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證明氧化銅也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並與相同條件下MnO2的催化效果做
(1)本題中要注意:不論用哪一種方法,都要形成液封.方法一必須夾上彈簧夾,還要加水浸沒長頸漏斗的下端,形成液封.方法二和方法三中要注意針筒或吸球造成的內外的壓強差.第二個裝置中也要注意內外壓強差.加葯品的先後順序:先加CuO後滴加H2O2.
故答案為:方法一:在乳膠管上夾彈簧夾,向長頸漏斗內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適量水,靜置一段時間後,若長頸漏斗液面與試管內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或方法二:在試管內加入適量水,形成液封後,用針筒接在乳膠管上,當針筒外拉或內推時,若看到試管內有氣泡或長頸漏斗下端出現穩定的液柱,說明氣密性良好.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針筒進行如上操作.)
加葯品的先後順序:先加CuO後滴加H2O2.
(2)因為1升水能溶解30毫升的氧氣,因此防止氧氣溶在水中.
故答案為:防止O2溶於水.
(3)本實驗的設計意圖是比較反應速率的快慢,實驗時間均以生成30mL氣體為准.
故答案為:生成30mL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4)本題要抓住催化劑的特點「一變、二不變」.即改變其它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不變,就可以設計有關的實驗步驟.
故答案為:(答案合理即可)
實驗步驟 | 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 |
| |
把上述混合物,過濾所得固體晾乾後稱重 | CuO的質量在反應前後是否保持不變 |
將所得固體重新與過氧化氫溶液混合,觀察是否依舊加快過氧化氫溶液分解 | CuO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是否保持不變 |
.
⑵ 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A、B進行趣味實驗。 (1)使用裝置A進行實驗時,將滴管中的物質加入到錐形瓶
硝酸銨 ,水(符合題意的答案皆可),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CO 2 ↑(符合題意的答案皆可)
⑶ 在探究質量守恆定律的實驗中,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答案是 A 和 B 在 A 中,固體白磷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固體的 P2O5,質量增加了,同時錐形瓶內空氣中的氧氣被消耗。不過,被消耗的氧氣又及時地從外面通過玻璃管補充進來。所以,總體來說總的質量是增加了; 在 B 中,Na2CO3 與鹽酸發生反應,釋放出 CO2 氣體。這個 CO2 氣體被釋放到外面去了。因此總的質量減少了。
⑷ 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熱本領.(1)寫出調整實驗器材的方法步驟.(2)依據
(1)調復整實驗器材的步驟:制①調整下面的鐵圈,使石棉網處於適當的高度;②調整上面鐵夾,使溫度計處於適當的高度; (2)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熱本領,除了要選用相同規格的燒杯和酒精燈,還要使水與食用油的質量和初始溫度相同; (3)分析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食用油每分鍾溫度升高2.5℃,所以第6min食用油的溫度記錄錯誤,應該是45℃. 分析表中的數據可知,加熱時間相同時,食用油升高的溫度比水高;分析比較水在第5min、10min和食用油在第2min、4min的數據可知,升高相同的溫度,水需要加熱的時間比食用油的長,進而得出水的吸熱本領比食用油大. 故答案為:(1)①調整下面的鐵圈,使石棉網處於適當的高度;②調整上面鐵夾,使溫度計處於適當的高度; (2)水與食用油的質量和初始溫度; (3)第6min食用油的溫度;水的吸熱本領比食用油大.
⑸ 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證明氧化銅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並與相同條件下MnO 2 的催化效果
(1) 方法一:在乳膠管上夾彈簧夾,向長頸漏斗內加水,至形成液封,再加回適量水,靜置一段時間後答,若長頸漏斗液面與試管內液面差保持不變,說明氣密性良好。 方法二:在試管內加入適量水,形成液封後,用針筒接在乳膠管上,當針筒外拉或內推時, 若看到試管內有氣泡或長頸漏斗下端出現穩定的液柱,說明氣密性良好。 方法三:用洗耳球或吸球代替針筒進行如上操作,在乳膠管上夾上彈簧夾,向量氣管加適量水,提高量氣管,一段時間後,若量氣管內液 面不下降,說明氣密性良好。 (答案合理即可) (2)防止O 2 溶於水 (3)生成30mL氧氣所需要的時間 (4)a d (5)
|
⑹ 根據煉鐵的反應原理,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1)煉鐵的主要反應原理是
(1)煉鐵的原理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3CO+Fe2O3 高溫 | .
⑺ (2010李滄區二模)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證明氧化銅能加快過氧化氫溶液的分解,並與相同條
(1)根據題目的預設:實驗時間均以生成30mL氣體為准(即比較反應速率),即比較收集30mL氧氣耗時的長短來判斷催化效果,因此實驗中的「待測數據」可以為生成30mL氣體的時間; (2)通過過濾所得固體晾乾後稱重,以驗證氧化銅質量在變化前後不變;通過將所得固體重新與過氧化氫溶液混合,以驗證氧化銅仍具有催化過氧化氫分解的性質不變. 故答案為: (1)生成30mL氣體的時間; (2)氧化銅的質量不變;氧化銅的化學性質不變.
與小明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蒸汽閥門用什麼
發布:2025-08-28 17:04:57
瀏覽:971
吸塑工具箱
發布:2025-08-28 16:43:01
瀏覽:691
大鬍子工具箱
發布:2025-08-28 16:23:31
瀏覽:75
天改工具箱下載
發布:2025-08-28 16:18:35
瀏覽:78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