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互動裝置有哪些,展廳互動,燈光裝置藝術
藝術燈光裝置在夜景照明上的體現屬於公共空間藝術的范疇,涵蓋的形式多種內多樣,是指容設計者在特定的空間范圍內,在展示環境中的特定區域,運用各種燈光、彩光的發光效果及特殊材質對各種燈光的吸附、反射的變化,以特定的展示主題元素為媒介,營造出更新穎、更具特色的燈光裝置設計,白天與夜晚都具有一定藝術性、思想性、景觀性。
藝術燈光裝置是工業革命的產物,它的發展狀況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緊密相關,燈光自身的革新,或者燈光藝術裝置創作中能運用到的新技術手段的出現,都能使燈光藝術裝置的面貌耳目一新,給觀者愉悅的視覺享受和藝術體驗。
㈡ 什麼是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又稱互動設計,(英文Interaction Design,縮寫IxD或者IaD),是定義、設計人造系統的行為的設計領域。
人造物,即人工製成物品,例如,軟體、移動設備、人造環境、服務、可佩帶裝置以及系統的組織結構。交互設計在於定義人造物的行為方式(the「interaction」,即人工製品在特定場景下的反應方式)相關的界面。
產品交互設計的主要內容:
1、定義產品的行為和使用密切相關的產品形式。
2、預測產品的使用如何影響產品與用戶的關系,以及用戶對產品的理解。
3、探索產品、人和物質、文化、歷史之間的對話。
4、要形成對人們希望的產品使用方式,以及人們為什麼想用這種產品等問題的見解。
5、尊重用戶及其目標。
6、對於產品特徵與使用屬性,要有一個完全的形態,而不能太簡單。
7、展望未來,要看到產品可能的樣子,它們並不必然就像當前這樣。
㈢ 什麼是智能交互裝置其原理是什麼
智能交互系統是指通過計算機輸入、輸出設備,以有效的方式實現人與計算機對話的技術。人機交互技術包括機器通過輸出或顯示設備給人提供大量有關信息及提示請示等。
人通過輸入設備給機器輸入有關信息,回答問題及提示請示等。人機交互技術是計算機用戶界面設計中的重要內容之一。
⒈、非精確的交互
語音(Voice)主要以語音識別為基礎,但不強調很高的識別率,而是藉助其它通道的約束進行交互。
姿勢(Gesture)主要利用數據手套、數據服裝等裝置,對手和身體的運動進行跟蹤,完成自然的人機交互。
頭部跟蹤(HeadTracking)主要利用電磁、超聲波等方法,通過對頭部的運動進行定位交互。
視覺跟蹤(Eye-Tracking)對眼睛運動過程進行定位的交互方式。
⒉、多通道交互的體系結構
多通道交互的體系結構首先要能保證對多種非精確的交互通道進行綜合,使多通道交互存在於一個統一的用戶界面之中,同時,還要保證這種通道的綜合在交互過程中的任何時候都能進行。圖1和圖2表示了這兩種不同的體系結構。良好的體系結構應能保證多個通道的綜合不只是發生在應用程序這一級。
㈣ 交互設計做什麼
交互設計(英文Interaction Design, 縮寫IXD),是定義、設計人造系統的行為的設計領域,它定義了兩個或多個互動的個體之間交流的內容和結構,使之互相配合,共同達成某種目的。交互設計努力去創造和建立的是人與產品及服務之間有意義的關系,以「在充滿社會復雜性的物質世界中嵌入信息技術」為中心。交互系統設計的目標可以從「可用性」和」用戶體驗「兩個層面上進行分析,關注以人為本的用戶需求 。
交互設計的思維方法建構於工業設計以用戶為中心的方法,同時加以發展,更多地面向行為和過程,把產品看作一個事件,強調過程性思考的能力,流程圖與狀態轉換圖和故事板等成為重要設計表現手段,更重要的是掌握軟體和硬體的原型實現的技巧方法和評估技術。
交互設計在於定義人造物的行為方式(the "interaction",即人工製品在特定場景下的反應方式)相關的界面。交互設計作為一門關注交互體驗的新學科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產生了,它由IDEO的一位創始人比爾·摩格理吉(Bill Moggridge)在1984年一次設計會議上提出,他一開始給它命名為「軟面(Soft Face)」,由於這個名字容易讓人想起和當時流行的玩具「椰菜娃娃(Cabbage Patch doll)」,他後來把它更名為「Interaction Design」,即交互設計。
㈤ 「要得說」UAL交互設計專業帶來的成長和改變
韓玉瀅
現倫敦藝術大學交互與信息傳達設計專業碩士
早年就職於邁瑞醫療 用戶體驗設計師
深圳騰訊 交互設計師
本科畢業於深圳大學廣告設計
「要得說」
「要得說」訪談系列通過采訪歷屆優秀學長學姐,跟大家一起分享他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
第二期「要得說」訪談,我們邀請來自倫敦藝術大學(2019 QS Art&Design Rank No.2)韓玉瀅小姐姐分享-在UAL學習半年交互設計後的心得體會。
(圖片出自倫敦藝術大學官網)
Y(Yaodee): 先給大家做下簡單的自我介紹吧!
