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3淮安模擬)如圖所示為阿特伍德設計的裝置,不考慮繩與滑輪的質量,不計軸承摩擦、繩與滑輪間的摩
對甲有:F-mAg=mAaA,解得aA==?g,對乙有:F-mBg=mBaB,解得:
aB==?g.
當甲的質量大,則甲的加速度小,根據l=at2知,甲的運動時間長,所以乙先到達滑輪.
當甲乙的質量相等,則運動時間相同,同時到達滑輪.故A正確,B、C、D錯誤.
故選A.
㈡ 一道高三的物理題,關於阿特伍德設計的裝置。
A是對的。
不管誰在用力攀爬,由於滑輪的作用,兩個人的受力都是一樣的。根據F=ma可知,質量輕的人a就大,更快抵達終點。
根據上述論據可知,A是正確的。其餘都不對。
㈢ 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叫做阿特伍德機,是英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阿特伍德(GAtwood1746-1807)創制的一種著名
(1、2)需要測量系統重力勢能的變化量,則應該測量出擋光片中心到光電門中心的距離,系統的末速度為:v= , 則系統重力勢能的減小量△E p =mgh,系統動能的增加量為: △ E k = (2M+m) v 2 = (2M+m) ( ) 2 , 若系統機械能守恆,則有:mgh= (2M+m)( ) 2 . (3)系統機械能守恆的條件是只有重力做功,引起實驗誤差的原因可能有:繩子有一定的質量、滑輪與繩子之間有摩擦、重物運動受到空氣阻力等. (4)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系統所受的合力為mg,則系統加速度為:a= = ,當m不斷增大,則a趨向於g. 故答案為:(1)①擋光片的中心;(2)mgh= (2M+m)( ) 2 ;(3)繩子有一定的質量、滑輪與繩子之間有摩擦、重物運動受到空氣阻力等;(4)① a= ;②重力加速度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