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工電子技術及應用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上篇主要內容有: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簡單電阻電路的分析,正弦交流電路,三相交流電路;變壓器,直流電動機,非同步電動機和特種電動機。
下篇主要內容有:常用半導體元器件,基本放大電路及運算放大器的應用;數字電路基本知識,邏輯電路;晶閘管及其應用,交流調壓和變頻器簡介。
本書第2版新增了相關實驗,配有電子教案,習題形式多樣,新增填空題和單選題,書後附有習題答案,供自學時參考.
本書集電工電子技術的應用於一體,為機電技術應用者提供必需的電工電子技術知識。可供高等職業教育機電技術應用專業和機類專業(多學時)使用,也可作為崗位培訓教材。
書後附有習題答案,供自學時參考。[1]
章節目錄
前言
上篇
第一章電路的基礎知識 /
第一節電路的組成及主要物理量 /
第二節電路的基本元件 /
第三節基爾霍夫定律 /
第四節基爾霍夫定律的應用 /
第五節簡單電阻電路的分析方法 /
第六節簡單RC電路的過渡過程 /
實驗課題一直流電路綜合訓練 /
邊學邊練一萬用表的使用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第二章單相正弦交流電路 /
第一節正弦量 /
第二節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
第三節單一元件的交流電路 /
第四節相量形式的基爾霍夫定律 /
第五節RLC串聯電路的相量分析 /
第六節復阻抗的串聯與並聯 /
邊學邊練二功率因數的提高 /
邊學邊練三串聯諧振電路的認識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第三章三相正弦交流電路 /
第一節對稱三相正弦量 /
第二節三相電源和負載的連接 /
第三節對稱三相電路的計算 /
實驗課題二三相電路的連接和測量 /
邊學邊練四中性線的作用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目錄■
■電工電子技術及應用第3版
第四章磁路與變壓器 /
第一節磁路的基本知識 /
第二節單相變壓器 /
第三節三相變壓器 /
第四節其他變壓器 /
邊學邊練五變壓器絕緣電阻和變壓比的
測試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第五章電動機 /
第一節直流電動機 /
第二節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
第三節單相非同步電動機 /
實驗課題三非同步電動機的認識 /
邊學邊練六步進電動機的認識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下篇
第六章常用半導體器件及應用 /
第一節半導體二極體及應用 /
第二節晶體管 /
第三節單管基本放大電路 /
第四節多級放大器 /
第五節場效應晶體管及應用 /
實驗課題四單管共射放大電路的測試 /
邊學邊練七直流穩壓電源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第七章運算放大器及其應用 /
第一節集成運算放大器 /
第二節負反饋放大器 /
第三節運算放大器的應用 /
實驗課題五運算放大器的線性應用 /
邊學邊練八RC正弦波振盪器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第八章數字電路基礎及組合邏輯電路 /
第一節數字電路基礎 /
第二節門電路 /
第三節常用集成組合邏輯電路 /
實驗課題六集成門電路的應用 /
邊學邊練九組合邏輯電路的設計與實現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第九章時序邏輯電路 /
第一節觸發器 /
第二節計數器 /
第三節寄存器 /
實驗課題七計數器的應用 /
邊學邊練十555時基電路的應用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第十章半控型電力電子器件及應用 /
第一節晶閘管 /
第二節單相可控整流電路 /
第三節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 /
第四節三相可控整流電路 /
第五節有源逆變電路 /
第六節雙向晶閘管及應用 /
實驗課題八單相半控橋可控整流電路的測試 /
邊學邊練十一雙向晶閘管的應用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第十一章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及應用 /
第一節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 /
第二節變頻器的基本概念 /
第三節脈寬調制型變頻器 /
第四節直流斬波 /
本章小結 /
思考題與習題 /
附錄 /
附錄A常用阻容元件的標稱值 /
附錄B國產部分檢波與整流二極體主要參數 /
附錄C國產部分硅穩壓管主要參數 /
部分思考題與習題答案 /
B. 電工電子技術綜合實驗 題目:住宅樓配電供電系統的設計
保險自己加吧!希望能幫到你
C. 求現代電工電子技術(第二版)書上的習題解析,高有華,申永川主編的,謝謝
你可以去下個"電工考試題庫"
裡面自帶搜答案功能
你想要的試題答案一搜就出
D. 現代電工電子學包含哪些內容
主要是電工電子技術必要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主要內容包括基本電路分析、變壓器和電動機、電氣控制原理、建築電氣、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直流穩壓電源、組合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模擬量和數字量的轉換。是所有理工類專業學習的基礎課程,更是電類學科學習的專業基礎課。
