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是怎樣的有什麼優點
汽車傳動系統的總體布置主要是根據發動機與驅動車輪的位置劃分的,一般有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和發動機前置全輪驅動等。
發動機前置的優點是操縱性好、發動機散熱性好;發動機後置的優點是乘客艙發動機運轉雜訊小、空氣污染小。驅動輪的布置主要是考慮整車的驅動能力及加速能力,即負荷較大的車輪為驅動輪。
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簡稱前置後驅,英文簡稱FR。發動機布置在汽車前部,動力經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驅動橋,最後傳到驅動車輪,使汽車行駛。這種布置形式應用廣泛,適用於除越野汽車外的各類汽車,如大多數的貨車、部分乘用車和部分客車都採用這種布置形式。
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簡稱前置前驅,英文簡稱FF。發動機布置在汽車前部,動力經離合器、變速器、前驅動橋,最後傳到前驅動車輪,使汽車行駛。這種布置形式在變速器與驅動橋之間省去了萬向傳動裝置,使結構簡單緊湊,整車質量小,高速行駛時操縱穩定性好。大多數乘用車採用這種布置形式,但這種布置形式的乘用車爬坡性能差,豪華乘用車一般不採用,而是採用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的布置形式。
根據發動機布置的方向可分為發動機前橫置前輪驅動和發動機前縱置前輪驅動。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簡稱後置後驅,英文簡稱RR。發動機前置全輪驅動簡稱全輪驅動,英文簡稱XWD。
② 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有哪些
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有前置前區,前置後驅,中置後驅,後置後驅,全輪驅動。
③ 汽車傳動系有幾種布置形式 各有什麼特點
1、前置後驅。
即發動機前置、後輪驅動,這是一種傳統的布置型式。優點是附回著力大答易獲得足夠的驅動力,整車的前後重量比較均衡,操控穩定性較好。缺點是傳動部件多、傳動系統質量大,貫穿乘坐艙的傳動軸占據了艙內的地台空間。
2、後置後驅。
即發動機後置、後輪驅動。優點是使前軸不易過載,並能更充分地利用車箱面積,可有效地降低車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車中部地板下的空間安置行李,也有利於減輕發動機的高溫和雜訊對駕駛員的影響。缺點是發動機散熱條件差,行駛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駕駛員察覺。
3、前置前驅。
即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優點是操縱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缺點是上坡時汽車質量後移,使前驅動輪的附著質量減小,驅動輪易打滑;下坡制動時則由於汽車質量前移,前輪負荷過重,高速時易發生翻車現象。
4、中置後驅。
即發動機中置、後輪驅動。優點是軸荷分配均勻,具有很中性的操控特性。缺點是發動機佔去了座艙的空間,降低了空間利用率和實用性,因此MR大都是追求操控表現的跑車。
5、四輪驅動。
優點是四個車輪均有動力,地面附著率最大,通過性和動力性好。
④ 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方案有哪些
你好,按發動機 相對於各總成的位置,汽車傳動系有下列幾種布置形式:
1)發動機 前置後輪驅動(FR):Front-engine Rear-drive
·特點:是傳統的布置形式,大多數貨車、部分轎車和客車採用。
2)發動機 前置前輪驅動(FF):Front-engine Front-drive
·特點:是在轎車上逐漸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結構緊湊、減小轎車的質量、降低地板的高度、改善高速時的操縱穩定性等優點。
3)發動機 中置後輪驅動(MR) Middle-engine Rear-drive
·特點:是目前大多數運動型轎車和方程式賽車所採用的布置形式。
4)發動機 後置後輪驅動(RR): Rear-engine Rear-drive
·特點:目前大、中型客車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內雜訊、有利於車身內部布置等優點。
5)全輪驅動(nWD) 4Wheel Drive
·特點:有多個驅動橋,在變速器後加了一個分動器,其作用是把變速器輸出的動力經幾套萬向傳動裝置分別傳給所有的驅動橋,並可以進一步降速增扭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⑤ 汽車傳動系統常見五種布置形式
汽車傳動系統的布置形式
汽車發動機的動力經傳動系統傳動而驅使汽車運動。一般來說汽車有前、後兩排車輪, 其中直接由發動機驅動轉動, 從而推動(或拉動)汽車前進的車輪即是驅動輪。按照驅動輪的數量, 可分為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兩大類;根據發動機在汽車中的位置以及驅動輪的位置, 兩輪驅動又分為前置前驅(FF)、前置後驅(FR)、後置後驅(RR)和中置後驅(MR)等四種形式。四輪驅動也可以分為三種形式:全時四輪驅動(Full-Time)、分時四輪驅動(Part-Time)和適時四輪驅動(Real-Time)。目前, 在轎車最常用的驅動方式是前置前驅、前置後驅和全時四輪驅動三種形式。
一、前置前驅:發動機前置、前輪驅動。
這種形式操縱機構簡單、發動機散熱條件好,主要應用於發動機排量在2.5L以下的乘用車上,且一般都將發動機橫置,與設計緊湊的變速驅動橋相連。
優點:
