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科學有多少實驗裝置

科學有多少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3-05-12 11:25:28

❶ 如何製作科學課教具

一、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的思路:
中小學科學課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一,課改為實驗教學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為自製教具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課題。
有人提出:「經濟條件較好的地方要不要自製教具」。我認為,不但要自製教具,而且要大力提倡自製教具,這是為什麼呢?自製教具出自以下兩個原因,一是教育教學的原因;二是經濟原因。
教育教學原因是新的課程改革,需要大量的自製教具,自製教具活動是課改的一個突破口。教師參與自製教具活動有利於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創新素質和創新能力。如:製作根系標本時,常規的做法是干制,但做帶根瘤的標本時,干制無法保存側根上的根瘤,通過反復實驗,採用了另外一種思路,「浸制」。浸制的方法是把大豆根洗凈,裝入輸液瓶中,根的頂端插入已打孔的4號膠塞孔內,並向瓶內注入保存液,待注滿液體後,蓋上膠塞,奇跡出現了,大豆直根上的側根,在保存液中自然伸展,裝滿保存液的輸液瓶起到了一個放大作用。這件根系標本的製作就是一種創新,這件教具我們就稱它為創新教具。如果教師不參與自製教具活動,就不可能出現新的製作方法。
經濟原因是目前全國普遍存在教育經費緊張的問題,學校沒有錢購買工業產品。尤其我縣山區和經濟比較落後的地區,他們很少見到教具。隨著市場經濟,工業產品都在考慮經濟效益,所以他們在設計製造時,削弱了教具的直觀性。如:學具中的小磁鐵實驗,製作只有兩厘米長,架在微小的旋轉架上,學生很難看到排斥和吸引現象,因此購買這些小產品還不如自己設計自製的好。同樣做這個實驗只用兩根小廢鋼鋸條,磁化後就是兩塊自製的磁鐵,再做一個旋轉架,實驗就可以完成了,這件教具可見度大,可以做排斥與吸引實驗,還可以做磁力線實驗等,這件教具不但教師會做,學生也會做,這樣的製作省時、省力又省錢,實驗效果明顯。
自製教具不但中小學科學課儀器室中有,縱觀國際上一些大校、名校,在他們的實驗室中有80%的教具也都是自製的,國內外一些著名的實驗室中,也有相當數量的自製教具,為什麼有這么大數量的自製教具,原因是自製的教具用者得心應手。
教育部十分重視自製教具工作,在教學儀器配備目錄中也注出了可自製的教具內容。據統計中小學科學課能自製的教具就有430多種,按品種計算可自製的不少於1/3。按件數計算,可自製的教具不少於1/2。大量的自製教具研製與開發急待我們去完成。
教師參與自製教具有利於教學方法的改革,中小學科學課教師,開展自製教具活動,有力於促進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在教具研製過程中,是學習課標,吃透教材,拓寬知識領域,促進形象思維,開發教師潛能的過程。
目前撫寧縣在新課改中,開展了全縣性的標本採集製作活動,在傳統的「植物」根、莖、葉、花、果實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只傳授教材所規定的內容,在科學課講植物一課時,新課程標准要求學生學習的方式變了,觀察實驗要讓學生經歷科學的探究過程。如講「植物的根」一課時,教材中只涉及到了一兩種植物的直根、須根,老師拿出根的標本讓學生看,並引導「大自然中植物的根都是什麼樣的,想了解嗎?」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說:「想!」老師隨即說:「好,那我們就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去尋根」。科學考察回來後,同學的歸納出了農作物、蔬菜、野生植物的根,當地就有60多種。同學們不但了解了各種植物,同時還做出了標本。同學們寫出的調查報告,製做出的標本,就是很好的校本教程,探究活動使學生拓寬了知識視野,學會了探究的方法,掌握了標本製作技術,了解了各種植物的形態、種類,又為學校標本室提供了標本,自製教具真是一舉多得。
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工作,要抓住課改的機遇,發揮優勢,抓住季節,就地取材,採集標本,收集自製教具材料,自製教具。撫寧縣是河北省自製教具示範縣,在這次課改中又根據教育部下發的中小學科學課課程標准,開展了大規模的自製標本,教具、學具活動,他們抓住了課改的機遇,根據教學所需,從實際出發,拓寬了自製教具活動的領域。撫寧縣境內有全國著名的柳江地質公園;有幾百里長的海岸線;有著名的天馬山、背牛頂;有兩條著名的大河(洋河和戴河);有著名的南代河休療聖地;還有著名的荷花園。我們根據教材內容,除了常規的教具、學具的製作,各地還開展了地方特色、標本製作活動。如柳江盆地的一些學校,根據科學課內容,採集製作了大量的礦石、岩石、古生物化石、卵石等標本;南戴河沿海地區製作了海洋動植物、貝類標本;丘陵地區製作了沙土、粘土、壤土、風化土、腐質土等土壤標本;平原區製作了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昆蟲標本,還有鳥、魚、蟲、各種動物標本等。
