷白色底漆並標黑色記號,其代為「〨」接地。
(4)電氣裝置安裝接地裝置設計規范擴展閱讀:
明敷接地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便於檢查。
(二)敷設位置不應妨礙設備的拆卸與檢修。
(三) 支持件間的距離在水平直線部分一般為1-1.5米, 垂直部分為1.5-2米,轉彎部分為0.5米。
(四)接地線應按水平或垂直敷設,但亦可與建築物傾斜結構平行,在直線段上不應有高低起伏及彎等情況。
(五) 接地線跨越建築物伸縮縫、沉降縫時,應加設補償器,補償器可用接地線本身彎成弧狀代替。
5. 電氣設備接地有何要求
標准接地電阻規范要求:
1、獨立的防雷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10歐;
2、獨立的安全保護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3、獨立的交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4、獨立的直流工作接地電阻應小於等於4歐;
5、防靜電接地電阻一般要求小於等於100歐
6、共用接地體(聯合接地)應不大於接地電阻1歐。
電氣設備接地屬於安全接地,如果是獨立設備,應該不大於4Ω,如果是公共接地應不大於1Ω。
1、應當接地的部分
① 電機、變壓器、開關設備、照明器具、移動式電氣設備、電動工具的金屬外殼或構架。
② 電氣傳動裝置。
③ 電動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線圈(繼電保護另有要求時除外)。
④ 室內外配電裝置、控制台等金屬構件以及靠近帶電部位的金屬遮欄和金屬門。
⑤ 電纜終端盒外殼、電纜金屬外皮和金屬支架。
⑥ 安裝在配電線路桿塔上的電氣設備,如避雷器、保護間隙、熔斷器、電容器等金屬外殼和鋼筋混凝土桿塔等。
2、不需接地的部分
① 在不良導電地面 (木質、瀝青等) 的乾燥房間內,當交流電壓為 380V 及以下和直流額定電壓 400V 及以下時,電氣設備金屬外殼不需接地。但當維護人員因某種原因同時可觸及到其他電氣設備中已接地的其他物體時,則應當接地。
② 在乾燥地方,當交流額定電壓為 36V 及以下和直流額定電壓為 110V 及以下時,電氣設備外殼不需接地,但遇有爆炸性危險的除外。
③ 電壓為 220V 及以下的蓄電池室內的金屬框架。
④ 如電氣設備與機床的機座間能可靠地接地,可只將機床的機座接地。
⑤ 在已接地的金屬構架上和配電裝置上可以拆下的電器。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防止人身遭受電擊、設備和線路遭受損壞、預防火災和防止雷擊、防止靜電損害和保障電力系統正常運行。
接地是為保證電工設備正常工作和人身安全而採取的一種用電安全措施,通過金屬導線與接地裝置連接來實現,常用的有保護接地、工作接地、防雷接地、屏蔽接地、防靜電接地等。
接地裝置將電工設備和其他生產設備上可能產生的漏電流、靜電荷以及雷電電流等引入地下,從而避免人身觸電和可能發生的火災、爆炸等事故。
6. 建築電氣工程驗收中接地裝置安裝有什麼要求
建築電氣工程驗收中接地裝置安裝有什麼要求?
接地裝置安裝
一、主控項目
1、人工接地裝置或利用建築物基礎鋼筋的接地裝置必須在地面以上按設計要求位置設測試點。
2、測試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值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防雷接地的人工接地裝置的接地干線埋設,經人行通道處埋地深度不應小於1m,且應採取均壓措施或在其上方鋪設卵石或瀝青地面
4、接地模塊頂面埋深不應小於0.6m,接地模塊間距不應小於模塊長度的3~5倍。接地模塊埋設基坑,一般為模塊外形尺寸的1.2~1.4倍,且在開挖深度內詳細記錄地層情況。
5、接地模塊應垂直或水平就位,不應傾斜設置,保持與原土層接觸良好。
二、一般項目
1、當設計無要求時,接地裝置頂面埋設深度不應小於0.6m.圓鋼、角鋼及鋼管接地極應垂直埋入地下,間距不應小於5m.接地裝置的焊接應採用搭接焊,搭接長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a、扁鋼與扁鋼搭接為扁鋼寬度的2倍,不少於三面施焊;
b、圓鋼與圓鋼搭接為圓鋼直徑的6倍,雙面施焊;
c、圓鋼與扁鋼搭接為圓鋼直徑的6倍,雙面施焊;
d、扁鋼與鋼管,扁鋼與角鋼焊接,緊貼角鋼外側兩面,或緊貼3/4鋼管表面,上下兩側施焊;
e、除埋設在混凝土中的焊接接頭外,有防腐措施。
2、當設計無要求時,接地裝置的材料採用為鋼材,熱浸鍍鋅處理,最小允許規格、尺寸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3、接地模塊應集中引線,用干線把接地模塊並聯焊接成一個環路,干線的材質與接地模塊焊接點的材質應相同,鋼制的採用熱浸鍍鋅扁鋼,引出線不少於2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7. 電氣防雷接地規范要求
(1)要求鋼筋混凝土電桿自然接地電阻值不大於30Ω,如線路在居民區,並且電桿自然接地電阻超過30Ω,則應根據地質情況加設角鋼垂直接地。(2)電力線路與通信線、電力線等重要設施交叉跨越時,交叉檔兩端應採用角鋼垂直接地。(3)在雷電頻繁區域,10kV架空絕緣線路宜視需要每隔200~500米設置避雷器並應加裝防雷金具。架空配電線路與電纜連接處應安裝線路避雷器。(4)10kV並聯電容器、柱上斷路器、電纜終端頭的防雷裝置採用氧化鋅避雷器。對經常開路運行又帶電的柱上斷路器兩側均應裝設避雷器,電纜終端頭裝設一組避雷器。以上接地引下線應分別與各電氣設備的外殼連接,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不應大於10Ω。(5)對於10kV架空線路獨立安裝的避雷器應優先選用跌落式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