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車換擋機構的組成或結構及作用
變速器處於空擋時,各凹槽在橫向平面內對齊,叉形撥桿下端的球頭即伸入這些凹槽中。選當時,可使變速桿繞中部球形支點橫向擺動,則其下端推動叉形撥桿繞換擋軸的軸線轉動,從而使叉形撥桿下端球頭對准與所選檔位相應的撥塊凹槽,然後使變速桿縱向擺動,帶動撥叉軸及撥叉向前或向後移動,即可實現掛檔。
當需要換擋時,駕駛員通過變速桿對撥叉軸施加一定的軸向力,克服彈簧的壓力,而將自鎖鋼球從撥叉軸凹槽中擠出並推回孔內,撥叉軸便可滑過鋼球及相應的換擋元件軸向移動。
當撥叉軸移至另一個凹槽與鋼球對正時,鋼球又被壓入凹槽,變速器剛好換入某一工作擋位或退入空擋。相鄰凹槽之間的距離保證齒輪處於全齒長嚙合或完全退出嚙合。
互鎖銷6裝在中間撥叉軸3的孔中,其長度相當於撥叉軸直徑減去互鎖鋼球的半徑;互鎖鋼球2、4裝於變速器蓋的橫向孔中。
(1)換檔品質裝置的作用是什麼擴展閱讀
為了保證變速器的可靠工作,變速器操縱機構應能滿足以下要求:
(1)掛檔後應保證結合套於與結合齒圈的全部套合(或滑動齒輪換檔時,全齒長都進入嚙合)。在振動等條件影響下,操縱機構應保證變速器不自行掛檔或自行脫檔。為此在操縱機構中設有自鎖裝置。
(2)為了防止同時掛上兩個檔而使變速器卡死或損壞,在操縱機構中設有互鎖裝置。
(3)為了防止在汽車前進時誤掛倒檔,導致零件損壞,在操縱機構中設有倒檔鎖裝置。
㈡ 自動變速器中換擋執行機構有哪些部分組成,其功用是什麼
自動變速器中換擋執行機構有手動選擇閥的操縱機構和節氣門閥的操縱機構等。
駕駛員通過自動變速器的操縱手柄改變閥板內的手動閥位置,控制系統根據手動閥的位置及節氣門開度、車速、控制開關的狀態等因素,利用液壓自動控制或電子自動控制,按照一定的規律控制齒輪變速器中的換擋執行機構的工作,實現自動換擋。
在液壓控制系統中,增設控制某些液壓油路的電磁閥,就成了電器控制的換擋控制系統,若這些電磁閥是由電子計算機控制的,則成為電子控制的換擋系統。
(2)換檔品質裝置的作用是什麼擴展閱讀
自動變速器油從油泵泵出,既進入主油路系統。由於油泵是發動機直接驅動的,因此它的輸出流量和壓力都受到發動機運轉狀況的影響。發動機運行過程中,轉速從1000r/min變化,從而使得油泵的輸出流量和壓力變化很大。
當主油路壓力過高時,會引起換檔沖擊和增加功率消耗,當主油路壓力太低時,又會引起離合器制動器的打滑,二者都會影響液壓系統的工作,因此在主油路系統中必須設置主油路調壓閥。
汽車行駛中,只要道路條件和交通情況允許,就應及時換入高一級擋位。加擋前,必須先加速「沖車」,以保證加擋後有足夠的動力使汽車繼續平穩行駛。
「沖車」(車速)過小(低),會造成加擋後動力不足和抖動現象;「沖車」時間過長,發動機長時間高速運轉會加劇磨損,經濟性下降。
因此,「沖車」要適當,加擋要及時,加擋的時機應根據發動機聲音、轉速、動力的大小來確定。如果加擋後踏下加速踏板,發動機轉速下降,動力不足,則說明加擋時機過早。
㈢ 汽車自動變速箱裡面的閥體起到什麼作用
變速箱上的閥體都是用來進行高低檔轉換的,當車速達到某一檔位車速時,液壓油推動閥體自動將檔位變換到本檔位上。
自動變速器能夠根據發動機負荷和車速等情況自動變換傳動比,使汽車獲得良好的動力性和燃料經濟性,並減少發動機排放污染。自動變速器操縱容易,在車輛擁擠時,可大大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通常由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變速系統、換擋執行器、液壓操縱系統、電子控制系統五部分組成。
變速箱油的作用
潤滑和降溫 ,變速箱油要把熱量通變速箱殼體與變速箱散熱器散熱。自動擋變速器的油液是不允許多或是少的。那樣不可與變速器的正常使用。會帶來質量隱患。導致變速器過早的出現故障和異常的操控性問題。
