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0kv配電綜合自動化裝置中饋線保護裝置的監測功能有哪些
饋線自動化實攔棗中現對10kV配電線路的運行方式和負荷的監測和控制。實現故障發簡山生後故障區段的及時准確岩陸定位和迅速隔離,恢復健全區域供電。
『貳』 你認為饋線自動化的實施原則是什麼
考慮到饋線終端設備(FTU)在饋線自動化系統中的廣泛應用,提出了一種基於FTU的配電網故障定位方法。首先根據FTU上報的故障遙信形成FTU狀態向量,結合反映配電網網路拓撲的關聯矩陣,運算得到故障區段的模擬故障電流向量,從而確定故障區段;然後將FTU測得的故障區段兩端的電壓相量,代入阻抗法推導的故障測距方程中計算故障點距故障區段始端的距離,實現故障點定位。演算法通過FTU遙信和遙測信息的綜合利用,先後完成故障區段定位和故障測距,不僅可以實現故障區段的快速隔離並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而且在此基礎上進行故障測距,直接確定故障位置,能夠避免傳統測距方法出現的偽故障點問題。最後對實際配網故障的多種情況進行分析模擬,驗證了方法的有效性。
『叄』 標題電流集中型饋線自動化與智能分布型饋線自動化的區別是什麼
區別有:
1、智能分布模式不舉余滑同。
2、集中監控模式不同。
3、技術背景不同。
集中型饋線自動化是正臘由主站通過通信系統毀或來收集所有終端設備的信息並通過網路拓撲分析,確定故障位置最後下發命令控制各開關,實現故障區域的隔離和恢復非故障區域的供電。
『肆』 饋線自動化三個主要階段的先後順序
桿上配電自動化階段、遙測遙控自動化階段和計算機控制配電自動化階段。
第一階段的配電自動化是將各種配電自動化設備和自動化控制開關融合在一起的饋線自動化系統。第二階段的配電自動化是集網路通信技術、饋線終端單元以及計算機技術於一體的配電自動化系統。
第三階段的配電自動化是集多種管輪沖肆理系統於一體的配電自動化系統,比如地理信息系統、故障呼叫服務系統、計判槐算機高級應用系臘轎統等。
『伍』 饋線自動化的實施可採取哪些實現模式
饋線自動化的實施可採取以下實現模式:就地型。不需要配電主站或配電子站控制,在配電網發生故障時,通過終端相互通信、保護配合或時序配合,隔離故障區域,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並上報處理過程及結果。就地型饋線自動化包括重合器方式、智能分布式等。集中型。藉助通信手段,通過配電終端和配電主站/子站的配合,在發生故障時判斷故障區域,並通過遙控或人工隔離故障區域,恢復非故障區域供電。集中型饋線自動化包括半自動和全自動兩種方式。
『陸』 滿足室外工作是饋線自動化的特點嗎
饋線自動化是指變電站出線到用戶用電設備之間的饋電線路自動化,其內容可以歸納為兩大方面:一是正常情況下的用戶檢測、資料測量和運行優化;二是事故狀態下的故障檢測、故障隔離、轉移和恢復供電控制。饋線自動化的特徵:
1)饋線自動化是從單項自動化向綜合自動化方向發展,饋電線的設神畢備及終端控制單元指瞎搏只能面向現場、分散安裝,不可集中唯祥布置。所以必須全部滿足室外工作的環境條件
2)饋線自動化綜合程度難以像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那樣規范。
3)各種用於饋線自動化的控制器或終端單元一般都有“自動”、“遠動”、和“人工”三種模式。
4)為實現饋電線自動化信息傳遞,配電網還有一個專門的通信系統。
『柒』 【淺談配電網實施自動化管理系統】 配電網自動化技術 教材
摘 要:配電網是電力系統中發電、輸電和配電這三大系統其中之一。電力公司主要是通過配電網向電力用戶提供電能,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人們的觀念隨之發生變化,電力公司也將面臨電力市場自由化的變革。在應對變革的面前,人們提出配電網實施自動化及其管理系統,這是一項綜合性工程,它針對配電網自動化及其管理系統的發展和特點,在根據配電網的地理分布、規模和電網結構,研究出配電網自動化及其管理系統的主要結構和功能,並且對整個系統的實施也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配電網自動化;配電網管理系統
一、引言
長期以來,配電網的建設並不受到重視,導致其結構薄弱,並且供配電能力低下。由此國家出台了城市電網改造政策,提出要積極並穩步推動配電網自動化,其要實現的目標是:提高電網供電的可靠性,提高電能的質量,並且確保為廣大用戶不斷的提供優質的電能;實現配察空伏電網管理的自動化,為配電網的多項管理過程改善服務及提供信息支持;減少電網的維護費用及其他方面的損耗,從而使配電網經濟運行。要實現以上目標,就要結合配電網自動化及管理系統一起實行。現對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進行分析,並且提出促進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發展的實施措施。
二、配電網自動化
