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實驗裝置

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3-05-30 01:21:36

⑴ 為探究CO2和NaOH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設計出了下列4種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1);試來管內液面上升自;燒杯內液面下降二氧化碳與氧氧化鈉溶液反應,使試管內氣體壓強減小,液體被壓入試管中(或裝置(2);軟塑料瓶變癟;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塑料瓶內壓強減小,大氣壓將軟塑料瓶壓癟了或裝置(3);氣球脹大;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錐形瓶內氣體減少,大氣壓使氣球脹大或裝置(4);燒杯內的水流入錐形瓶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錐形瓶內氣體壓強減小,大氣壓將液體壓入錐形瓶)
(2)二氧化碳可能溶解於水,使氣體的量減少也可以出現類似的現象;
(3)往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後的液體中加入過量的稀鹽酸,如果有無色無味的氣體產生,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已經發生了化學反應

⑵ 化學小組的同學探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實驗方案如下: 實驗裝置 實驗步驟及操作 實驗現

(1)NaOH溶液吸收CO2裝置內壓強變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氣球鼓起;
(2)向外拉注射器內3(或充分振盪)容,如果無任何現象,證明步驟1中裝置內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碳酸鈣後面標上沉澱符號,所以化學方程式是:Ca(OH)2+CO2═H2O+CaCO3↓;
(4)本實驗就是為了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發生化學反應.
故答案為:(1)NaOH溶液吸收CO2裝置內壓強變小,氣球鼓起;(2)向外拉注射器3(或充分振盪),證明步驟1中裝置內的CO2已被完全吸收;(3)Ca(OH)2+CO2═H2O+CaCO3↓;(4)CO2能和NaOH反應.

⑶ co2與 naoh溶液發生反應的裝置這幅圖最後一個裝置的發生原理

從滴管中擠出氫氧化鈉溶液,CO2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燒瓶內的壓強減小,燒杯中的氫氧化鈉溶液沿導管被吸入到燒瓶中,CO2繼續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反應得以進行,最後燒瓶中的CO2完全反應。

⑷ 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作用沒有明顯的現象,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A、B是氣球)。 (1)

(1)現象;A氣球逐漸縮小,B氣球逐漸脹大;原因:CO 2 氣體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被吸收,使錐形瓶內氣壓減小,外界氣體進入氣球B。
(2)C1 2 +2NaOH =NaCIO+NaCl+H 2 O
(3)避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或稀鹽酸和石灰石)(或稀硫酸和鋅粒)

⑸ 怎樣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化學反應

先把CO2進行乾燥後,通入裝入NaOH的燒杯中,一會後,再往燒杯中滴加稀鹽酸,若有氣泡產生,則說明是NaOH與CO2反應了,若基本無現象敗鏈,則說明NaOH與CO2沒反應
還有兩種方法:
方法1、向NaOH溶液中滴入無色酚酞顯紅色,隨著不斷通入CO2可以看到溶液的紅色逐漸變淺,即證明二者發生反應。
方法2:利用噴泉實驗裝置證明。圓底燒瓶中充此枯世滿CO2,膠頭滴管中充滿NaOH溶液,並計入少量的NaOH溶液,打開止水夾,燒杯中的NaOH溶液(或水)進入圓底燒杯,即證明二森肢者發生反應。

⑹ 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裝置

(1)首先將圖一、二兩個裝置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將葉片內的澱粉運版走耗盡,然後將圖一權、二裝置放在光下照射幾小時,圖一裝置中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氫氧化鈉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圖二裝置中有氫氧化碳能進行光合作用,從圖一裝置和圖二裝置中各取一片葉,經酒精脫色後,滴加碘液,變藍色的是圖二裝置中的葉片,此實驗現象可以證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2)如果圖二裝置中的清水換成澄清的石灰水,要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混濁,防止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影響實驗效果.
 故答案為:(1)澱粉;酒精;圖二;二氧化碳
(2)黑暗;光合作用

⑺ 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選用什麼裝置,操作名稱是什麼

這個要悔遲看是實驗室玩還是實際用了,實驗室的話,一般用個漏斗,倒置在盛有燒鹼溶液的燒杯上,漏斗浸入溶液2

3
mm就行。神前派實際用就要游賀看場合了。一般都是特製的設備

⑻ 實驗時證明鈉能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的裝置如圖所示

(1)根據長頸漏斗下端管口浸沒在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2)根據燒杯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時,說明集氣瓶中已集滿二氧化碳氣體;
根據向集氣瓶中加入適量的NaOH溶液,需打開活塞b,關閉止水夾a,根據集氣瓶中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集氣瓶中的氣壓減小,大氣壓將燒杯中的渾濁液,壓入集氣瓶中,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
(3)根據二氧化碳易溶於水,對比實驗選的試劑為水,產生的現象與上述實驗不同的是:水從燒杯中倒吸入集氣瓶中的液體較少.
故答案為:(1)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關閉止水夾a,打開活塞b;燒杯中的混濁液體從導管倒吸入集氣瓶中,CO 2 +2NaOH═Na 2 CO 3 +H 2 O;
(3)水,從燒杯中倒吸入集氣瓶中的液體較少.

