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機械專業實訓報告三篇
【 #實習報告# 導語】通過機械專業實訓,使我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這次實訓對於我們以後學習、找工作也是受益菲淺。同時,也使我體驗到了工作的艱辛,我充分體會到一個機械產品從無到有的過程。 為大家整理的《機械專業實訓報告三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
一、實習目的
深入生產第一線進行觀察和調查研究,獲取必要的感性知識和使自己全面地了解機床廠的生產組織形式以及生產過程,了解和掌握本專業基礎的生產實際知識,鞏固和加深已學過的理論知識。通過對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過程中所用的機床,夾具、量具等工藝裝備,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起來,讓我們的考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二、實習要求
根據實習工廠的產品,選定幾種典型零件作為實習對象,通過對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學習,掌握各類機器零件加工工藝的特點,了解工藝在工廠中所用的機床,刀具,夾具的工作原理和機構以及定位方式。
三、實習安排
(1):第一周了解車間及工件大體情況
(2):第一周分析萬能搖臂銑床六大件的加工工藝
四、實習內容
在機床上加工工件時,必須用夾具裝好夾牢工件。將工件裝好,就是在機床上確定工件相對於刀具的正確位置,這一過程稱為定位。將工件夾牢,就是對工件施加作用力,使之在已經定好的位置上將工件可靠地夾緊,這一過程稱為夾緊。從定位到夾緊的全過程,稱為裝夾。
裝夾方法有找正裝夾法和夾具裝夾法兩種。找正裝夾方法是以工件的有關表面或專門劃出的線痕作為找正依據,用劃針或指示表進行找正,將工件正確定位,然後將工件夾用虎鉗中,按側邊劃出的加工線痕,用劃針找正。夾緊的目的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重力、慣性力等的作用下發生位移或振動,以免破壞工件的定位。性能。
工件在夾具中定位的任務是:使同一工序中的一批工件都能在夾具中占據正確的位置。工件定位的實質就是要限制對加工有影響的自由度。
五、實習總結
十天的參觀實習結束了,在這期間我們在公司進行參觀實習,在老師和工廠技術人員的帶領下看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讓我對原先在課本上許多不很明白的東西在實踐觀察中有了新的領悟和認識。在這個科技時代中,高技術產品品種類繁多,生產工藝、生產流程也各不相同,但不管何種產品,從原料加工到製成產品都是遵循一定的生產原理,通過一些主要設備及工藝流程來完成的雹氏。因此,在專業實習過程中,首先要了解其生產原理,弄清生產的工藝流程和主要設備的構造及操作。其次,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通過實習過程見習產品的設計、生產及開發等環節,初步培養我們得知識運用能力。
經過培訓我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相應的提高。本次實習使我第一次親身感受了所學知識與實際的應用,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讓我們大開眼界,也算是對以前所學知識的一個初審吧!這次參觀實習對於我們以後學習、找工作也真是受益菲淺。同時,也使我體驗到了工作的艱辛,整個參觀過程,我們從粗加工到精加工,從小型機床到大型機床。我充分的體會到了一個機械產品,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第一次感受到了機械這個專業帶給我的震撼和感悟。
篇二