E. 現代電工電子技術第二版申永山主編課後答案
👌
F. 曹泰斌主編的(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清華大學出版社,答案誰有求發!小弟感激不盡!!
我
G. 簡述做電工電子技術實驗時應注意哪些基本的安全事項
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
實驗課是高等學校理工科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課教學過程由課前預習、課內操作與輔導、課後作業(實驗報告)三個環節組成,它是對理論課學習的有力配合。
一、實驗的目的
⑴
培養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和處理實驗數據來研究基本電磁現象及規律的能力,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並提高學生用理論知識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⑵培養學生實事求是、一絲不苟、嚴格、嚴密的科學態度,樹立辯證唯物主義觀。
⑶訓練學生的基本實驗技能,如正確使用常見的電工儀表、電子儀器及常用的電
機、電器等設備,掌握安全用電知識及一些基本的電工測試技術、試驗方法和數據的分
析處理方法等。
⑷培養並提高學生的科學實驗素養,主動研究的探索精神和遵守紀律,愛護公共財產的優良品德。
二、實驗課的要求
1.實驗課的預習(課前): 學生在每次實驗課前必須認真預習實驗,復習相關理論知識。否則,實驗的進行將事倍功半,而且有損壞儀器和發生人身事故的危險。凡沒有達到預習要求的學生,均不得參加本次實驗。
⑴ 明確實驗內容,掌握與實驗有關的基本理論,了解實驗儀器和設備的使用方法,知道實驗的操作程序以及注意事項等。
⑵ 簡要寫出實驗預習報告。內容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電路、數據記錄表、預習思考題的解答等。
⑶記住操作上需特別注意的問題和預習中尚欠理解,需在實驗中弄清的問題。
2.實驗的進行(上課): 良好的上課習慣、工作方法和正確的操作程序是實驗順利進行的有效保證。為此,可參照下列程序進行實驗:
⑴實驗一人一組。部分需要兩人一組的實驗要團結協作、共同探討。
⑵ 接線前,應先按設備清單清點設備,並了解各儀器設備和元器件的額定值、類型、使用方法和電源設備情況。
⑶實驗中所用的儀器、儀表、實驗板以及開關等,應根據連線清晰,調節順手和
讀數觀察方便的原則合理布局。
⑷接線應遵循「先串聯後並聯」、「先主後輔」的原則(檢查電路時,也應按這樣的順序進行),先接無源部分再接有源部分。不得帶電接線,因而接線前,應先將所有電源開關斷開;為避免過電流、過電壓損壞設備和元件,接線前應將可調設備的旋鈕、手柄置於最安全的位置。
⑸
接線時電路的走線位置要合理,接觸要良好,並避免一個接線柱上聯接三根以上的導線(可將其中的導線分散到等電位的其它接線柱上)。接好線路後,應先自行檢查,再經教師復查後才能接通電源。改接線路時,必須先斷開電源。
⑹
實驗中要膽大心細,一絲不苟,認真觀察現象,同時分析研究實驗現象的合理性。若發現異常現象,應立即切斷電源,查找原因,或找老師一起分析原因,查找故障。如果需要繪制曲線,則至少要讀取5組數據,而且在曲線的彎曲部分應多讀幾組數據,這樣得出的曲線就比較平滑准確。
⑺實驗完畢,先切斷電源,再根據實驗要求核對實驗數據,然後請指導教師審核、簽字,通過後再拆線,整理好導線並將儀器設備擺放整齊,做好值日工作。
⑻要愛護公物,注意儀器設備及人身安全。
三、安全及注意事項
電路與電子技術實驗中經常使用220V和380V的交流電源,為避免發生觸電和損壞儀器設備的嚴重事故,在實驗中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以確保實驗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
⑴ 不擅自接通電源;不觸及帶電部分。嚴格遵守「先接線後通電」,「先斷電後拆線」的操作順序。
⑵ 使用電子儀器時應先熟悉儀器使用方法,了解各種旋鈕的作用;使用儀表時應選擇適當量程;使用電機與電器設備時應符合其銘牌上的額定值。
⑶ 分壓器、調壓器等可調設備的起始位置要放在最安全位置,儀表檔位、量程、指零應先調好。
⑷發現異常現象(設備發熱,發出焦味,電機轉動聲音不正常,以及電源短路保險絲熔斷發出響聲等)應立即斷開電源,保持現場,報告指導教師。造成儀器設備損壞者,需如實填寫事故報告單。
