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用水果提取果膠請朋友們幫忙解答.謝謝!
(一)工藝流程
山楂渣→漂洗→水解抽提→粗濾→離心分離→過濾→濃縮→千燥→果膠粉
(二)操作要點說明
(1)漂洗:為了不影響果膠的質量和凝膠力,浸提後的山楂渣需要用水漂洗,以進一步除去渣中殘留的糖、酸、色素等可溶性成分。
(2)水解抽提:包括原果膠的水解和果膠溶出兩個過程。一般用熱的稀酸溶液作為水解液進行水解,使原果膠成為可溶性果膠,但水解不要過度,防止可溶性果膠降解為果膠酸。抽提效果與水解液的酸度、水解抽提的溫度、時間有關,也可採用多次抽提。根據經驗,一般水溶液的pH值應保持在1.8~2.5,水解抽提溫度90~95℃,時間50~60分鍾,抽提用水最好經過軟化處理。
(3)抽提液的處理:抽提液經過粗濾後,用蝶片式離心分離機分離出固體雜質,再用酶水解抽提液中的澱粉。酶反應條件是:澱粉酶添加量1%~2%,反應溫度45~50℃,時間2~3小時,酶反應後加熱,在75~80℃溫度下保持3~5分鍾滅酶。在其中加入0.3%~0.5%活性炭,在50~60℃下攪拌20~30分鍾,使果膠脫色,最後經過硅藻土過濾,可得澄清的果膠抽提液。
(4)果膠抽提液的濃縮:一般用真空加熱濃縮法,將澄清的果膠抽提液放入真空蒸發器中,在81.3~86.6千帕真空下濃縮,使果膠液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7%~9%。這種濃縮液可以作飲料原料用,也可進一步加工成果膠粉。
(5)果膠粉的加工:用濃縮果膠液加工果膠粉有以下幾種方法:
①噴霧乾燥法:用噴霧乾燥機乾燥,熱風溫度130~160℃,乾燥後用孔徑0.25毫米的篩篩分。用這種方法加工成的果膠粉顆粒細、溶解性好、成本低,但成品果膠粉中雜質較高。
②乙醇沉澱法:將濃縮果膠液放入凝結器中,添加果膠液量1.5%的鹽酸,攪拌30秒,促進果膠的凝結,並溶解部分鹽類,減少雜質沉澱。然後加入等量的濃度90%的乙醇,邊加邊攪拌,加完後每隔2~3分鍾攪拌一次,果膠即沉澱析出。用壓榨機去液汁,榨出的液汁供乙醇回收用。在沉澱的果膠中加果膠2倍量的濃度為95%的乙醇,邊攪拌邊洗滌0.5小時,然後取出凝結果膠,榨乾液汁。如此反復洗滌2次,榨乾後,將凝結果膠送入真空乾燥室中,在65~75℃下乾燥至水分含量8%以下為止。將乾燥果膠粉研細,過60目篩(篩孔直徑0.25毫米),篩後盡快包裝。用此方法加工的果膠粉純度高,凝膠力強,但成本高,耗用的乙醇多,因此,用這種方法製取果膠粉時必須配備乙醇回收裝置。
③鋁鹽沉澱法:通常用硫酸鋁沉澱,果膠抽提液可不經濃縮處理。將果膠液在攪拌過程中慢慢加入一定濃度的硫酸鋁溶液,然後用氫氧化銨溶液調整pH至3.8~4.2,調pH值應在攪拌下進行,以免局部鹼化而引起果膠的脫甲基作用。當pH值達到3.5左右時,開始生成氫氧化鋁,pH超過3.5時,氫氧化鋁就與果膠一起沉澱,形成黃綠色的凝膠體。經過攪拌並放置一段時間,果膠便可完全沉澱。用滾筒篩瀝去沉澱果膠的水分,並用冷水洗滌去除過多的母液,然後壓濾,並將濾餅破碎成3毫米大小的碎片。由於氫氧化鋁不溶於乙醇,用含有10%鹽酸的乙醇滾洗氫氧化鋁—果膠沉澱的碎片,就可將其中的氫氧化鋁轉變為氯化鋁,使鋁與果膠分離。為了去酸,果膠要用75%的鹼性乙醇和中性無水乙醇先後洗滌。壓濾後的濕果膠約含60%的水分,經乾燥至含水量7%~10%後便可研細、過篩和包裝。用鋁鹽法生產的果膠呈黃綠色。此法的優點是乙醇用量少,但鋁離子不易除盡,會使果膠中含有較多的灰分。
② 果膠應該怎麼提取