通過在xx市xx機床廠生產實習,深入生產第一線進行觀察和調查研究,獲取必要的感性知識和使自己全面地了解xx機床廠的生產組織形式以及生產過程,了解和掌握本專業基礎的生產實際知識,鞏固和加深已學過的理論知識,並為後續專業課的教學,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
1.在實習期間,通過對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分析,以及零件加工過程中所用的機床,夾具、量具等工藝裝備,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起來,讓我們的考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工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通過實習,廣泛接觸工人和聽工人技術人員的專題報告,學習他鏈遲們的好的增產經驗棚肆李,技術革新和成果,實踐中的經驗,學習他們在機械行中的無私貢獻精神。
3.通過參觀xx機床廠,掌握一台機床從毛坯到產品的整個生產過程,組織管理,設備選擇和車間布置等方面的知識,擴大知識面,開闊了視野。
4.通過記實習日記,寫實習報告,鍛煉與培養我們的觀察,分析問題以及搜集和整理技術資料等方面的能力。
一、生產實習的要求
為了達到上述實習目的,生產實習的內容和要求有:
1.機械零件的加工
根據實習工廠的產品,選定幾種典型零件作為實習對象,通過對典型零件機械加工工藝的學習,掌握各類機器零件加工工藝的特點,了解工藝在工廠中所用的機床,刀具,夾具的工作原理和機構以及定位方式,在此基礎上指定其中幾個典型的零件進行重點的分析研究,要求如下:
(1)閱讀和查閱典型零件的零件圖及其加工圖,了解該零件在機床中的功用及工作條件,零件的結構特點及要求,分析此零件的加工工序、工藝。
(2)大致了解毛坯的製造工藝過程,找出鑄(鍛)件、型材的分型(模)面。
(3)深入了解零件的製造工藝過程以及零件的製造前所需要的哪些處理,找出現場加工工藝情況;
(4)對主要零件加工工序、工藝做進一步的分析,並做好工序卡片、工藝卡片。
2.裝配工藝
(1)了解機械的裝配組織形式和裝配工藝方法和裝配工藝所需要注意的精度、平行度、垂直度的要求。
(2)了解個中裝配方法中的優、缺點,如何避免缺點;及裝配方法使用類型、要求。
(3)了解典型裝配工具在裝配方法中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和使用方法。
3.基本知識;銑削加工的特點、應用范圍。
(1)所實習搖臂萬能銑床的基本結構、加工范圍。
(2)搖臂萬能銑床中銑刀的種類、結構、應用及安裝。
(3)搖臂萬能銑床常用附件的工作原理、加工方法與應用。
(4)搖臂萬能銑床工件的安裝及定位方式。
(5)平面、溝槽導軌面的銑削方法,尺寸以及一些重要精度的檢驗,銑削用量的選擇。
二、生產實習的時間安排
(1)第x周了解車間及工件大體情況。
(2)第x周分析萬能搖臂銑床六大件的加工工藝。
三、生產實習的內容
1.搖臂萬能銑床的主要特點是可以轉任何一個角度,所應用的場合一般是單件小批量生產;
2.搖臂萬能銑床的六大件分別是懸梁、轉盤、床身、工作台、床鞍、升降台;該銑床的導軌分為移置導軌和滑動導軌兩種導軌,其中滑動導軌需要淬火處理,一般較長的導軌需要淬火;
3.搖臂萬能銑床在銑齒輪時需要裝分度頭,裝刀時刀具與主軸錐面緊密結合,這樣使不易變形;同時銑床的錐度有7:24不能自鎖,而莫氏錐度能自鎖。
4.牛頭刨床加工效率低,應加工窄長面工件,萬能磨床可以磨軸類外圓柱、孔、和錐面;以及加工其他東西;
4.工作檯面加工需要注意:平行度,平面度,精度等;工作檯面表面需要進行淬火處理;在安裝時需要用百分表進行精度調整而且精度的調整要與國家標准來對照;
5.床鞍軸承上、下兩半圓在鏜床上安裝好以後再進行加工;
6.升降台之間設計迷宮形油槽的作用是為了讓潤滑油不易益處,使工作檯面能夠有效地潤滑;
7.萬能搖臂銑床x軸方向絲桿動,螺母不動;y軸方向絲桿不動,螺母動;z軸方向絲桿動,螺母不動;當絲桿不動螺母不動時就是卡死現象;