⑸注意儀器設備的規格、量程和操作規程。不了解性能和用法時,不得使用該設備。
⑹搬動儀器設備時,必須雙手輕拿輕放。
總之,實驗中應當遵守規程,認真細致,反應靈敏。要保持實驗室應有的和諧與寧靜
的氣氛。
H. 電工電子技術在計算機應用中的應用和設想
應用電子技術是一門學科,培養具備智能電子產品設計、質量檢測、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電子領域和部門生產第一線從事智能電子產品的設計與開發、質量檢測、生產管理、智能電子產品的銷售和技術支持技能應用型人才。2013年,人們已經掌握了大量的電子技術方面的知識,而且電子技術還在不斷的發展著。這些知識是人們長期勞動的結晶。 我國很早就已經發現電和磁的現象,在古籍中曾有「磁石召鐵」和「琥珀拾芥」的記載。磁石首先應用於指示方向和校正時間,在《韓非子》和東漢王充著《論衡》兩書中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以後由於航海事業發展的需要,我國在十一世紀就發明了指南針。在宋代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針鋒,則能指南,然常微偏東,不全南也」的記載。這不僅說明了指南針的製造,而且已經發現了磁偏角。直到十二世紀,指南針才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
在十八世紀末和十九世紀初的這個時期,由於生產發展的需要,在電磁現象方面的研究工作發展的很快。庫侖在 1785 年首先從實驗室確定了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電荷的概念開始有了定量的意義。 1820 年,奧斯特從實驗時發現了電流對磁針有力的作用,揭開了電學理論的新的一頁。同年,安培確定了通有電流的線圈的作用與磁鐵相似,這就指出了此現象的本質問題。有名的歐姆定律是歐姆在 1826 年通過實驗而得出的。法拉第對電磁現象的研究有特殊貢獻,他在 1831 年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是以後電子技術的重要理論基礎。在電磁現象的理論與使用問題的研究上,楞次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在 1833 年建立確定感應電流方向的定則(楞次定則)。
其後,他致力於電機理論的研究,並闡明了電機可逆性的原理。楞次在 1844 年還與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分別獨立的確定了電流熱效應定律(焦耳 - 楞次定律)。與楞次一道從事電磁現象研究工作的雅可比在 1834 年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 電動機,從而證明了實際應用電能的可能性。電機工程得以飛躍的發展是與多里沃 - 多勃羅沃爾斯基的工作分不開的。這位傑出的俄羅斯工程師是三相系統的創始者,他發明和製造出三相非同步電機和三相變壓器,並首先採用了三相輸電線。在法拉第的研究工作基礎上,麥克斯韋在 1864 年至 1873 年提出了電磁波理論。他從理論上推測到電磁波的存在,為無線電技術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1888 年,赫茲通過實驗獲得電磁波,證實了麥克斯韋的理論。但實際利用電磁波為人類服務的還應歸功於馬克尼和波波夫。大約在赫茲實驗成功七年之後,他們彼此獨立的分別在義大利和俄國進行通信試驗,為無線電技術的發展開辟了道路。
人類在自然界斗爭的過程中,不斷總結和豐富著自己的知識。電子科學技術就是在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中發展起來的。 1883 年美國發明家愛迪生發現了熱電子效應,隨後在1904年弗萊明利用這個效應製成了電子二極體,並證實了電子管具有「閥門」作用,他首先被用於無線電檢波。 1906 年美國的德弗雷斯在弗萊明的二極體中放進了第三個電極——柵極而發明了電子三極體,從而建樹了早期電子技術上最重要的里程碑。半個多世紀以來,電子管在電子技術中立下了很大功勞;但是電子管畢竟成本高,製造繁,體積大,耗電多,從 1948 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的幾位研究人員發明晶體管以來,在大多數領域中已逐漸用晶體管來取代電子管。但是,我們不能否定電子管的獨特優點,在有些裝置中,不論從穩定性,經濟性或功率上考慮,還需要採用電子管。