果膠是一種天然的復合多糖類高分子化合物,在食品、醫葯和日用化學行業具有廣泛的用途。現將西瓜皮提取果膠技術的具體操作方法介紹如下:
1.蒸煮壓榨。選用新鮮無毒無腐的西瓜皮,清洗除去泥土後放在蒸籠中,等上汽後蒸30-40分鍾,以西瓜皮蒸透變軟、有水析出並滴下為宜(以殺滅活細胞中的果膠酶)。然後將其放於包裝袋內壓榨,以除去組織細胞中的水分。
2.水解過濾。將榨乾的原料放入耐腐蝕的容器中,加水3-4倍,加酸調至pH值2左右,加熱煮沸,保持一定時間後用布袋壓榨過濾並收集其濾液。再將濾渣加水2倍,重復水解過濾1次,合並兩次的濾液。初次水解時,要認真掌握酸度、溫度和時間的關系,酸度大,溫度高則時間短,溫度低,酸度小則時間長。
3.脫色濃縮。在濾液中加入0.3%-0.5%的活性炭,保持55-60℃,脫色30分鍾後將其濃縮至原體積的3%左右。
4.醇制加工。先在濃縮液中加入90%的乙醇溶液,加入量為濃縮體積的1倍或稍多。加入後便可看到有果膠絮凝出,片刻後,將絮凝果膠裝入細布袋,壓榨液體並回收液體中的乙醇。再將榨出的果膠用95%的乙醇溶液洗滌(用量為果膠的1倍)。稍待片刻後榨去乙醇液。
5.粉碎包裝。將固體果膠置於搪瓷盤中,在65-75℃下烘烤。烤至水分在8%左右,乾燥後研磨粉碎並過60目篩。分批次化驗後,按規定將不同等次的產品合理調配,然後用聚乙烯塑料袋定量密封包裝。
有個光碟可以去買,較全面:
《果膠提取專利技術大全光碟 》
③ 果膠的基本提取方法有哪些
果膠是一種天然的復合多糖類高分子化合物,在食品、醫葯和日用化學行業具有廣泛的用途。現將西瓜皮提取果膠技術的具體操作方法介紹如下:
1.蒸煮壓榨。選用新鮮無毒無腐的西瓜皮,清洗除去泥土後放在蒸籠中,等上汽後蒸30-40分鍾,以西瓜皮蒸透變軟、有水析出並滴下為宜(以殺滅活細胞中的果膠酶)。然後將其放於包裝袋內壓榨,以除去組織細胞中的水分。
2.水解過濾。將榨乾的原料放入耐腐蝕的容器中,加水3-4倍,加酸調至pH值2左右,加熱煮沸,保持一定時間後用布袋壓榨過濾並收集其濾液。再將濾渣加水2倍,重復水解過濾1次,合並兩次的濾液。初次水解時,要認真掌握酸度、溫度和時間的關系,酸度大,溫度高則時間短,溫度低,酸度小則時間長。
3.脫色濃縮。在濾液中加入0.3%-0.5%的活性炭,保持55-60℃,脫色30分鍾後將其濃縮至原體積的3%左右。
4.醇制加工。先在濃縮液中加入90%的乙醇溶液,加入量為濃縮體積的1倍或稍多。加入後便可看到有果膠絮凝出,片刻後,將絮凝果膠裝入細布袋,壓榨液體並回收液體中的乙醇。再將榨出的果膠用95%的乙醇溶液洗滌(用量為果膠的1倍)。稍待片刻後榨去乙醇液。
5.粉碎包裝。將固體果膠置於搪瓷盤中,在65-75℃下烘烤。烤至水分在8%左右,乾燥後研磨粉碎並過60目篩。分批次化驗後,按規定將不同等次的產品合理調配,然後用聚乙烯塑料袋定量密封包裝。
④ 從果皮中提取果膠實驗方案
可用什麼果蔬原料提取果膠,再進行下一次漂洗。
試劑,製得乾果膠、柑橘皮(新鮮)、尼龍布.7~1,尤其是在未成熟的水果和果皮中、注意事項
1.脫色中如抽濾困難可加入2%~4%的硅藻土作助濾劑,用尼龍布(100目)過濾製得濕果膠:1.95%乙醇.5%,用50
℃左右的熱水漂洗,南瓜含量較多。用水沖洗後切成3~5
mm大小的顆粒。
三,為什麼要加熱使酶失活、布氏漏斗。
五,加120
ml水。
4.濾液冷卻後,用清水洗凈後.2
mol/、操作步驟
1.稱取新鮮柑橘皮20
g(干品為8
g)、無水乙醇,再進行脫色.5倍(使其中酒精的質量分數達50%~60%),約為7%~17%、抽濾瓶、真空泵,加入0。
2.濕果膠用無水乙醇洗滌。酒精加入過程中即可看到絮狀果膠物質析出.2
mol/。每次漂洗都要把果皮用尼龍布擠干,生成可溶性果膠。在果蔬中?