1.省略傳動軸裝置,減輕了車重,結構比較緊湊;
2.有效地利用了發動機室的空間,駕駛室內空間較為寬敞,並有利於降低地板高度,提高乘坐舒適性;
3.發動機靠近驅動輪,動力傳遞效率高,燃油經濟性好;
4.發動機等總成前置,增加了前軸負荷,提高了轎車高速行駛時的操縱穩定性和制動時的方向穩定性;
5.簡化了後懸架系統;
6.在積雪或易滑路面上行駛時,靠前輪牽拉車身,有利於保證方向穩定性;
7.汽車散熱器布置在汽車前部,散熱條件好,發動機可得到足夠的冷卻;
8.行李箱布置在汽車後部,有足夠大的行李箱空間。
缺點:
1.啟動、加速或爬坡時,前輪負荷減少,導致牽引力下降;
2.前橋既是轉向橋,又是驅動橋,結構及工藝復雜,製造成本高、維修保養困難;
3.前橋負荷較後軸重,並且前輪又是轉向輪,故前輪工作條件惡劣,輪胎壽命短;
⑥ 汽車動力傳遞的線路中間要經過哪些裝置
汽車一般由發動機、底盤、車身和電氣設備等四個基本部分組成。一.汽車發動機:發動機是汽車的動力裝置。由2大機構5大系組成:曲柄連桿機構;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冷卻系;潤滑系;點火系;起動系.1.冷卻系: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熱器、風扇、節溫器、水溫表和放水開關組成。汽車發動機採用兩種冷卻方式,即空氣冷卻和水冷卻。一般汽車發動機多採用水冷卻。2.潤滑系:發動機潤滑系由機油泵、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油道、限壓閥、機油表、感壓塞及油尺等組成。3.燃料系:汽油機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濾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氣濾清器、進排氣歧管等組成。二.汽車的底盤:底盤作用是支承、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發動機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傳動系、行駛系、轉向系和制動系四部分組成。1.傳動系:汽車發動機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經濟性。主要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節、傳動軸和驅動橋等組成。離合器:其作用是使發動機的動力與傳動裝置平穩地接合或暫時地分離,以便於駕駛員進行汽車的起步、停車、換檔等操作。變速器:由變速器殼、變速器蓋、第一軸、第二軸、中間軸、倒檔軸、齒輪、軸承、操縱機構等機件構成,用於汽車變速、變輸出扭矩。/z&K1ww$L2.行駛系:由車架、車橋、懸架和車輪等部分組成。行駛系的功用是:a.接受傳動系的動力,通過驅動輪與路面的作用產生牽引力,使汽車正常行駛;b.承受汽車的總重量和地面的反力;c.緩和不平路面對車身造成的沖擊,衰減汽車行駛中的振動,保持行駛的平順性;d.與轉向系配合,保證汽車操縱穩定性。3.轉向系:汽車上用來改變或恢復其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稱為汽車轉向系統。轉向系統的基本組成a.轉向操縱機構主要由轉向盤、轉向軸、轉向管柱等組成。b.轉向器將轉向盤的轉動變為轉向搖臂的擺動或齒條軸的直線往復運動,並對轉向操縱力進行放大的機構。轉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車車架或車身上,轉向操縱力通過轉向器後一般還會改變傳動方向。c.轉向傳動機構將轉向器輸出的力和運動傳給車輪(轉向節),並使左右車輪按一定關系進行偏轉的機構。4.制動系: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統稱為制動系統。其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道路條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制動系分類:a.按制動系統的作用制動系統可分為行車制動系統、駐車制動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制動系統等。用以使行駛中的汽車降低速度甚至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行車制動系統;用以使已停駛的汽車駐留原地不動的制動系統則稱為駐車制動系統;在行車制動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汽車仍能實現減速或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應急制動系統;在行車過程中,輔助行車制動系統降低車速或保持車速穩定,但不能將車輛緊急制停的制動系統稱為輔助制動系統。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b.按制動操縱能源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伺服制動系統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液壓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人力和發動機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c.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a.制動操縱機構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以及制動輪缸和制動管路。b.制動器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制動力)的部件。