而且這部分的能量損失都會轉化成變速箱內部的熱量,從而是變速箱溫度持續升高,最終導致變速箱裡面的軸承早期磨損和摩擦片的燒損,更換和維修都不便宜。總之油既不能加多或加少,變速箱在設計的時候都會做潤滑和升溫實驗,變速箱油加的多少都是經過精確驗證的,加什麼型號的變速箱油也是有嚴格要求的。
㈣ 換擋安全裝置是什麼
為了保證變速器在任柯抄情況下都能准確、安全、可靠地工作,變速器操縱機構一般都具有換擋鎖裝置。換擋鎖裝置包括自鎖裝置、互鎖裝置和倒擋鎖裝置。
(1)自鎖裝置。自鎖裝置用於防止變速器自動脫擋或掛擋,並保證輪齒以全齒寬嚙合。
大多數變速器的自鎖裝置都是採用自鎖鋼球對撥叉軸進行軸向定位鎖止。
(2)互鎖裝置。互鎖裝置用於防止同時掛上兩個擋位。互鎖裝置由互鎖鋼球和互鎖銷組成。
(3)倒擋鎖裝置。
倒擋鎖裝置用於防止誤掛倒擋。倒擋鎖的作用是使駕駛人必須對變速桿施加更大的力,才能掛人倒擋,因而可以起到警示作用,以防誤掛倒擋。希望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㈤ 汽車自動變速器的結構有哪些
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的結構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
一、序言
汽車自動變速是指自動變換傳動比,調節或變換發動機動力輸出性能,經濟而方便地傳送動力,較好地適應外界負載與道路條件的需要。自動變速器自1939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首次在轎車上應用以來,發展速度很快,尤其是電子技術和微處理機應用於換擋變速之後,自動變速技術這一人們長期追求的目標,進入了迅速發展的嶄新時期。從1981年起,美國、曰本一些汽車公司相繼開發出各種微機控制的自動變速系統,諸如電子控制液力變矩式自動變速器,電子控制多級齒輪變速器等。曰本豐田公司生產的電子控制變速器(ECT)首先應用於豪華型皇冠牌轎車上,這種微機控制的四擋變速器的優點主要是:能保證最佳的換擋規律,換擋的精確性好,能獲得良好的燃料經濟性和滿意的動力性,減少污染;換擋靈便,換擋過程平穩,無沖擊和振動,換擋品質好,行駛舒適,換擋動作準確、及時;操縱系統工作穩定、可靠,能在高低溫、大顛簸、沖擊振動、強磁場、電子干擾下正常工作;駕駛員可以干預自動換擋,以適應復雜的交通情況和地形條件;控制系統具有自我修正換擋和高度靈敏的自我診斷功能;操縱容易,在交通擁擠時可大大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由於上述原因,自動變速器已廣泛應用於轎車、客車、大型公共汽車、越野車及重型牽引車上,並且裝車率迅速增長,尤其在美、曰、德等國生產的轎車上,採用電子控制變速器的比例越來越高。當然,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也存在結構復雜、零件精度要求高、製造難度大,成本較高,相應的維修技術較復雜,傳動效率較手動齒輪式變速器低等缺點。
目前,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發展的主要特點是實現一機多參數多規律控制,並在此基礎上將控制變速器的微機與控制發動機的微機合並在一起,實現其綜合控制。所謂一機是指採用單一微機控制,多參數是指輸入微機的控制參數多元化,即控制參數不僅有發動機轉速、車速、節氣門開度等信號,而且有反映發動機和變速器工作環境、車輛行駛環境的信號,這些參數能全面反映發動機和變速器的實際工況。多規律是指控制微機中同時存儲多種換擋規律,如最佳經濟性和最佳動力性換擋規律等,駕駛員可根據需要調用相應的規律實現最佳換擋控制。所謂綜合控制是指在發動機與變速器微機處理信號的同時,對變速時發動機的點火時間進行延遲控制,使發動機輸出扭矩略有下降,大大減少變速時的沖擊現象,明顯改進變速性能,綜合控制的方框圖如圖1-1所示。