縱觀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前景廣闊,只要我們認識到位,科學課的自製教具就能促進實驗教學的發展,就會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就會培養出創新人材。
二、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的聯系:
中小學科學課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的聯系十分密切,兩者「形同手足」。課改中出現一套好教材,必須有相映的教具與之配套,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才能完成新的課程標准規定的教學任務。
(一)中小學科學課中的自製教具在實驗教學方法改革中有獨特的作用。
新的課程標准要求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還要針對教學內容選出實驗教學新的教學方法,每一位教師又都希望自己的教學方法是成功的,這種成功,不只是把新課程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在這些方面自製教具活動至少有以下幾點作用。
1、自製教具與實驗教學緊密結合,師生用自己研製的教具、學具做實驗,得心應手,教具的性能通過研製,師生了解,教師授課道理講的清楚,學生操作,加深了理解,記憶深刻,學生學得生動活潑。如:講氣體熱 冷縮一課時,大家採用不同材料不同方法共同研製各種驗證器材。如:輸液瓶與U型管結合的實驗器;氣球與小瓶結合的實驗器;青黴素小瓶與U型玻璃管結合製作的微型實驗器;廢注射器與輸液瓶連接自製的實驗器等各種實驗器材,研製活動培養了師生動腦能力、設計能力和動手能力。
2、自製教具過程中,大家想辦法,比比看,看誰做的成功。小製作活動激發了師生的創造精神。如:在講「機械」一課時,課上要有斜面、杠桿、齒輪、滑輪等實驗器材,斜面、杠桿、齒輪等材料好收集,滑輪很難找得到。這就要求我們課前開展小製作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出主意想辦法,要求自己去找材料去研究製作,有的同學用易拉罐製作滑輪;有的用電池蓋製作;有用青黴素葯瓶膠蓋製作;有的用一片鐵片製作;有的用木板製作等,課前教師組織了小製作評比,大家選出的只有一件用一片鐵片製做滑輪獲得了創新獎,創新獎的評出,激發了孩子們的創新思想、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並且發揮了自製教具在實驗教學中的作用。
3、師生動手自製教具有很強的參與性和實踐性,培養了學生克服困難,與科學探索精神。如:講「固體熱脹冷縮」實驗時,傳統的教具是銅球過圈,實驗中費時費力,為了改變這個實驗,研製了一件偏轉式指針實驗器,用一根火柴就完成了實驗。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有偏轉軸式,滾動式、電路組合式,還有用新材料啟輝器的元器件製作的。
只這一件教具就有十幾種做法,教具的研製過程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索的精神,並與教材和實驗教學內容緊密結合。
4、自製教具活動使師生學會了使用簡單工具和工具的製作方法,提高了師生的動手能力,實驗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都能動手組裝實驗器材,維修實驗器材。也就是說師生動手能力要強,傳統實驗教學,由其是分組教學,老師要一組一組的准備實驗,調試儀器,維修器材等,有的老師不會使用簡單工具,更談不上研究與製作。新課程標準是讓學生象老師那樣會選擇實驗器材,會安裝、會調試、會維修,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完成實驗,自製教具活動滿足了新課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求,如自製教具缺少工具,大家就千方百計去研究自製工具如:鎮子、錘子、小鋼鋸、沖子、及畫線工具等。
5、通過師生共同研製教具,密切了師生關系,拉近了教與學的距離。新的課程標准要求科學課程要大力推進教育方式的變革,堅持「學中做」與「做中學」共同發展,大力強化「做中學」。師生通過開展自製教具的研製活動,更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做」與「學」的關系外,還要把做出的教具更好用於實驗教學,用好自製教具,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更密切師生關系。

