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無功補償可以省電嗎
這不是一句話能說清楚的,給你個節電分析案例吧,其實主要節省的是功率因數調整電費這一塊。4.2
節電效果分析
(1)線路頻率損後的節電設用戶三台1600KVA變按平均功率3000KW計算,每天正常工作8小時,一年工作250天,最大負荷全年耗電時間為2000小時(τ),假設每度電費為0.58元,線路電能損耗與傳輸電能比為0.03以δ表示.則,補償後的全年節電量:△WL=SL*cosφ1*δ*τ*{1-[cosφ1/cosφ2]<sup>2</sup>}
=3000×0.85×0.03×2000×[1-(0.85/0.95)2]
≈29682(kw·h)注:SL為主變負荷,cosφ1:補償前功率因數,cosφ2:補償後功率因數。(2)補償後變壓器全年節電量:
△WT=△Pd*(S1/S2)2*τ*[1-(cosφ1/cosφ2)2]=60×0.4×2000×0.194≈9312(kw·h)式中Pd為變壓器短路損耗,約為60KW(3)補償投入後的全年總的節電效果:△W=△WL+△WT=29682+9312=38997(kw·h)=38994x0.58元≈2.3萬元式中:電費按0.58元/度,最大負荷1年工作時間按2500小時計算(4)力率電費的節約:根據用戶地區的電費計價方式,用戶全年應交納的功率因數調整電費約為:(以當地供電局功率因數考核點為0.9計算,補償前用戶系統的功率因數為0.9,則功率因數罰款力率為+2.5%。)力率罰款電費=有功電費*力率=有功功率*全年工作小時*電費單價*力率=3000*2000*0.58*2.5%≈8.7萬元因無功補償裝置投入後,系統功率因數達到了功率因數考核點0.9以上,故不會再產生功率因數罰款電費,反而還會有部分電費獎勵。力率獎勵電費=有功電費*力率=有功功率*全年工作小時*電費單價*力率=3000*2000*0.58*0.75%≈2.6萬元(5)合計全年節約電費:2.3+8.7+2.6≈13.6萬元以上計算未將諧波對系統的影響計算在內。諧波電流會導致變壓器的鐵損和銅損增加,及引起導線、電機等附加損耗的增加。在變壓器二次側接入濾波將明顯降低電能損失。由於該計算復雜,不作定量分析。
⑵ 常用的無功補償裝置有哪些
電力系統無功補償裝置:
一.
靜態補償:
電容補償櫃的控制器測出電路的功率因數並決定要補償的電容器,並投入電容器補償,需要一定的時間。特別是某個或幾個電容器從電路中切除後需要有一定的時間間隔進行放電,才可以再次投入。有的負載變化快,這時電容器的切除、投入的速度跟不上負載的變化,所以稱為靜態補償。靜態補償的優點:價格低,初期的投資成本少,無漏電流。缺點:涌流大,影響接觸器的使用壽命,應用時要採取限流措施(如採用限流接觸器)。
二.動態補償:
採用晶閘管控制電容器的接入和切除,選擇電路上電壓和電容器上電壓相等時投入、切除,此時流過晶閘管和電容器的電流為零。解決了電容器投入時的涌流問題。動態補償的優點:涌流小、無觸點、使用壽命長、投切速度快(小於20ms)。缺點:價格高、發熱嚴重、耗能、有漏電流。並聯電容器無功補償方式按照電容器安裝地點的不同又可分為集中補償、分組補償和就地補償。
1.分組補償方式:將電容器組安裝在功率因數較低的終端配電所高壓或低壓母線上,也稱作分散補償。這種方式與集中補償方式有相同的優點,僅無功補償的容量較小,但是分組補償效果明顯,使用比較普遍。
2.集中補償方式:將電容器組直接安裝在變電所的6~10KV母線上,用來提高整個變電所的功率因數,使變電所在供電范圍內無功功率基本平衡。可以減少高壓線路的無功損耗,而且能夠提高供電電壓質量。
3.就地補償方式:將電容器組安裝在非同步電機或者電感性用電設備附近,就地進行無功功率補償。這種補償方式既能夠提高用電設備供電迴路的功率因數,又能改善用電設備的電壓質量,對中小型設備十分適用。
⑶ 一套無功補償裝置的價格大約為多少
不知道你的功率是多大,無法給你正確回答。但是你可以這樣簡單的測算,可以以1千乏/100元來估算。如果你需要補償100千乏,那麼就需要10000萬元。
⑷ 無功補償裝置的作用有哪些
無功功率補償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簡稱無功補償,在電力供電系統中起提高電網的功率因數的作用,降低供電變壓器及輸送線路的損耗,提高供電效率,改善供電環境。所以無功功率補償裝置在電力供電系統中處在一個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選擇補償裝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減少電網的損耗,使電網質量提高。反之,如選擇或使用不當,可能造成供電系統,電壓波動,諧波增大等諸多因素。
無功補償的作用:
⑴ 補償無功功率,可以增加電網中有功功率的比例常數。
⑵ 減少發、供電設備的設計容量,減少投資,例如當功率因數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時,裝1Kvar電容器可節省設備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對原有設備而言,相當於增大了發、供電設備容量。因此,對新建、改建工程,應充分考慮無功補償,便可以減少設計容量,從而減少投資。
⑶ 降低線損,由公式ΔΡ%=(1-cosθ/cosΦ)×100%得出其中cosΦ為補償後的功率因數,cosθ為補償前的功率因數則:
cosΦ>cosθ,所以提高功率因數後,線損率也下降了,減少設計容量、減少投資,增加電網中有功功率的輸送比例,以及降低線損都直接決定和影響著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功率因數是考核經濟效益的重要指標,規劃、實施無功補償勢在必行。
⑸ 低壓動態無功補償裝置ztsc-180/380l多少錢
價格從一兩萬到十幾萬元不等,關鍵要看你的變壓器容量、負荷狀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