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汽車四輪驅動系統主要由什麼組成
汽車驅動輪產生的牽引力受地面附著力的影響,與汽車質量成正比。為了提高汽車的操縱性能,特別是提高在低摩擦系數道路上行駛的動力性和穩定性,許多汽車採用四輪驅動系統。比如 奧迪A6 採用的全時四驅系統,可以有效地將發動機的動力分配到四個車輪上,在托森機械式中央差速器的幫助下,四個輪胎都可以有效地抓地,因此具有出色的越野性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時可以保持良好的穩定性和安靜性。
1.四輪驅動系統的結構和特點四驅車輛的傳動系統由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分動箱、前萬向傳動、前驅動橋、後萬向傳動和後驅動橋組成。
四輪驅動系統的分類。 四輪驅動系統大致分為臨時四輪驅動和全時四輪驅動兩種形式。 臨時四輪驅動汽車有一個缺陷,就是在四輪驅動狀態下進出車庫時,汽車會突然停頓,甚至發動機熄火。這是由臨時四輪驅動系統前輪和後輪直接連接的結構引起的。在汽車轉彎時,前輪和後輪的轉動情況存在差異,這種差異成為汽車運動的阻力,所以產生了汽車突然停頓的現象,因此轉彎時需要切換到兩輪驅動狀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設計了全時四輪驅動系統,它採用了中央差動齒輪,雖然前輪和後輪有轉動差異,仍能發出動力,所以進庫時也可以保持四輪驅動狀態。 新款四輪驅動系統的差速器分為3種結構形式: 一種是粘滯耦合器式中央差速器裝置,一般配6速手動變速器; 另一種是轉矩分流傳遞耦合器裝置,一般配CVT無級變速器; 還有一種是通過電子控制的液壓離合器進行轉矩調節的行星齒輪中央差速器裝置,一般配3.6L發動機和5速自動變速器。 四輪驅動系統的優缺點 ①優點。 使汽車具有比較好的轉彎穩定性、直行穩定性、起動和加速性能、爬坡性能以及雪地等惡劣路面的行駛性能。例如 奧迪 四驅汽車採用可鎖式冠形齒輪差速器,冠形齒輪差速器屬於可鎖式中間差速器,具有非對稱動態力矩分配功能,它的優點是牽引力更大,集成度更高,體積小巧,不需要保養,不需要駕駛人的任何操作。 ②缺點。 四輪驅動汽車的外形比較高大,而且輪胎的花紋比較粗短。四驅汽車不可避免地存在傳動系統結構復雜、整車裝備質量大、傳動效率偏低等問題。另外,成本、振動及雜訊也比較大,當轉彎半徑小並以臨時四輪驅動方式行駛時,會出現轉彎「制動」現象。 典型四輪驅動系統簡介。 以 雷克薩斯RX 350汽車全時四輪驅動系統為例,在該四驅雙泵系統中,後差速器總成上裝備了液壓離合器和後差速器機構,兩輪驅動和四輪驅動的轉換機構內置於後差速器總成中。在正常條件下,汽車由前輪驅動。根據前輪驅動力和路面條件的不同,系統會在瞬間將適當的驅動力傳遞給後輪,實現兩輪驅動與四輪驅動的自動轉換,無需駕駛人在2WD和4WD之間操作。另外,雙泵系統在前進檔制動時,會自動撤銷後輪的驅動力,這樣有利於ABS系統的正常工作。 在 雷克薩斯LS 600hl汽車傳動系統及其內置的中央差速器中,採用了「轉矩感應式 LS D」,它能根據行駛條件自動地向前、後輪分配最佳的驅動力。在一般道路行駛時,為偏重後輪的驅動力分配比40:60,能夠根據情況切換為50:
50或30: 70,可媲美6.0L發動機的動力性能和基於四輪再生制動的低燃耗率。
2.四輪驅動汽車的合理使用四輪驅動汽車輪胎的使用。四輪驅動車輛應配備全天候輪胎,即可以在任何季節和任何路面上使用的輪胎。全天候輪胎是一種改進的輪胎,具有鋼帶斜交簾布層和密集刀槽的間隔胎面花紋,用於提高輪胎附著力和增加抗側滑性,因此同時具有普通輪胎和雪地輪胎的特點。但如果在光滑的路面上使用全天候輪胎,高速時的操縱穩定性比普通輪胎稍差,噪音略大。外觀上,全天候輪胎和普通輪胎幾乎一樣,只是輪胎側面有一排英文字母「ALLSEASON」,說明這款輪胎適合所有季節。有些全天候輪胎在輪胎側面標有英文字母「M+S」,說明輪胎適合泥濘路面和雪地行駛。
四輪驅動車輛應適當縮短輪胎換位里程。對於前輪驅動車輛,輪胎通常每8000公里更換一次,但四輪驅動車輛應該每6000公里更換一次。