8.銑床與刨床加工工件的不同特點:銑床用於加工較大的面(如底面),加工效率較高;而刨床加工t形槽和窄長面(如導軌面);
9.粗磨與精磨得基準是統一的,定位時與百分表接觸,如果機床本身精度有問題需要人工進行精度的調整;
10.夾緊與孔的大小,接觸面的面積大小,水平面是否水平有著密切的聯系;
11.工作台一般用鑄件毛坯來加工,材料牌號ht250,僅第一步,鉗(劃線)分為兩個步驟:一、以劃線為基準,劃出檯面餘量線、中心線;二、其餘按要求劃出各面的餘量加工線;此道工序在大件車間完成,在銑床或刨床上加工;
12.升降台的導軌面有兩種:水平導軌面、垂直導軌面;
13.砂輪越程槽:為了加工方便而設立的,此砂輪越程槽在刨床上加工;設立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在加工燕尾導軌時將刀具打壞;
13.加工工件時需要考慮效率、成本、和精度,具體要求由工廠情況而定;
14.在機床上加工工件時,必須用夾具裝好夾牢工件。將工件裝好,就是在機床上確定工件相對於刀具的正確位置,這一過程稱為定位。將工件夾牢,就是對工件施加作用力,使之在已經定好的位置上將工件可靠地夾緊,這一過程稱為夾緊。從定位到夾緊的全過程,稱為裝夾。
15..工件的裝夾方法有找正裝夾法和夾具裝夾法兩種。找正(裝夾方法是以工件的有關表面或專門劃出的線痕作為找正依據,用劃針或指示表進行找正,將工件正確定位,然後將工件夾用虎鉗中,按側邊劃出的加工線痕,用劃針找正。
16.工作夾緊概述:
夾緊的目的是防止工件在切削力、重力、慣性力等的作用下發生位移或振動,以免破壞工件的定位。因此正確設計的夾緊機構應滿足下列基本要求:
(1)夾緊應不破壞工件的正確定位;
(2)夾緊裝置應有足夠的剛性;
(3)夾緊時不應破壞工件表面,不應使工件產生超過允許范圍的變形;
(4)能用較小的夾緊力獲得所需的夾緊效果;
(5)工藝性好,在保證生產率的前提下結構應簡單,便於製造、維修和操作。手動夾緊機構應具有自鎖性能。
17.工件在夾具中定位的任務是:使同一工序中的一批工件都能在夾具中占據正確的位置。工件定位的實質就是要限制對加工有影響的自由度。
18.加工中心中貼塑導軌的加工過程:加工面拉毛、滑銑、晾乾、塗膠、最後壓緊,一般要壓緊48小時;
19.在檢驗燕尾是否是55度,應於標准化進行接觸磨(塗色法);
20.工作面是否水平需要水平儀來檢測,將水平儀放在橋板上首尾相接,依次測量;
21.若精加工以後的重要工作面上有夾砂和氣孔時,先將夾砂和氣孔鑽掉,然後再進行塞補;
22.在介紹測量工作檯面平面度時,先建立一個假想平面,在上面放三個等高塊,需要用平尺和可調量塊,如圖所示:
23.發藍處理:強制性的氧化措施;
24.升降台的砂輪越程槽加工時一定要在淬火之前,因為淬火之後工件不易加工;
25.工作台的加工先加工工作檯面,再以工作檯面為粗基準加工導軌面;
26.鏜床夾具鏜床夾具又稱鏜模,是一種精密夾具,主要用於加工箱體類零件上的孔或孔系。
27.鏜床夾具由主要部分組一個完整的鏜床夾具,應該由夾具體、定位裝置、夾緊裝置、帶有引導元件的導向支架及套筒、鏜桿等主要部分組成。
28.工件在鏜床夾具上常用的定位形式工件在鏜床夾具上常用的定位形式有用圓柱孔、外圓柱面、平面、v形面及用圓柱銷同v形導軌面、圓柱銷同平面、垂直面的聯合定位等。
29.鑽床夾具的主要類型鑽床夾具簡稱鑽模,主要用於加工孔及螺紋。它主要由鑽套、鑽模板、定位及夾緊裝置夾具體組成。
以上就是我在實習過程中所學到的知識,這遠比學校中知道的要多得多,經過這次的實習玩感覺我離步入正式工作又進了一步,在接下來我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更上一層樓。
篇三
為期三天的鉗工實訓結束了,在實訓期間雖然很累,但我們很快樂,因為我們在學到了很多很有用的東西的同時還鍛煉了自己的動手能力。雖然實訓期只有短短的兩周,在我們三年的大學生活中它只是小小的一部分,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我們來說,它是很難忘記的,畢竟是一次真正的體驗社會、體驗生活。
