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製作pm2.5檢測儀
1 DIY PM25 檢測儀的電路板硬體(軟體也燒進去了)。
2 PM2.5感測器的選擇.
3 開源全部設計文件(原理圖, PCB, 源代碼),更換DART感測器可測量甲醛.
很簡單, 我自己設計了軟硬體, 然後用亞克力組裝了下,好看很多了。 下圖,是我設計的兩個版本。
AntiJS(懟奸商) V1.0:右邊的那個, 很大很醜是吧,沒關系,俺自己用來調試的,帶WIFI 模塊和RF 射頻, 打算用來調試APP軟體的。這個電路板(好像)還有 9 塊樣品,有需要的可以私信答主,都焊接好啦,拿過來就能用,不帶WIFI模塊和RF射頻。
使用攀藤的PM2.5 激光感測器 PMS5003(只測量PM2.5), 或者 PMS5003S(還可以測量甲醛的加強版)。這兩款對於PM2.5的測量精度沒什麼區別, 只是PMS5003S 可以測量甲醛。
另外這個硬體還直接兼容 DART(達特) 甲醛感測器,換上甲醛感測器就能用啦。
功能:
1) 顯示 PM2.5, PM10濃度, 其中PM10 濃度是包括PM2.5的了。 比如 PM2.5濃度
30 ug/m3的話, PM10 濃度 35 ug/m3, 那麼PM10濃度是包括了 PM2.5的30ug/m3的濃度了。
2) PM2.5, PM10 粒子計數.
3)空氣質量指數顯示和LED指示 (V1.2 版本已經換成RGB 彩燈指示) , AQI CN 和AQI US標准。如圖2, 紅框里的是屏幕顯示的內容。 每次看這標准,以及國人的空氣質量意識,真得感謝「可惡」的美帝國主義。
4 ) 更換感測器即可測量甲醛,感測器更換為PMS5003S,可以測量PM2.5和甲醛濃度。 不過這感測器很貴,X寶220元一個,不包郵。
感測器更換為DART 最新出的Formaldehyde sensor mole(甲醛模塊,採用DART的感測器核心,采樣處理國內設計),可以測量甲醛,解析度0.001PPM, 測量范圍0.03 PPM - 2 PPM。以往的DART 甲醛感測器出來的是電流信號,還要再設計精密的模擬采樣電路,誤差會大很多。這個直接出來的就是測量結果啦。
⑵ PM2.5檢測儀一般什麼品牌比較好,價格一般是多少
環境污染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蠻大的,入手一個PM2.5檢測儀是挺有必要的,市面上的空氣檢測儀品牌很多,價格高的800多便宜的也就200到300元。經常有人問家用空氣質量檢測儀多少錢之類的問題,充分說明大家對這些問題很關注,當然也屬於盲區。
PM2.5空氣質量檢測儀是指專用於測量空氣中PM2.5(可入肺顆粒物)數值的專用檢測儀器。適用於公共場所環境、大氣環境和室內空氣的測定,還可用於空氣凈化器凈化效率的評價分析。pm2.5檢測儀有很多種類,一般室內家用的可以選擇手持pm2.5檢測儀,
要說家用空氣檢測儀是否靠譜,得從它的內部元件說起:空氣質量檢測儀的核心部件是氣體感測器,感測器的優劣直接導致氣體檢測結果是否精準。什麼品牌的檢測儀才靠譜?
對於PM2.5檢測儀來說,感測器決定了產品的工作質量及效果。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檢測感測器主要是紅外線探頭與激光探頭兩大類。普通紅外灰塵感測器的原理是採用可見紅外光,對1微米以下的顆粒物尤其是濃度較低的時候很難產生准確的散射判斷。
同時,紅外線的氣流是被動流通,靠微弱的被動引流氣流肯定數據偏小,並且不夠穩定,這樣無疑使探頭的反應速度變慢,已逐漸被淘汰。現在大家用得比較多的是激光感測器,其波長較短,可獲取單位體積內空氣中0.3-2.5微米直徑顆粒物准確濃度。所以,激光感測器的精準度更高,取樣速度更快。
CW-HAT200&CW-HAT200S賽納威高精度手持式PM2.5檢測儀是專用於測量空氣中PM2.5(可入肺顆粒物)及PM10(可吸入顆粒物)數值的專用檢測儀器。 在應用高靈敏度微型激光感測器技術基礎上,自主開發出的集空氣動力學、數字信號處理、光機電一體化的高科技產品;該儀器具有測試精度高、性能穩定、多功能性強、操作簡單方便的特點,可廣泛適用於公共場所環境及大氣環境的測定 ,還可用於空氣凈化器凈化效率的評價分析。
主要功能特點
直讀實時粉塵濃度,數值方式顯示
創新性電子切割技術
光散射式原理測試精度高
快速響應測試
操作簡單,無需維護
高效大容量鋰電池供電
智能識別自動關機,最大限度節省電量
數據存儲(可選)
⑶ pm2.5檢測儀哪個牌子好
1、貝谷:公司成立於2001年,注冊資本11682萬,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生產、售後服務於一體,是國內最早的家用pm2.5檢測儀品牌,產品系列豐富,該公司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2、博華康生:公司成立於2013年,注冊資本100萬,銷售部位於北京,產品在深圳生產,有PM2.5檢測儀、甲醛檢測儀等產品。
