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設計類的書,有什麼好的推薦
作為設計師來講,就是需要不斷地看不斷地學習,設計是做不完的,我們應該學會從別人的作品中獲取新的靈感,提煉出精華,並且多看書就是在提升自己的眼界以及文化素養。
書里常常有其他人的一生,有他們的想法,想想作者可能用好幾年寫完一本書,甚至用了一生得出的總結以及教訓,而我們閱讀者,僅需要一點金錢就能買到,以及半個月的時間就能學到,穩賺不賠的買賣罷了,牛市都沒你牛。
其實成為設計師,除了技能更重要的是創意思維,這也是為什麼阿多比設計學院不停地在講要鍛煉學員的思維。簡單來說是腦子里有想法,就像天上的星星取之不盡,想法或許來源於突然地乍現,也或許來源於平時一點點的積累。
同時再加上美學素養,一個設計師的作品優劣取決於與其本身的審美。作為設計師,自己本身也是要懂美的,才能設計出讓人喜歡誇贊的作品;同時肯定要掌握用戶的審美趨勢,才能去迎合。
期待看到更加有層次的你,更加有思想的你。
2. 新媒體藝術之互動影像裝置藝術的內容簡介
同時,本書也介紹了在互動裝置藝術作品中常用的硬體和軟體,並就近幾年展出的部分實例作了簡要的分析,並且結合具體項目對互動影像裝置藝術作品的創作過程進行了詳細闡述。
3. 你認為有哪些和書籍有關的裝置藝術
瑞士人 Hans Ingold 發明了 Compact Shelving [密集書架],利用地面軌道推移,的確節省了空間。不過找書時內,那種漫步其容中,偶遇佳作的機會就減少了很多。一眼望去, 倉箱可期的感覺也淡了不少。可見人們對書籍的感情不止於獲取知識的工具。很多人對古籍善本的愛好,一部分來自於它樸素卻富有內涵的外表,不過也僅止於外表所營造的氣氛。這種氣氛所帶來的愉悅感與漫步在宜家、品牌店、購物商城、沃爾瑪、博物館、公園、景區的感覺是一樣的。實際上每個人真正閱讀的書,累積不會超過一個書架。但這種氣氛依然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