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二氧化硫的製取裝置作用

二氧化硫的製取裝置作用

發布時間:2023-11-01 18:25:08

❶ 二氧化硫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探究其制備方法和性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1)實驗室中用圖1中裝置測定SO2

(1)①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打開分液漏鬥上口的活塞,旋開分液漏斗的旋塞,慢慢滴加,
故答案為:打開分液漏鬥上口的活塞,旋開分液漏斗的旋塞,慢慢滴加;
②為確保實驗的准確度,要保證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量的測定準確,當停止通入SO2,熄滅酒精燈後,需要繼續通一段時間的氧氣,可以讓裝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充分被後面的裝置吸收,
故答案為:使殘留在裝置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被充分吸收;
③裝置D增加的質量為mg,說明生成三氧化硫的質量是mg,則轉化成三氧化硫的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為:

mg
80g/mol
=
m
80
mol,裝置E中產生白色沉澱為硫酸鋇,根據質量守恆,則吸收的二氧化硫的物質的量為:
ng
233g/mol
=
n
233
mol,
所以二氧化硫的轉化率為:
m
80
m
80
+
n
233
×100%,
故答案為:
m
80
m
80
+
n
233
×100%;
(2)①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可以和最低價的硫化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淡黃色的沉澱S,
故答案為:試管a中出現淡黃色渾濁;
②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澱生成,可能是氯水中的氯離子產生的作用,該方法不合理;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品紅溶液,紅色褪去,可以是氯水中含有的漂白性物質次氯酸起的作用,該方案不合理;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澱,證明溶液匯總出現硫酸根離子,是二氧化硫在酸性環境下和氯水反應生成的,即SO2+Cl2+2H2O=4H++SO42-+2Cl-,該方法合理,
故答案為:Ⅲ;SO2+Cl2+2H2O=4H++SO42-+2Cl-
③將二氧化硫通入到盛有氫氧化鈉的試管c中,所得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恆:c(Na+)+c(H+)=2c(SO32-)+c(HSO3-)+c(OH-),溶液顯示中性,所以c(H+)=c(OH-),則:c(Na+)=2c(SO32-)+c(HSO3-),
故答案為:2c(SO32-)+c(HSO3-).

❷ 二氧化硫的實驗室製法

實驗室的二氧化硫製法用亞硫酸鈉與濃硫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硫:

Na₂SO₃+H₂SO₄=Na₂SO₄+SO₂(g)+H2O;

或用銅與濃硫酸加熱反應得到二氧化硫:

Cu+H₂SO₄(濃)=加熱=CuSO4+SO₂(g)+H₂O;

實驗最後的尾氣處理,通入氫氧化鈉溶液 2NaOH+SO₂=Na₂SO₃+H₂O。

注意由於SO₂易溶於水,所以應選用濃H₂SO₄和Na₂SO₃(s)反應,反應是在固體和液體之間, Na₂SO₃(s)為粉末狀,為控制反應速率,濃H₂SO₄應從分液漏斗中逐滴滴下。

濃鹽酸是不能採用的,因為其中含有大量的水(常溫常壓下,質量分數最大的濃鹽酸為45%的濃鹽酸),否則會有大量的SO₂(溶解在水中.

8.0mol·L-1的濃H₂SO₄(即質量分數為98%的濃H₂SO₄)也不能採用,因為其中缺少水分,硫酸並未電離,仍以分子形式存在,而Na₂SO₃(s)與H₂SO₄的反應是在H₂SO₄電離成離子的狀態下才能順利進行的.故通常採用體積比為1∶1的濃H₂SO₄.