此外,對於四輪驅動車輛來說,保持四個輪胎的品牌、圖案和外徑完全相同尤為重要。一輛 大眾 途銳 4.2L四驅轎車,當車速低於5公里/小時時,在右後輪發出。
有節奏的「咯啞、咯啞」異常響聲伴隨著身體的震動,但轉彎時卻沒有這樣的響聲。檢查所有變速器零件和橡膠墊,沒有問題,控制單元沒有存儲故障代碼。拔下分動器電機電線側的接頭,故障消失。最後發現前後輪胎外徑尺寸不一致,導致前後軸輪速不同。在全時四輪驅動裝置中,驅動扭矩均勻地分配到前後軸上,軸之間沒有滑動。如果車橋差速鎖感測器檢測到車橋之間存在速度差,則由分動控制單元計算扭矩差,由步進電機調節膜片離合器施加所需的制動壓力,使前後車橋不打滑。但由於前後輪胎外徑尺寸不同,前後軸之間總是存在速度差,使得後輪發出有節奏的「咯噔」異響。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存在,可能會導致傳送步進電機因工作溫度過高而損壞。
應避免前軸和後輪軸之間的長期高速補償或高負荷運行,否則會損壞可鎖定的冠狀齒輪差速器。
牽引全時四驅車時,不要讓兩個車輪轉動,另外兩個車輪固定。也就是說,類似 奧迪A7 的四輪驅動汽車,在車頭或後輪軸被抬起時,是不允許拖車牽引的。具體牽引方式應符合車輛維修手冊的規定。 @2019
『貳』 傳動系由哪些要緊的部件組成 它起什麼作用
1、以運輸車輛為例說明傳動系的主要 部件的組成:傳動系主要由變速箱、前後傳動軸、過橋軸承、前主橋和後橋包含有前後主傳動,輪邊差速器,半軸。
2、它們的作用:變速箱是變換行駛方向就速度和扭力的。前後橋是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動能驅動車輛行走的。主傳動是將傳動軸的力通過差速器動力輸給左右側車輪驅動的。過橋軸承是緩沖車輛轉彎、道路的不平坦的沖擊力,支持傳動軸的一個支撐點。
傳動系:傳動系的基本功用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汽車的驅動車輪,產生驅動力,使汽車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駛。對於前置後驅的汽車來說,發動機發出的轉矩依次經過離合器、變速箱、萬向節、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給後車輪,所以後輪又稱為驅動輪。驅動輪得到轉矩便給地面一個向後的作用力,並因此而使地面對驅動輪產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就是汽車的驅動力。汽車的前輪與傳動系一般沒有動力上的直接聯系,因此稱為從動輪。傳動系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
『叄』 汽車動力傳遞路線(詳細)
1、動力傳遞路線:離合器、變速器、角傳動裝置、萬向傳動裝置、後驅動橋,後驅動車輪
2、特點:便於車身內部的布置,減小室內發巧敏動機的雜訊,省去長的傳動軸,前軸載荷小,附著力大,能夠充分利用車廂面積,散熱差。
3、應用:一般用於大型客車。
(3)後輪驅動傳動裝置有哪些擴展閱讀
1、發動機中孝洞枝置後輪驅動(MR)Middle-engine Rear-drive,特點:是目前大多數運動型轎車和方程式賽車所採用的布顫正置形式。
2、發動機前置全輪驅動(XWD)動力傳遞路線:離合器、變速器、分動器、萬向傳動裝置分4Wheel Drive,別到達前後驅動橋,最後傳到前後驅動車輪,特點:利用汽車全部質量作為附著力,故牽引力大,有很強的越野能力;動力分傳給各個車輪,減少每一驅動輪的負擔,輪胎磨損小且均一。
3、應用:主要用於越野汽車。
『肆』 試述後輪驅動汽車底盤萬向傳動裝置的工作原理
1 、汽車傳動系
1.1 傳動系的作用
將發動機的動力平穩可靠地傳給驅動車輪,使汽車前進或後退;根據汽車行駛的道路坡度、路面等級、交通流量、車輛載荷大小以及行駛速度高低等要求,改變汽車行駛速度和驅動力。
1.2 傳動系的組成
