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化學實驗器材的作用、使用方法
化學實驗常用儀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一、容器與反應器
1、可直接加熱
(1)試管
主要用途:①常溫或加熱條件下,用作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
②收集少量氣體和氣體的驗純。
③盛放少量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可直接加熱,用試管夾夾住距試管口 處。
②試管的規格有大有小。不加熱時,試管內盛放的液體不超過容積的 ,加熱時不超過 。
③加熱前外壁應無水滴;加熱後不能驟冷,以防止試管破裂。
④加熱時,試管口不應對著任何人。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斜。
⑤不能用試管加熱熔融NaOH等強鹼性物質。
(2)蒸發皿
主要用途:①溶液的蒸發、濃縮、結晶。
②乾燥固體物質。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盛液量不超過容積的 。
②可直接加熱,受熱後不能驟冷。
③應使用坩堝鉗取放蒸發皿。
(3)坩堝
主要用途:用於固體物質的高溫灼燒。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把坩堝放在三腳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熱。
②取放坩堝時應用坩堝鉗。
③加熱後可放在乾燥器中或石棉網上冷卻。
④應根據加熱物質的性質不同,選用不同材料的坩堝。
2、墊石棉網可加熱
(1)燒杯
主要用途:①用作固體物質溶解、液體稀釋的容器。
②用作較大量試劑發生反應的容器。
③用於過濾、滲析、噴泉等實驗,用於氣密性檢驗、尾氣吸收裝置、水浴加熱等。
④冷的乾燥的燒杯可用來檢驗氣體燃燒有無水生成;塗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可用來檢驗 氣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常用規格有50mL、100mL、250mL等,但不用燒杯量取液體。
②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杯外壁應無水滴。
③盛液體加熱時,不要超過燒杯容積的 ,一般以燒杯容積的 為宜。
④溶解或稀釋過程中,用玻璃棒攪拌時,不要觸及杯底或杯壁。
(2)燒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試劑量較大而有液體參加的反應容器,常用於各種氣體的發生裝置中。
②蒸餾燒瓶用於分離互溶的、沸點相差較大的液體。
③圓底燒瓶還可用於噴泉實驗。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應放在石棉網上加熱,使其受熱均勻;加熱時,燒瓶外壁應無水滴。
②平底燒瓶不能長時間用來加熱。
③不加熱時,若用平底燒瓶作反應容器,無需用鐵架台固定。
(3)錐形瓶
主要用途:①可用作中和滴定的反應器。
②代替試管、燒瓶等作氣體發生的反應器。
③在蒸餾實驗中,用作液體接受器,接受餾分。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定時,只振盪不攪拌。
②加熱時,需墊石棉網。
3、不能加熱
(1)集氣瓶(瓶口邊緣磨砂)
主要用途:①與毛玻璃片配合,可用於收集和暫時存放氣體。
②用作物質與氣體間反應的反應容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加熱。
②將瓶口與毛玻璃片塗抹一層薄凡士林,以利氣密。
③進行燃燒實驗時,有時需要在瓶底放少量水或細沙。
(2)廣口瓶、細口瓶(瓶頸內側磨砂)
主要用途:①廣口瓶用於存放固體葯品,也可用來裝配氣體發生器(不需要加熱)。
②細口瓶用於存放液體葯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一般不能加熱。
②酸性葯品、具有氧化性的葯品、有機溶劑,要用玻璃塞;鹼性試劑要用橡膠塞。
③對見光易變質的要用棕色瓶。
(3)滴瓶
主要用途:用於存放少量液體,其特點是使用方便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滴管不能平放或倒立,以防液體流入膠頭。
②盛鹼性溶液時改用軟木塞或橡膠塞。
③不能長期存放鹼性試劑。
(4)啟普發生器
主要用途:固—液不加熱制氣體反應的反應器。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不可加熱,也不能用於劇烈放熱的反應。
二、計量儀器
1、粗量儀器
(1)量筒
主要用途:①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其精度可達到0.1mL)。
②通過量取液體的體積測量固體、氣體的體積。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有10mL、25mL、50mL、100mL、200mL、500mL等規格的,量筒規格越大,精確度越低。
②量筒無零刻度。
③量液時,量筒必須放平,視線要跟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2、精密量度儀器