(2)二氧化硫的製取裝置作用擴展閱讀:

SO₂是一個V型的分子,硫原子的氧化態為+4,形式電荷為0,被5個電子對包圍著,因此可以描述為超價分子。從分子軌道理論的觀點來看,可以認為這些價電子大部分都參與形成S-O鍵。

SO₂中的S-O鍵長(143.1 pm)要比一氧化硫中的S-O鍵長(148.1 pm)短,而O₃中的O-O鍵長(127.8 pm)則比氧氣O₂中的O-O鍵長(120.7 pm)長。SO₂的平均鍵能(548 kJ mol−1)要大於SO的平均鍵能(524 kJ mol−1)。

而O₃的平均鍵能(297 kJ mol−1)則小於O₂的平均鍵能(490 kJ mol−1)。這些證據使化學家得出結論:二氧化硫中的S-O鍵的鍵級至少為2,與臭氧中的O-O鍵不同,臭氧中的O-O鍵的鍵級為1.5。

SO₂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可以與水作用得到二氧化硫水溶液,即「亞硫酸」(中強酸),與鹼反應形成亞硫酸鹽和亞硫酸氫鹽。以與氫氧化鈉的反應為例,產物是亞硫酸鈉還是亞硫酸氫鈉,取決於二者的用量關系。

SO₂中的硫元素的化合價為+4價,為中間價態,既可升高,也可下降。所以SO2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但以還原性為主。

SO₂的還原性較強,可被多種氧化劑(如O2、Cl2、Br2、HNO3、KMnO4等)氧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氧化硫

❸ 製取二氧化硫的裝置圖cu

C 分 析: A. Cu和濃H2SO4反應製取少量的SO2氣體需要加熱,因此圖1裝置不能原因製取該氣專體,錯誤;屬B. 灼燒Al(OH)3應該在坩堝中進行,不能在蒸發皿中,錯誤;C.濃硫酸有吸水性、脫水性和強氧化性,可以將蔗糖脫水碳化,將C氧化產生CO2,而其本身被還原為SO2 SO2有漂白性,可以是品紅溶液褪色,也具有還原性,能夠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為硫酸,而使溶液褪色,因此該裝置可以用於檢驗濃硫酸與蔗糖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硫,正確;D.用乙醇、乙酸和濃硫酸混合加熱製取乙酸乙酯,為了便於將產生的乙酸乙酯和揮發產生的乙酸、乙醇分離,減少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應該把導氣管通到Na2CO3溶液的液面以上,錯誤。 考點: 考查實驗裝置及實驗操作的正誤判斷的知識。

❹ 如圖裝置為銅跟濃硫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硫的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1)檢驗此裝置A、B部分氣密性的操

(1)將分液漏斗活塞和K關閉,然後加熱圓底燒瓶,若裝置B中長頸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說明A、B兩處的氣密性良好,否則氣密性較差,
故答案為: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及K處的活塞,用酒精燈微熱燒瓶;若長頸漏斗中的液面上升,說明A、B兩處的氣密性良好;
(2)燒瓶中銅在加熱條件下與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氣體、硫酸銅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

.

❺ 二氧化硫 實驗室制備方法及實驗裝置

用品:圓底燒瓶(250ml)、玻璃導管、滴液漏斗、雙孔塞、集氣瓶、玻璃片、量筒、玻璃棒。亞硫酸鈉、濃H2SO4、氨水、大燒杯、品紅溶液、紅色鮮花、藍色石蕊試液。

原理:實驗室里一般用銅跟濃H2SO4或強酸跟亞硫酸鹽反應,製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跟水化合生成亞硫酸,很不穩定,易分解。二氧化硫還能跟某些有色物質化合生成無色物質,具有漂白性。

准備和操作:

1.二氧化硫的製取亞硫酸鹽跟H2SO4反應可製得較純的二氧化硫。例如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在一個250毫升的圓底燒瓶里盛亞硫酸鈉14克,分液漏斗里盛濃H2SO4,裝置如圖7-70所示。(見圖)
實驗開始時,將濃H2SO4逐滴加入燒瓶里,立即有二氧化硫氣體發生,不需加熱。當亞硫酸鈉全部被酸浸濕而發生氣體的速度減慢時,可以微微加熱,以加速反應的進行。二氧化硫容易跟水反應,所以要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用玻璃棒蘸氨水放在瓶口,如果出現濃厚的白煙,表示二氧化硫已收集滿。二氧化硫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勿使它逸散出來污染空氣。