離合器、變速箱、萬向傳動裝置和具有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的驅動橋。越野汽車和重型汽車多採用多橋驅動,在變速器後加裝分動器,從分動器至各驅動橋各裝一套萬向傳動裝置。
1.2.1 離合器
* 作用:保證在發動機的曲軸與傳動裝置間能根據汽車行駛的需要傳遞或截斷發動機動力輸出;使汽車平穩起步;便於換檔和防止傳動系過載。
* 構造與工作原理:常用的多為干摩擦片式,大部分東風車均採用此結構的離合器。主要由主動部分、從動部分、壓緊機構和操縱機構四部分組成。其中,發動機飛輪是離合器的主動件。帶摩擦片的從動盤的轂通過軸向花鍵同從動軸(即變速箱第一軸)相連。壓緊彈簧將從動盤緊壓在飛輪端面上。發動機轉矩就靠飛輪同從動盤接觸面之間的摩擦作用而傳到從動盤上,再由此經過從動軸和傳動系中一系列機件傳給驅動車輪。
由於膜片彈簧離合器本身操縱方便,有自動調節壓緊力的特點,目前部分東風車已開始裝用此結構的離合器,如 EQ1108G6D12 車。
1.2.2 變速器和分動器
* 變速器的作用:根據不同的道路情況,變更驅動車輪的牽引力,並使汽車得到所需要的速度;在不改變曲軸旋轉方向的情況下,使汽車能前進或後退;在離合器接合時,使發動機不傳給驅動車輪(空檔);還可通過取力器將動力傳給其他機構(如絞盤和傾卸汽車用油壓泵)。
* 構造:主要由變速器殼、蓋、輸入軸(第一軸)、輸出軸(第二軸)、中間軸、倒擋軸以及齒輪、軸承、油封、操縱機構等機件組成。
* 原理:利用改變直徑不同的齒輪嚙合,改變輸出的轉速和轉矩。如大齒輪帶小齒輪傳動,輸出轉速升高,轉矩下降;小齒輪帶大齒輪傳動,則輸出轉速降低,扭矩增大。
1.2.3 萬向傳動裝置
* 作用:保證在動力的輸出軸和動力的輸入軸之間軸線不重合,且軸線夾角經常發生變化的情況下傳遞動力。
* 構造:萬向節、傳動軸。
1.2.4 車橋
* 作用:承受和傳遞地面與車架之間的各向作用力及力矩。
* 構造:驅動橋、轉向橋、轉向驅動橋和支持橋四種。其中驅動橋又含減速器、差速器、半軸、驅動橋殼等。轉向橋由前軸、轉向節和輪轂三個部分組成。
2 、汽車轉向系
2.1 作用
根據汽車行駛的需要,按照駕駛員意圖改變行駛方向。
2.2 構造
轉向器及轉向傳動裝置。其中,轉向器的作用是將駕駛員 施於轉向盤上的力,通過它傳給轉向傳動機構,同時還可以增大傳動比,使轉向操縱輕便。按採用的傳動副的方式可分為蝸桿曲柄銷式、循環球式和齒輪齒條式。循環球式轉向器由兩對傳動副組成,一對是螺桿、螺母,另一對是齒條、齒扇。在螺桿和螺母間裝有鋼球,使滑動摩擦變為滾動摩擦,從而提高了傳動效率(達 90% 以上),使轉向輕便,磨損減小。近年來使用這種轉向器日趨廣泛。對前橋負荷較大的車輛,特別是平頭重型車,由於轉向阻力很大,現在普遍採用動力轉向,如 EQ1108G 和 EQ1141G 系列車均採用動力轉向。
轉向傳動裝置包括轉向垂臂、直拉桿、轉向節臂、轉向節、轉向節主銷、梯形臂和橫拉桿等機件。主要把轉向盤的指令傳遞給轉向車輪。
『伍』 傳動系由哪些主要部件組成
傳動系統主要有離合器、變速器(以及分動器)、傳動軸、萬向節、減速器、差速器、半軸等部件組成。
機械式傳動系統主要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和驅動橋組成。其中萬向傳動裝置由萬向節和傳動軸組成,驅動橋由主減速器和差速器組成。
液力機械式傳動系統主要由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和驅動橋組成。對於前置後驅的汽車來說,發動機發出的轉矩依次經過離合器、變速箱、
萬向節、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給後車輪,所以後輪又稱為驅動輪。驅動輪得到轉矩便給地面一個向後的作用力,並因此而使地面對驅動輪產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就是汽車的驅動力。汽車的前輪與傳動系一般沒有動力上的直接聯系,因此稱為從動輪。