H(韓玉瀅): 我的本科讀的是深圳大學的廣告設計專業,我是在大三的時候開始決定未來的學習方向是交互設計的,之後有在騰訊、邁瑞醫療這些地方進行實習,說起來也算是互聯網交互設計和傳統的實體工業用戶體驗設計的工作都有做過,如果是有想要在做作品集的過程中有實習經歷的同學也可以找我,我們可以聊一聊時間安排還有找什麼樣的實習會對你的申請更有幫助。那最終的申請結果是收到了來自倫敦藝術大學、拉夫堡、愛丁堡、利茲、布魯內爾以及香港理工大學的交互設計專業offer,並最終選擇了倫藝的 Interaction Design Communication,於2019年的9月開始就讀。
Y(Yaodee): IDC是一個什麼樣的專業?
H(韓玉瀅) :我讀的專業全稱是Interaction Design Communication (後面簡稱IDC),除了大家熟知的交互設計部分還有一個Communication的部分在裡面, 也就是說它會更加的偏向於以傳達信息作為主要目標的交互設計 。教學的內容包含但 絕不限於大家一聽到交互設計就想到的app和網頁架構設計 。探究什麼是交互設計會是這一年半學習中的主線內容,老師並不會用一句話告訴你交互設計的定義,但會通過課程貫穿系統的交互設計理論、通過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進行講座來拓寬你對於現在行業存在的各種可能性、並且通過連續不斷的項目實踐來達到你自我尋找和反思的過程。通過這半年來的學習,我可以很嚴肅(嚴肅臉.jpg)的說這絕對不是一個輕松的專業,反而,這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需要你對交互設計這個領域有自己的理解的專業。
通過我目前這段時間的學習來看,交互這個詞本身像是在邀請人們參與到你的作品之中去,成為你作品中的一部分,與「沉浸式」一詞有點類似。但是在體驗結束之後,人們會因為你的作品對某些事物產生新的想法或是在你的引導下進行思考。那作為設計師的你就是通過創造這個話題和這個空間來讓人們產生思考的人。例如下圖是我在倫敦一個藝術展里看到的裝置藝術,在模糊不清的煙霧中是一顆美麗的,正在旋轉的地球,周圍有一個女中音的歌唱家正在配著地球的旋轉歌唱,宛若地球自己的自述曲。藝術家希望通過這樣的一個裝置來和讓人們重新的面對地球的美麗以及它現在所處的危險環境。
(圖片 出 自倫敦皇家藝術館 –生態交互藝術展 )
Y: 這半年來你覺得你有哪些比較明顯的改變嗎
H: 有啊,改變非常多,分成學習和生活兩部分來講講好了:
從學習上來說, 首先我是自己感覺自己的 硬實力 進步了很多,例如英語(這個真的就跟待的環境有關系,一段時間後英語突飛猛進是必然的)。還有 對於交互有了一個更加系統和專業的理解 吧,因為之前的背景其實不是交互設計,在這方面有想要了解的需求的師弟師妹我其實有很多想要推薦的書還有網站給你們。然後就是一些其餘的專業技能了例如怎麼樣更加 科學的做research、發現問題、進行調研、產出設計概念、還有一些軟實力例如像團隊的協作能力啊、溝通能力 。還有更加重要的是自己的 視野和平台變的更高了 ,就像是平常Course Leader很喜歡沒事跟我們討論問題就會討論一些例如AI人工智慧未來到底會怎麼發展、VR/AR的虛擬現實究竟會不會成為現實、人類這個物種在未來應該如何和自然生態共生…這種問題。一開始你會覺得他們怎麼要想這么多有的沒的,但是久而久之就發現其實他們是真的在認真的關注這些問題,尤其是在國內才剛剛興起這些概念的時候,他們其實已經對這方面的問題有了很多的思考和討論了,這個會讓你感覺真的是在 為未來做設計、而且做得事情是有價值的,我覺得這點也為我自己未來的職業願景有了很多的塑造和幫助。