❻ 制備二氧化硫的裝置和原理

一般來說製取二氧化硫的裝置就是用稀硫酸和硫酸鈉進行化學反應,這樣就會產生出二氧化硫氣體了。這就是它的原理了。

❼ 高中化學實驗制備氣體原理總結

1.常見氣體的製取和檢驗(轉)
⑴氧氣
製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製取方程式——2KClO3 2KCl+3O2↑
裝置——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加熱
檢驗——帶火星木條,復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氣法
⑵氫氣
製取原理——活潑金屬與弱氧化性酸的置換
製取方程式——Zn+H2SO4 === H2SO4+H2↑
裝置——啟普發生器
檢驗——點燃,淡藍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氣法
⑶氯氣
製取原理——強氧化劑氧化含氧化合物
製取方程式——MnO2+4HCl(濃)MnCl2+Cl2↑+2H2O
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
檢驗——能使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先變紅後褪色;
除雜質——先通入飽和食鹽水(除HCl),再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收集——排飽和食鹽水法或向上排氣法
尾氣回收——Cl2+2NaOH=== NaCl+NaClO+H2O
⑷硫化氫
①製取原理——強酸與強鹼的復分解反應
②製取方程式——FeS+2HCl=== FeCl2+H2S↑
③裝置——啟普發生器
④檢驗——能使濕潤的醋酸鉛試紙變黑
⑤除雜質——先通入飽和NaHS溶液(除HCl),再通入固體CaCl2(或P2O5)(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⑦尾氣回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
⑸二氧化硫
①製取原理——穩定性強酸與不穩定性弱酸鹽的復分解
②製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
④檢驗——先通入品紅試液,褪色,後加熱又恢復原紅色;
⑤除雜質——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⑦尾氣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⑹二氧化碳
①製取原理——穩定性強酸與不穩定性弱酸鹽的復分解
②製取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③裝置——啟普發生器
④檢驗——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⑤除雜質——通入飽和NaHCO3溶液(除HCl),再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⑥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氣法
⑺氨氣
①製取原理——固體銨鹽與固體強鹼的復分解
②製取方程式——Ca(OH)2+2NH4ClCaCl2+NH3↑+2H2O
③裝置——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加熱
④檢驗——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⑤除雜質——通入鹼石灰(除水蒸氣)
收集——向下排氣法
⑻氯化氫
①製取原理——高沸點酸與金屬氯化物的復分解
②製取方程式——NaCl+H2SO4Na2SO4+2HCl↑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
④檢驗——通入AgNO3溶液,產生白色沉澱,再加稀HNO3沉澱不溶
⑤除雜質——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⑼二氧化氮
①製取原理——不活潑金屬與濃硝酸的氧化—還原;
②製取方程式——Cu+4HNO3===Cu(NO3)2+2NO2↑+2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或用大試管,錐形瓶)
④檢驗——紅棕色氣體,通入AgNO3溶液顏色變淺,但無沉澱生成
⑤收集——向上排氣法
⑥尾氣處理——3NO2+H2O===2HNO3+NO
NO+NO2+2NaOH===2NaNO2+H2O
⑩一氧化氮
①製取原理——不活潑金屬與稀硝酸的氧化—還原;
②製取方程式——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或用大試管,錐形瓶)
④檢驗——無色氣體,暴露於空氣中立即變紅棕色
⑤收集——排水法
⑾一氧化碳
①製取原理——濃硫酸對有機物的脫水作用
②製取方程式——HCOOHCO↑+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
④檢驗——燃燒,藍色火焰,無水珠,產生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⑤除雜質——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⑥收集——排水法
⑿甲烷
①製取方程式——CH3COONa+NaOH CH4↑+Na2CO3
②裝置——略微向下傾斜的大試管,加熱
③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
⒀乙烯
①製取原理——濃硫酸對有機物的脫水作用
②製取方程式——CH3CH2OH CH2=CH2↑+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加熱
④除雜質——通入NaOH溶液(除SO2,CO2),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收集——排水法
⒁乙炔
①製取原理——電石強烈吸水作用
②製取方程式——CaC2+2H2OCa(OH)2+CH CH↑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或用大試管,錐形瓶)
④檢驗——無色氣體,能燃燒,產生明亮的火焰,並冒出濃的黑煙
⑤除雜質——通入硫酸銅溶液(除H2S,PH3),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氣法
2.一些快速製法(即無需加熱)(手打版)
1.O2 2H2O2=催化劑MnO2==2H2O+O2
2Na2O2 + 2H2O = 4Na+ + 4OH- +O2
2.Cl2 KMnO4與濃鹽酸
16HCl+2KMnO4=2KCl+2MnCl2+8H2O+5Cl2
3.HCl 將濃硫酸逐滴加入濃HCl中
4.NH3 將CaO或者Ca(OH)2或者NaOH(皆為固體)加入濃氨水 加氧化鈣是利用其與水反應消耗水且放熱 加Ca(OH)2或者NaOH利用其與水反應放熱
5.H2 NaH+H20→NaOH+H2↑(較少考,但03年上海考過)

