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的關系是什麼意思

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的關系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3-08-26 18:56:08

1. 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置的狀態有哪幾種及狀態的含義

檢修狀態和運行狀態,調試狀態等。檢修狀態是針對裝置本身做檢查的時候的一種功能,沒有後台或遠傳信號功能。運行狀態是裝置正常投入使用時的一種工作狀態,所有投入的保護都將起到應有的作用,所有功能在滿足條件的時候都會發揮作用。調試狀態和檢修狀態差不多,是對裝置進行設置或改動程序時用到的一種狀態,裝置本事具備的功能不會工作。

2. 繼電保護在電力系統中有什麼作用

繼電保護是對電力系統中發生的故障或異常情況進行檢測,從而發出報警信號,或直接將故障部分隔離、切除的一種重要措施。
1.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於繼續遭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

2.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並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而動作於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

3.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採取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3. 什麼是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什麼是電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

1、電力系統自動化包括:發電控制的自動化(AGC已經實現,尚需發展),電力調度的自動化(具有在線潮流監視,故障模擬的綜合程序以及SCADA系統實現了配電網的自動化,現今最熱門的變電站綜合自動化即建設綜自站,實現更好的無人值班。DTS即調度員培訓模擬系統為調度員學習提供了方便),配電自動化(DAS已經實現,尚待發展).
對電能生產、傳輸和管理實現自動控制、自動調度和自動化管理。電力系統是一個地域分布遼闊,由發電廠、變電站、輸配電網路和用戶組成的統一調度和運行的復雜大系統。電力系統自動化的領域包括生產過程的自動檢測、調節和控制,系統和元件的自動安全保護,網路信息的自動傳輸,系統生產的自動調度,以及企業的自動化經濟管理等。電力系統自動化的主要目標是保證供電的電能質量(頻率和電壓),保證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提高經濟效益和管理效能。
按照電能的生產和分配過程,電力系統自動化包括電網調度自動化、火力發電廠自動化、水力發電站綜合自動化、電力系統信息自動傳輸系統、電力系統反事故自動裝置、供電系統自動化、電力工業管理系統的自動化等7個方面,並形成一個分層分級的自動化系統(見圖)。區域調度中心、區域變電站和區域性電廠組成最低層次;中間層次由省(市)調度中心、樞紐變電站和直屬電廠組成,由總調度中心構成最高層次。而在每個層次中,電廠、變電站、配電網路等又構成多級控制。
2、力系統繼電保護與自動化培養目標:面向電力行業生產第一線,具有與本專業相適應的文化科學知識和專業理論知識,具備綜合職業技術應用能力,全面素質和創新精神。具有電力系統及工礦企事業單位繼電保護電氣自動裝置及二次迴路運行、檢修、維護、設計、安裝、調試等技術和管理工作等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主要課程:電工技術(包括電路、電子、電機)、微處理器及介面、電氣設備、電氣二次、電力系統故障及分析、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二次迴路事故處理、電力系統自動裝置、電力系統通信技術等、電氣設備安裝、概預算、安全用電、電氣運行管理、水電站微機監控、PLC技術應用。 就業方向:中小型水力發電廠,各級電力公司和供電局,工礦企事業單位,從事繼電保護及電氣自動裝置及二次迴路運行、檢修、維護、設計、安裝、調試等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4. 繼電保護裝置有哪些繼電保護都保護什麼

繼電保護裝置就是指能反應電力系統中電氣元件發生故障或者不正常運行狀態,並動作於斷路器跳閘或發出信號的一種自動裝置。x0dx0a它保護的是各種故障(短路、電壓大大降低、系統震盪等)和不正常運行狀態(過負荷、頻率降低、低電壓等),因為這些故障和不正常運行狀態,都可能在電力系統中引起事故。x0dx0a各種原理的保護,通常可以由一個或者若干個繼電器連接在一起組成保護裝置來實現。就一般情況而言,整套繼電保護裝置是由測量部分、邏輯部分和執行部分組成的。因此你所說的保護裝置也就是指各種繼電器,例如:電流繼電器、阻抗繼電器、輸電線縱聯差動保護、變壓器的縱差動保護等等,隨便拿一本繼電保護書上面講的都是。x0dx0a希望對你有幫助!

