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某探究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

某探究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

發布時間:2023-07-26 18:54:23

①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利用下列裝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

解:
(1)該實驗的實驗現象是D瓶內的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在實驗中A 裝置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以排除空氣中原有二氧化碳對實驗結果的影響,B裝置的作用是檢驗空氣中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凈.
(2)C處所用的裝置不能透光,否則,植物會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使實驗現象不明顯.
(3)氧氣有助燃的性質,如果瓶內的氧氣被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瓶內缺少氧氣,則會使燃燒的蠟燭立即熄滅;因此檢驗的方法是:打開瓶塞,立即將燃燒的蠟燭伸進瓶內;看到的實驗現象是:燃燒的蠟燭立即熄滅.
(4)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並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需要的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一切生物的共同特徵,在細胞的線粒體內進行;呼吸作用的意義是為生物的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5)水分以氣體狀態通過葉片表皮上的氣孔從植物體內散失到植物體外的過程叫做蒸騰作用;實驗過程中,裝置內的植物要進行蒸騰作用,其散失的水分在玻璃罩的內壁上凝結成小水珠.綠色植物通過根部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絕大部分水分又通過蒸騰作用散失了,促進了生物圈中水循環的進行.
(6)種子植物分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其區分依據是種子的外面有無果皮包被,被子植物產生的種子外面具有果皮,裸子植物產生的種子外面沒有果皮.
故答案為:
(1)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檢驗空氣中二氧化碳是否被除凈
(2)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3)打開瓶塞,立即將燃燒的蠟燭伸進瓶內;燃燒的蠟燭立即熄滅
(4)線粒體;為生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5)蒸騰作用;促進了生物圈中水循環的進行
(6)種子外有果皮包被

② 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探究.(1)實驗過程中,銅網出現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象,請

(1)進入乙中的氣體為空氣和乙醇,加熱時,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方程式為2Cu+O2

.

③ 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探究.

解題思路:實驗室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可將甲進行水浴加熱,能使甲中乙醇平穩氣化成乙醇蒸氣,則進入銅網的氣體為空氣和乙醇的混合氣體,在加熱條件下,分別發生2Cu+O 2 △ . 2CuO;CH 3CH 2OH+CuO △ CH 3CHO+Cu+H 2O,可觀察到銅網出現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象,進入乙中的氣體經冷卻後,可在試管中得到乙醛、乙醇和水,而集氣瓶中收集的氣體主要為氮氣,另外如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則在碳酸鈉溶液中加入乙酸,可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以此解答該題.
(1)進入乙中的氣體為空氣和乙醇,加熱時,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方程式為2Cu+O2


.
2CuO,氧化友扮銅和乙醇在加熱條件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可生成乙醛和銅,反應的方程式為CH3CH2OH+CuO

CH3CHO+Cu+H2O,
故答案為:2Cu+O2


.
2CuO;CH3CH2OH+CuO
△信念
CH3CHO+Cu+H2O;
(2)實驗時,先加熱玻璃管乙中的鍍銀鋼絲,約1分鍾後鼓入空氣,此時銅絲即呈紅熱狀態,若把酒精燈撤走,控制一定的鼓氣速度,銅絲能長時間保持紅熱直到實驗結束,說明反應引發後,不需加熱即可進行到底,說明該反應是放熱的反應,
故答案為:放熱;
(3)甲裝置常常浸在溫度為70~80的水浴中,水浴能使容器受熱均勻,能使甲中乙醇平穩氣化成乙醇蒸氣,生成的乙醛以及剩餘的乙醇可在乙中經冷卻而收集,
故答案為:加熱; 冷卻;
(4)乙滑告困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乙醇蒸氣冷卻後為液體;空氣中的氧氣反應,所以最後收集的其他主要為氮氣,
故答案為:乙醛、乙醇、水;氮氣;
(5)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則在碳酸鈉溶液中加入乙酸,可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實驗操作為把醋酸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若有氣體(氣泡)產生,則證明醋酸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強,
故答案為:把醋酸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中,若有氣體(氣泡)產生,則證明醋酸的酸性比H2CO3的酸性強.
,2,某實驗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乙醇催化氧化的實驗探究.

(1)實驗過程中,銅網出現紅色和黑色交替的現象,請寫出相應的化學方程式: 2Cu+O 2 △ . 2CuO 2Cu+O 2 △ . 2CuO 、 CH 3CH 2OH+CuO △ CH 3CHO+Cu+H 2O CH 3CH 2OH+CuO △ CH 3CHO+Cu+H 2O .
(2)在不斷鼓入空氣的情況下,熄滅酒精燈,反應仍能繼續進行,說明該乙醇催化反應是______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3)甲和乙兩個水浴作用不相同.甲的作用是______;乙的作用是______.
(4)反應進行一段時間後,試管a中能收集到不同的物質,它們是______.集氣瓶中收集到的氣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5)若試管a中收集到的液體用紫色石蕊試紙檢驗,試紙顯紅色,說明液體中還含有乙酸.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比較醋酸與碳酸酸性的強弱,簡述實驗的方法、現象與結論.______.