❽ 制備SO2的發生裝置是為什麼不用長頸漏斗

二氧化硫(化學式SO2)是最常見、最簡單的硫氧化物。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發時會噴出該氣體,在許多工業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硫。由於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元素,因此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於水中,會形成亞硫酸。若把亞硫酸進一步在PM2.5存在的條件下氧化,便會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這就是對使用這些燃料作為能源的環境效果的擔心的原因之一。

二氧化硫為無色透明氣體,有刺激性臭味。 溶於水、乙醇和二乙醚。

液態二氧化硫比較穩定,不活潑。氣態二氧化硫加熱到2000℃不分解。不燃燒,與空氣也不組成爆炸性混合物。無機化合物如溴、三氯化硼、二硫化碳、三氯化磷、磷醯氯、氯化碘以及各種亞硫醯氯化物都可以任何比例與液態二氧化硫混合。鹼金屬鹵化物在液態二氧化硫中的溶解度按碘離子>溴離子>氯離子的次序減小。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硫酸鹽等多數不溶於液態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個彎曲的分子。

在常溫下,潮濕的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析出硫。在高溫及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可被氫還原成為硫化氫,被一氧化碳還原成硫。強氧化劑可將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僅在催化劑存在時,氧氣才能使二氧化硫氧化為三氧化硫。具有自燃性,無助燃性。液態二氧化硫能溶解如胺、醚、醇、苯酚、有機酸、芳香烴等有機化合物,多數飽和烴不能溶解。有一定的水溶性,與水及水蒸氣作用生成有毒及腐蝕性蒸氣。

二氧化硫化學性質極其復雜,不同的溫度可作為非質子溶劑、酸、還原劑、氧化劑、氧化還原試劑等各種作用。液態二氧化硫還可作自由基接受體。如在偶氮二異丁腈自由基引發劑存在下與乙烯化合物反應得到聚碸。液態二氧化硫在光照下,可與氯和烷烴進行氯磺化反應,在氧存在下生成磺酸。液態二氧化硫在低溫表現出還原作用,但在300℃以上表現出氧化作用。

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紅溶液和其它一些色素褪色,加熱後顏色還原,因為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與色素反應生成無色的不穩定的化合物,破壞了起到色素起顯色作用的對醌式,加熱時,該化合物分解,恢復原來顏色,所以二氧化硫的漂白又叫暫時性漂白。

二氧化硫還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實驗室里,常常用亞硫酸鈉和稀硫酸製取二氧化硫。

製取原理——強酸制弱酸。

製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但不能用啟普發生器和長頸漏斗,啟普發生器適用於塊狀固體和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而亞硫酸鈉易溶於水,且是粉末狀或片晶狀,加到啟普發生器裡面後,就會從縫隙中漏到長頸漏斗底部,反應就無法控制了。

檢驗——先通入品紅試液,褪色,加熱後恢復紅色。

除雜質——通入濃硫酸,除水蒸氣。

收集——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尾氣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❾ 實驗室中製取二氧化硫