5. 變電站內的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具體分別是指那些裝置,兩者又有什麼區別

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我們一般都連著說的,畢竟這兩樣東西都是配合使用。
繼電保護裝置故名思義,就是保證變壓器、線路、發電機等設備正常運行的保護,作用就設備正常時運行,故障時正確動作。而安全自動裝置保護的是整個電網的安全運行,提高供電可靠性的設備。
繼電保護裝置包括保護裝置、測控裝置等等。保護裝置向線路、設備(如變壓器)提供主保護和後備保護,如光纖差動保護、距離保護、母差保護等;測控裝置是控制斷路器、隔離開關動作的裝置。
安全自動裝置包括穩控裝置、低壓低周減載裝置、振盪解列裝置、重合閘、備自投裝置等等。隨著電網容量越來越大,如果高壓線路或超高壓、特高壓(一般是220kV及以上)線路發生事故跳閘,由於這些線路承擔著大量負荷,一旦發生事故會引起電源嚴重不足而負荷很大,這樣就會造成電網電壓、頻率降低,最終會引發大面積停電甚至電網崩潰,所以加裝穩控裝置,當這些線路跳閘後,穩控裝置會向下級或者下下下級(取決於穩控裝置主站安裝位置)發出某些線路的跳閘指令,甩掉部分負荷,保護電網穩定運行。穩控裝置動作肯定是場非常大的事故。
低壓、低周減載裝置原理與穩控差不多,最大的區別是低壓、低周減載只能控制所在變電站的線路。
振盪解裂裝置就是系統發生振盪時動作甩掉部分負荷。

6. 什麼是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談談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1、對動作於跳閘的繼電保護,在技術上一般應滿足四個基本要求:選擇性、速動性、靈敏性、可靠性。

(1)可靠性:

指保護該動作時動作,不該動作時不動作,就是既不能誤動也不能拒動,確保切除的是故障設備或線路。

(2)靈敏性:

指在設備或線路的被保護范圍內發生金屬性短路時,保護裝置應具有必要的靈敏系數。

保證有故障就切除。

指在規定的保護范圍內,對故障情況的反應能力。滿足靈敏性要求的保護裝置應在區內故障時,不論短路點的位置與短路的類型如何,都能靈敏地正確地反應出來。

通常,靈敏性用靈敏系數來衡量,並表示為K1m。

其中故障參數的最小、最大計算值是根據實際可能的最不利運行方式、故障類型和短路點來計算的。

在《繼電保護和安全自動裝置技術規程GB/T14285-2016》中,對各類保護的靈敏系數K1m的要求都作了具體規定。

(3)選擇性:

指首先由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切除故障,當故障設備或線路本身的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才允許由相鄰設備、線路的保護或斷路器失靈保護切除故障。避免大面積停電。選擇性是指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時,保護裝置僅將故障元件切除,而使非故障元件仍能正常運行,以盡量縮小停電范圍。

選擇性就是故障點在區內就動作,區外不動作。當主保護未動作時,由近後備或遠後備切除故障,使停電面積最小。因遠後備保護比較完善(對保護裝置DL、二次迴路和直流電源等故障所引起的拒絕動作均起後備作用)且實現簡單、經濟,應優先採用。

(4)速動性:

指保護裝置應能盡快地切除短路故障。其目的是提高系統穩定性,減輕故障設備和線路的損壞程度,縮小故障波及范圍,提高自動重合閘和備用電源或備用設備自動投入的效果等。

快速切除故障。提高系統穩定性;減少用戶在低電壓下的動作時間;減少故障元件的損壞程度,避免故障進一步擴大。

2、繼電保護的四項基本原則之間的關系:

以上四個基本要求是設計、配置和維護繼電保護的依據,又是分析評價繼電保護的基礎。這四個基本要求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但往往又存在著矛盾。因此,在實際工作中,要根據電網的結構和用戶的性質,辯證地進行統一。

(1)四性的先後順序:

可靠性、靈敏性、選擇性、速動性。

(2)四性的矛盾性:

① 靈敏性和可靠性是相互矛盾的。

如果要滿足靈敏性,保護動作定值就不能定的太高。但是保護定植如果太低,保護可能就不可靠。例如過負荷時,在受到擾動時保護就動作了。

② 選擇性和速動性是相互矛盾的。

電流保護一般分為三段式保護,其中三段有個配合的問題,靠保護定植的不同和時間的不同來配合。這樣就需要靠時間躲避保護區域交叉的問題,例如一段保護時間200ms,二段一般取500ms,當一段失靈的時候要靠二段來動作,500ms的時間無法滿足速動性的要求。

(6)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的關系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1、繼電保護可按以下四種方式分類:

(1)按被保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保護和主設備保護(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保護)。