身為大學生的我們經歷了十幾年的理論學習,不止一次的被告知理論知識與實踐是有差距的,但我們一直沒有把這句話當真,也沒有機會來驗證這句話的實際差距到底有多少。鉗工實訓給了我們一次實際掌握知識的機會,離開了課堂嚴謹的環境,我們感受到了車間中的氣氛。同學們眼中好學的目光,與指導教師認真、耐心的操作,構成了車間中常見的風景。久在課堂中的我們感受到了動手能力重要性,只憑著腦子的思考、捉摸是不能完成實際的工作的,只有在擁有科學知識體系的同時,熟練掌握實際能力,包括機械的操作和經驗的不斷積累,才能把知識靈活、有效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鉗工實訓就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
要進行鉗工實訓,安全問題肯定是擺在第一位的。通過老師的講解,我們了解了實訓中同學們易犯的危險的操作動作。比如在車間里打鬧嬉戲,不經師傅的許可便私自操作機床,以及操作時方法、姿勢不正確,等等。一個無意的動作或是一個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導致機械事故甚至人身安全事故。
通過這次鉗工實訓,我了解了金屬加工的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方法。主要學習了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操作規程。
一、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進廠前,必須穿工作服,女生必須戴工作帽方可進廠實訓。
(二)、上班前,不準飲酒,不準穿拖鞋、高跟鞋,不準打鬧,逗笑。
(三)、不能用濕手觸摸電氣,更不要用手觸摸空氣開關上方三根進線。
(四)、聞到焦臭味,聽到異響,看到冒煙,應立即停機,切斷電源,報告老師,待處理後方可操作。
二、鉗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銼削時,不能用手摸工作表面,以免打滑受傷,更不能用嘴吹鐵屑,以免飛入眼睛受傷。
(二)、不要擅自使用砂輪機,如要使用,可在老師指導下操作,人要站在側邊,工作必須夾牢,用力不能過猛。
(三)、鑽孔時,嚴禁戴手套,工件必須夾牢。
(四)、實訓時,工具要擺放整齊,實訓後要整理好工具、量具、並搞好工作衛生。
三、鉗工理論及任務
本課程是一門機械、機電專業的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是基礎技能實訓必修課,是培養學生掌握鉗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鉗工基本知識的重要教學環節。鉗工是現代工業中極其重要和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種。其任務是使學生具備有從事本專業機械常識和鉗工技能,初步形成解決本專業涉及機械知識方面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學習其他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打下基礎。
其內容包括:劃線、鏨削、銼削、鋸割、鑽孔、鍃孔、鉸孔、攻絲、套絲、銼配、刮削、研磨、校正、彎曲鉚接、以及基本測量技能和簡單的熱處理及設備和部件的安裝維修調試等。它的任務是使學生全面掌握中級鉗工所需要的工藝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編制中等復雜程度零件的鉗工加工工藝並獨立完成其加工的能力。
四、實訓課程教學目標
根據大綱重點要求對實訓生做三個方面的培養與鍛煉:
(一)知識掌握點
1.了解鉗工在工業生產中的地位。
2.掌握鉗工基本知識和鉗工工藝理論。
3.掌握常用鉗工工具、量具、設備的使用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著重掌握掌握鉗工加工基本技能,能按圖進行基本的鉗工加工;