3、博朗通:公司成立於2013年,注冊資本100萬,公司主營醫療器械和信息平台,後開始做空氣檢測儀產品。
4、漢王霾表:漢王集團下屬子公司品牌,OEM貼牌生產,是較早採用激光感測器的空氣檢測儀品牌,擁有漢王的品牌優勢。
5、嵐寶德源:注冊資本10萬,公司位於連雲港,主營測試試劑,尚無研發團隊,無生產實力,OEM貼牌生產,產品外形採用公模。
6、貝立特:注冊資本10萬,位於溫州,主營各種測試儀器,無研發團隊和自營工廠,採用貼牌生產。
7、MC妙創:2013年成立,注冊地在東莞,實際經營地址在上海。主營產業為模具開發,產品主要為多功能空氣檢測儀,可通過APP查看數據,價格偏高,無專利證書、
8、阿格瑞斯:注冊資本30萬,公司位於深圳,採用紅外感測器,產品准確度較差。
9、檢察官:2015年新上市品牌,產品較為粗糙,採用紅外感測器,產品准確度較差。
10、綠之源:東方萬佳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旗下網路品牌,在京東商城銷售,產品多為代工生產,無研發實力,無專利證書。
⑷ 哪家的PM2.5感測器測試精度比較高
粉塵濃度感測器,即用於粉狀材料的回收、過程輸送總量監測、各種燃料鍋爐及其他生產性煙塵的排放監測的感測器產品,其包括紅外和激光兩種種類:紅外粉塵感測器(包括神榮,GE,夏普等品牌)和激光粉塵感測器(包括深圳賽納威,諾方電子,四方光電,攀藤科技等品牌),兩者有很大區別。
首先從價格上激光感測器比紅外普遍價格要高一些。然後從結構上,激光粉塵感測器結構復雜,光源為激光二極體,氣流流動進出一般都有專門設計,采樣空氣通過風扇或鼓風機推動,輸出一般為串口輸出,紅外則相對簡單。功能上激光粉塵感測器檢測數據與專業儀器相比非常接近,數據可信度已經比較高了,而傳統紅外粉塵感測器數據表現差距較大。
CW-76S工地揚塵感測器(粉塵檢測儀)是我們自主研發的集空氣動力學、數字信號處理、光電一體化的高科技產品,主要應用於檢測大氣中的粉塵質量濃度(PM值),適用於建築工地、城市網格化監測、移動監測等領域和場合,是大氣質量檢測系統的核心模塊。其特點如下
檢測對象
PM2.5(0-2mg/m³)
PM10(0-4mg/m³)
TSP(0-10mg/m³)
測量精度
PM2.5:≤±10%(25℃,10~60%RH)
PM10:≤±20%(25℃,10~60%RH)
TSP:≤±20%(25℃,10~60%RH)
輸出解析度
1μg/m³
光 源
激光二極體
氣泵流量
0.6升/分鍾,可根據客戶要求流量定製
工作方式
上電自動運行,運行60s停止X(見下注),之後一直循環。註:X=5s、15s、30s可通過命令選擇,默認X=5s
數據更新
1. 感測器運行時檢測數據每秒內部更新一次,不運行時數據為上次運行時的最後一組數據;
2. 數據被動上傳(主設備需要發命令來讀取數據)
報警方式
狀態指示燈報警、蜂鳴器報警(可選,默認關閉)
輸 出
UART+RS232 或UART+485(Modbus)
功 耗
2W
工作電源
電壓:DC8V-30V(max.100mV ripple)電流:≦250mA
使用壽命
>25000小時50℃(連續使用3年以上)
重 復 性
≤10%(需滿足使用要求建議)
氣泵噪音
<60(dB/A)
環境溫度
工作溫度:-10~60℃,濕度:0~90%RH,儲藏溫度:-20~80℃,濕度:0~90%RH
外形尺寸
139(W)× 122(D)× 46(H)mm
重量
約680g
標准附件
1 pcs 10cm軟管(內徑3mm),4 PCS M5螺絲
⑸ 國內PM2.5檢測儀器是什麼原理
目前測量PM2.5的感測器無非是紅外和激光兩種方法,而激光又分為濁度法和粒子計數(激光切割)法。
紅外法和濁度法:
紅外由於光線強度不夠,只能用濁度法測量。所謂濁度法,就是一邊是發射光線,另一邊接收,空氣越渾濁光線損失掉的能量就越大,由此來判定目前的空氣濁度。
實際上這種方法是不能夠准確測量PM2.5的,甚至光線的發射、接收部分一旦被靜電吸附的粉塵覆蓋,就會直接導致測量不精準。
激光法和粒子計數法:
相關的論文很多,就是激光散射的方法,並不是直接測量濁度,這一類的感測器共同的特點就是離不開風扇(或者用泵吸),因為這種方法空氣如果不流動是測量不到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的,而且通過數學模型可以大致推算出經過感測器氣體的例子直接大小,空氣流量等,經過復雜的數學演算法,最終得到比較真實的PM2.5數值,這一類感測器是激光散射,對靜電吸附的灰塵免疫,當然如果用灰塵吧感測器堵死了,自然也不可能測到。
缺點是激光的壽命較短,如果連續運行的話基本上也就一年多的壽命而已,這還是廠家優化演算法之後能夠達到的壽命,但在絕大多數場合已經夠用了,而且如果不連續運行,激光的壽命還能夠更長。
賽納威CW-76S工地揚塵感測器(粉塵檢測儀)是集空氣動力學、數字信號處理、光電一體化的高科技產品,主要應用於檢測大氣中的粉塵質量濃度(PM值),適用於建築工地、城市網格化監測、移動監測等領域和場合,是大氣質量檢測系統的核心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