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同學用如下實驗裝置及化學葯品製取氨氣並研究氨氣的催化氧化. 請你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1)該同學
()加熱條件下,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氨氣和水,反應方程式為:2NH 4 Cl+Ca(OH) 2
(2)氨氣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所以可以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檢驗,檢驗方法是: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於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說明已收集滿(或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若有白煙產生,則證明已收集滿), 故答案為: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於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說明已收集滿(或用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靠近試管口,若有白煙產生,則證明已收集滿); (3)C=
(4)加熱、鉑絲作催化劑條件下,氨氣被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應方程式為:4NH 3 十5O 2
(5)溶液中的溶質是氨水和硝酸銨,溶劑是水,氨水電離出銨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硝酸銨電離出銨根離子和硝酸根離子,水電離出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所以溶液中還存在離子NH 4 + NO 3 - , 故答案為:NH 4 + NO 3 - . |
㈡ 下列圖示是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的製取氨氣並進行氨氣溶於水的噴泉實驗等實驗的裝置示意圖。
(1)2NH 4 Cl+ Ca(OH) 2 ![]() |
㈢ 某化學興趣小組在實驗室探究氨的有關性質,設計了如圖所示實驗,A處是氣體發生裝置,A中所用的實驗葯品從
(1)按圖連接好各儀器,現將C處的鉑絲網加熱至紅熱,再將A處產生的氣體通過B裝置片刻後撤去C處酒精燈,部分實驗的現象如下:鉑絲繼續保持紅熱狀態,說明反應放熱,D中的銅片慢慢溶解證明氣體會形成硝酸,證明通入的氣體含有氮氧化物,與氧氣按照一定比例溶於水生成稀硝酸,銅溶解於稀硝酸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所以A出生成的氣體中含有氨氣,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氧氣的氣體二氧化碳、水蒸氣;分析選項可知A中製取氣體時只用了一種葯品,分析選項可知一種試劑生成氨氣和二氧化碳的試劑選擇碳酸氫銨,故答案為:③;
(2)B裝置是利用過氧化鈉吸收碳酸氫鈉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生成氧氣,
故答案為:吸收二氧化碳和水蒸氣並產生氧氣;
(3)D中銅片溶於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使Cu片溶解的速率加快,可以加入試劑形成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增大離子濃度加快反應速率;
A.Na2CO3 消耗硝酸不能加快銅的反應速率,故A不符合;
B.AgNO3 和銅反應生成銀,銅和銀在稀硝酸溶液中析出原電池加快反應速率,故B符合;
C. H2SO4 會增大氫離子濃度加快銅與稀硝酸的反應速率,故C符合;
D.FeSO4會消耗硝酸不能加快銅的反應速率,故D不符合;
故答案為:3Cu+8H++2NO3-=3Cu2++2NO↑+4H2O;BC;
(4)圖E中持續通入氧氣的作用是利用壓強板生成的一氧化氮氣體全部轉化為硝酸,故答案為:使有害氣體吸收更完全;
(5)D裝置中的液體易發生倒吸到C裝置,需要在CD之間加一個防倒吸的裝置,
故答案為:D裝置的液體易倒流如玻璃管C中,使玻璃管破裂,在C與D裝置之間連接一個防止倒吸的裝置.
㈣ 根據如圖的裝置進行實驗回答下列問題:(1)在受熱的試管中,寫出A處的Na2O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①___
(1)加熱碳酸氫銨時,碳酸氫銨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氨氣,二氧化碳、水專都能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屬氧氣,二氧化碳、水和過氧化鈉反應方程式分別為: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故答案為:2CO2+2Na2O2=2Na2CO3+O2,2H2O+2Na2O2=4NaOH+O2↑;
(2)在鉑絲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氨氣和氧氣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應方程式為:
4NH3+5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