汽車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摩擦制動器。它有鼓式制動器和盤式制動器兩種結構型式。三.汽車車身:車身安裝在底盤的車架上,用以駕駛員、旅客乘坐或裝載貨物。轎車、客車的車身一般是整體結構,貨車車身一般是由駕駛室和貨箱兩部分組成。。汽車車身結構主要包括:車身殼體(白車身)、車門、車窗、車前鈑製件、車身內外裝飾件和車身附件、座椅以及通風、暖氣、冷氣、空氣調節裝置等等。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車箱和其它裝備。1.車身殼體(白車身)是一切車身部件的安裝基礎,通常是指縱、橫梁和支柱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與它們相連接的鈑件共同組成的剛性空間結構。客車車身多數具有明顯的骨架,而轎車車身和貨車駕駛室則沒有明顯的骨架。車身殼體通常還包括在其上敷設的隔音、隔熱、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塗層。2.車門通過鉸鏈安裝在車身殼體上,其結構較復雜,是保證車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部件。鈑等。這些鈑制製件形成了容納發動機、車輪等部件的空間。3.車身外部裝飾件主要是指裝飾條、車輪裝飾罩、標志、浮雕式文字等等。散熱器面罩、保險杠、燈具以及後視鏡等附件亦有明顯的裝飾性。4.車內部裝飾件包括儀錶板、頂篷、側壁、座椅等表面覆飾物,以及窗簾和地毯。在轎車上廣泛採用天然纖維或合成纖維的紡織品、人造革或多層復合材料、連皮泡沫塑料等表面覆飾材料;在客車上則大量採用纖維板、紙板、工程塑料板、鋁板、花紋橡膠板以及復合裝飾板等覆飾材料。5.車身附件有:門鎖、門鉸鏈、玻璃升降器、各種密封件、風窗刮水器、風窗洗滌器、遮陽板、後視鏡、拉手、點煙器、煙灰盒等。在現代汽車上常常裝有無線電收放音機和桿式天線,在有的汽車車身上還裝有無線電話機、電視機或加熱食品的微小爐和小型電冰箱等附屬設備。6.車身內部的通風、暖氣、冷氣以及空氣調節裝置是維持車內正常環境、保證駕駛員和乘客安全舒適的重要裝置。座椅也是車身內部重要裝置之一。座椅由骨架、座墊、靠背和調節機構等組成。座墊和靠背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調節機構可使座位前後或上下移動以及調節座墊和靠背的傾斜角度。某些座椅還有彈性懸架和減振器,可對其彈性懸架加以調節以便在駕駛員們不同的體重作用下仍能保證座墊離地板的高度適當。在某些貨車駕駛室和客車車廂中還設置適應夜間長途行車需要的卧鋪。7.為保證行車安全,在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對乘員施加約束的安全帶、頭枕、氣囊以及汽車碰撞時防止乘員受傷的各種緩沖和包墊裝置。按照運載貨物的不同種類,貨車車箱可以是普通欄板式結構、平台式結構、傾卸式結構、閉式車箱、氣、液罐以及運輸散粒貨物(穀物、粉狀物等)所採用的氣力吹卸專用容罐或者是適於公路、鐵路、水路、航空聯運和國際聯運的各種標准規格的集裝箱。四.電氣設備:電氣設備由電源和用電設備兩大部分組成。電源包括蓄電池和發電機;用電設備包括發動機的起動系、汽油機的點火系和其它用電裝置。1.蓄電池:蓄電池的作用是供給起動機用電,在發動機起動或低速運轉時向發動機點火系及其他用電設備供電。當發動機高速運轉時發電機發電充足,蓄電池可以儲存多餘的電能。蓄電池上每個單電池都有正、負極柱。2.起動機:其作用是將電能轉變成機械能,帶動曲軸旋轉,起動發動機。起動機使用時,應注意每次起動時間不得超過5秒,每次使用間隔不小於10-15秒,連續使用不得超過3次。若連續起動時間過長,將造成蓄電池大量放電和起動機線圈過熱冒煙,極易損壞機件。
⑦ 純電動汽車動力布置有哪些形式
電動汽車的結構布置各式各樣,比較靈活,概括起來分為純電動汽車電動機中央驅動和電動輪驅動兩種形式。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將內燃機換成電動機及其相關器件,用一台電動機驅動左右兩側的車輪。
電動輪驅動形式的機械傳動裝置的體積與質量較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的大大減小,效率顯著提高,代價是增加了控制系統的復雜程度與成本。
純電動汽車採用電動機中央驅動形式,直接借用了內燃機汽車的驅動方案,由發動機前置前驅發展而來,由電動機、離合器、變速箱和差速器組成。用電驅動裝置替代了內燃機,通過離合器將電動機動力與驅動輪進行連接或動力切斷,變速箱提供不同的傳動比以變更轉速—功率曲線匹配的需要,差速器實現轉彎時兩車輪不同車速的行駛。
純電動汽車採用雙電動機電動輪驅動方式,機械差速器被兩個牽引電動機所代替,兩個電動機分別驅動各自車輪,轉彎時通過電子差速控制以不同車速行駛,省掉了機械變速器。
純電動汽車所獨有的以蓄電池作能量源的一種結構,蓄電池可以布置在上的四周,也可以集中布置在車的尾部或者布置在底盤下面。所選用的蓄電池應該能提供足夠高的比能量和比功率,並且在車輛制動時能回收再生制動能量。具有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動力電池對純電動汽車的加速性和爬坡能力。
為了解決一種蓄電池不能同時滿足對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這個問題,可以在純電動汽車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蓄電池,其中一種能提供高比能量,另外一種提供高比功率。兩種電池作混合能量源的基本結構,這兩種結構不僅分開了對比能量和比功率的要求,而且在汽車下坡或制動時可利用蓄電池回收能量。
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不僅能以壓縮氫氣、液態氫或金屬氫化物的形式儲存,還可以由常溫的液態燃料如甲醇或汽油隨車產生。一個帶小型重整器的純電動汽車的結構,燃料電池所需的氫氣由重整隨車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