(2)按保護功能分類,有短路故障保護和異常運行保護。前者又可分為主保護、後備保護和輔助保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保護、失磁保護、失步保護、低頻保護、非全相運行保護等。

(3)按保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保護和數字式保護。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保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保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保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保護。

(4)按保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過電壓保護、功率方向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縱聯保護、瓦斯保護等。

2、一般情況而言,整套繼電保護裝置由測量元件、邏輯環節和執行輸出三部分組成。

(1)測量比較部分:

測量比較部分是測量通過被保護的電氣元件的物理參量,並與給定的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的結果,給出「是」、「非」性質的一組邏輯信號,從而判斷保護裝置是否應該啟動。

(2)邏輯部分:

邏輯部分使保護裝置按一定的邏輯關系判定故障的類型和范圍,最後確定是應該使斷路器跳閘、發出信號或是否動作及是否延時等,並將對應的指令傳給執行輸出部分。

(3)執行輸出部分:

執行輸出部分根據邏輯傳過來的指令,最後完成保護裝置所承擔的任務。如在故障時動作於跳閘,不正常運行時發出信號,而在正常運行時不動作等。

3、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是:

(1)自動、迅速、有選擇性地將故障元件從電力系統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於繼續遭到破壞,保證其他無故障部分迅速恢復正常運行。

(2)反應電氣元件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並根據運行維護的條件(如有無經常值班人員)而動作於信號,以便值班員及時處理,或由裝置自動進行調整,或將那些繼續運行就會引起損壞或發展成為事故的電氣設備予以切除。此時一般不要求保護迅速動作,而是根據對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的危害程度規定一定的延時,以免暫短地運行波動造成不必要的動作和干擾而引起的誤動。

(3)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與電力系統中的其他自動化裝置配合,在條件允許時,採取預定措施,縮短事故停電時間,盡快恢復供電,從而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可靠性。

7. 繼電保護的基本知識

繼電保護

科技名詞定義
中文名稱:繼電保護 英文名稱:relay protection 定義1:對電力系統中發生的故障或異常情況進行檢測,從而發出報警信號,或直接將故障部分隔離、切除的一種重要措施。 所屬學科:電力(一級學科);繼電保護與自動化(二級學科) 定義2:對運行中電力系統的設備和線路,在一定范圍內經常監測有無發生異常或事故情況,並能發出跳閘命令或信號的自動裝置。 所屬學科:水利科技(一級學科);水力發電(二級學科);水電站電氣迴路及變電設備(三級學科)
名稱解釋
protective relay,power system protection 研究電力系統故障和危及安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以探討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因在其發展過程中曾主要用有觸點的繼電器來保護電力系統及其元件(發電機、變壓器、輸電線路等),使之免遭損害,所以沿稱繼電保護。基本任務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故障設備從系統中切除,或發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設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
基本性能
繼電保護的正確工作不僅有力地提高電力系統運行的安全可靠性,並且正確使用繼電保護技術和裝置,還可能在滿足系統技術條件的前提下降低一次設備的投資。繼電保護為完成其功能,必須具備以下5個基本性能。 ①安全性:繼電保護裝置應在不該動作時可靠地不動作,即不應發生誤動作現象。 ②可靠性:繼電保護裝置應在該動作時可靠地動作,即不應發生拒動作現象。 ③快速性:繼電保護裝置應能以可能的最短時限將故障部分或異常工況從系統中切除或消除。 ④選擇性:繼電保護裝置應在可能的最小區間將故障部分從系統中切除,以保證最大限度地向無故障部分繼續供電。 ⑤靈敏性:表示繼電保護裝置反映故障的能力。通常以靈敏系數klm表示。靈敏系數有兩種表達方式,即反映故障參量上升的保護靈敏系數,klm=保護區內金屬性短路時故障參量的最小計算值/保護的動作參量;反映故障參量下降的保護靈敏系數,klm=保護的動作參量/保護區內金屬性短路時故障參量的最大計算值。 繼電保護須具備的 5個性能彼此緊密聯系。在選擇保護方案時,還應注意經濟性。所謂經濟性,不僅指保護裝置的設備投資和運行維護費,還必須考慮由於保護裝置不完善而發生誤動或拒動時對國民經濟所造成的損失。
分類
繼電保護可按以下4種方式分類。 ①按被保護對象分類,有輸電線保護和主設備保護(如發電機、變壓器、母線、電抗器、電容器等保護)。 ②按保護功能分類,有短路故障保護和異常運行保護。前者又可分為主保護、後備保護和輔助保護;後者又可分為過負荷保護、失磁保護、失步保護、低頻保護、非全相運行保護等。 ③按保護裝置進行比較和運算處理的信號量分類,有模擬式保護和數字式保護。一切機電型、整流型、晶體管型和集成電路型(運算放大器)保護裝置,它們直接反映輸入信號的連續模擬量,均屬模擬式保護;採用微處理機和微型計算機的保護裝置,它們反應的是將模擬量經采樣和模/數轉換後的離散數字量,這是數字式保護。 ④按保護動作原理分類,有過電流保護、低電壓保護、過電壓保護、功率方向保護、距離保護、差動保護、高頻(載波)保護等。
基本任務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基本任務是:當電力系統發生故障或異常工況時,在可能實現的最短時間和最小區域內自動將故障設備從系統中切除,或者給出信號由值班人員消除異常工況的根源,以減輕或避免設備的損壞和對相鄰地區供電的影響。