(1)滴定管
主要用途:①准確量取一定體積的液體(可精確到0.01mL)。
②中和滴定時計量溶液的體積。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鹼性試劑;鹼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試劑、具有氧化性的試劑、有機溶劑等。
②使用前要檢驗是否漏水。
(2)容量瓶
主要用途:配製一定體積濃度准確的溶液(如物質的量濃度溶液)。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頸部有一環形標線,瓶上標有溫度和容器,常用規格有50mL、100mL、250mL、500mL等。
②使用前要檢驗是否漏水。
③不用來量取液體的體積。
3、計量器
(1)托盤天平
主要用途:用於粗略稱量物質的質量,其精確度可達到0.1g。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稱量前調「0」點:游碼移零,調節天平平衡。
②稱量時,兩盤墊紙,左物右碼。易潮解、有腐蝕性的葯品必須放在玻璃器皿里稱量。
③稱量後:砝碼回盒,游碼回零。
(2)溫度計
主要用途:用於測量液體或蒸氣的溫度。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①應根據測量溫度的高低選擇適合測量范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
②測量液體的溫度時,溫度計的液泡要懸在液體中,不能觸及容器的底部或器壁。
③蒸餾實驗中,溫度計的液泡在蒸餾燒瓶支管口略下部位。
④不能將溫度計當攪拌棒使用。
三、乾燥儀器
1、乾燥管
主要用途:內裝固體乾燥劑,用於氣體的乾燥或接入容器,防止物質吸收水汽或 等。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球體和細管處一般要墊小棉花球或玻璃絨,以防止細孔被堵塞
②氣體從口徑大的一端進入,從口徑小的一端流出
③用乾燥管之前,務必檢查一下乾燥管是否是通的。
2、乾燥器
主要用途:用於存放乾燥的物質,或使潮濕的物質乾燥。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很熱的物體稍冷後放入。
②開閉器蓋時要水平推動。
③不能使用液體乾燥劑(如濃硫酸),一般用無水氯化鈣或硅膠等。
四、其他常用化學儀器
1、酒精燈
主要用途:化學實驗室中的常用熱源。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盛酒精的量不得超過容積的 ,也不得少於容積的 。
②絕對禁止向燃著的酒精燈中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③熄滅時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滅。
④需要獲得更高的溫度,可使用酒精噴燈。
2、洗氣瓶
主要用途:用以洗滌氣體,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氣體雜質。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使用時要注意氣體的流向,一般為「長進短出」。瓶內加入的液體試劑量以容積的 為宜,不得超過 。
3、漏斗
主要用途:
(1)普通漏斗
①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體。
②用於過濾裝置中。
③用於防倒吸裝置中。
(2)長頸漏斗
①向反應器中注入液體。
②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3)分液漏斗
①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
②向反應器中滴加液體。
③組裝氣體發生裝置。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不能用火直接加熱。
②長頸漏斗下端應插入液面以下。
③分液漏斗使用前需檢驗是否漏水。
(4)玻璃棒
主要用途:常用於攪拌、引流,在溶解、稀釋、過濾、蒸發、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配製等實驗中應用廣泛。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攪拌時避免與器壁接觸。
⑵ 初三化學:自製簡易凈水器各部分(紗布、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鬆棉)的作用是什麼
簡易凈水器的製作
活性炭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可以吸附水中的雜質。飲用水通過活性專炭過濾後,屬能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質,使水質得到明顯改善。
本活動製作一隻簡易凈水器,以達到改善水質的目的。
工具與材料
鑽子,剪刀。
塑料可樂瓶,紗繩,水龍頭套,橡皮管,紗布,橡皮塞,活性炭,ABS膠水,麥飯石,玻璃導管,膠帶紙。
活動過程
1.取一隻塑料可樂瓶,去掉底部硬座,在瓶底用燒紅的鑽子鑽十幾個小孔,瓶口塞上帶玻璃導管的橡皮塞,做成過濾器!
