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從碘水中萃取碘的實驗步驟,現象及原理。
1 用量筒量取10mL碘的飽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後再注入4mL四氯化碳,蓋好玻璃塞。
2 用右手壓住分液漏鬥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鬥倒轉過來振盪,使兩種液體充分接觸,振盪後打開活塞,是漏斗內氣體放出。
3 將分液漏斗放在鐵架台上,靜置。
4 待液體分層後,將分液漏斗頸上的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准漏鬥上的小孔,再將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擰開,使下層液體慢慢沿燒杯壁而流下。
現象:靜置後,溶液分層,上層為水溶液,無色;下層為四氯化碳的碘溶液,呈紫紅色。
原理:水與四氯化碳對比,碘更易溶於四氯化碳
B. 用四氯化碳從碘水中萃取並分離兩種溶液需要的儀器和操作過程
儀器:分液漏斗,燒杯,(鐵架台)過程:都倒如分液漏斗,震盪,靜置,從下面放出四氯化碳,從上口倒出剩餘的水
C. 碘的萃取
碘水中碘的萃取
一、實驗目的:
① 體驗從碘水中提取碘單質,樹立實驗環保意識。
② 認識各種儀器,熟悉和掌握分液漏斗的操作。
③ 驗證萃取的原理。
二、實驗原理:
利用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
三、儀器及用品:
量筒、燒杯、分液漏斗、鐵架台(帶鐵圈)
試劑:碘的飽和溶液,四氯化碳(或煤油)
四、操作步驟:
1、檢漏
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打開上口的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注入適量水,蓋緊上口玻璃塞。把分液漏斗垂直放置,觀察活塞周圍是否漏水。再用右手壓住分液漏鬥上口玻璃塞部分,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鬥倒轉,觀察上口玻璃塞是否漏水,用左手轉動活塞,看是否靈活。
2、裝液
用量筒量取5 mL碘的飽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後再注入2mL四氯化碳(CCl4),蓋好玻璃塞。
3、振盪
用右手壓住分液漏鬥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鬥倒轉過來振盪,使兩種液體充分接觸; 振盪後打開活塞,使漏斗內氣體放出。
4、靜置分層
將分液漏斗放在鐵架台上,靜置待液體分層。
5、分液(取下層溶液)
將分液漏斗頸上的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對准漏鬥上的小孔),再將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擰開,使下層液體慢慢延燒杯壁流下。
6、分液(取上層溶液)
待下層液體全部流盡時,迅速關閉活塞。燒杯中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回收到指定容器中,分液漏斗內上層液體由分液漏鬥上口倒出。
7、回收
將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倒入2到指定的容器中。
8、清洗儀器,整理實驗桌。
五、現象和結論:
現象:
1、碘的飽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注入四氯化碳可以觀察到:溶液分層,上層黃色,下層無色透明、油狀。
2、振盪時有少量氣泡。
靜置分層溶液分層,上層無色(或黃色變淺),下層紫紅色。
結論:四氯化碳(CCl4)能萃取碘水中的碘。
D. 高中化學實驗9——碘的萃取
一、實驗原理
萃取,又稱 溶劑萃取 或 液液萃取 ,亦稱 抽提 ,是利用 系統 中 組分 在 溶劑 中有不同的 溶解度 來 分離 混合物 的 單元操作 。是利用 物質 在兩種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劑中 溶解度 或 分配系數 的不同,使溶質物質從一種溶劑內轉移到另外一種溶劑中的方法。經過反復多次萃取,將絕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來。
碘水,碘水也指碘的水溶液。由於碘單質是非極性分子,水是極性溶劑,碘在水中溶解度不大。100克水在常態下只能溶解0.029克碘,因此常加入碘化鉀(KI)增大溶解度。碘的水溶液呈黃色或黃褐色。
四氯化碳為非極性溶劑,與碘單質相似相溶。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為紫紅色溶液。
萃取廣泛應用於 化學 、 冶金 、 食品 等工業,通用於 石油煉制工業 。
二、實驗儀器
分液漏斗,燒杯,量筒,鐵架台,鐵圈
三、實驗葯品
碘水,四氯化碳
四、實驗裝置
五、實驗步驟
1、用量筒量取10 mL碘水,倒入分液漏斗中。
2、注入4 mL四氯化碳,塞上塞子。
3、右手掌壓住漏斗活塞,左手頂住漏斗塞子,將分液漏斗下端朝上45° 傾斜,用力振盪。打開活塞放氣,然後關閉。
4、將分液漏斗放在鐵架台上靜置。發現,液體分層,上層幾近無色,下層呈紫紅色。
5、待液體完全分層後,打開分液漏斗塞子和活塞,使下層液體沿燒杯壁慢慢流下。燒杯中的溶液就是碘的四氯化碳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