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H
3 CH
2 OH + CH
3 COOH

CH
3 COO CH
2 CH
3 +H
2 O (2分)
(2)飽和碳酸鈉溶液(1分)
(3)先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後邊振盪邊緩慢的加入濃硫酸並不斷振盪 (每空1分,共2分)
(4)①防止出現倒吸②使冷凝效果更好③導氣(各1分,3分)
(5)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於聞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於分層析出。(1分)
❹ 制乙酸乙酯試管中的液體
(1)液體乙酸乙醇沸點低,加熱要加碎瓷片,防止暴沸;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目此彎的是中和揮發出來的乙酸,使之轉化為乙酸鈉溶於水中;溶解揮發出來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於分層得到酯,所以試管B內盛放的液體是飽和碳酸鈉溶液, 故答案為:碎瓷片;飽和碳酸鈉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乙醇;減少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2)實驗中用乙醇與乙酸作用發生酯化反應,酯化反應的本質為酸脫羥基,醇脫氫,乙酸與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發生酯化反應生成乙酸乙酯和水,該反應為可逆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H 3 COOH+CH 3 CH 2 OH 濃 H 2 S O 4 △ CH 3 COOCH 2 CH 3 +H 2 O, 故答案為:CH 3 COOH+CH 3 CH 2 OH 濃 H 2 S O 4 △ CH 3 COOCH 2 CH 3 +H 2 O, (3)試管中加入飽和Na 2 CO 3 溶液歷扒春,因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強,所以乙酸能和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乙酸乙酯難溶於水,且密度肢耐比水小,在上層, 故答案為:上.
❺ 如圖為實驗室製取乙酸乙酯的裝置圖.試回答:(1)B中所盛試劑是______,其作用是______.伸入B中的導管
(1)制備乙酸乙酯時常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目的是除去乙醇內和乙酸、降低乙酸容乙酯的溶解度,產物便於分層;導管不能插入溶液中,防止飽和碳酸鈉溶液吸入反應試管中,
故答案為:飽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和乙醇,有利於乙酸乙酯的分離;防止液體發生倒吸;
(2)乙酸乙酯密度小於飽和碳酸鈉溶液,會浮在上層,乙酸乙酯為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具有果香氣味;乙酸與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應也屬於取代反應,
故答案為:果香;取代.
❻ 實驗室用下圖所示裝置來製取乙酸乙酯,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本實驗中發生的主要反應方程式
(8分)(1)CH
3CH
2
OH+CH
3
COOH
CH
3
COOCH
2
CH
3
+H
2
O (2)A
(3)催化劑和吸水劑 (4)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5)分液漏斗 分液
試題分析:(1)本實驗中發生的主要反應方程式是乙酸與乙醇之間的酯化反應,方程式是CH
3
CH
2
OH+CH
3
COOH
CH
3
COOCH
2
CH
3
+H
2
O.
(2)由於濃硫酸溶於水放熱,而乙醇和乙酸均是易揮發的,所以配置混合溶液時,加入試劑的正確順序是先加乙醇,再慢慢注入濃硫酸和乙酸,答案選A。
(3)濃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劑,又因為該反應是可逆反應,濃硫酸還起到吸水劑的作用,有利於反應向正反應方向進行。
(4)由於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所以飽和Na
2
CO
3
溶液的作用是中和乙酸,吸收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5)由於乙酸乙酯不溶於水,可以通過分液法實現分離,所以要分離10mL該液體混合物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儀器是分液漏斗。
點評:該題是基礎性實驗題的考查,試題緊扣教材,基礎性強,旨在培養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利於培養學生規范嚴謹的實驗設計能力。明確實驗原理,注意濃硫酸和碳酸鈉的作用,注意相關知識的積累和總結。
❼ (1)某實驗小組用右圖裝置製取乙酸乙酯,請回答下列問題:①該裝置有一處錯誤,請指出錯誤______;並說
(1)①反應試管稿跡受熱不均,盛飽和碳酸鈉溶液的試管中的導管伸入液面下可能發生倒吸;
故答案為:導管伸入碳酸鈉溶液液面下;可能發生倒吸;
②乙醇與乙酸都能溶於水,乙酸乙酯不溶於水,溶液分層,密度比水小,乙酸乙酯在上層,飽和碳酸鈉溶液液面上出現一層無色油狀液體,說明有新物弊敬芹質生成;
故答案為:飽和碳酸鈉溶液液面上出現一層無色油狀液體;
③羧酸與醇發生的酯化反應中,羧酸中的羧基提供-OH,醇中的-OH提供-H,相互結合生成水,剩餘基團結合生成乙酸乙酯,同時該反應可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18OH+CH3COOH
0.224L |
22.4L/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