①製取原理——穩定性強酸與不穩定性弱酸鹽的復分解
②製取方程式——Na2SO3+H2SO4=== Na2SO4+SO2↑+H2O
③裝置——分液漏斗,圓底燒瓶
④檢驗——先通入品紅試液,褪色,後加熱又恢復原紅色;
⑤除雜質——通入濃H2SO4(除水蒸氣)
⑥收集——向上排氣法
⑦尾氣回收——SO2+2NaOH=== Na2SO3+H2O
二氧化硫(化學式SO2是最常見的硫氧化物。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火山爆發時會噴出該氣體,在許多工業過程中也會產生二氧化硫。由於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燒時會生成二氧化硫。當二氧化硫溶於水中,會形成亞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二氧化硫進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劑存在下,便會迅速高效生成硫酸。這就是對使用這些燃料作為能源的環境效果的擔心的原因之一。
物理性質
二氧化硫為無色透明氣體,
二氧化硫的三種共振結構
有刺激性臭味。 溶於水、乙醇和乙醚。
液態二氧化硫比較穩定,不活潑。氣態二氧化硫加熱到2000℃不分解。不燃燒,與空氣也不組成爆炸性混合物。
無機化合物如溴、三氯化硼、二硫化碳、三氯化磷、磷醯氯、氯化碘以及各種亞硫醯氯化物都可以任何比例與液態二氧化硫混合。鹼金屬鹵化物在液態二氧化硫中的溶解度按I->Br->Cl-的次序減小。金屬氧化物、硫化物、硫酸鹽等多數不溶於液態二氧化硫。
化學性質
在常溫下,潮濕的二氧化硫與硫化氫反應析出硫。在高溫及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可被氫還原成為硫化氫,被一氧化碳還原成硫。強氧化劑可將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僅在催化劑存在時,氧氣才能使二氧化硫氧化為三氧化硫。具有自燃性,無助燃性。液態二氧化硫能溶解如胺、醚、醇、苯酚、有機酸、芳香烴等有機化合物,多數飽和烴不能溶解。有一定的水溶性,與水及水蒸氣作用生成有毒及腐蝕性蒸氣。
二氧化硫化學性質極其復雜,不同的溫度可作為非質子溶劑、路易氏酸、還原劑、氧化劑、氧化還原試劑等各種作用。液態二氧化硫還可作自由基接受體。如在偶氮二異丁腈自由基引發劑存在下與乙烯化合物反應得到聚碸。液態二氧化硫在光照下,可與氯和烷烴進行氯磺化反應,在氧存在下生成磺酸。液態二氧化硫在低溫表現出還原作用,但在300℃以上表現出氧化作用。
二氧化硫可以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後顏色還原,因為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與被漂白物反應生成無色的不穩定的化合物,破壞了起到品紅中起發色作用的對醌式,加熱時,該化合物分解,恢復原來顏色,所以二氧化硫的漂白又叫暫時性漂白。

❿ 二氧化硫 實驗室制備方法及實驗裝置

實驗室制備實驗室通常用亞硫酸鈉與濃硫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SO2(g)+H2O
或用銅與濃硫酸加熱內反應
Cu+2H2SO4=△=CuSO4+SO2(g)+2H2O
尾氣處容理:通入氫氧化鈉溶液
2NaOH+SO2=Na2SO3+H2O;
制氣裝置是用固體粉末與液體反應製取氣體的儀器裝置(參看《初中卷》使用固體和液體葯品制備氣體的儀器裝置).
二氧化硫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收集二氧化硫是用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與二氧化硫的製取裝置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跪著上下拉伸的健身器材叫什麼 瀏覽:477
玩抖音需要什麼設備拍視頻 瀏覽:533
新設備登陸qq怎麼跳過驗證 瀏覽:235
設備維修如何執行5s 瀏覽:507
在化學儀器中有什麼可以直接加熱 瀏覽:356
甲烷和氯氣反應的實驗裝置 瀏覽:905
什麼人適合用超聲波 瀏覽:216
汕頭市通協五金製品有限公司招聘 瀏覽:800
單製冷雙循環什麼意思 瀏覽:697
網路鄰居怎麼顯示設備 瀏覽:123
廚房設備有哪些種類 瀏覽:27
菠蘿儀表盤上的兩個代表什麼 瀏覽:731
閥門形式指的是什麼意思 瀏覽:715
機床軟體過熱是什麼情況 瀏覽:575
中壓自動切換控制裝置 瀏覽:48
空調不製冷為什麼還有臭味 瀏覽:945
直線軸承小開口是什麼意思 瀏覽:445
北京優良軸承價格如何計算 瀏覽:138
暖氣開關閥門s和t怎麼關 瀏覽:619
奧啟盛機械工業上海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56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