配電網自動化是指利用通信技術、電子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通過與電力設備的結合,將配電網正常和事故這兩種情況下的監測、控制、保護、計量和供電單位的管理相融合,從而提高供電質量,與用戶建立更好的關系,滿足用戶的價格要求,爭取取得最好的供電經濟性,和更有效的企業管理。配電網自動化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系統工程,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表現在保證用戶的供電質量、減少運行維修費用和提高服務水平等各方面。配電網自動化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饋線自動化
饋線自動化是指實現饋線電路的監測和控制、電路故障的診斷和隔離、以及電路的網路重構。饋線自動化的主要功能表現在:電路運行狀態的監測、遠處控制和就地控制、無功補償和調壓等。
2、變電站自動化
變電站自動化是指利用信息處理及傳輸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通過自動裝置或計算機系統取代人工對變電站的監控、運行和測量等操作的自動化系統。變電站自動化的主要功能有:數據採集、計虧脊算和處理;狀態監視;協調和配合自動控制等。
3、負荷管理
負荷管理強調經濟政策與技術管理,由電力供需雙方共同參與,其工作包括用電管理、需方管理、負荷控制等供電的管理工作。負荷管理由供需雙方共同參與,並且在很大程度上與電力的管理體制有關,需要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或政策,以及配合電力市場的宏觀調控辦法來實現。
三、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
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是應用通信技術、計算機網路技術和現代電子技術,將配電網的實時、離線、用戶和地理信息,以及電網結構參數進行集成,形成了一套全面的自動化管理系統,從而實現配電系統正常和事故兩種情況下的監測、保護、控制和配電的管理。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的功能是從不同方面表現出來的:
1、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的主站
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主站是整個系統的監控和管理中心。其主要功能分別為管理功能和實時功能。實時功能表現為:數據採集、傳輸和處理;實時控制和事件報告;系統維護和故障處理等。管理功能表現為:地理信息系統、設備管理、輔助工程管理等。
2、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中心站
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中心站是下屬主站處理後的信息匯集和管理中心,一般可設置在特大城市敗攜的配電自動化管理系統當中。其功能是監視和管理全局的重要信息。
3、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子站
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子站是為分布主站功能、清晰系統結構層次、優化信息傳輸和方便通信系統而設的一道中間層,它能實現在其范圍內的信息匯集和處理功能、故障處理功能和通信監視功能。具體表現為:數據採集和傳輸、控制和維護功能、故障處理和通信監視等。
4、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的遠方終端
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遠方終端是應用於中低壓電網的各種控制單元和遠方終端的總稱。主要功能為:數據的採集和傳輸、控制盒維護功能、以及當地功能等。
四、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的有關問題
為了可靠地保障終端用戶的供電,配電網自動化系統不僅要能夠判斷和恢復故障,而且要求加大投資,用以增加可靠快速的開關控制裝置,從而減少用戶的停電次數和時間。為了適應電力市場的競爭需求,配電網的監控和數據採集系統要求具備強大的功能,尤其是在重要用戶的監控方面要求准確、靈敏和可靠。若不具備這樣的功能,則會使配電公司造成巨大的損失,包括對用戶停電的直接損失和帶來社會影響的間接損失。要採用可擴展的綜合性配電網自動化終端,來實現配電網監控和數據採集系統與配電網地理信息系統一體化設計,達到兩者數據、功能和界面的一體化,同時實現從地理信息系統中自動提取監控和數據採集系統需要的屬性數據和網路結構,以及實現由監控和數據採集系統向地理信息系統提供配電時的運行數據。此可擴展的綜合型配電網自動化終端,能夠滿足市場對電能質量的監測要求以及電價信息發布要求,還能夠採集和控制綜合信息,還可減低系統的復雜程度以及減少現場終端數量。
五、促進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實施的措施
(一)合理規劃和建設配電網架
這是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得以實現的基本條件。一般的配電網接線有樹狀、換網狀、放射狀等,應用相對較多的換網狀接線。在建設配電網架過程中,一般是將配電網進行環網化,然後將適當合理的對10KV的饋線進行分段。在事故發生的情況下,能夠保證變電容量、主幹線和饋線有充足的能力來轉移負荷。