那從生活上來說 ,自己一個人到國外開始獨居、租房、自己做飯、規劃自己的空餘時間,一開始會覺得特別特別爽,終於可以脫離父母的控制掌握自己的人生了的感覺。但是到我發現其實一段時間後給留學生留下的更多是自律吧,就要對自己過的生活負責,像我現在會每天早上起床去樓下健身房健身,然後去買點水果做個中午飯,完成作業,上課,空閑時間見一下朋友。英國的慢節奏生活還是很容易幫你 培養出自律和健康的生活 。
(圖片 出 自本人拍攝 )
Y: 關於交互,可以簡單講講你學習到的核心知識嗎
H: 下面這張圖可以很好的展現我們這學期學習的內容,這學期一共會有兩節主要課程,分別是下面標為了藍色圓圈的Speaker Design 和 Human Central Design。當然,在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也會因為表達方式的選擇不可避免的基接觸到Translation Design。
(Map of ARTS andDESIGN- 出自IDC專業教案)
【Speaker Design】 右上角的Speaker Design主要學習的是利用可互動的藝術裝置來探討你想要探討的科技,每個人都可以選擇他們所感興趣的科技,例如有同學會選擇網路虛擬人物、面部識別技術、聲音加密和解碼技術等等,然後我們會對這些技術進行很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最後通過一個作品來進行自己的表達。這像是一個關於自我表達的作品,闡述的是你自己對於這個科技的了解,並且希望將你自己的了解傳達給觀眾,讓他們了解你的想法。
(What is Design?- 出自IDC專業教案)
【Human Central Design】 而左下角的Human Central Design則恰恰相反,你需要首先了解觀眾的想法,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不是什麼。下圖的Desire Line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設計師想要用戶體驗逛花園的樂趣,但是趕時間的人卻只想快速的穿過這里。我們要做的是通過觀察和了解人們的想法,然後以他們的需求為中心來為他們進行設計,這里沒有自我的表達,做出來的是真正易用的產品,因此稱為Design而不是Art。需要做的是從需求入手,進行倒推,來得到產出。
(Desire Line - 出自IDC專業教案)
【Critical Thinking】 不管是上面的哪一個課程,Critical Thinking都是一直在反復強調的一個觀點,簡而言之它就是告訴你不管是什麼事情都不能直接的接受別人的結論,而是應該接受很多很多的觀點之後,通過你自己的思考得出你的想法。並且需要更多的觀察身邊和周圍的事物,你會發現如果一直被強調這一點一段時間後,你的想法真的會發生一些變化,會在看到一些事情的時候保持更加客觀的觀點。
(What is Design?- 出自IDC專業教案)
Y: 在UAL讀書有什麼最大的感觸
H: 在UAL讀書有一個好處就是有很多很多可以利用的資源,在我上第一節專業課的時候Course Leader就會說研究生的學習其實就是給你一個很大的平台和所有的資源,來幫助你實現你的想法,不管它聽起來有多瘋狂。我下面會列一些在UAL里可以利用的資源,當然這些肯定不是全部,剩下的就要等我或者是你們自己來探索啦
圖書館 可以到借各種各樣和設計相關的書籍、雜志、DVD、電子書、論文、網課等等資料。
可以認識周圍 各種各樣專業的同學 ,例如動畫、插畫、平面、3d、電影…你會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想法,如果你願意的話甚至可以跟他們一起組隊做項目,學校會非常支持。