傳動系統的作用是將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驅動汽車行駛。
(1) 減速增矩:發動機輸出的動力具有轉速高、轉矩小的特點,無法滿足汽車行駛的基本需要,通過傳動系統的主減速器,可以達到減速增矩的目的,即傳給驅動輪的動力比發動機輸出的動力轉速低,轉矩大。
(2) 變速變矩 :發動機的最佳工作轉速范圍很小,但汽車行駛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卻在很大范圍內變化,通過傳動系統的變速器,可以在發動機工作范圍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滿足汽車行駛速度變化大和克服各種行駛阻力的需要。
(3) 實現倒車 :發動機不能反轉,但汽車除了前進外,還要倒車,在變速器中設置倒檔,汽車就可以實現倒車。
(4) 必要時中斷傳動系統的動力傳遞:起動發動機、換檔過程中、行駛途中短時間停車、汽車低速滑行等情況下,都需要中斷傳動系統的動力傳遞,利用變速器的空檔可以中斷動力傳遞。
(5) 差速功能:在汽車轉向等情況下,需要兩驅動輪能以不同轉速轉動,通過驅動橋中的差速器可以實現差速功能。
『陸』 汽車傳動系統主要由什麼組成
汽車傳動系統主要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傳動裝置、主減速器、差速器和半軸組成。
汽車行駛過程中採用的傳動操作系統是由離合器、變速器、萬向轉運傳動設備以及相關的驅動橋共同構成的,也就是進行發動機和汽車四輪驅動器之間互相連接的動力傳輸設備。汽車的傳動操作系統的主要應用功能有促使汽車起步的功能、變速功能、主要減慢速度的功能以及差速功能等等不同應用功能,給行駛過程中的汽車以足夠充足的牽引力和行車速度變化,進而可以順利地確保行駛中的汽車可以更加安全、穩定的運行和駕駛。
汽車傳動系統是由一系列具有彈性和轉動慣量的曲軸、飛輪、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驅動橋等組成。動力經發動機輸出,經離合器,變速箱增扭變速後、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遞到驅動車輪。
『柒』 傳動系統各組成的功用有哪些
傳動系來統各組成的功用如下:源(1)離合器:保證換擋平順,必要時中斷動力傳遞。
(2)變速器:變速、變矩、變向及中斷動力傳遞。
(3)萬向傳動裝置:實現有夾角和相對位置經常發生變化的兩軸之間的動力傳遞。
(4)主減速器:將動力傳給差速器,並實現降速增矩、改變傳動方向。
(5)差速器:將動力傳給半軸,並允許左右半軸以不同的轉速旋轉。
(6)半軸:將差速器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
『捌』 自行車行駛中,主要傳動裝置有哪些
引言:自行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代步工具,在汽車,摩托車,電動車沒有出來之前,電動車基本是每家每戶必備一輛。自行車不限時間,不限速度非常的方便。自行車行駛中主要傳動裝置有哪些?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
三、騎自行車的壞處
每日騎自行車的時間最多不能超過2個小時,騎車時間長了容易得前列腺炎,對身體有不好影響,對腰容易產生刺激,所以專業自行車運動員都有自己保健醫生。
『玖』 傳動系的組成部分都有哪些
汽車傳動系的組成部分包括:1、變速機構:有手動變速機構、自動變速機構;2、差速器:是解決左、右兩邊轉速不同問題的工具;3、傳動軸:將經過變速系統傳遞出來的動力,傳遞至差速器進而產生驅動力的機構;4、引擎配置:有前置引擎前輪驅動、前置引擎後輪驅動、中置引擎後輪驅動。汽車傳動系統的作用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汽車的驅動車輪,產生驅動力,使汽車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