(二)實時系統和管理系統一體化
目前的配電網自動化系統設備成本較大,一般用於重要區域使用,而管理系統則可以應用於所有類型的配電網。如果應用一體化,則可以使得管理系統在某種程度上彌補配電網自動化使用的局限性。一體化是指把地理信息系統作為計算機數據處理系統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了系統的實施性和數據的一致性,使得監控和數據採集系統與管理系統集成在一起,達到了提高系統效率和創造更多效益的目的。
(三)配置通信通道
應該根據現有通信條件、通信規則和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的需求,按照資源共享和分層配置的原則來選用通信系統信道。信道主要有光纖、無線、微波、有線和載波幾種。在主幹線一般應用高中速信道,而在一些試點的項目當中大多應用光纖。
(四)用戶電力技術的結合
所謂的用戶電力技術是指將微處理機技術、電力電子技術等應用於中低壓配用電系統當中,可減少諧波的畸變,並且消除供電短時中斷和電壓波動等,提高了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當其在獨立工作時,可以滿足供電量在特殊負荷時的要求,若與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相結合,則可實現無瞬時配電等要求。
(五)其他方面
要統籌安排配電網自動管理系統的實施方案,必須統一規劃,加強領導,使得投入產出比達到最大。還有在選擇一次設備方面,對一次開關設備,不僅要滿足相關的標准,而且還應該滿足有關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各方面的要求。
六、結論
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具有自動化水平高、實時性好、管理功能強的特點,不僅可以提高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還能改善對用戶的服務,具有明顯的經濟優勢性以及極佳的社會效益。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目前還是處在一個上升的階段當中,我們要不斷對其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張崇 張偉.淺析配電網自動化管理系統的發展現狀及對策 [J].民營科技 2011(9)
[2]王孟定.配電網自動化系統的實施與管理 [J].廣東科技 2011(6)
『捌』 科林KE—7112—D三遙配電自動化饋線終端怎麼調試
科林KE-7112-D三遙配電自動化饋線終端是一種繼電器保護裝置,常用於電力系統中的保護和控制。如果需要對其進行調試,行燃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確認設備接線正確:首先檢查KE-7112-D的接線是否正確,包括交流電源、遙測信號、保護裝置等接線是否牢固、正確。
設置裝置參數:根據具體的工程需求,設置KE-7112-D的各項參數,如整定值、保護類型等。
進行測試:進行保護裝置的測試,驗證設備的保護性能,包括對各種故障類型的保護是否准頃悔確、可靠。
數據上傳和保存:檔乎虛調試完成後,將測試數據上傳到上位機,並保存數據,以備日後參考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科林KE-7112-D三遙配電自動化饋線終端的調試需要有相關的電力系統知識和經驗,如果不熟悉該裝置的操作和調試,建議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
『玖』 典型三層配電自動化系統是哪三層,各層的作用是什麼
第一層為現場設備層。主要由饋線終端單元(FTU)、配變終端單元(TYU)、遠動終端單元(RTU)和電量集shu抄器等構成,統稱為配電自動化終端設輪虛備。
第二層為區域集結層。以110kV變電站或重要配電開閉所為中心,將配電網劃分成若干區域,在各區域中心設置配電子站,又稱「區域工作站」,用於集結所在區域內大量分散的配電終端設備,如饋線終端單元(Fru)、配變終端單元(TI『U)和電量採集器。
第三層為配電自動化子控制中心層。建設在城市的區域供電分局,一般配備基於交換式乙太網的中檔配電自動化後台系統。往往還包括配電地理信息系橋仿統、需方管理和客戶呼叫服務系統等功能。用於管理供電分局范圍內的配電網。
(9)饋線自動化裝置控制擴展閱讀:
配電自動化包括饋線自動化和配電管理系統,通信臘消燃技術是配電自動化的關鍵。目前,我國配電自動化進行了較多試點,由配電主站、子站和饋線終端構成的三層結構已得到普遍認可,光纖通信作為主幹網的通信方式也得到共識。饋線自動化的實現也完全能夠建立在光纖通信的基礎上,這使得饋線終端能夠快速地彼此通信,共同實現具有更高性能的饋線自動化功能。
『拾』 實現了局部饋線自動化是什麼時間
90年代。根據查詢饋線自動化的相關信息得知,實現了局部饋線自動化的時間是90年代。饋線自動化指的是利用自動化裝置或系統,監視配電線路或饋線的運行狀況,及時發現線路故障,迅速診斷出故障區域並將其隔離,並快速恢復對非故障區域的供電。饋線自動化主要采清亮用就地、集中兩種方式實現。配電主幹環路拿正耐主要採用集中控制的方式,通過主站系統消春協調,藉助通信信息來實現控制;支線、輻射供電多採用就地控制方式,局部范圍實現快速控制。