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19年科學家盧瑟福用氦原子核轟擊氮原子核,他如何做到的呢
△ 1919年,盧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轟擊氮核的實驗。他從氮核中打出的一種粒子,並測定了它的電荷與質量,它的電荷量為一個單位,質量也為一個單位,盧瑟福將其命名為質子。
△ 盧瑟福發現了原子核,建立了原子的「核式模型」,或稱「行星模型」。其α粒子散射實驗過程如下:
1911年,英國著名物理學家,被稱為近代原子核物理學之父的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等人,用一束帶正電的、質量比電子大得多的高速α粒子轟擊金箔。他們預期,α粒子會毫不費力地擊穿那些「西瓜」,順利到達對面的金屬板上。結果卻發現:大多數α粒子能穿過金箔,且不改變原來的前進方向,但也有一小部分改變了原來的方向,甚至有極少數的α粒子被反彈了回來。實驗表明:① 絕大多數粒子不偏移→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② 少數粒子發生較大偏轉→原子內部有「核」存在;③ 極少數粒子被彈回→作用力很大;質量很大;電量集中。於是,盧瑟福提出含核原子結構模型。主要觀點是:
(1)每一個原子都有一個體積極小、極密實的核;
(2)原子核佔有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原子質量;
(3)原子核被一個體積很大幾乎什麼也沒有的空間包圍著;
(4)原子核外的空間里極稀疏地散布著電子,其總電荷數恰好與原子核中的正電荷相等;
(5)電子圍繞帶正電的原子核隨意轉動。
盧瑟福的實驗裝置圖和結果剖析圖如下:
② 下面是歷史上發現原子內部結構的幾個著名實驗的裝置圖,其中發現質子的裝置是() A. B.
通過α粒子轟擊氮核得到質子

圖中+-號代表不可分割的最小正負電磁信息單位-量子比特(qubit)
(名高攔物理學家約翰.惠戚陪胡勒John Wheeler曾有句名言:萬物源圖於比特 It from bit
量子信息研究興盛後,此概念升華為,萬物源於量子亂槐比特)
註:位元即比特
③ (2013普陀區三模)如圖所示為盧瑟福發現質子的實驗裝置.M是顯微鏡,S是熒光屏,窗口F處裝有銀箔,氮氣
盧瑟福通過用α粒子轟擊氮核發現了質子,根據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恆可知:
4
④ 1919年,盧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轟擊氮核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一個密封的箱子,頂端有兩個帶閥門的通氣
若在鋁箔和熒光屏來之間加上垂直源於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這些亮點紛紛向上偏移, ⑤ 質子的發現 1919年,盧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轟擊氮原子核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容器C里放有放射性物質A,從A射出的α粒子射到鋁箔F上,適當選取鋁箔的厚度,使容器C抽成真空後,α粒子恰好被F吸收而不能透過,在F後面放一熒光屏S,用顯微鏡冊來觀察熒光屏上是否出現閃光.通過閥門T往C里通進氮氣後,盧瑟福從熒光屏S上觀察到了閃光,把氮氣換成氧氣或二氧化碳,又觀察不到閃光,這表明閃光一定是α粒子擊中氮核後產生的新粒子透過鋁箔引起的 .
⑥ 盧瑟福通過什麼實驗發現質子 (1)盧瑟福用α粒子轟擊氮核發現質子,並首次實現原子核的人工轉變 (2)盧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並發現了質子,實驗裝置中銀箔的作用是剛好阻擋α粒子打到熒光屏,但是不能阻擋其它粒子的穿過,這樣可判斷是否有新的粒子產生試驗中根據質量數和電荷數守恆,明確了新產生的粒子就是氫原子核.故ABC錯,D正確. 故選D 故答案為:(1)氮,人工轉變;(2)D ⑦ 求高中物理史實
你好, 與a粒子轟擊氮核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team令牌換設備了怎麼辦
瀏覽:246
新生測聽力儀器怎麼看結果
瀏覽:224
化學試驗排水集氣法的實驗裝置
瀏覽:156
家用水泵軸承位置漏水怎麼回事
瀏覽:131
羊水鏡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125
機械制圖里型鋼如何表示
瀏覽:19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瀏覽:718
超聲波換能器等級怎麼分
瀏覽:800
3萬軸承是什麼意思
瀏覽:110
鑫旺五金製品廠
瀏覽:861
蘇州四通閥製冷配件一般加多少
瀏覽:153
江北全套健身器材哪裡有
瀏覽:106
水表閥門不開怎麼辦
瀏覽:109
花冠儀表盤怎麼顯示時速
瀏覽:106
洗砂機多少錢一台18沃力機械
瀏覽:489
超聲波碎石用什麼材料
瀏覽:607
組裝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的方法
瀏覽:165
怎麼知道天然氣充不了閥門關閉
瀏覽:902
公司賣舊設備掛什麼科目
瀏覽:544
尚葉五金機電
瀏覽: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