(42.16 KB)
7-4-2007 19:24
圖1-1 綜合控制的方框圖
1-發動機;2-自動變速器;3-發動機控制信號;4-變速控制信號;5-發動機控制用微機6-發動機控制信號;7-發動機轉速狀態控制信號;8-變速控制用微機;9-發動機與變速控制單元ECU;10-節氣門位置感測器;11-速度感測器(在變速器內);12-速度感測器(在速度表內);13-水溫開關;14-變速方式選擇開關;15-空擋啟動開關;16-停車燈開關;17-變速控制開關
其次,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為提高傳動效率,改善燃油經濟性,普遍採用了閉鎖式液力變矩器。為減輕質量,縮短動力傳動路線,在前置發動機前輪驅動的車輛(FF)中,自動變速器通常與驅動橋結合為一體,構成自動驅動橋。為加寬變速范圍,縮小傳動比間隔,自動變速器正在向多擋化發展,四擋變速器已普遍成為轎車的標准結構,五擋自動變速器早已投放市場。為便於使用維修,控制系統的診斷功能不斷增強。此外,世界各大汽車公司對無級變速的研究十分活躍,估計在不長的時間內電子控制的無級自動變速器將會應用於現代汽車上。
二、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的組成
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通常由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變速系統、換擋執行器、液壓自動操縱系統、電子控制系統五部分組成,圖2-1所示為典型的汽車四擋自動變速器結構圖。
1.液力變矩器
液力變矩器是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不可缺少的核心組成部分,它能將輸入軸的扭矩連續自動地傳給輸出軸,是典型的液力傳動裝置。目前轎車上廣泛採用由泵輪、渦輪和導輪組成的單級綜合式液力變矩器(圖2-2),其優點是結構簡單、工作可靠、性能良好。液力變矩器實際上是一個能無級(連續地)自動進行變矩的液力自動變速器。變矩器除了上述三個主要元件外,有的還具有鎖止離合器。鎖止離合器位於渦輪前端,是一個液壓直接控制的全自動離合器。它的工作由電腦控制系統控制,即由電腦控制系統根據發動機轉速感測器和車速感測器輸入的信號,控制一個電磁閥,而電磁閥則通過控制通向變矩器的油道中工作液(ATF)的流向,使鎖止離合器閉鎖或分離。
(126.91 KB)
7-4-2007 19:24
圖2-2 液力變矩器的組成
變矩器內注以自動變速器油,由供油泵供給。供油泵還定壓、定量地為自動變速器的各系統提供工作液,完成傳扭、控制與潤滑、冷卻等任務。供油泵一般由變矩器泵輪套的凸爪驅動。
液力變矩器具有自動適應性和變扭能力,其工作的主要特點是變扭比K(K=渦輪輸出扭矩/泵輪輸入扭矩)隨著渦輪轉速與泵輪轉速(泵輪轉速等於發動機轉速)的相對變化,即隨轉速比i(i=渦輪轉速/泵輪轉速)的變化自動無級地變化;在車速低時變矩器能輸出大的扭矩,而在車速高時能利用偶合器的高效率,因而綜合了液力元件的雙重優點,被稱為綜合式液力變矩器,這一特性正好適合於汽車行駛阻力變化的特點。
2.齒輪變速系統
液力變矩器雖能傳遞和增大發動機扭矩,但變扭比不大,變速范圍不寬,遠不能滿足汽車使用工況的需要,為此在液力變矩器後面又裝一個輔助變速裝置-齒輪變速系統,多數是行星齒輪變速系統,也可以是平行軸式(固定軸線式)齒輪變速系統,用以進一步增大扭矩,擴大其變速范圍,提高汽車的適應能力。行星齒輪變速系統是一種常嚙合傳動,其傳動比變換可通過分離與結合離合器或制動器而方便地實現,特別有利於動力換擋或自動換擋。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的行星齒輪變速系統一般由雙排行星輪或三排行星輪組成,並廣泛採用三自由度變速器。圖2-3為雙排行星輪變速器的原理圖,該變速器在同一軸上有前後兩個單排行星輪,兩排行星輪由一個公共的空心太陽輪相連,該太陽輪與兩行星排的行星輪嚙合,這種雙排行星輪變速器具有前進擋和一個倒擋,常裝在前置發動機後驅動的(FR)汽車上。
