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船舶設備的船舶動力設備
船舶必須配置一整套符合規范要求的動力裝置和輔助設備後,才能在水上航行.這些動力裝置包括有船舶主動力裝置、輔助動力裝置、蒸汽鍋爐、製冷和空調裝置、壓縮空氣裝置、船用泵和管路系統、造水裝置和自動化系統等.這些機電動力設備主要集中於機艙,專門管理這些設備的技術部門是輪機部. 船舶主動力裝置又稱「主機」,它是船舶的心臟,是船舶動力設備中最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
(1)船舶主機 能夠產生船舶推進動力的發動機的一種俗稱,包括為主機服務的各種泵和換熱器、管系等.目前商船的主機是以船舶柴油機為主,其次是汽輪機.
(2)軸系和推進器
船舶推進器中以螺旋槳應用最為廣泛,大多採用固定螺距或可調螺距的螺旋槳推進器;船舶軸系是將主機發出的功率傳遞給螺旋槳的裝置.船舶主機通過傳動裝置和軸系帶動螺旋槳旋轉產生推力,克服船體阻力使船舶前進或後退.
(3)傳動裝置
把主機的功率傳遞給推進器的設備,除了傳遞動力,同時還可起減速、減震作用,小船還可利用傳動設備來改換推進器的旋轉方向.傳動設備因主機型式不同而略有差異,總的來說由減速器、離合器、偶合器、聯軸器、推力軸承和船舶軸等組成. 船舶輔助動力裝置又稱「輔機」,是指船上的發電機,它為船舶在正常情況和應急情況提供電能.由發動機組、配電盤等機電設備構成了船舶電站.
(1)發電機組
原動力主要是由柴油機提供,基於船舶安全可靠和維護管理簡便的考慮,大型的船舶配置有不少於兩台同一型號的柴油發電機,根據需要可多部同時發電.為了節能,航行中,有的船舶可利用主機的傳動軸來帶動發電機發電(軸帶發電機)或利用主排出氣的余熱產生低壓蒸汽來推動汽輪發電機組發電等.
(2)配電盤
它進行電的分配、控制、輸送、變壓、變流以保證各電力拖動設備及全船生活、照明、信號及通訊等的需要. 船上為了泵送海水、淡水、燃油、潤滑油等液體,需要一定數量和不同類型的泵.一般在機艙中就必需設置艙底水泵、燃油和滑油輸送泵、鍋爐給水泵、冷卻水泵、壓載水泵、衛生水泵等主要的油泵和水泵.與泵相連接,船上設置了各種用途的管路,按用途不同可分為:
(1)動力系統
為主、輔機安全持續運轉服務的管系.有燃油、潤滑油、海水淡水、蒸汽、壓縮空氣等管系.
(2)船舶系統
為船舶航行、船舶安全及人員生活服務的管系.如壓載、艙底水、消防、衛生、通風(空調)以及生活用水等管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在船上的廣泛的應用,機艙控制系統越來越先進,船舶動力裝置的遠距離操縱與集中控制,大大改善了船員的工作條件,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維護修理工作量.對機艙的主、輔機及其它機械設備進行遙控、自動調節、監測、報警等設備所組成的自動化系統,是現代船舶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船舶操縱設備 船舶操縱設備包括錨設備、舵設備和泊設備,在航行中、港內操縱或系泊時都要扮演重要的角色,是保證船舶必不可少組成部分.