3.在工業上,放入250
ml燒杯中、玻棒.5之間,果膠多數以原果膠存在、裝置
儀器。從柑橘皮中提取的果膠是高酯化度的果膠、小刀、實驗葯品,加熱至80
℃。
2.0.0~2、燒杯、精密ph試紙,原果膠不溶於水。將烘乾的果膠磨碎過篩.5%~1%的活性炭、實驗現象及結論記錄表
七,用6
mol/,尤其以果蔬中含量為多,靜置20
min後,趁熱抽濾(如橘皮漂洗干凈、儀器。
3.在濾液中加入0、沉澱、乾燥即得商品果膠;l的鹽酸以浸沒果皮為度,趁熱用墊有尼龍布(100目)的布氏漏斗抽濾、問題與思考
1.從橘皮中提取果膠時。
3.濾液可用分餾法回收酒精,在60~70
℃烘乾;l氨水
4.活性炭
四,在食品工業中常用來製作果醬,加入乙醇的量為原濾液體積的1。
5.將濕果膠轉移於100
ml燒杯中。
2.進一步了解果膠質的有關知識,加熱至90
℃保溫5~10
min,還可用什麼試劑,收集濾液:恆溫水浴,直至水為無色,調溶液的ph
2;l氨水調至ph
3~4,濾液清沏、表面皿,山楂約為6;l鹽酸溶液
3.6
mol/。加熱至90
℃,保溫期間要不斷地攪動,使酶失活?
2.沉澱果膠除用乙醇外。將脫水的果膠放入表面皿中攤開,加入30
ml無水乙醇洗滌濕果膠,果皮無異味為止。
2.將處理過的果皮粒放入燒杯中,再用尼龍布過濾。不同的果蔬含果膠物質的量不同,可進行2次,用酸水解,則可不脫色),在不斷攪拌下緩緩地加入95%酒精溶液。
二。
六、果凍等食品、目的要求
1.學習從柑橘皮中提取果膠的方法、電子天平、擠壓,柑橘約為0,脫色20
min、實驗原理
果膠物質廣泛存在於植物中,在恆溫水浴中保溫40
min.6%,主要分布於細胞壁之間的中膠層從果皮中提取果膠
一
⑤ 柑橘中果膠提取時的注意事項不要實驗步驟,謝謝。。。
1、 要選用皮厚的新鮮柑橘,原料會影響產量。
2、在原料處理中,柑橘皮的大小要切的合適,太大不能使其中的酶失活,太小坑會在擠壓時從紗布中漏出。
3、在加熱使酶失活時,應保持溫度在90℃左右,不要使水沸騰。
4、乙醇沉澱時,不能攪拌溶液,以防打散形成的果膠沉澱。
5、在製作果醬時,加熱溫度不宜過高,以防蔗糖碳化。
⑥ 乙醇沉析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膠
乙醇沉析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膠如下:
選取桔皮,將桔皮洗凈後切成小塊加熱,使酶失活,然後進行漂洗。後續進行了酸水解提取和脫色,老師也給我們講解了一些儀器的操作,使我們受益匪淺。
萃取方法
萃取常在分液漏斗臘腔中進行,一般需萃取4~5次方可分離完全。若萃取劑比水輕侍局橘,且從水溶液中提取分配系數小或振盪時易乳化的組分時,可採用連續液體萃取器。在食品分析中常用溶劑提取法分離、濃縮樣品,浸提法和萃取法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聯合使用。
如測定食品中的黃麴黴毒素B1,先將固體樣品用甲醇一水溶液浸取,黃麴黴毒素B1和色素等雜質一起被提取,再用氯仿萃取甲醇一水溶液,色素等雜質不被氯仿萃取仍留在甲醇水溶液層,而黃麴黴毒素B1被氯仿萃取,以此將黃麴黴毒素B1分離。
⑦ 西瓜皮如何提取果膠
(1)原料處理選用新鮮的西瓜皮清洗干凈,放入蒸籠中蒸至西瓜皮變軟,有水滴析出為准,蒸的目的是為了殺滅活細胞中的果膠酶,以備下一步進行壓榨。(2)壓榨將蒸透的原料放入包袋內壓榨,盡可能榨乾,以除去組織細胞中的水分,這是因汁液中含有糖分及無機鹽等物質,如果不將這些物質除去,會影響果膠的純度。(3)水解將榨乾的原料置於耐腐蝕的容器中,加水3~4倍用酸調pH至2.0左右,加熱至沸,保持幾分鍾待果膠水解。此過程要認真操作,掌握好酸度、溫度及時間,否則果膠不易水解。(4)過濾用布袋包好濾渣壓榨,收集好濾液,將濾渣進行二次分解,即將濾渣加2倍的水,調pH為2.0左右同上一樣進行水解,過濾後,棄去濾渣,合並兩次濾液。(5)濃縮在濾液中加入0.3%~0.5%的活性炭,以55~60℃的溫度中脫色30分鍾,經過濾後,收集濾液。再將脫色後的濾液用真空濃縮至總固體達8%左右。(6)醇析在濃縮液中,加入90%乙醇(加入量為濃縮液體體積的1倍),然後輕輕攪拌,這時會看到有果膠絮凝出,靜置幾分鍾後可將絮凝狀果膠裝入細布袋內,壓擠出液體(應將此液體回收,提取乙醇)然後將榨得的果膠,用5%的乙醇溶液洗滌(用量約為果膠的90倍),然後榨去乙醇進行烘乾。(7)烘乾將榨得的果膠置於搪瓷盤中,在65~75℃的恆溫烘箱內烘至含水量在8%以下,然後經過研磨粉碎,過60目篩。(8)分級包裝經分析化驗後按不同等級將產品用聚乙烯塑料袋進行包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