❷ 現代的科技發明有哪些

現代的科技發明: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機器人、太陽帆、3D列印機、自動駕駛汽車。

一、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國家大科學裝置——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東方超環(EAST)實現了穩定的101.2秒穩態長脈沖高約束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這一重要突破標志著,我國磁約束聚變研究在穩態運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將繼續引領國際前沿。

東方超環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式運行持續時間達到百秒量級的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對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ITER)計劃具有重大科學意義。由於核聚變的反應原理與太陽類似,因此,東方超環也被稱作「人造太陽」。

該成果將為未來ITER長脈沖高約束運行提供重要的科學和實驗支持,也為我國下一代聚變裝置——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預研、建設、運行和人才培養奠定了基礎。

二、機器人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慧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築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三、太陽帆

太陽帆(英文名:Solar sails)是利用太陽光的光壓進行宇宙航行的一種航天器。由於這種推力很小,所以航天器不能從地面起飛,但在沒有空氣阻力存在的太空,這種小小的推力仍然能為有足夠帆面面積的太陽帆提供 10e-5~ 10e-3g左右的加速度。

四、3D列印機

3D列印機(3D Printers)簡稱(3DP)是一位名為恩里科·迪尼(Enrico Dini)的發明家設計的一種神奇的列印機,不僅可以「列印」一幢完整的建築,甚至可以在航天飛船中給宇航員列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狀。但是3D列印出來的是物體的模型,不能列印出物體的功能。

2016年2月3日訊,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3D列印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林文雄課題組在國內首次突破了可連續列印的三維物體快速成型關鍵技術,並開發出了一款超級快速的連續列印的數字投影(DLP) 3D列印機。

該3D列印機的速度達到了創記錄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鍾內,從樹脂槽中「拉」出一個高度為60 mm的三維物體,而同樣物體採用傳統的立體光固化成型工藝(SLA)來列印則需要約10個小時,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列印實現太空工業化。

五、自動駕駛汽車

自動駕駛汽車(Autonomous vehicles;Self-piloting automobile )又稱無人駕駛汽車、電腦駕駛汽車、或輪式移動機器人,是一種通過電腦系統實現無人駕駛的智能汽車。在20世紀已有數十年的歷史,21世紀初呈現出接近實用化的趨勢。

谷歌自動駕駛汽車於2012年5月獲得了美國首個自動駕駛車輛許可證,預計於2015年至2017年進入市場銷售。

自動駕駛汽車依靠人工智慧、視覺計算、雷達、監控裝置和全球定位系統協同合作,讓電腦可以在沒有任何人類主動的操作下,自動安全地操作機動車輛。

❸ 科學實驗室里有很多儀器,各種儀器都有什麼和什麼

各種儀器有:常規儀器,和專用儀器;
【】常規儀器,應該包括:溫度計、分析天平、滴定管等;
【】專用儀器,應該包括: PM2.5測定儀、一氧化碳測定儀、二氧化碳測定儀等

❹ 科學實驗中有哪些科學器材(要25種)

放大鏡,針管,溫度表,量杯,酒精杯,還有但我寫不急!不好意思!

❺ 科學實驗室裡面常用的設備有哪五種

滴定管、移液管、量筒、量杯、試管、燒瓶、蒸發皿、坩堝、廣口瓶、細口瓶、洗氣瓶、漏斗、分液漏斗、蒸發皿、燒瓶、冷凝器、坩堝、燒杯、鐵架台、試管、玻璃管、托盤天平、溫度計

❻ 小學科學實驗儀器分多少種多少類

分6個種類,類別如下:

❼ 科學實驗室裡面常用的設備有哪五種

科學實驗室裡面常用的設備有:
天平(含砝碼)、彈簧測力計、刻度尺、電壓表、鐵架台、燒杯、量筒、電源、導線、磁鐵、平面鏡、凸透鏡、凹透鏡等。

❽ 小學科學實驗室設備清單

以下是小學科學實驗室設備清單:

一、生物與環境類

1、人體:生物顯微鏡演示裝置,生物顯微鏡(教師學生),肺活量計,聽診器,體重計,體溫計。

2、植物:植物分類圖譜,標本。

3、動物:昆蟲觀察盒,動物分類圖譜,標本。

小學科學課程為學生提供了觀察生活變化的平台,能夠激發學生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小學科學實驗室是師生從事科學實驗活動的重要場所,是進行實驗教學完成課程目標的基礎條件。因此,建設一個規范而適用的小學科學實驗室,是學校基本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❾ 有哪些科學小實驗

瓶子賽跑、帶電的報紙、胡椒粉與鹽巴的分離、帶電的氣球、可愛的浮水印、分合的水流、漂浮的針、神奇的牙簽、有孔紙片托水、手絹的秘密。

閱讀全文

與科學有多少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福田歐曼240儀表盤多少錢 瀏覽:865
有多個機械硬碟壞的有什麼用 瀏覽:805
如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示意圖 瀏覽:790
機器與機械如何區別 瀏覽:797
室內兒童設備廠家在哪裡 瀏覽:380
冰櫃沒製冷怎麼調 瀏覽:178
防雷裝置檢測工作綜述 瀏覽:953
減速箱軸承受剪切力怎麼算 瀏覽:514
生產皂基的設備有哪些 瀏覽:742
鄭州批發電動工具的公司 瀏覽:157
機械設計里c代表什麼 瀏覽:187
閥門上s一o是什麼意思 瀏覽:634
閥門開著怎麼家裡沒水 瀏覽:541
起亞儀表盤燈怎麼樣 瀏覽:431
實驗室抽真空脫水裝置 瀏覽:113
閥門與管道焊接焊條 瀏覽:992
不能機械加工的榫卯結構有哪些 瀏覽:459
壓力鍋密封閥門怎麼用 瀏覽:870
引風機軸承箱漏油怎麼辦 瀏覽:634
達柏林閥門安徽營銷中心怎麼樣 瀏覽: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