各種各樣的設備和實驗室,幫助你將你的想法落地 。例如會有很大型的印刷設備、木製品切割實驗室、3d列印實驗室、攝影棚、錄音室、VR/AR實驗室、創意科技實驗室、投影實驗室等等,而且每個實驗室里都有對這個領域非常了解的老師,幫助你了解這些設備,實現你的想法。
(圖片出自倫敦藝術大學官網)
各種各樣的講座、項目、和倫敦的很多藝術館合作,像我接之後要介紹的我們專業和倫敦的V&A藝術館有合作的項目,就是作為參展藝術家將自己的交互設計作品展覽在英國除了大英博物館以外第二大的博物館里。 這樣的經歷不僅可以幫助你了解真正舉辦展覽的過程,當然你的作品放在這些大牛的藝術館里展出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
學校還會提供更多貼心的服務,例如為英語不是第一語言的學生提供語言課、簽證輔導、生活輔導、甚至細小到心理輔導和社交融入,反正只要你有問題,學校總能找到合適的人幫你解決。
/ 兩個交互作品分享/
H: 在結束之前跟大家分享兩個作品吧,這兩個是我最近非常喜歡的作品,一個是我前面提到的在前段時間去倫敦V&A博物館參加交互裝置藝術展的參展作品《Gazing Through Colour》,還有一個是我最近非常喜歡的一個藝術家FILIPE的作品《Onomaphonic》。我認為這兩個作品都很好的體現了裝置藝術中應該有的『 能夠讓人在參與中產生快樂的同時收獲知識 『的基本准則。
(Gazing Through Colour- 出自我的個人項目)
Gazing Through Colour 的想法來自於我們發現顏色的存在對於人們來說遠比他們所意識的要重要,顏色是我們通過視覺觀察事物的第一步,我們之所以會喜歡某種顏色,除了對於它在視覺上的喜愛之外,還和我們跟這個顏色的『關聯』有關:它讓你想起了什麼事物,在你的文化背景下這個顏色代表著什麼。但是在機器的視覺中,顏色僅僅只是它所看到的一個像素值,機器對於顏色的偏好僅僅因為其背後數據的存在而存在。所以在『EYES』的主題下,我們嘗試以顏色作為媒介,去討論人類和機器在視覺上的不同:觀眾需要先通過DIY自由選擇自己喜歡顏色的鏡片拼裝眼鏡,然後通過這幅『有色眼鏡』對嘗試和機器對話,如果機器也同時選擇了你眼鏡上的顏色,那麼它會開始追蹤你,它桌面上也會反映出顯示你們所喜愛的共同的顏色。
(圖片出自 Onomaphonic - FILIPE)
Onomaphonic這個作品對我本人的影響很大,我覺得它在每一個元素的選擇和整體的娛樂性上做到了很完美的程度。它通過讓人們選擇不同的母音字母,擺放在五線譜上,每一個母音本身具有一個發音,再加上五線譜上的旋律,就形成了一首觀眾自己創造的獨一無二的歌曲。觀眾可以戴上耳機享受這個歌曲,也可以選擇把它放給現場的所有人聽。藝術家FILIPE通過了一種極富趣味性的方式讓大家重新的認識了母音和輔音能夠組成一個發音的方式,我認為是一個同時具有教育和參與感體驗感的一個藝術裝置。
/與Yaodee Studio相遇/
H: 每個人都可以對交互設計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但是對於這個行業的熱情和堅守,最終也會讓我們殊途同歸。我認為Yaodee Studio是國內興起的活力四射充滿未來的平台,集結了各個有趣領域的優秀設計師們,他們不僅是良師,更是益友。他們每個人都對設計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和力量。當這些力量疊加在一起,必然能夠幫助大家走的更遠,更加平坦。我一直以來的的職業追求是做有價值的設計,加入Yaodee是一件讓我覺得飲水思源,很有價值的事情,我願意和學生們一起成長。