2.另取一隻塑料可樂瓶,剪去帶硬座的部分,在瓶蓋上鑽一小孔,作為出水口,做成盛器。
3.在甲瓶離瓶底15~18cm處塗上3厘米寬的ABS膠水。在乙瓶底部內壁上塗上寬為4cm的ABS膠水。待膠水稍干後,將底部蒙有一層紗布的甲瓶套入乙瓶內,用透明膠帶紙粘住兩瓶銜接處,並用紗繩加固。
4.在甲瓶玻璃導管的一端連接橡皮管,橡皮管的另一端與水龍頭套相連。
5.在甲瓶內裝入500g活性炭,乙瓶內裝入10g麥飯石,並在出水口處蒙一層紗布,簡易凈水器就做成了
⑶ 高中化學常考的實驗裝置的作用
一般高中化學常考的實驗裝置大多都是氣體的乾燥、除雜,以及避免內尾氣的污染,還有就是防止容倒吸、有些生成的物質會影響實驗的結果等等,關鍵得看題意是怎麼問的,你得根據題目,以及相關的化學反應來解答,一般高中化學考這些方面的知識就是為了提升你個人解決一些制備等相關的問題。遇到這種問題要有自信,調理要清晰,思路要正確,一般的高中化學題還是很容易解決的。
祝你學習越來越好!
⑷ 初中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Ⅰ.這些裝置都有其優點,其中發生裝置的圖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
Ⅰ、可根據裝置的特點分析解答,如:發生裝置操作是否簡單,能否控制反應速率,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節約葯品等;
(1)圖2可通過分液漏斗控制液體的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圖3中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容器內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入漏斗,反應停止;
(3)圖4的優點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且可以節約葯品,操作方便;
(4)圖5的優點是可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里,使反應發生和停止;
(5)圖6的優點是打開活塞,固液接觸生成氣體,關閉活塞,U型管內壓強增大,U型管左側液面上升,右邊的下降,與固體分離,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Ⅱ、尾氣處理處置可從是否吸收充分和是否防倒吸進行分析;
(6)圖7中氣體通入液體,可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被充分吸收;
(7)圖8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液面不會上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圖9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9)圖10氣體可充分與液體接觸被充分吸收,尾氣被吸收,引起裝置壓強減小,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不會引起倒吸;
故答案為:Ⅰ、(1)可以控制反應速率;通過控制液滴滴加速度,從而控制反應速率;
(2)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容器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3)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合理均可);通過彈簧夾的開閉控制試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4)操作簡單,可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通過將試管拿出和放入液體里,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
(5)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和停止;通過活塞的開閉控制U型管內壓強,從而使反應隨時發生和停止;
Ⅱ、(6)使氣體充分吸收;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
(7)防止液體倒吸;有漏斗,氣體溶於液體後壓強減小,液面不會上升太多,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8)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小球,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9)既能使氣體充分吸收,又能防止倒吸;氣體與液體充分接觸,從而使氣體充分吸收,且液體最多進入長頸漏斗,壓強變化,又會流回燒杯,從而可防止液體倒吸.