8.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作用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的作用是防止電力系統失去穩定、避免電力系統發生大面積停電。

電力系統常見的自動裝置有:

1、發電機自動勵磁-自動調節勵磁。同步發電機為了實現能量的轉換,需要有一個直流磁場而產生這個磁場的直流電流,稱為發電機的勵磁電流。根據勵磁電流的供給方式,凡是從其它電源獲得勵磁電流的發電機,稱為他勵發電機,從發電機本身獲得勵磁電源的,則稱為自勵發電機。

2、電源備自投(BZT)---備用電源自動投入。備自投是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使用裝置的簡稱,應急照明系統就是一個備自投備自投的電源系統。備用電源自動投入使用裝置通常採用繼電接觸器作為蓄電池自投備的控制。當主電源故障,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的控制觸頭自動閉合自動將蓄電池與應急照明電路接通。

3、自動重合-自動判斷故障性質,自動合閘。自動重合閘裝置是將因故障跳開後的斷路器按需要自動投入的一種自動裝置。

4、自動准同期---自動調節,實現准同期並列。自動准同期是利用頻差檢查、壓差檢查及恆定導前時間的原理,通過時間程序與邏輯電路,按照一定的控制策略進行綜合而成的,它能圓滿地完成准同期並列的基本要求簡稱AS。

5、還有自動抄表,自動報警,自動切換,自動開啟,自動點火,自動保護,自動滅火,等等。

(8)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的關系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電力系統中裝設的反事故自動裝置:

①繼電保護裝置:其功能是防止系統故障對電氣設備的損壞,常用來保護線路、母線、發電機、變壓器、電動機等電氣設備。按照產生保護作用的原理,繼電保護裝置分為過電流保護、方向保護、差動保護、距離保護和高頻保護等類型。

②系統安全保護裝置:用以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防止出現系統振盪、失步解列、全網性頻率崩潰和電壓崩潰等災害性事故。系統安全保護裝置按功能分為4種形式:

一是屬於備用設備的自動投入,如備用電源自動投入,輸電線路的自動重合閘等;

二是屬於控制受電端功率缺額,如低周波自動減負荷裝置、低電壓自動減負荷裝置、機組低頻自起動裝置等;

三是屬於控制送電端功率過剩,如快速自動切機裝置、快關汽門裝置、電氣制動裝置等;

四是屬於控制系統振盪失步,如系統振盪自動解列裝置、自動並列裝置等。

閱讀全文

與繼電保護與自動裝置的關系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岩棉生產線設備多少錢 瀏覽:910
重汽王牌儀表顯示1或2什麼意思 瀏覽:913
非電量檢測裝置系統檢驗項目主要包括 瀏覽:973
f3儀表怎麼調 瀏覽:669
自動化化工儀表操作證報名多少錢 瀏覽:160
名爵6怎麼更換軸承 瀏覽:805
UG中GC工具箱為何會閃退 瀏覽:131
熱電廠有哪些設備 瀏覽:911
沃爾沃的安全設施設備如何 瀏覽:273
閥門自密封在什麼地方 瀏覽:358
機械增壓進氣裝置 瀏覽:221
軌道越高機械能如何變化 瀏覽:492
哪裡有露天採煤設備出租 瀏覽:771
配電用什麼消防器材 瀏覽:527
空調為什麼製冷量制熱量高一些 瀏覽:817
一套ktv唱歌設備需要多少錢一台 瀏覽:898
地熱沒總閥門怎麼排氣 瀏覽:20
心臟測試儀器怎麼看 瀏覽:138
義烏最大五金建材市場的地址 瀏覽:729
寧波17的煤氣閥門 瀏覽: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