⑼ 某同學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發生反應時,設計出如圖所示的三種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問題:(1)寫出圖中標

(1)圖中標注的儀器名為:a、試管,b、燒杯;
(2)由於二氧化碳要和氫氧化鈉反應所以會導致燒瓶或試管中的壓強變小,對B裝置來說,外界空氣會進入到氣球中,將氣球鼓起,而C裝置的試管中會由於壓強小於外界大氣壓使試管中的液面上升;
(3)根據(2)的分析可以知道,A裝置都是硬質儀器所以難以觀察到由於壓強的減小而對儀器產生的明顯現象,所以為了使實驗現象明顯可以用塑料瓶來代替燒瓶完成實驗;
(4)碳酸鈉可以和鹽酸反應生成氣體,而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沒有明顯現象,所以可以用稀鹽酸來檢驗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是不是生成了碳酸鈉.
故答案為:(1)試管;燒杯
(2)燒瓶中的氣球逐漸鼓起;試管中的液面逐漸上升
(3)塑料瓶
(4)從燒杯(或燒瓶)中取少量液體於試管中,並向試管中滴加少量稀鹽酸.

⑽ 某化學實驗小組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發生反應時,小明設計出下列三種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a為燒杯,b為膠頭滴管.
故答案為:燒杯;膠頭滴管.
(2)實驗①中試管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和燒杯中的濃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後,試管內壓強減小,所以試管內液面會逐漸上升,形成水柱;實驗③中錐形瓶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和膠頭滴管中滴入的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後,錐形瓶中壓強減小,所以會觀察到小氣球脹大.
故答案為:試管內液面逐漸上升,形成水柱;小氣球脹大.
(3)因為廣口瓶質地較硬,反應後瓶內壓強減小但看不到現象,改用質地較軟的礦泉水瓶後,會看到瓶子變癟.
故答案為:礦泉水瓶;礦泉水瓶變癟或向內凹進.
(4)因為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後也會使瓶內壓強減小,而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於水且和水會反應,無法證明是CO2溶於水或和水會反應使氣壓減小的結果,還是CO2與NaOH反應使氣壓減小的結果.
故答案為:NaOH溶液中有水,CO2又能溶於水且和水會反應,究竟是CO2溶於水或和水會反應使氣壓減小的結果?還是CO2與NaOH反應使氣壓減小的結果?
(5)向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後若兩者沒有發生反應,則現在的溶液中不會有碳酸鈉,若兩者發生反應,則會生成碳酸鈉,所以可以取反應後的溶液少許於試管中,再逐滴加入稀鹽酸,若看到有氣泡產生,則說明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確實發生了反應.
故答案為:有氣泡產生(實驗步驟方法:取反應後的溶液少許於試管中,再逐滴加入稀鹽酸).
(6)除了使用稀鹽酸檢驗外,碳酸鈉還可以和氯化鈣溶液或氫氧化鈣溶液等反應,看到沉澱生成.
故答案為:在反應後的溶液中滴入CaCl2溶液(或石灰水Ca(OH)2溶液或BaCl2溶液或Ba(OH)2溶液);有沉澱生成;二氧化碳確實和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

與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工作輥軸承座的英文怎麼寫 瀏覽:717
怎麼谷歌關聯設備 瀏覽:449
如何判斷錐度軸承好壞 瀏覽:789
家裡暖氣片放氣必須關閉閥門嗎 瀏覽:982
機床零件加工課題簡介怎麼寫 瀏覽:845
防靜電裝置檢測記錄表 瀏覽:614
深圳市柏濤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343
製冷輸入功率850w是什麼意思 瀏覽:175
緊急噴淋裝置作用是什麼 瀏覽:53
法蘭用什麼數控機床 瀏覽:203
車站設備車間是什麼工作 瀏覽:596
閥門填料怎麼製作 瀏覽:413
機械手錶如何上勁 瀏覽:334
長安車前輪軸承總成多少錢 瀏覽:718
供熱管道閥門調節壓力 瀏覽:778
機械胳膊怎麼p 瀏覽:700
海峽五金機電城賣什麼的 瀏覽:890
軸承qbc組合是什麼意思 瀏覽:15
製作電瓶用什麼設備多少錢 瀏覽:243
湖南郴州糧油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4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