2.會識讀專業范圍內的一般機械圖。
3.能正確調試,維護及使用鉗工的簡單設備、常用工具、工量具夾具。
4.能按圖進行完成簡單部件的裝拆方法及組裝技能。
5.了解鉗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三)素質培養點
1.培養學生養成安全文明生產的習慣。
2.培養學生安全與質量意識加強職業道德意識。
3.培養學生行為習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激發學生對鉗工興趣。
4.具有熱愛科學、實事求是的學風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
五、實訓教學內容
(一)鉗工入門
熟悉鉗工工作場地的常用設備(鉗台、虎鉗、砂輪機、鑽床等),了解鉗工實訓的任務,牢記鉗工實訓的安全技術規則。知道什麼是鉗工,及其分類;培養學生興趣;了解鉗工在工廠生產中的工作任務;了解鉗工實訓場地設備和本工種操作中常用的工量刃具;了解實訓場地的規章制度及安全文明生產要求;了解鉗工的學習方法;
(二)常用量具
了解常用量具類型及長度單位基準,掌握游標卡尺的使用與維護方法。
(三)劃線
了解劃線的種類,熟悉劃線工具及其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線條的劃法,能進行一般零件的平面劃線。平面畫線尺寸誤差不大於±0.3毫米;劃線線條清晰;培養動手技巧能力;
(四)鏨削和熱處理
熟悉鏨削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及熱處理,能正確鏨切板料、棒料,會鏨削技術要求不高的平面。
(五)鋸割
能使用手鋸,掌握鋸割板料、棒料、管料的方法和要領。掌握手鋸的構造;掌握鋸條的選用和安裝方法;掌握正確的鋸割操作姿勢,並能達到一定的鋸割精度;熟悉鋸條折斷的原因和防止方法;初步掌握鋼皮尺、高度游標卡尺的使用;
(六)銼削
掌握銼刀的種類、構造、選用方法。掌握平面銼削時站立的姿勢和動作;初步掌握銼削時兩手用力的方法;初步掌握刀口尺、刀口角尺、游標卡尺的使用;掌握銼刀的保養和銼削時的安全文明知識。掌握刀口尺、刀口角尺、游標卡尺、塞尺的保養方法。
⑵ 車床拆裝實習報告
機床拆裝實習報告
實習目的:使我們機制專業的學生了解機床的內部結構,提高動手能力,培養我們獨立思考、獨立作圖、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拆裝一個不是很復雜的機床使我們樹立一種機械構造是一種很嚴謹、很巧妙的設備,增強我們對機械的感性認識。
操作要求:1,按主次進行拆裝,先外部後里部,先主後次
2,合理分工,拆下的零件按順序放置
3,安裝時不能遺忘零件,零件不能裝反等
實習收獲:1,詳細了解了機床的額內部工作結構和原理
2,弄清了機床里的傳動結構,了解了機床的變速原理
3,與指導老師討論了一個自己發現的問題並最終證實了自己的猜想
4,獨立進行了尾架的測繪、草圖繪制、裝配圖和零件圖的繪制
提高:1,提高了獨立繪圖的能力,包括選擇視圖方向、正確選擇剖面、合理繪制局部圖等。
2,復習了現代工程制圖,繪圖水平從「給圖繪圖」提高到「看實體繪圖」
機床拆裝實習感想
一周的拆裝實習很快過去了,留給我的印象不僅是嚴冬下冰涼的金屬零件,更多的是機床精巧的內部結構——齒輪相互咬合、軸與套嚴謹配合、運動的完美傳遞、零件表面工藝的精細……每一項都使我驚奇。我想,一個小小的機床內部結構就是如此復雜和精巧,那麼大型車床、數控車床的結構豈不是嘆為觀止,所以,機械製造的深度與廣度使我們現在遠不能企及的。
拆裝實習的第一天是幾天來最冷的一天,指導老師都事先料想會有一大部分同學因為怕冷而「袖手旁觀」,誰知,當我們一件一件拆下外部零件逐漸露出內部零件時,我們都被其內部巧妙而精緻的機構吸引,於是精巧機構對我們吸引的熱度的抵抗了天氣的寒冷,我們都變得活躍起來了,生怕插不上手。就這樣,一個完整的機床被我們幾個人庖丁解牛似的「五馬分屍」了,剛開始,面對拆下的一堆零件,我們傻眼了,這東西拆下來容易,想還原可就難多了。此時我深刻體會到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內涵——再詳細的紙上談兵也不能保證實踐時的得心應手。
