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右圖是某同學在實驗室中製取Cl2的裝置圖:(1)該裝置中的錯誤之處有二,分別是:①______②______(2)
(1)鹽酸易揮發,不能用長頸漏斗,應用分液漏斗盛裝濃鹽酸,圓底燒瓶不專能直接加熱,應屬墊石棉網,
故答案為:使用長頸漏斗;缺少石棉網;
(2)A為制備氯氣的發生裝置,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在加熱條件反應生成氯氣、氯化錳和水,離子方程式中難溶物和氣體應寫成化學式,
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4H++2Cl-
△ | .
❷ 如圖是實驗室制備氯氣並進行一系列相關實驗的裝置(夾持及加熱儀器已略).(1)制備氯氣選用的葯品為固
(1)制備氯氣選用的葯品為固體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MnO2+4HCl(濃) △ | .
❸ 如右圖所示為製取氯氣的實驗裝置:盛放葯品前,怎樣檢驗此裝置的氣密性

❹ 如圖是實驗室製取純凈、乾燥氯氣的實驗裝置.請回答:(1)裝置①的燒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
(1)①是制備氯來氣的發生裝置,依源據實驗室制備氯氣原理和裝置圖分析,是利用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加熱反應生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MnO2+4HCl(濃) MnCl 2+Cl 2↑+2H 2O; 故答案為:MnO 2+4HCl(濃) MnCl 2+Cl 2↑+2H 2O; (2)實驗目的是製取純凈、乾燥氯氣,氯氣比空氣重,裝置④導氣管短進長出,不能收集到純凈的氯氣,故答案為:④; (3)生成的氯氣中含有氯化氫和水蒸氣,通過裝置②吸收氯化氫,通過裝置③吸收水蒸氣,選擇濃硫酸乾燥氯氣,故答案為:濃硫酸,吸收氯氣中的水分; (4)氯氣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氣中,需要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Cl 2+2OH ?=Cl ?+ClO ?+H 2O,故答案為:Cl 2+2OH ?=Cl ?+ClO ?+H 2O.
❺ 如圖是一位同學設計的實驗室製取氯氣的實驗裝置圖.(1)指出這套裝置中存在的錯誤______、______.(2)
(1)該反應需要加熱條件下發生,且氯氣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會倒吸,則圖中錯誤版為缺少酒精燈權、尾氣處理的導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或應利用倒扣的漏斗),故答案為:缺少酒精燈;尾氣處理的導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 (2)氯氣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氣中,則燒杯里裝有氫氧化鈉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環境,發生的反應為Cl2+2NaOH=NaClO+NaCl+H2O, 故答案為:吸收尾氣,防止污染環境;Cl2+2NaOH=NaClO+NaCl+H2O; (3)Cl2通入NaBr溶液中,生成單質溴,並向其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溴易溶於四氯化碳,分層後上層為無色,下層為橙黃色,故答案為:無;橙黃.
❻ (11分)下圖為實驗室製取、檢驗和收集純凈乾燥的氯氣的實驗裝置圖: (1)裝置A的化學方程式為:4HCl(
(1)  MnO 2 (2)無色溶液變成藍色 Cl 2 +2KI=I 2 +2KCl (3)除HCl、濃硫酸、除水蒸氣(4)Cl 2 +2OH - =Cl -- +ClO -- +H 2 O
❼ 實驗室制氯氣的實驗裝置圖如下所示:(1)連接好裝置後,實驗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______;(2)甲中盛有__
(1)該實驗裝置中連接了多個儀器,且氯氣是一種有毒氣體,不避免氯氣泄漏,會污版染空權氣且浪費試劑,所以在實驗前需要檢驗裝置氣密性, 故答案為:檢查裝置氣密性; (2)根據裝置可知甲、乙為凈化和乾燥氯氣的裝置,氯氣因為混有揮發出的HCl氣體,可用飽和食鹽水除去HCl氣體, 故答案為:飽和食鹽水;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 (3)實驗室中,利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在加熱條件下製取氯氣,所以製取的氯氣中含有雜質水蒸氣,氯氣為酸性氣體,可通過濃硫酸吸收水蒸氣得到乾燥純凈的氯氣; 故答案為:濃硫酸;乾燥氯氣; (4)氯氣密度大於空氣,所以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導管插入管底有利於排凈空氣, 故答案為:氯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導管插入管底有利於排凈空氣; (5)氯氣有毒,需要進行尾氣吸收,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所以尾氣吸收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方程式為,2NaOH+Cl2=NaCl+NaClO+H2O, 故答案為:氫氧化鈉溶液(鹼液);2NaOH+Cl2=NaCl+NaClO+H2O.
與右圖所示為製取氯氣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