最後的最後,如果同學們有任何想了解的關於我學習到的交互設計系統的理論、亦或是我們每個階段的項目brief和最終成果、或是想要了解UAL的User Experience、Service Design和Information Design這些其他類似專業、甚至是對未來在倫敦的生活有任何想法或者問題,都可以咨詢我喔。 願你斬獲OFFER,前程似錦。
㈥ 國外交互設計留學,交互設計作品集准備哪些
交互設計作品集應從:平面設計方向、產品設計方向、人機交互方向、裝置設計方向進行准備。具體介紹如下:
2、交互設計的項目題材不像工業設計、產品設計需要遵循比較嚴謹的行業框架,可以嘗試一些多樣化甚至另類的題材。
3、交互設計是一門]科學,整個設計的過程是有一定的邏輯和規律的,除了做用戶調研、流程圖、線框圖、原型設計、測試迭代沒有其他太過新奇的方法。
4、交互設計作品既然是需要解決一個實際問題的,那麼整個設計的作品就會有一個主題方向,主題的確定可以讓我們的思路更加清晰,也可以讓別人看得更加明確。
㈦ 交互裝置屬於交互設計吧,大概有些什麼類型
交互裝置屬於交互設計,交互技術類型有:無聲語音(默讀)識別、眼動跟蹤、電觸覺刺激。
通過默讀識別,使用者不需要發出聲音,系統就可以將喉部聲帶動作發出的電信號轉換成語音,從而破譯人想說的話。但該技術尚處於初級研發階段。
交互設計注意:
交互設計與功能復雜度相聯系,就像大樹一樣,界面展示一開始的時候是樹根 樹干 樹枝和一片小樹葉,功能點一點點變小,減弱。但是有時候我們在用app的時候會在一個很不明顯的地方有一個大功能,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不說這個對還是錯,如果這個新大陸是一個很重要的功能點,那麼做交互就要有新手引導,指引用戶用這個功能,不然只有20%的用戶會發現此功能。
㈧ 如何將交互裝置與密室逃脫類游戲結合,以增強趣味性
想要將交互裝置與密室逃脫類游戲結合以增強趣味性應該分別從視觸覺和使用習慣上去考慮機關道具的交互設計。設計思路如下:
1、造型外飾
機關道具的包裝很重要,沒有外飾的包裝,非必要而裸露的電子元部件,不僅沒有主題的美感,更失去了機關道具本身應該達到的效果,而且還可能有安全隱患,要防電、防夾、防脫落之類。
機關道具的造型外飾,跟主題所要求的場景息息相關,首先在造型設計上符合場景氛圍,其次內部結構上符合機關道具的觸發要求,最後在工藝上考究材料和做工。
2、設計邏輯
密室主題設計中的每一個機關道具環節,在機關道具師眼裡,都可以直擊要害。如果默認按鍵後玩家就知道自己按到了這個鍵,那麼需要適當的反饋讓玩家獲知。如果沒反應,需要考慮玩家重新按鍵,邏輯上的正確則是任意時間玩家依次按下正確的密碼鍵後觸發。
如果有反應,則是一個明示給玩家錯誤的反饋。相對應的正確後也有一個反饋,這個反饋最好是除了電磁鎖開啟之外,還有一些比如音效、彈開效果之類的反映。
密室設計粗糙原因:
1、行業發展
初期的密室行業的野蠻成長,造成密室行業被當作暴利行業。浮躁之氣盛行,商家關心的是噱頭和票價,忽略了精耕細作,反正心裡覺得用幾個月就要換了。
2、成本問題
密室行業是一個靠賣票生存的行業,每天接客量也超不過三位數。對於每個道具都經磨細琢既浪費時間也消耗投資,況且密室主題有更新的壓力,花大價錢大力氣精做的道具,用不了多久就會淘汰。
3、玩家的破壞力
密室最怕三種客人:熊孩子、兵哥哥和砸場客。熊孩子是什麼都敢拆,兵哥哥是什麼都能砸,砸場客是什麼都能改,搞完以後一片狼藉,看著自己用盡心血做的道具被拆得稀爛,道具第一需求還是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