④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氣體的製取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選用A裝置製取氧氣的化學

(1)2KMnO 4 K 2 MnO 4 +MnO 2 +O 2 ↑;
(2)導管口剛有氣泡冒出就開始收集(或集氣瓶沒有裝滿水等合理答案);
(3)濃硫酸(或濃H 2 SO 4 ); a;
(4)BD;固體和液體反應,不需要加熱(表述合理即可);將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二氧化碳已收集滿.
(5)CO 2 +Ca(OH) 2 =CaCO 3 ↓+H 2 O.

⑤ 某學習小組利用下列裝置進行相關氣體製取的探究,請你分析並填空: (1)寫出圖中儀器a、b的名稱a______

(1)試管是常用的反應容器,集氣瓶是收集氣體的儀器,故答案為:試管、集氣瓶
(2)實驗室製取CO 2 ,是在常溫下,用碳酸鈣和鹽酸互相交換成分生成氯化鈣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熱;二氧化碳能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某同學計劃用該組裝置製取氧氣,則其所用葯品必須是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氧氣;
(3)如果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氧氣就需要加熱,若用盛滿水的F裝置收集氧氣,應從短管進入,因為氧氣的密度比水小;
(4)因製取甲烷是加熱無水醋酸鈉和鹼石灰的固體混合物,是固固加熱反應,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A;因甲烷難溶於水,可用C排水法收集.
答案:(1)試管;集氣瓶;
(2)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B;D;2H 2 O 2
Mn O 2
.
2H 2 O+O 2 ↑;
(3)2KMnO 4
.
K 2 MnO 4 +MnO 2 +O 2 ↑;A;②;
(4)AC.

⑥ 在實驗室中,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利用下列裝置制備漂白粉,並進行有關實驗探究 (1)裝置④中的x試劑為_____

(1)氯氣有毒,所以不能直接排空;氯氣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次氯酸鈉、水,所以有毒物質轉變為無毒物質,所以x試劑為氫氧化鈉溶液.
故答案為:NaOH溶液.
(2)氯氣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次氯酸鈣和水,反應方程式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反應溫度較高時有副反應發生.改進該實驗裝置以減少副反應發生的方法是降低溫度.
故答案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將裝置③置於冷水浴中進行實驗.
(3)3ClO-+I-=3Cl-+IO3-①;IO3-+5I-+3H2O=6OH-+3I2
將方程式①+②得:ClO-+2I-+H2O=Cl-+2OH-+I2
KI溶液的總體積=(19.98+20.02+20.00)mL=60.00mL.
設次氯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x.
ClO-+2I-+H2O=Cl-+2OH-+I2
1mol 2mol
x0.1000mol?L-1×0.060L
所以x=0.003mol
次氯酸鈣的質量為:143g×0.003mol=0.429g
所以質量分數為:

0.429g
1.000g
×100%=42.9%;
若滴定過程中未充分振盪溶液局部變淺藍色時就停止滴定,導致碘化鉀的物質的量偏少,所以測定結果將 偏低.
故答案為:21.45%;偏低.
(4)根據圖象分析得,pH越小,漂白粉有效氯衰減速率越快.
故答案為:pH越小,漂白粉有效氯衰減速率越快.
(5)設計實驗時,其它條件必須相同,只有溫度不同,根據不同溫度和不同時間漂白粉有效氯含量找出其關系.
故答案為:在濃度、pH均相同的條件下,測定不同溫度下.不同時間的漂白粉有效氯含量.

與某探究小組用下列裝置進行實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制圖需要什麼圖紙 瀏覽:482
瑩雲石手機設備不在線怎麼辦 瀏覽:539
電腦怎麼把qq設備鎖取消 瀏覽:574
電動工具轉子設計公司 瀏覽:754
攜帶式和移動式電氣設備使用前應檢查什麼 瀏覽:405
安慶江城冶金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38
配製溶液時用什麼容量儀器 瀏覽:775
廣州鑫文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36
廣汽雷凌低配儀表台怎麼看 瀏覽:444
小車軲轆軸承多少年使用 瀏覽:346
軸承內徑9毫米是什麼意思 瀏覽:658
小學stem設計保溫裝置 瀏覽:260
地暖閥門開關處漏水怎麼辦 瀏覽:514
最新出的黑客工具箱 瀏覽:101
賓士s款儀表怎麼刷 瀏覽:705
定位夾緊裝置設計 瀏覽:615
東莞市清聯五金製品 瀏覽:111
機械棍什麼好 瀏覽:767
機械應急啟動裝置圖片 瀏覽:72
皮卡後半軸軸承換下多少錢 瀏覽:90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