(6.25 KB)
7-4-2007 19:24
圖2-3 三擋行星輪變速器原理圖
C1-前離合器;C2-後離合器;B1、B2、B3-制動器;F1、F2-單向離合器
若在上述三擋自動變速器中再加一個超速行星排,即構成四擋自動變速器,它可以進行超速傳動,使傳動比小於1。超速行星排在FR車輛中裝於液力變矩器與三擋行星輪變速器之間,而在前置發動機前驅動(FF)車輛中裝於三擋行星輪變速器之後。超速行星排主要由一個行星排,用於夾持太陽輪的超速制動器Bo,連接太陽輪和行星輪架的超速離合器C。以及超速單向離合器Fo組成,動力由超速行星排內齒圈輸入,傳至超速行星輪架。圖2-4是四擋行星輪變速器的原理。
(8.7 KB)
7-4-2007 19:24
圖2-4 四擋行星輪變速器傳動原理
C0-超速離合器;B0-超速制動器;F0-超速單向離合器
3.換擋執行器
行星輪變速器的換擋執行機構包括換擋離合器、換擋制動器和單向離合器。
換擋離合器為濕式多片離合器,由液壓來控制其結合與分離,通常由若干交錯排列的主從動離合器片組成。
換擋制動器是將行星輪變速器中某一元件(太陽輪、行星輪架或齒圈)固定,使其不能轉動,構成新的動力傳遞路線,換上新的擋位,得到新的傳動比。它和換擋離合器一樣由液壓操縱。換擋制動器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濕式多片制動器,其結構與上述濕式多片離合器相同,不同點是離合器連接兩個轉動構件並傳遞動力,而制動器連接的一個是轉動機件,另一個是固定不動的變速器殼體,作用是剎住轉動機件,使其不能傳動。換擋制動器的另一形式是帶式制動器。
行星輪變速器中單向離合器的作用是確保平順地無沖擊換擋,它與液力變矩器中的單向離合器結構相同,均由內、外圈及兩者之間的楔塊組成。
4.液壓自動操縱系統
液壓自動操縱系統通常由供油、手動選擋、參數調節、換擋時刻控制、換擋品質控制等部分組成。供油部分包括供油泵、油濾清器、主油路調壓閥、第二調壓閥、油冷卻器等。供油泵和主油路調壓閥是液壓自動操縱系統的動力源,第二調壓閥也稱變矩器補償壓力調節閥。
手動選擋部分包括手控制閥和手控制閥撥板,手控制閥由換擋桿操縱,作用是利用滑閥的移動,實現控制油路的轉換,即根據換擋桿所置排擋位置將液壓油轉換到"P"、"R"、"N"、"D"、"2"或"L"的油路。
參數調節部分主要有兩方面:一是節氣門壓力調節閥(簡稱節氣門閥),作用是根據節氣門開度產生加速踏板控制液壓,並將此控制液壓加在1-2擋、2-3擋、3-4擋三個換擋閥(變速閥)的一端,當節氣門開度變大時,加速踏板控制液壓升高;二是速控調壓閥(又稱調速器),作用是根據車速產生由車速控制的液壓,並將此速控液壓加在各換擋閥的另一端,車速增大時,速控液壓增大。換擋閥即根據以上兩參數變換擋位。在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中,節氣門開度和車速這兩個參數分別由節氣門位置感測器和車速感測器採集成電信號,送至電腦,電腦則通過電磁閥操縱換擋閥使之自動變換擋位。
換擋時刻控制部分主要是換擋閥,在電子控制自動變速器中,換擋閥根據電子控制器確定的換擋點及換擋信號工作,進行自動換擋。
換擋品質控制機構的作用是控制換擋過程,使升降擋更加平穩、柔和、無沖擊,防止產生大的動載荷。一般是在液壓通道上增加蓄能減振器、緩沖閥、定時閥、執行力調節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