集成電路的第一個樣品是在 1958 年見諸於世的。集成電路的出現和應用,標志著電子技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它實現了材料、元件、電路三者之間的統一;同傳統的電子元件的設計與生產方式、電路的結構形式有著本質的不同。隨著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的進步,集成度越來越高,出現了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例如可在一塊 6mm 平方的矽片上製成一個完整的計算機),進一步顯示出集成電路的優越性。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和科學研究、生產與管理等的需要,電子計算機應時而興起,並且日臻完善。從 1946 年誕生第一台電子計算機以來,已經經歷了電子管、晶體管、集成電路及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四代,每秒運算速度已達 10 億次。正在研究開發第五代計算機(人工智慧計算機)和第六代計算機(生物計算機),它們不依靠程序工作,而依靠人工智慧工作。特別是七十年代衛星計算機問世以來,由於它價廉、方便、可靠、小巧,大大加快了電子計算機的普及速度。
數字控制和數字測量也在不斷大展和日益廣泛的應用。數字控制機床和「自適應」數字控制機床相繼出現。利用電子計算機對幾十台乃至上百台數字控制機床進行集中控制(所謂「群控」)也已經實現。
在工業上晶體閘流管(即可控硅)也獲得廣泛應用,使半導體技術進入了強電領域。
隨著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電子技術得到高度發展和廣泛應用(如空間電子技術、生物醫學電子技術、信息處理和遙感技術、微波應用等),它對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也起這變革性的推動作用。電子水準是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標志,電子工業是實現現代化的重要物質技術基礎。電子工業的發展速度和技術水平,特別是電子計算機的高度發展及其在生產領域中的廣泛應用,直接影響到工業、農業、科學技術和國防建設,關系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速度和國家的安危;也直接影響到億萬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關系著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
I. 電工電子技術綜合實驗,大神幫我設計一個電路圖啊,在此拜謝!
你這個設計方案與抄現實有一定差距,每戶有總斷路器(我們一般叫空開),分照明和插座兩大類,插座需要漏電保護開關;進線一般採用6mm2的銅芯線,照明最少要1.5mm2,插座最少要2.5mm2的銅芯線。
三相電源的平均分配有一定難度,建議就近分配,減少線路用線,同時有利於調整三相平衡
J. 急求《現代電工電子技術》書後題答案
本書內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與定律、電路分析方法、正弦交流電路、三專相交流電路、線路電路的暫態屬分析、常用半導體器件、基本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反饋與振盪電路、直流穩壓電源、邏輯函數及其化簡、門電路與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與時序邏輯電路、ADC和DAC、可編程邏輯器件(PLD)。本書節後有練習與思考,章後有習題,書中有較多的例題和應用實例。
本教材把先進的現代工具軟體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技術滲透到各章、節,使分析、設計和研究方法實現現代化。本教材配套的教學參考書配有電子教案,歡迎選用本書作教材的老師索取。索取郵箱:[email protected]。
本書可供高等理工科院校非電類本、專科機械類、材料類、經濟類、管理類、化工類、土建類、機電一體化類、計算機科學類等有關專業教學使用。也可供從事與電工電子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