B. 潛艇螺旋槳傳動軸與艇身直接的防水處理,以及常用的傳動方式
一般來說,在齒輪箱和尾軸管或發動機和尾軸管之間軸系的徑向軸承通常採用數個軸頸軸承代替普通滑動軸承或滾柱軸承。尾軸管軸承和密封比較特別,它比其它軸承要堅固得多,因為它必須承受較大的負載,還要承受螺旋槳引起的突然沖擊力(如在洶涌海浪中和突發事故時)。尾軸管密封有各種不同的技術解決辦法。在大多數船上用單工(制)結構,尾部軸封保護尾軸管不進海水。尾軸管內壓取決於水壓,尾軸管內充油,抬高油箱可以調節油壓,使之高於外部水壓。另外,充壓並可調壓的中間腔將油和海水隔開,即使在事故情況下海水也不能進入,油也不能溢出。
潛艇的傳動過程一般這幾種
第一種:「核反應堆(鍋爐)-熱交換器-渦輪機-減速機-螺旋槳」這種推進方式作為主動力用得較多,目前俄、英、美三國都用此方式,比較普遍。
第二種:「核反應堆(鍋爐)-熱交換器-渦輪機-直流/交流發電機-電動機-螺旋槳」這種方式只有法國用,法國全部核潛艇都是此種推動方式。但是俄、英、美核潛艇都以此推動方式作為備用動力。
第三種:潛艇泵噴射推進器。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噴水推進裝置,外表像導管螺旋槳,水從導管的首部流入,再由尾部噴出。它由固定葉片和十幾片旋轉側斜葉片組成,而導管螺旋槳沒有固定葉片。泵噴射推進的原理和抽水機幾乎相同。潛艇泵噴射推進器首次使用無軸推進方式,直接用電驅動。通過動力機組提供的電力驅動電動機獲得推進動力,而不是像以往一樣用一根長長的軸去帶動螺旋槳。目前用泵噴射推進的核潛艇有:美國的海狼級、弗吉尼亞級;英國的快速級(有爭議)、特拉法爾加級、機敏級、前衛級。
第四種:常規動力潛艇的主動力是柴油機和直流電動機,故稱柴電動力潛艇,它們是指柴油發電機和電動機為動力的潛艇,現在的常規潛艇基本是這種傳動形式,也叫做電傳動方式。(而由柴油機直接帶動螺旋槳的叫直接傳動方式,六十年代以後的常規潛艇較少用)。柴電動力潛艇具體傳動過程如下:在水面時,柴油機帶動發電機發出直流電,然後供直流電動機轉動,進而帶動螺旋槳旋轉。柴油機與螺旋槳沒有直接的機械連接,而是一種電連接方式(中間是電動機)在水下時,柴油機不能使用(因為要有氧氣才行),電動機的電源則由蓄電池供給。
第五種:80年代以後,出現了不依賴空氣的推進系統(簡稱AIP)作為輔助動力,潛艇使用不依賴空氣的推進系統(AIP),可以較長時間在水下活動(15-20天)。如使用燃料電池的AIP潛艇是由氫氣和氧氣進行燃燒產生直流電;又如使用閉式循環柴油發動機的AIP潛艇,貯存大量氧氣供柴油機使用,還可以處理柴油機廢氣等
望採納!!
C. 輪船螺旋槳處,問什麼不進水
螺旋槳與主機之間,是通過一根軸連接的,主船體上用於穿軸的結構叫做艉管,在軸與艉管之間,會有一套密封裝置,設備名稱叫「艉管密封」,這個設備保證了水不會進入船體。
D. 螺旋漿船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即靠什麼裝置產生動力推動
螺旋槳旋轉時,槳葉不斷把大量水向後推去,在槳葉上產生一向前的力,即推進力。一般情況下,螺旋槳除旋轉外還有前進速度。如截取一小段槳葉來看,恰像一小段機翼,其相對水流速度由前進速度和旋轉速度合成。槳葉上的水動力在前進方向的分力構成拉力。在旋轉面內的分量形成阻止螺旋槳旋轉的力矩,由發動機的力矩來平衡。槳葉剖面弦(相當於翼弦)與旋轉平面夾角稱槳葉安裝角。螺旋槳旋轉一圈,以槳葉安裝角為導引向前推進的距離稱為槳距。實際上槳葉上每一剖面的前進速度都是相同的,但圓周速度則與該剖面距轉軸的距離(半徑)成正比,所以各剖面相對水流與旋轉平面的夾角隨著離轉軸的距離增大而逐步減小,為了使槳葉每個剖面與相對氣流都保持在有利的迎角范圍內,各剖面的安裝角也隨著與轉軸的距離增大而減小。這就是每個槳葉都有扭轉的原因。
E. 軍艦用的常規螺旋槳推進裝置最大臨界速度是多少
常規螺旋槳推進裝置最大速度臨界點在 25 ~ 30k N(參考)
噴水式推進器則是用泵機抽水通過管道使水從船尾噴出來獲得前進的動力。這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推進器,技術相對螺旋槳式來說,不夠穩定成熟,結構比較復雜,應用不是特別廣泛。通常是用於需要高速機動的或者主要在海下不深的淺海地區活動的艦船。如美國的濱海艦就使用了此類推進器。另外,噴水式推進器相比較螺旋槳式,聲音更小,安靜性更佳,對於長期在水下游弋、追求隱蔽性的潛艇來說用噴水推進器逐漸替換螺旋槳是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目前英、法、美都有潛艇在使用噴水式推進器,如英國的「前衛」級、法國的「凱旋」級以及美國的「海狼」級。我軍的潛艇也應當加強在這方面的技術研究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