於是,我們從機械的工作原理入手,從傳動結構開始分析,慢慢理清了各零件的位置,找到了安裝的方法後,安裝起來就很順手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和其機構都是相統一的:有什麼樣的結構,就會有什麼樣的功能;反過來,零件的功能給定,其機構也大致定下來了。順著這樣的思路,我們又得出:機器的功能和其內部零件的功能也是相統一的,也就是說某個零件有什麼樣的機構,它就能完成某項功能,從而它就只能安裝在機器中能完成此項功能的位置,舉例說明,比如,齒輪能改變運動方向,那麼齒輪就能安裝在機器中需要改變運動方向的地方,以此類推。
後來,在我們即將順利完成安裝時,我發現有一個齒輪「獨自」露在外邊,沒有「夥伴」與他咬合,並且我們再三檢查沒有發現裝配錯誤,於是我們大膽斷定,次齒輪是多餘的(即在整個機床的工作過程中,它並沒有參與工作)。這樣不就浪費材料了嗎?而且,這么嚴謹的機構中出現這樣一個顯眼的敗筆,製造機床的工程師們就沒有發現么?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咨詢了指導老師,然而,我們的其中一個知道老師在了解情況後也不能給我們合理的答復,畢竟術業有專攻,我們是可以理解的。最後,在我們指導老師的幫助下,一個更加專業的老師給我們進行了講解,原來我們拆裝的只是機床的一大部分,還有一部分(發動機動力部分)已經去掉了,那個剩餘的齒輪應該是發動機部分要利用的……雖然我們的猜想是錯誤的,但我們還是很欣慰的,因為在此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獨立思考問題,並且敢於對權威提出質疑,我想,這就是一種進步,一種不能在課堂上學到的進步。
實習後最終要交的作品就是尾架的裝配圖和尾架殼的三視圖。在學習了將近半年的CAD後,我有了一定的CAD制圖基礎,於是我決定先用cad繪圖,然後再手工繪圖。在對我們組所繪制的草圖進行分析後,我很快就用CAD畫出了裝配圖和各個零件圖,沒想到的是,我卻卡在了手工繪圖上,大一學年所學的手工繪圖要領已逐漸忘記,畫圖的手感也越發陌生,更讓我感到不適應的是,在熟悉了CAD復制、修剪、填充、移動等方便的操作命令後,我竟覺得手工繪圖的橡皮擦、線條加粗猶如原始動作,那時我忍不住大呼:「CAD繪圖太方便了」。就這樣,我「迫不得已」堅定了學好CAD的念頭。
想也是,每一次的科技的迅速發展都將推動社會巨大變革,機械製造也是如此,從原始的手工繪圖到如今的CAD、proE制圖,進步的不僅僅是工具,更是一種理念——一種先進製造的理念。高科技產品必然要有強勁的軟體和硬體做後盾,這里的軟體就是指CAD、proE等輔助設計軟體,而硬體,我覺得不僅指高科技數控車床、全自動車床等機器,更指的是高科技人才,因為一切精密的機器都是由優秀的工程師們製造的。
⑶ 液壓閥的拆裝實驗總結
這是個基礎性知識問題:1)工業用(又稱固定設備用,這是相對於行走機械而言)換內向閥一般為4通型容,即有4個主油口:壓力油進口為p,負載油口a與b,通往油箱的回油口t。其餘的控制油口、負載壓力ls口、泄漏油口等都不能計算在幾通裡面。2)凡是需要先導控制油對主級進行控制的元件,像電液換向閥,都存在先導油的來源與回油如何處理的問題。這是液壓技術靈活性的表現,給用戶留出了根據系統實際需要進行選擇的餘地。此地:x--來自主系統之外的控制油接入口(稱外控,如果來自p口,稱內控)。y--控制油直接引回油箱的油口(稱外回(外泄),如果回到t口,稱內回(內泄))。l--閥內泄漏油單獨引回油箱的油口。3)順便講到,先導控制油的處理,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合理組合:外控,外回。外控,內回。內控,外回。內控,內回。4)順便講到,對於l口的外泄油、外回的先導油,必須直接引回油箱(或經過過濾器),決不應該匯集到主回油t口一並引回油箱。這一情況在比例、伺服系統中更為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