⑸ 濃硫酸和銅反應實驗每一步裝置的作用
具體需要的儀器裝置如下。
鐵架台:鐵架台通常附有大、小鐵圈各1個,燒瓶夾1個,復夾2個。鐵圈常代替漏斗架使用。若實驗需要加熱,則可配合酒精燈、石棉網一起使用。若實驗需要冷凝,則可與自來水管,冷凝器配合使用。在鐵架台夾持玻璃器具時,要在夾與玻璃器具間墊紙,以防夾碎。三頸燒瓶的作用:當溶液長時間的反應,加熱迴流。酒精燈:低溫加熱。石棉網:為了使容器受熱均勻。
銅是一種化學元素,英文名copper,符號為Cu,原子序數為29。它是一種柔軟易延展的金屬,具有很高的導熱性和導電性。剛剛暴露的純銅表面呈紅橙色。銅常用作熱導體、電導體、建築材料以及各種金屬合金的成分。銅合金機械性能優異,電阻率很低,其中最重要的數青銅和黃銅。此外,銅也是耐用的金屬,可以多次回收而無損其機械性能。銅是自然界中可以直接使用的少數幾種天然金屬之一,具有悠久的使用歷史。銅的化合價有0、+1、+2、+3、+4,其中最常見的化合物為二價銅鹽。
⑹ 化學改進後裝置和之前實驗裝置比有什麼優點。哪幾個方面答。
改進裝置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實驗裝置要簡潔易於操作;
2.實驗現象要直觀內;
3.安全問題,容比如防止倒吸等等;
4.環保問題,有污染的有沒有尾氣處理;
6.能否徹底符合題意。比如,反應物是否有雜質,是否有餘下的等。
⑺ 化學實驗變形裝置的意義
化學實驗變形裝置的意義: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盛氧氣的集氣瓶底炸裂,可能是集氣瓶底未放少量水或鋪一層細沙,導致燃燒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炸裂瓶底。
由於微型化學實驗是以盡量少的試樣或試劑獲取盡可能多的化學信息,實驗試劑用量較常規實驗試劑用量降低1~3個數量級,這就大大降低了實驗試劑用量,節約了經費。
微型化學實驗由於葯品用量減少,反應時間相應縮短,再加上微型實驗儀器在設計時力求簡單,裝拆清洗比常規儀器省時,所以微型化學實驗耗時相對少。
特點
20世紀50年代以來出現的利用微量試驗料和小的試驗裝置容積(有效體積僅U.S--Znrt)的實驗室試驗裝置,多用丁反應評價,特點是快速、簡單、方便、靈活:經過改進,出現了兼具反應和分離的技術。其後,這一概念也應用於中間試驗裝置,被稱為「微型中試」。
反應器容積一般RI }1 5一5Qflm1.物料處理量q.小時為數十至數千毫升、由於有效的自動控制。可以多套裝置同時運行,有利於降低建設費用和試驗費用,並加快獲取大量試驗數據的速度。
⑻ 高三化學題,誰能給我說一下各個裝置的作用!!!
分析:裝置A用來生成乙烯。三口瓶左口為溫度計使反應溫度在170℃左右;裝置B為安全瓶,防止倒吸;裝置C為凈化裝置,凈化副產物乙醚,CO2,SO2,乙醇等雜質氣體;裝置D供乙烯與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
(1)加熱溫度上升較慢,產生很多副產物如乙醚等
(2)c;C+2H2SO4=CO2↑+2SO2↑+2H2O
⑼ 求助關於改良微量定氮蒸餾器裝置與使用方法
1. 消化:有機物與濃硫酸供熱,使有機氮全部轉化為無機氮——硫酸銨。為加快反應,添加硫酸銅和硫酸鉀的混合物;前者為催化劑,後者可提高硫酸沸點。這一步約需30min至1h,視樣品的性質而定。2. 加鹼蒸餾:硫酸銨與NaOH(濃)作用生成(NH4)OH, 加熱後生成NH3, 通過蒸餾導入過量酸中和生成NH4Cl而被吸收。3. 滴定:用過量標准HCl吸收NH3,剩餘的酸可用標准NaOH滴定,由所用HCl摩爾數減去滴定耗去的NaOH摩爾數,即為被吸收的NH3摩爾數。此法為回滴法,採用甲基紅衛指示劑。HCl+NaOHNaCl +H2O本法適用於0.2 ~ 2.0 mg的氮量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